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1 11:48:57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探索物体从空中下落的自然现象。

  2、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学习科技小制作技能,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纸、小玩具、沙袋、小纸盒等物品。

  2、选择好便于幼儿活动的宽敞的室外场地。

  3、线绳、纸巾、用于悬挂在降落伞上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引起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你们见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吗?是怎样掉下来?(幼儿自由表达)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你们还见过什么东西从空中掉下来?(请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来表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感知、探索、物体下落这一自然现象。

  1、请幼儿选择桌上的东西,把它们轻轻地向下扔,看看它们会怎样。

  2、如果把东西扔得很高,它会怎样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你们能使这些东西不掉下来吗?(请幼儿畅谈自己的做法和发现)

  4、:不管什么东西,不管它被扔得多高,它总要掉下来。

  三、引起幼儿制作降落伞的兴趣。

  1、我们发现不管什么东西都会从空中掉下来。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人在空中会怎么样?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怎样才能使人掉下来不擦伤呢?(幼儿自由讨论)

  3、有的小朋友想出了用降落伞的好办法,下面我们就来学做“降落伞”。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引导幼儿学做“降落伞”。

  1、简单示范,为幼儿材料,让幼儿尝试做小小“降落伞”。

  2、观察幼儿的制作情况,必要时作个别指导或提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请幼儿观察自制降落伞的降落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程反思

  整个课程通过感受物体下落的自然现象——自己的发现——幼儿动手制作降落伞三个环节,使幼儿在观察、探索、动手操作活动中达到本节课的活动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活动中,我通过第一个环节的提问把幼儿引入到这节课所要思考的'知识范围里,让幼儿在这个主题里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以往经验,讲述自己平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下落物品;通过第二个环节的两次幼儿实践操作活动,让幼儿自己得出物体都要从空中下落这一自然现象的论,使幼儿形成一种科学的认识意识;最后通过提问、示范激发幼儿制作降落伞的兴趣,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一直非常兴奋,大家都积极地动手进行操作活动,使活动得以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开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尝试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各种可以转动的物体(风车、发条玩具、陀螺、皮球、杯子、塑料盆、积木、雪花片、椅子、溜溜球、绳子、筷子、牙签等)

  2、音乐“圆舞曲”,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玩转动玩具,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感受有趣的转动现象。

  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玩玩具的时候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幼儿自选玩具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发现。

  3、小结:通过手的运动,这些玩具都能转动起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提供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能转动的物品和体育器械,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使它们转动。

  1、幼儿尝试转动自己的小椅子,教师引导:“它能转动吗?怎样转呢?”

  2、教师:“这儿还有许多玩具,它们能转动吗?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用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转动起来。”

  3、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幼儿交流自己的转动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引导幼儿用两种材料合作转动,使物体转动的更快,时间更长。

  1、教师引导:“刚才小朋友想了各种办法让物体转动起来,那现在老师又要让你们动脑筋了,你能不能两种材料合作,让它们转动的更快,时间更长?”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幼儿探索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转动的物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游戏“身体转转转”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提问:“我们的身体能转动吗?”引导幼儿创编各种身体转动动作。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播放音乐“圆舞曲”,引导幼儿伴随音乐做身体转动游戏。自然结束活动。

  设计思路:

  孩子上大班时,我们允许幼儿在书包中自由携带一种玩具。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带来了许多可以转动的玩具,如:各种各样的陀螺玩具、发条玩具、溜溜球、抽拉转动玩具等,他们在课间活动时常聚在一起比赛“谁转得快”,玩的非常开心。其实,在生活中,幼儿还能够接触到许多类似有关转动的现象,如:旋转木马、呼啦圈、球类游戏、电风扇、洗衣机等,这些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幼儿虽然经常接触,但往往被他们所忽视,为了引发幼儿对生活中已熟悉的东西进行再观察、再探索,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整个活动从幼儿兴趣入手,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让每一个幼儿都“动”起来、“活”起来,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转动的乐趣,满足了好奇心。活动中,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这些材料都转动起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引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上海龙凤1314 shlf  活动主要分五个环节进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环节: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成品转动玩具,如:发条玩具、陀螺、溜溜球、音乐盒等,这些玩具新颖有趣,孩子非常喜欢,大大激发了了他们参与探索的兴趣。这一环节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玩具都可以转动,并在与同伴交流时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使玩具转动起来的方法,尤其是动词的正确使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二环节:提供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可以转动的体育器械,如:呼啦圈、球、绳子、自制飞盘等;一类是生活用品,如:塑料盆、碗、小圆筐、手绢等。这一环节和幼儿生活经验密切结合,重点是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三环节:在第二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将两种物体放在一起转动,并要求转动的时间要长,速度要快。这一过程需要幼儿积极动脑,在和材料的互动中探索各种转动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四环节: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可以转动的物体。大,考吧.幼师,网出,处!这一环节将活动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引导幼儿去关注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将活动和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

  第五环节:引导幼儿玩身体转动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课题。这一环节,幼儿伴随音乐转动身体的各个部分,充分满足了幼儿好动的个性,使幼儿直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认识和感受转动带来的有趣现象。在音乐方面,特意选择了三拍子的音乐“圆舞曲”,音乐本身旋律欢快,非常适合幼儿玩身体转动游戏。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本次教研月活动中,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快乐转转转》,在活动中幼儿大胆探索、大胆尝试,体验了发现的乐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反思整个活动设计、组织过程,我认为最大的成功在于我认真分析了教材,解读了目标,让孩子成为了活动的主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活动内容的确定——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在对大班的科学活动进行分析后,我确立了转动这一主题。转动是大班科学活动中的一个内容,在上期教学大班时我发现大班的孩子对转动非常感兴趣,经常用幼儿园的玩具或自己的铅笔等玩转转转的游戏,他们想尽办法使自己身边的东西像陀螺一样转动起来。那现在的孩子对转动是否感兴趣呢?我主动向方老师和谢老师了解大一、大二班幼儿的活动情况,通过了解发现大班的孩子(特别是男孩)都喜欢玩转动的游戏。因此,结合本期大班科学活动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兴趣我选择了转动这一主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目标的确定——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一节好的课首先要确立适宜的活动目标。科学活动的本质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活动是孩子的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不是呈现结果的过程。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活动要幼儿探究什么,怎么探究,达到怎样的目标。是让孩子尝试使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呢,还是让孩子使本身不会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在对孩子进行观察后我发现孩子们平日里都是使不会转动的物体(如铅笔、杯子等)转动起来,如果把目标定位于是本身不会转动的物体转动恰来,这个活动对幼儿而言是没有挑战性的,也是没有发展的。《纲要》指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要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因此我将活动的难点定位于让幼儿尝试多种方法使本身不会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三、提供适宜的材料——了解孩子的真实需要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教师应提供怎样的材料呢?哪些是孩子熟悉的、安全的本身又不会转动的呢?在材料的投放中怎样体现孩子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呢?怎样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又能获得成功且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呢?女孩很少几乎不对这一活动感兴趣,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参与其中呢?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研月活动中,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快乐转转转》,在活动中幼儿大胆探索、大胆尝试,体验了发现的乐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反思整个活动设计、组织过程,我认为最大的成功在于我认真分析了教材,解读了目标,让孩子成为了活动的主人。

  一、活动内容的确定——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对大班的科学活动进行分析后,我确立了转动这一主题。转动是大班科学活动中的一个内容,在上期教学大班时我发现大班的孩子对转动非常感兴趣,经常用幼儿园的玩具或自己的铅笔等玩转转转的游戏,他们想尽办法使自己身边的东西像陀螺一样转动起来。那现在的孩子对转动是否感兴趣呢?我主动向方老师和谢老师了解大一、大二班幼儿的活动情况,通过了解发现大班的孩子(特别是男孩)都喜欢玩转动的游戏。因此,结合本期大班科学活动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兴趣我选择了转动这一主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目标的确定——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一节好的课首先要确立适宜的活动目标。科学活动的本质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活动是孩子的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不是呈现结果的过程。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活动要幼儿探究什么,怎么探究,达到怎样的目标。是让孩子尝试使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呢,还是让孩子使本身不会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在对孩子进行观察后我发现孩子们平日里都是使不会转动的物体(如铅笔、杯子等)转动起来,如果把目标定位于是本身不会转动的物体转动恰来,这个活动对幼儿而言是没有挑战性的,也是没有发展的。《纲要》指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要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因此我将活动的难点定位于让幼儿尝试多种方法使本身不会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三、提供适宜的材料——了解孩子的真实需要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教师应提供怎样的材料呢?哪些是孩子熟悉的、安全的本身又不会转动的呢?在材料的投放中怎样体现孩子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呢?怎样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又能获得成功且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呢?女孩很少几乎不对这一活动感兴趣,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参与其中呢?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兴趣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 尝试活动:装空气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总结。

  三、 尝试活动:手帕的'变化

  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

  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

  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6、总结。

  四、 活动延伸

  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茶叶是松阳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家户户都种了茶叶,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但是,孩子们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种茶?茶到底有什么用?带着这些疑问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回忆茶的形态中,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在对用茶制成的物品的观察和探究中,孩子们就更加直观地了解茶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分享和品尝,让孩子们对茶在生活中的运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了解、感知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与同伴品尝、分享茶做的食物,激发孩子爱茶之情

  活动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茶叶、茶叶蛋、茶饮料、茶枕头

  教学过程

  1、调动已有的经验,分享对茶的认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出示茶叶。请幼儿说说茶叶的颜色、形状,闻一闻茶叶的香味。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教师提问:你知道茶叶有什么用呢?

  2、感知、交流茶的作用,了解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师:茶的作用很多,不仅能泡起来喝,还有其他的用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教师出示用茶制成的东西,让幼儿利用自己的感官自由探索。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集中交流,了解茶的'作用。

  教师:你发现什么东西里有茶的味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鸡蛋里有茶的气味吗?为什么煮鸡蛋时要用茶叶?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样子煮出来的茶叶又香又好吃。

  教师(出示茶饮料):这是什么?饮料里为什么要放茶叶?

  --因为茶有解热止渴的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出示茶叶枕):这个茶叶枕有什么用?

  --因为有清神醒脑的作用,可以让我们睡的很舒服。

  教师小结:茶叶的作用可大了,茶有消炎杀菌止痛的效果,如果你不小心跌倒,擦破了皮肤,或有红肿的现象,立刻用冷茶水洗干净后,再嚼些茶叶敷在伤处,便可减低疼痛,也不会感染细菌。如果有人喝酒喝得太多,喝上几杯浓茶,便会很快清醒过来。冲泡过的茶叶仍有无机盐、碳水化台物等养分,堆掩在花圃里或花盆里,能帮助花草的发育与繁殖。

  3、分享、品尝茶制成的食品。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开展“水”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发现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水对幼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幼儿的探究点随着主题的发展不断扩大,他们对水的喷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设计了这一科学探究活动,此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说:“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活动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初步了解不同的水管穿洞后因为高度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喷水现象,乐于参与水的喷射现象的探究活动。

  2、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观察并记录的习惯。

  3、在活动中体验发现与成功的乐趣。

  存在问题:

  考虑到活动材料的特性,在材料准备时没有让幼儿参与水管钻洞的过程。

  支持策略:

  师幼共同搜集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接触,引发活动的兴趣。

  资源利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幼儿与家长,共同搜集的废旧材料,让幼儿融入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活动过程:

  (一)回忆生活经验,引发探究兴趣

  (通过回忆生活经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为什么洗手时经常会喷到水”“,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大家畅所欲言。)

  (二)介绍材料,引发猜想

  (通过出示穿洞的水管,让幼儿观察,引发幼儿猜想的'愿望。《纲要》说得好:兴趣是幼儿探究的动力,材料是幼儿探究的起点。这些穿洞的水管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使他们勇敢猜想。)

  (三)自主探究:操作、对比、记录

  (幼儿最喜欢自己动手,这时候他们已经跃跃欲试,期待着实验。探究活动前向幼儿提出两点注意事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得到更好的探究效果。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用线段的长短来表示喷水的远近,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进行对比。考虑到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记录水平,设计了一张“喷水距离记录表”,让幼儿把猜想的结果记录下来)

  (四) 分享与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记录是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间相互交流的有效形式,他们乐于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记录表。因此,提供一个展示实验收获的交流平台,让幼儿感受成功的乐趣。通过记录结果,让幼儿明白科学的奥秘需要用事实证明,从而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五)经验迁移

  (为了让幼儿的探究结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实现知识迁移,让幼儿在已获得的经验基础上,继续进行不同材料的喷水探究,用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和矿泉水瓶,用戳洞和挤压的方法进一步感受不同的喷水现象。同时引发幼儿联想生活中与喷水现象有关的事物,如:洒水车、喷泉等。)

  活动延伸:

  (为了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与现代通讯工具,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寻找喷水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使幼儿的探索欲望和认知兴趣得以延伸。)

  活动感悟:

  新课程改革提倡要给幼儿更多、更充分的探索时间与空间,让幼儿自主发现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幼儿在活动中不可能学到很多的科学道理,但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了观察、比较和合作的态度,是最大的收获。

  案例启示:

  1、“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力求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幼儿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乐于探索、敢于验证的科学习惯。

  2、在这种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应随时关注幼儿的疑惑,并适时提供帮助。这样,幼儿才能从自身需要出发,参与自己所感兴趣的活动,并使他们对感兴趣的问题的探究不断得到推进。

上海龙凤1314 shlf【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浮起的鸡蛋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学教案07-11

大班科学教案:谈感觉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学吹泡泡_大班科学教案06-29

大班科学教案:牵牛花_大班科学教案07-06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间的空隙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大力纸桥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神奇的科学教案01-22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1-22

大班汽车科学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