上海龙凤1314 shlf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时间:2023-01-18 11:39:05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绿色蝈蝈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②体味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作用;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通过课件,制作出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出示课题:绿色蝈蝈 ’

  整体感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师出示,学生交流有关蝈蝈的文章与图片,学生整体了解感知蝈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

  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出示板书:

  绿色蝈蝈 法布尔

  (科学小品文)

  绿

  色 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拟人

  蝈 生动

  蝈 习性:叫声—柔和,捕蝉—为食

  研读探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师生在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因为它能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学生设疑:

  1、 蝈蝈的叫声非常的优美,但是蝈蝈的发生器官与人的发生器官有何不同?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

  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巩固练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a.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上海龙凤1314 shlf  b.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后记:《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在课堂中,学生设疑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今后要继续保持着一个环节。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2

  一、教材分析

  《绿色蝈蝈》一课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经具备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而且也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七年级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蝈蝈这种很普通、常见的小昆虫,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有助于这篇课文的学习。《绿色蝈蝈》一课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学生易于理解。他们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语言有一定的赏析能力,授课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读、自己讨论。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因此授课时要充分鼓动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采用赏读、整理、创新相结合的学法来学习课文。

  情感与态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各方面习性的强烈的好奇心,懂得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理解和尊重其他生命。

  2、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概述内容。

  2、品味语言,品析美词佳句,体会语言特色

  五、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六、教学方法

  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优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

  2、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在初读课文后用填写蝈蝈自荐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文本,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习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合作研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七、学法指导

  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十、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激趣揭题

  聆听大自然中生物的声音,让学生判断是哪种动物的叫声,最后由蝈蝈的叫声引出我们课文的主角。请同学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关于蝈蝈的知识。同学的介绍和视频资料已能够吸引同学去深入了解课文了,由此,导入课文。

  根据自己的了解判断动物声音。介绍蝈蝈。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速读课文。对照幻灯片,学生解决疑难字词。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篝(gōu)火喧嚣(xiāo)狩(shòu)猎篡(cuàn)夺窸(xī)窣(sū)气氛(fēn)吮(shǔn)吸静谧(mì)喑(yīn)哑(yǎ)螽(zhōng)斯莴(wō)苣(jù)颚(è)喙(huì)嗉(s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创设情境,蝈蝈去人才交流中心交自荐书,根据你所了解的蝈蝈的特点,你觉得什么职业适合它呢?讨论交流,填写表格。(学生可能会说歌手、模特、保镖、猎人、美食家等)老师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依据,并注意总结概括,看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关于蝈蝈的哪些特点和习性。(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

  速读课文,找到蝈蝈的相关介绍,发挥想象力,填写自荐表,口头表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精读课文,合作研讨1、刚才同学们也注意到了,作者在文中不断变换对蝈蝈的称呼,这些称呼的变换起到了什么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拟人手法的运用,更亲切自然,蕴含作者喜爱之情,更使行文生动。

  2、比较阅读,发现语言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将《辞海》中对于蝈蝈的介绍与本文比较,能发现本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那么,你最喜欢文中哪个段落?说一说理由。(师生共同赏评)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总结文章写作特色: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对比突出特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合作研讨,发表自己的见解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评一评。

  (四)文本迁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此生动的文章来自法布尔的《昆虫记》,为何他能将一个小小昆虫写得如此趣味横生?我们不妨走近法布尔去了解一下。(作者简介)从法布尔身上我们能发现点什么,那么,我们面对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可曾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呢?说出来交流一下。(学生畅谈)

  同学们的经历多有趣啊,我们在同学的引领下再一起去自然中看看吧!(展示图片)

  看了这些图片,结合我们今天所学,你心中有何感想?(学生畅所欲言)

  亲近自然,关爱生命(文本升华,直击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结合自己所得畅所欲言,深入实践亲近自然,关爱生命的精神。

  (五)课堂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大自然妙趣横生,法布尔只是给我们展示了冰山一角而已。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一份对自然的热爱,一种对生命的敬畏,用这样的心态走进生活,你会发现,你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2、仿写小练笔:(任选其一)

  A、细致地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形体特征;

上海龙凤1314 shlf  B、形象地描述一种昆虫或者鸟的叫声;

  C、抓住特征介绍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如食性、住处、活动……)

  3、拓展:课外阅读《昆虫记》。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述内容。

  2、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

  3、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1、培养阅读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由猜谜语引入课文。(关于昆虫螳螂、蜻蜓、蝴蝶的谜语课件)

  2、简介作者法布尔及其作品《昆虫记》:

  法布尔(1823~1915年),1823年生于法国南 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物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著作有《昆虫记》,人们曾称他是昆虫观察家,到晚年公认他为昆虫学家。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两位学生上黑板听写)

上海龙凤1314 shlf  狩猎 喧嚣 喑哑 静谧 篡夺 喙开膛破肚

  弱肉强食 窃窃私语 惊慌失措

  三、观察图片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蝈蝈的外形吧!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对蝈蝈的.外形描写的语句。

  通过比较,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和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四、思考探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蝈蝈除了外形可爱之外,还有哪些可爱之处?

  学生自由发言并总结:声音的可爱、动作的可爱、性格的可爱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这样可爱的蝈蝈,作者是用什么方式引出来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确:蝉的哀鸣。

  3、蝈蝈的叫声又是怎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关键性的词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确:窃窃私语 像是滑轮的响声 喑哑 尖锐 短促 清脆。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蝈蝈有哪些食物习性?

  明确:喜欢吃蝉的肚子、甜食、昆虫等,是杂食昆虫。

  5、在介绍蝈蝈的食物习性部分,你最欣赏的是哪一段,说说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品味课文精彩语段和语句。

  6、作者是怎样知道蝈蝈的生活习性的?

  观察和实验。

  7、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文主要介绍了蝈蝈的外形、叫声和食物习性。

  8、本文介绍的对象是蝈蝈,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变化对蝈蝈的称呼,从书上找出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使行文更生动,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五、课外延伸

  你听过知了唱歌、蟋蟀鸣叫吗?你观察过蜘蛛织网、蚂蚁搬运食物吗?希望你用一段话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形象地描绘出来。(可在课堂完成,也可放在课外。)

  六、作业

  1、完成片段练习。

  2、完成同步练习。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知识能力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⑴ 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⑵ 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⑶ 品味文中美词佳句,并分析其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情感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教学流程】

  创景导入──字词教学──语言品味──速读概括──课堂小结──阅读练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知识能力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⑴ 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⑵ 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⑶ 品味文中美词佳句,并分析其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品味课文语言。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作者简介:法布尔与《昆虫记》。

  1823年,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他就迷上了花草虫鸟。他不足19岁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为了进一步研究昆虫,1880年他用积攒的钱购买了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老旧民宅,他高兴地给这个宅子取名为荒石园。年复一年,他在荒石园潜心研究昆虫,把研究成果屑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二、字词教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字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给加粗字注音:

  喧嚣( ) 劫掠( ) 静谧( )

上海龙凤1314 shlf  狩猎( ) 酷爱( ) 吮吸( )

  气氛( ) 满载而归( ) 喑哑( )

  篡夺( ) 扰乱( ) 更胜一筹( )

上海龙凤1314 shlf  篝火( ) 螽斯( ) 窸窣作响( )

  莴苣( )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解释并造句:

  弱肉强食 庞然大物 惊惶失措 津津有味

  三、语言品味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确:这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说明文,它的语言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即有对昆虫形象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表现对蝈蝈的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速读概括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确: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2、作者怎样不断变化对绿色蝈蝈的称呼的,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有什么效果?

  明确: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化称呼,表现了对蝈蝈的喜爱,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3、作者是怎样引出蝈蝈的呢?

  明确:课文第一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著。第二段由蝉的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这是富于匠心的写作思路。

  4、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

  明确:实验和观察。

  5、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文艺笔调,即有对蝈蝈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生动传神的语言。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比较说明方法的运用,突出了蝈蝈的生活习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知识能力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⑴ 运用语言。

  ⑵ 课外拓展,检测反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情感目标: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语言运用:听写生字生词。

  2、投影练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评讲练习卷。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课外拓展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级讲练》P62第二题。

  三、课堂小结

  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自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蝈蝈的鸣唱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而法布尔则以睿智的哲思,求真的探索为人类奉献了智慧之果。

  四、练笔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

  (科学小品文)

  绿

上海龙凤1314 shlf  色 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拟人

  蝈 生动

  蝈 习性:叫声──柔和,捕蝉──为食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5

  一、课题:

  绿色蝈蝈

  二、教学目的:

  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蝉的生活习性;

  3、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三、教学重点

  1、学习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3、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四、教学难点:

  1、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2、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五、课时:

  2课时。

  六、课型:

  综合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点拨法

  八、教具: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投影胶片、投影仪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孩提时代,知了唱歌、蟋蟀鸣叫、蜘蛛织网、蚂蚁运食,这些大自然家庭是的成员,是我们天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忙碌之中少了那份赏玩的心境。19世纪的法国却有一位用毕生时间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他就是被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布尔,《昆虫记》就是他以大量的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便是其中一篇。(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法布尔与《昆虫记》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80年他用积攒的一小笔钱,在乡间小镇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成现实。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他就是这样,孤独、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昆虫记》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1910年法布尔在法布尔在全十卷精装本《昆虫记》的出版序言中说:“非常遗憾,如今我被迫中断了这些研究。要知道从事这些研究是我一生得到的惟一仅有的安慰。阅尽大千世界,自知虫类是其最多姿多彩者中之一群。即使能让我再获得些许气力,甚至有可能再获得几次长寿人生,我也做不到彻底认清虫类的.益趣。”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速读概括、感知文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勾画并疏解生字词。

  投影:

  (1)给加点的字注音。喧嚣()劫掠()静谧()酷爱()吮取()气氛()满载而归()喑哑()()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shu()猎cun()夺rǎo()乱更胜一chu()gōu()火zhōng()斯xī()sū()作响wō j()()

  (3)请将横线上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或词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②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明确:(1)xiāo ji m k shǔn fēn zi yīn yǎ

  (2)狩篡扰筹篝螽窸窣莴苣

  (3)弱肉强食庞然大物惊惶失措津津有味

  2、听朗读录音,画出文中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并简要分析。

  提示: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形象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对昆虫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

  精彩语句示例:

  (1)“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用拟人手法写蝈蝈,流露出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优美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

  (3)“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麻烦”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

  (4)“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语言使用生动传神。

  3、快速阅读全文,筛选关键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哪个方面的习性?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学生回答,老师明确: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11段是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2)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合作研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2)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

  (3)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研读课文第9段,归纳这段文字说明了蝈蝈的什么生活习性,说明蝈蝈属于(A食肉B食草C杂食)性昆虫。

  (5)“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普通的猎物一样。”本语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上海龙凤1314 shlf  (6)《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笔法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课文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著。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它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

  (2)作者是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子的。清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又通过变换食物的花样,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这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3)“窃窃自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是拟人。这样写亲切自然,形象生动。

  (4)课文第9段文字说明了蝈蝈的食性。选C,属杂食性昆虫。

  (5)语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蝈蝈同类相食,拿螳螂了作比较。这样写既能使读者了解其他昆虫的习性。又能突出蝈蝈的习性。

  (6)本文的说明与一般的说明文不同,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妙趣横生,生动活泼。

  师生共同归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1)文艺笔调。本文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

  (2)生动传神的语言。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生动感人。

  (3)拟人手法的运用。这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4)通过比较来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

  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四)布置作业:

  昆虫是人类的朋友,请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昆虫,用一段文字形象描绘其外形。

  第二课时

  练习课

  (一)阅读课文的8~11段,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屠夫:

  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⑨⑩的内容要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语段⑨中的“这一切”具体指代什么?“这蝉的屠夫”指代什么?

  4、语段⑨⑩介绍蝈蝈的生活习性时,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5、语段⑩中“但是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这并因为食物缺乏,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在“ x”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6、语段⑩中作者分析了“蝈蝈中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的原因,试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上海龙凤1314 shlf  7、语段节选自《绿色蝈蝈》,作者是(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阅读语段,完成8~10题。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

  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不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②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③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是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上海龙凤1314 shlf  8.解释文中加点成语的含义。

  妇孺皆知:

  不亦乐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9、段①的空缺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上海龙凤1314 shlf  A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

上海龙凤1314 shlf  B堪称是动物大家庭中最善于飞行的成员。

  C堪称是动物大家庭中飞翔技能最高的成员之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D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10、阅读语段②,简述“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的原因。

  (三)教师点拨

  参考答案: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以宰杀牲畜(蝉)为业的人。鸟类和昆虫的嘴。

  2、介绍了蝈蝈善食昆虫、肉及水果甜浆、青草等的习性;介绍了蝈蝈中存在着同类相食物现象;介绍了蝈蝈的和睦相处及休息。

  3、“这一切”指蝈蝈善食沾糖的蝉肉及金龟子一类昆虫。指代蝈蝈。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比较说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如果就不是而是

  6、贪婪

  7、法法布尔

  8、妇女与孩子都知道。不也是很快乐吗?

  9、A

上海龙凤1314 shlf  10、身体呈流线型、翅膀既窄又长;尾巴长;身子轻。

  (四)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研讨与练习:一、二。

  十、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上海龙凤1314 shlf  蝈蝈的叫声

上海龙凤1314 shlf  蝈蝈的食性(主体)

  1、文艺笔调。

  2、生动传神的语言。

  写作特点

  3、拟人手法的运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4、通过比较写蝈蝈。

  十一、课后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也正因法布尔对生命的关爱,微小的昆虫在他的笔下才有了这样的多的情趣。请同学们课余认真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小生灵,并查找有关的资料,仿照本文的文艺笔调,以求活泼生动。可在课余让学生阅读法布尔的其他作品或布封的一些写动物的小品文。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6

  创意说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备课,制作课件,讲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布置预习

  1.第一组负责本课的生字词的学习。

  2.第二组负责介绍作者及其《昆虫记》。

  3.第三组负责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4.第四组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5.第五组全面评价本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6.第六组质疑。

  二、学生上台汇报他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并授课。教师相机加以点拨。

  三、学生评出本次活动的最佳小组。

  四、学生写一篇学习本文的心得体会。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7

  创意说明:

  本教案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强。

  一、情景导入

  有条件的地方可捉来实物,没条件的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从蝈蝈的.外形特征方面作一介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看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并比较与同学们的介绍有何不同。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确: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文中运用了描写性语言,将蝈蝈进行拟人化描写,写出了它的漂亮、可爱,透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引导学生对事物作生动介绍。

  2.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确: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3.学生相互介绍蝈蝈的特征。

  三、重点研读,合作交流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学生在研读讨论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语言生动传神,拟人贴切自然,突出事物特征。

  四、问题研究

  有人说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不相吻合,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文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短文。

  3.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以“描写”为说明文表达方式的效果。

  【教学准备】

  1、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记及他的《昆虫记》。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制作课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生注意观察一种小动物,准备向同学介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童趣》一文中,我常“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些美好的小昆虫、小动物都是伴随着我们成长的好伙伴。今天,我们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整体感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用蝉的叫声引出“绿色蝈蝈”。

  第二部分(3)描写绿色蝈蝈的叫声。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三部分(4—11)主要介绍绿色蝈蝈的食性。

  2、绿色蝈蝈的外表特征是怎样的?作者主要写的是哪些方面的习性?有何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确:①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②生活习性:作者写了绿色蝈蝈的.叫声和食物习性。

  A、叫声特点“窃窃私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尖锐、短促、清脆、有时非常柔和。B、食性特点:喜欢吃肉食和甜食,属杂食类昆虫。

  3、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绿色蝈蝈的?请你举例说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确:①作比较:例如“将绿色蝈蝈的叫声与蝉的叫声做作比较。”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作用:作比较。既能使读者了解其他昆虫的习性,又能突出蝈蝈的习性。突出了绿色蝈蝈的习性,说明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打比方:例如:“在这暗哑njj00169_0088_1……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使文章更有趣味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举例子:例如:“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语言探究

  1、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明确: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

  效果: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2、课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窃窃自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是拟人。这样写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好处:使文章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关于说明文的表达方式通常用“说明”,而本文却运用了许多“描写”,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本文的说明与一般的说明文不同,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妙趣横生,生动活泼。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小结

  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形象的描写,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对昆虫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9

  教学内容

  年级学科 初一语文

  教学课时

  共 两 课时

  第 二 课时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究研讨课文内容

  2、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细节感悟,品味语言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发兴趣,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的文学特色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调板听写,提问词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蟋蟀 果酱 狩猎 篝火 和睦 雌雄 糖浆 篡夺 姊妹 干涩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问作者;本文作者( )是( )国 ( )学家,从体裁上看,本文是客观说明与文学色彩并重的( )。

  3、文主要写了蝈蝈的叫声,( )及其( )。

  二、研读课文: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本文为什么以法国国庆开篇,这与本文内容有何联系?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回答。

  (明确:一闹一静两种气氛形成对比,衬托出作者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2、 作者是如何引出蝈蝈的?先从哪个方面介绍了蝈蝈?

  (明确:本应在夜间休息的蝉的一声哀鸣,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先从蝈蝈的歌声写起。)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蝈蝈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它有哪些习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 明确:外形: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5、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最喜欢吃什么食物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确:通过细致的观察。)

  6、8-10段对说明蝈蝈有什么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确:对蝈蝈的食性的补充说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7、最后一段写什么内容?

  (和睦共居)

  8.本文在说明蝈蝈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明确:作比较 举例子

  蝈蝈的特点

  比较对象

  追捕蝉

  鹰

  同类相食

  螳螂

上海龙凤1314 shlf  蝈蝈的特点

  比较对象

  叫声

  蝉

  喜欢吃肉

  螽斯

  9、本文在说明蝈蝈时采用了什么顺序?

  (逻辑顺序:叫声——外形——食性——共居)

  10、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典型例子,分析明确:

  生动传神的语言;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拟人手法:使文章亲切自然,增强了可读性。

  11、学完本文,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动物的说明文,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写?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总结归纳并回答,引导学生从本文的写作特点方面总结。

  三.语言运用:

   造句练习:

  扰乱 沉寂 静谧 隐隐约约 连绵不断 夜色苍茫 津津有味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及配套练习习题。

  2、 学习法布尔潜心研究小生命的可贵品质,借鉴其写法上的特点。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生命。字数在500字左右的观察性说明文。注意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0

  课题名称:18课《绿色蝈蝈》 教材所在页:第87——91页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 简介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且十分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阅读。为此,我们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人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能真正地自主。合作式地进行学习。基于这一思考,将“整体感知”、“独特感悟”这几部分共同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 之中。

  二、 学习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经具备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而且也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绿色蝈蝈》这一课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的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学生易于理解。他们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语言有一定的赏析能力,授课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读、自己讨论。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因此授课时要充分鼓动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 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因此设置教学目标 如下: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通过朗读文章与语言的揣摩,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

  3、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 中,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不断的向上攀登。

  2、采用“整体感—重点研读—课堂实践”的模式展开教学,利用图片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 的趣味性,通过丰富多采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2)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 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图片的准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与观察。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 教学准备阶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搜集蝈蝈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动画,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预习课文,积累生字词,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整个教学过程 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语文教学活动,教材“绿色蝈蝈”的内容共一课时。

  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一名,中心发言人一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

上海龙凤1314 shlf  根据以往经验,在本节课的“口语表达”环节易出现困难,此时要求同学大胆发言,给予鼓励,而且给出动物图片提示,先列提纲,然后口头作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具体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丰富多采的大自然给我们展示了缤纷美丽的花草树木和种类繁多的动物,去过农村的同学一定会在田野中发现许多的昆虫如蟋蟀、油蛉,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种昆虫——绿色蝈蝈。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 明确目标(出示目标)

  2、 检查预习字词的情况:篝火 狩猎 扰乱 喑哑 喧嚣 静谧 篡夺 劫掠 喙 更胜一筹 惊慌失措 莴苣 和睦 唾液 撇开 梧桐

  3、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上海龙凤1314 shlf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蝈蝈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上海龙凤1314 shlf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或词语句子?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b.文中对蝈蝈有哪些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c.文中还写了哪些昆虫与蝈蝈有不同的地方?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有的同学喜欢“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这是运用比喻的手法,使蝈蝈的叫声形象生动。

  对蝈蝈的称呼上作者运用了““狂热的狩猎者” “我笼里的囚犯” “这蝉的屠夫”等。充满了对这种生命的热爱。这些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文章为了突出蝈蝈的特征与习性,将蝉的叫声与蝈蝈比较,食性与螽斯比较,捕蝉的动作与鹰比较。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语言生动形象;拟人、比喻贴切自然;突出特征。

  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教师小结:《绿色蝈蝈》用生动的笔触写了蝈蝈的叫声、特征与习性,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形象。希望同学们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多注意身边的事物。

  布置作业

  a.完成课后练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b.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

  外表特征

  叫声 比喻、拟人、对比

  食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反思:《绿色蝈蝈》这节课生动有趣,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而且也懂得了应该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从而有所发现。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1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又名《昆虫记》)《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不妨看看人教版七年级上《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目标明示】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重点)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重点)

  3.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难点)

  【目标导学】

  一、简介法布尔及《昆虫记》。

上海龙凤1314 shlf  法布尔(1823-1915),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学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该书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具重要地位。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快速阅读法:是从文字当中迅速汲取有效信息的阅读方法。

  要求:(1)去粗取精;(2)扫描跳跃阅读;(3)思维集中;(4)眼脑直映。

  三、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全文,思考: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本文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的绿色蝈蝈?

  2、在文章中找出对绿色蝈蝈外表描写的句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蝈蝈的哪个方面的`习性?

  四、品味探究。

  1、文章的开头并没有直接写“绿色蝈蝈”,作者是如何引入的?你觉得这样写好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课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作者是如何通过比较来写蝈蝈的?有什么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小游戏: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身边的同学和小动物,结合自己平时对它们的了解,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并试着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并展示给同学们看看,看看谁能猜到你写的是谁或哪种动物。

  【目标检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静谧( ) 大颚( ) 吮取( ) 低劣( )篡夺( ) 喑哑( )( )窸窣( )( ) gōu ( )火 shu( )猎 贪ln( ) 哀ho( )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1)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 )

  2)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 ( )

  3)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有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姐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经。( )

  4)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 )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2

  创意说明:

  课前布置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课堂上进行阅读交流。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进行扩展阅读。

  教学步骤:

  一、提前两周布置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课前任选某一章节写一篇读书笔记。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课堂交流读书笔记,评出最佳读者。

  四、老师出示《绿色蝈蝈》的有关问题,学生作答。

  五、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细心观察某一小动物并写成文。

  资料整合平台

  1.法布尔与《昆虫记》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需要法布尔精神(见《中华读书报》20xx年5月8日)

  2.扩读材料

  大肚子蝈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大肚子蝈蝈趴在倭瓜花上唧唧地叫着。他在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大肚子:“瞧,我这大肚子,谁比得了,这里面全是智慧呀。”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蚂蚁过来了,他拦住不放,非要和人家比比肚子不可。小蚂蚁说:“我不比肚子,我还要劳动呢。”大肚子蝈蝈并不介意,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小蚂蚁的肚子没有他大,便得意地说:“哼,我就知道你不敢比。”

  大肚子蝈蝈一边啃着倭瓜花,一边喝着露水,他完全不用劳动就可以得到食物,因此,他整天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肚子。小蜜蜂过来了,他要和小蜜蜂比肚子;小蜻蜓过来了,他要和小蜻蜓比肚子。小蜜蜂和小蜻蜓都有自己的事情,不屑一顾地飞走了。

  大肚子蝈蝈气坏了,肚子一鼓一鼓的,恨透了小蜜蜂和小蜻蜓。忽然一只水牛从那儿路过,嗬,水牛的肚子好大呀,浑身的腱子肉,圆圆的肚子,大肚子蝈蝈可没法相比。可大肚子蝈蝈天生比别人要强,水牛的`肚子比他大,那还行?大肚子蝈蝈要跟水牛比试比试,他一口气一口气地往肚子里运气,要用气儿把肚子充实起来。那肚子果然一下一下地鼓起来了。肚子已经好大好大了,可他看看水牛的肚子,不行,还没赶上。于是又继续吸气,一口,一口,那肚子像气球一样又圆又鼓了。突然,“砰”的一下,大肚子蝈蝈的大肚子爆炸了,成了一个烂菜花。

  水牛一步一步地走了,他不知道大肚子蝈蝈在和他比肚子,更不知道因为和他比肚子,大肚子蝈蝈撑破了肚皮。他有事情,他要耕田的。后来,还是小蚂蚁帮忙,一针一线地帮大肚子蝈蝈把肚子缝起来。大肚子蝈蝈接受教训了没有呢?那还得看他的行动。

  叫蝈蝈儿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最能使人意会到“立秋”已过的是那叫蝈蝈儿挑子。那一大担鼓鼓囊囊、数以千百的小笼里发出来的共鸣声,使城里人耳目一新,似乎给炎热捎来一丝清爽和喜悦。路人投之以目,微微一笑。孩子们可来精神了,嚷着,笑着,兴冲冲地捧着回家去。

  乡里人摸准了城里人的脾性,不化本钱,只跑跑腿儿,就能让人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来。捧回去傻瞅着,心里直纳闷:小小篾编笼儿,掉头转身都难,可它却闲舒安然,还不时地振翼歌吟,难道它忘却了与生俱来的那一片篷勃青翠,那湿润的泥土芳香,而满足于投饲的毛豆瓜皮以及笼中的自吟自唱!?

  然而,几天之后,叫蝈蝈死了。原因是家人对它那没日没夜地劲歌产生了厌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进食,活活给饿死了。

  夜半醒来,我于沉寂之中颇有一种失落之感,淡淡而又无奈。于辗转反侧之际,忽然省悟:倘它不如此地善叫,虽无进城之荣幸,怕也不至于有笼毙之命运吧?

  以上两篇短文同是写蝈蝈,可将二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从不同侧面描写同一事物的方法。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3

  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概述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体味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作用;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培养学生阅读,概述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语言特色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通过,制作出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出示课题:绿色蝈蝈’

  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学生交流有关蝈蝈的与图片,学生整体了解感知蝈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上海龙凤1314 shlf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出示板书: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4

  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感受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外形,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教学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导语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猜谜:(课件展示)谜一:“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谜二:“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谜三:“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引导得出结论:根据谜语中讲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对,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他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这些特点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板书课题:绿色蝈蝈(法)法布尔

  3、提问: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昆虫记》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他被誉为“昆虫诗人”,我国也翻译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

  4、检查预习:课后生字词。

  扰乱哀鸣狩猎哀号喧嚣沉寂

  (mì)(cuàn)(jiéluè)(kù)(gōu)(yīnyǎ)(fēn)(zhōng)(wōjǜ)(zhuó)

上海龙凤1314 shlf  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弱肉强食篝火喑哑气氛螽斯莴苣啄

上海龙凤1314 shlf  (qián)(shǔn)(huì)(kuī)(tú)(tuò)

  钳子吮取喙盔甲屠夫唾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快速阅读全文,找找看: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外表、习性)

  2、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教师明确速读方法:找中心句,抓关键词。

  板书: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习性:叫声---柔和,食性---蝉

  2、请根据蝈蝈外形、色彩、声音、食性等方面的特点合作编写一个以“蝈蝈”为谜底的谜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探究品味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形象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对昆虫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学生再读课文,自由质疑,四人一组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用“我喜欢,因为。”句式回答。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夜间捕蝉的蝈蝈——夜间狂热的狩猎者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歌手

  入笼喂养的蝈蝈——“我”笼里的囚犯

上海龙凤1314 shlf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

  (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3、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些什么方法?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借鉴?

  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蝈蝈——蝉(叫声)

  对比蝈蝈——鹰(捕食)突出特征

  蝈蝈——螳螂(食性)

  “窃窃私语”、“津津有味”

上海龙凤1314 shlf  拟人“身材优美、苗条匀称”形象生动

  “酷爱甜食”、“宽容”、“妒忌”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从这篇课文学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灵活运用对比、拟人手法,生动地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来抓住其特征。

  五、课后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a.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上海龙凤1314 shlf  b.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倾听中有所发现。

  附板书设计:

  蝈蝈——蝉(叫声)

  对比蝈蝈——鹰(捕食)突出特征

  蝈蝈——螳螂(食性)

  “窃窃私语”、“津津有味”

上海龙凤1314 shlf  拟人“身材优美、苗条匀称”形象生动

  “酷爱甜食”、“宽容”、“妒忌”

  写作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备课小资料】

  蝈蝈的趣名

上海龙凤1314 shlf  蝈蝈是我国南北各地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的鸣虫。北方人叫它蝈蝈,南方人叫它“叫哥哥”、“叫蚰子”,古人叫它“蛞蛞”、“聒聒”、“螽斯”,在春秋时代就被人们饲养了。因它能繁殖众多的子孙,故被古人视为兴旺的吉祥物。至今,民间在小儿摇篮边还挂着蝈蝈的笼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蝈蝈由于生长环境不同,体色也各不相同。体色翠绿者,称为“绿哥”、“翠哥”或“三青蝈蝈”;体色黄中带白者,称为“糙白”、“白哥”或“草白蝈蝈”;体色紫红如铁锈者称为“铁哥”或“铁皮蝈蝈”。从体色价值来说,有“黄不如绿”“绿不如黑”之说。

  蝈蝈如按眼睛的颜色来分,绿眼又称翠眼;黑眼又称墨眼、乌眼;红眼又称赤眼、朱眼、珊瑚眼。以眼色价值来讲,也有“绿不如黑,黑不如赤”之说,其中尤以“红眼翠哥”与“黑眼铁哥”为好,因为它们颜色艳丽,色彩调和,令人青睐。

  此外,在端午节后出现的蝈蝈称“夏叫”“夏哥”,声音低弱;在立秋后十天出现的蝈蝈称“早叫”、“秋哥”,叫声洪亮;在晚秋后出现的蝈蝈称“冬虫”、|冬哥“,叫声柔弱。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2-08

绿色蝈蝈小学教案设计08-26

《绿色蝈蝈》优秀教案设计模板08-26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4篇01-18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4篇)01-18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集合14篇01-18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集锦14篇)01-18

绿色蝈蝈课文教案设计(通用12篇)06-13

《绿色蝈蝈》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