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

时间:2024-05-15 09:24:58 优秀作文6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锦集15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锦集15篇】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呢?(第六册《独坐敬亭山》,第七册《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交流。

  二、学习《赠汪伦》

  1.讲述诗歌写作背景。

  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

  2.教师范读。

  3.指名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l)根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小组讨论、交流,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的前两句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先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然后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生:“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仅仅表现在“送别”上吗?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还表现在哪里?

  生:表现在汪伦写信热情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表现在汪伦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

  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

  生: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

  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如果采用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如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生: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喻“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师:这里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

  生: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谊深。

  生: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指导朗读、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②配乐朗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背诵这首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默写《赠汪伦》。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名背诵《赠汪伦》。

  2.集体背诵。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又一首表现朋友相送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有名的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可指名背诵孟浩然的诗,如《春晓》。

上海龙凤1314 shlf  之:往,去。

  广陵:地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

上海龙凤1314 shlf  “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

  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

  ②烟花三月下扬州

上海龙凤1314 shlf  “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

  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见了,老朋友不见了,只有江水层层涌向天边,李白仍呆立江边。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④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6.练习背诵。

  四、总结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五、作业

  1.课外阅读李白、孟浩然写的其他诗。

  2.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完成一幅古诗配画。

  第三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回乡偶书》

  1.解题:理解“偶”和“书”的意思。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上海龙凤1314 shlf  贺知章,证圣元年进士,时年三十六岁,直到天宝三年回到久别的家乡,当时已是八十四岁的人了。久别归来,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喷涌而出,随手写下了这不朽之作。

  3.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

  4.学生读熟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查字典自学诗句。

  5.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6.当“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可以对“小老师”发问,“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可由台下同学回答或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由教师引导、帮助。

  7.教师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乡音未改,但两鬓早已如霜,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怀。

  8.指导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作业

  熟读三首古诗并背诵。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和查工具书理解诗句。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扮演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对小老师发问。教师通过介绍背景、赏析语言、观看画面、反复吟诵等方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进入意境,体会感情。

  探究活动

  课后组织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自己编故事、演故事。从而进一步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2

  学习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诗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3、走近王维,感知田园,领悟田园。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学会读诗、品诗、入诗、赏诗的学诗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苏轼赞叹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对于田园诗的鉴赏,应指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感受诗人的人生追求,教师更要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把学生带到寂静的“田园”中去品味。 3重点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透过《竹里馆》《山居秋暝》等田园诗,体味热爱自然,追求恬淡及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和情怀。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

  【导入】王维田园诗鉴赏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谈话导入,激情入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按照学诗方法组织教学《竹里馆》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知作者:

上海龙凤1314 shlf  王维(七零一-七六一),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他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安史之乱,被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

上海龙凤1314 shlf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解诗题:《竹里馆》《山居秋暝》。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品诗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体诗情:

  《竹里馆》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表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山居秋暝》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

  5、入诗境:画面美、音乐美、意境美、生活美、情感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学生分小学小组,自主合作赏析《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四、拓展赏析诗歌。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配乐《阳关三叠》)

  2、《竹里馆》《山居秋暝》用自己熟悉、相宜的曲调唱出来。

  五、课堂小结

  诗海泛舟,撷取明

珠。陶冶性情,提高素养。学会品诗,提升品位。

上海龙凤1314 shlf  愿同学们,在古典诗歌的沐浴中,与诗为伴,与诗人同行,使你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充满阳光,充满激情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3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春雨》。

  2、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1个多音字。

  3、初步理解《春雨》的诗意,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并初步懂得诗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美。

  预习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看拼音读读古诗。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春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小朋友们,春天到了,春风拂面,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

  2、板书课题:1古诗两首

  二、揭示《春雨》

  1、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2、简介:

  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被后人称为“诗史”。《春雨》原题《春夜喜雨》课文节选了前四句。

  三、精读《春雨》

  1、师范读,领读两遍。

  2、指导看图,说说春雨的特点。

  3、理解第一句:

  时节:时令,季节。当:正当,就在。

上海龙凤1314 shlf  乃:就。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这真是一场“好雨”,像知道什么季节需要什么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

  为什么说春雨是好雨呢?

  4、理解第二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潜:暗中,悄悄地。润物:滋润万物。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5、指导朗读、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范读,强调节奏。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

  6、总结:这首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堂:背诵古诗。

  课外: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春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名有感情地背诵《春雨》。

  2、用自己的话说说《春雨》的诗意。

  二、揭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课题:春晓。

  2、解题。晓:指早晨。春晓就是指什么呢?(春天的早晨)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简介孟浩然。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精读《春晓》

  1、指导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

  2、练习朗读古诗。

  3、学习古诗。

  学习第一句:

  眠:睡觉。晓:天亮。

上海龙凤1314 shlf  闻:听到。啼鸟:鸟的鸣叫。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亮了,听到四处都有鸟的动听的叫声。

  学习第二句:

  这句写得是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夜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4、有感情地朗读《春晓》,注意读好停顿。

  四、总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的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作业。

  课堂:背诵并默写古诗。

  课外:

  1、说说两首诗的意思。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请写下来。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4

  一、复习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包括体裁、内容类别,表现形式,技巧,语言风格,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古文化、古汉语有关知识等;

  (1)内容类别:送别诗、思乡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爱国诗、边塞诗、爱情诗、山水田园诗等;

  (2)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修辞手法:比喻、对比、衬托、夸张、借代、双关、反语、反复、互文、通感等;

  (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讲解一般的鉴赏方法

  (1)看题目,抓题眼,明诗词含义;

  (2)看作者,知经历,晓风格流派;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看背景,知来历,悟作者情志;

  (4)找意象,析意境,知典故,看手法,品语言,明主旨。

  3、按照鉴赏内容分类训练,形成能力

  纵向:从时间上分成几个朝代,重点关注唐朝。

上海龙凤1314 shlf  横向:同一时期的不同类别及其代表作,分别练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上海龙凤1314 shlf  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二、重点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看题目,抓题眼,明诗词含义

  春夜喜雨

  唐杜甫

上海龙凤1314 shlf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的题目中就包含着所叙之事和所抒之情。诗人叙述了自己的所见,描绘了春夜雨景,表现了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

  看作者,知经历,晓风格流派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作者杨炯,作诗擅长五律,叙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尤为突出,多表现为国立功的战斗豪情,气势轩昂、风格豪健,是不满浮华靡丽诗风而给诗坛带来清新刚健之风的“初唐四杰”之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首诗是他的从军、出塞之作,风格雄浑刚健,慷慨激昂,为边塞诗代表作。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思想内容:它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的强盛和同仇敌忾的民族心态。

  看背景,知来历,悟作者情志

  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背景和来历:这首诗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

上海龙凤1314 shlf  情志:“泉路”、“灵旗”表达了宁死抗清的决心,“南冠”和“毅魄”既有誓死如归的悲壮,又有江山沦陷、诀别故土的悲愤。

  诗人抒发了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表现了诗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

上海龙凤1314 shlf  找意象,析意境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境,“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思,“境”是诗中的自然景物。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志与富有特征的客观物象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审美氛围或境界。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上海龙凤1314 shlf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善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此诗中写的是自己辞官别家离京时的情景。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诗中的意象有白日斜、天涯、吟鞭东指、落红、春泥护花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前两句“斜日”和“天涯路”烘托离愁,让人体会到苍茫迷惘的意境,看到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后两句即景抒情,诗人以落红和春泥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了他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上海龙凤1314 shlf  知典故,看手法

  赤壁(唐杜牧)

上海龙凤1314 shlf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表现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周瑜火烧赤壁打败曹操的典故,托物咏史,“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那么东吴将曹操所灭,二乔也将被虏而藏在铜雀台中了”。用形象性的议论点明了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和社稷安危,同时又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抒发了抑郁不平之情。

  古诗常用典故:“投笔”、“楼兰”、“鸿雁”、“尺素”、“折腰”、“东篱”、“折柳”、“雕虫”、“柳岸”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品语言,明主旨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上海龙凤1314 shlf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分析写色彩的词语:

  本诗运用“黑”、“金”、“燕脂”、“紫”、“红”等字眼,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渲染了一种凝重、惨烈、悲壮的氛围。

上海龙凤1314 shlf  “黑云压城”,敌军压境,形势危急。但是守军却并未退缩,而是严阵以待。“金鳞开”,铠甲闪着金光,则象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血战到底的决心。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作者热情地歌颂那些浴血奋战、以身殉国的将士,正表现了他对当时叛乱不定、国无宁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热切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平定海内的思想感情。

  三、补充内容

  (一)唐诗流派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浙江义乌人)《鹅》《在狱咏蝉》

  盛唐: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山水田园诗派

  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等,继承陶渊明的思想,以山水风光和闲适生活为题材,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

  边塞诗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描写戍边守战部队的艰苦环境以及报国思乡的情绪。有的情绪高昂,有的气势悲壮,有的哀怨动人。

  中唐:

  新乐府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

  韩孟派韩愈、孟郊、李贺等

  晚唐:

  杜牧,李商隐,温庭筠

  (二)古诗词鉴赏歌诀

  一看题目明含义二看作者悟情志三看背景知来历

  四看意象析主旨五看典故解用意分析风格与手法

  时代、流派要牢记诗经表现是现实楚辞浪漫多比喻

  汉代乐府很灵活北魏风骨颇大气两晋山水寄情意

  陶潜首推属第一南朝爱情缠绵意北朝边塞铿锵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唐代鼎盛两高峰李诗浪漫杜现实白诗兼备李杜风

  无题含蓄刘禹锡初唐清新有四杰晚唐哀婉数李煜

  词生唐代兴于宋豪放、婉约两分枝苏词、辛词多豪放

  高歌“大江东去”低吟“廉颇老矣”婉约首推李清照

  国恨家愁蕴笔底元代诗型有变异曲中可寻诗痕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清诗作讽现实锋芒毕露抒胸臆古诗源远一脉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

  (三)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

  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

  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

  四、应试注意事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研读题目。题目有时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所以可以作为诗歌解读的切入口。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春夜洛城闻笛》等,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左迁”是被贬官,而“任”是去赴任,感情基调自然不同。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了解作者和时代。如果本诗作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他的生平和写作风格就会有助于我们进行鉴赏;如是不熟悉的作者,时代也会给我们一些帮助,如当时的历史事件,风俗习惯等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借助注释。诗后的注释,都是拟题人认为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必须了解的知识,除了帮助解读诗歌的难点外,还会有指导鉴赏的作用,所以必须认真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细审题干。设问时为了题意清晰,拟题者会尽可能加一些限制,这些限制对答题的'导向作用非常鲜明,一定要充分利用。

  五、专项训练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3分)

  答:

  2、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50字左右)(3分)

  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3分)

  答:

  2、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分)

  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3分)

  答: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四、瀑布联句(香禅师、李忱)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诗以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

  答:)

  2、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3分)

  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赠柳(李商隐)

上海龙凤1314 shlf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___”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2分)

  2、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2分)

  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2分)

  答:

  六、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__的特色。(3分)

  答:

  2、全诗重点在写景,写人只有后两句。你能想象得出“农人”的劳动情景吗?(3分)

  答: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做简明解说。(3分)

  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3分)

  答: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50个字。

  答:(2分)

  (2)“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2分)

  答: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个字。(2分)

  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3分)

  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上海龙凤1314 shlf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从抒情手法看,李诗(),王诗()

  答: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答:

  参考答案: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1.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加接近。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这首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淒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

  2.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绝句杜甫

  1.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瀑布联句香禅师、李忱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香诗表达了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李诗表达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二者语意贯通,表达了一种的勇气。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首诗歌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借写瀑布的“不辞劳”、“出处高”表现诗人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借写瀑布的留得住”、“终归大海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赠柳李商隐

  1.答:留/柳

  2.答:柳花怒放,象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

  3.答:反映了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

  六、新晴野望王维

  1.平淡质朴

  2.山青水秀的村庄里,农民们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欢快地忙碌着,他们的笑声在青山间回荡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孟浩然)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第2、4、

  2.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贾岛)

  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白居易)

  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

  2.“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

  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6分)

  1.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

  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有、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带领学生感悟古诗中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1、用幻灯片出示2首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配诗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师:学习了前面几篇课文,和你的所见所感,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师: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讲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认读生字“古、诗、首”。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指名读古诗名(题目)。

  比较“春”和“村”的发音。

  二、自学生字、自读古诗

  1、生自由读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一边读古诗,一边把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要来读一读吗?一定要读准字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⑴ 区别平、翘舌音:诗、首、处──村、醉、散。

  ⑵ 字形: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 古:十+口; 闻:门+耳

  居:尸+古; 童:立+里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 诗:讠字旁; 醉:酉字旁; 忙—忄旁

  3、口头扩词:

  古( )( )( ) 声( )( )( )

  多( )( )( ) 处( )( )( )

  知( )( )( ) 忙( )( )( )

  4、同桌抽读生字。

  三、书写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引导生观察书写、掌握要领。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师范写,生观察:

  “古”字横要长而凸。

  “多”要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学生写成一左一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处”字是半包围结构,要强调“包住”—把捺拖长。

  “忙”字左边竖心的“竖”要写的垂直且稍长。

  四、课外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查找有关诗人、古诗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1、生看课文插图,听师配乐朗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愿意听老师先来读一读吗?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那你们也想来读吗?

  二、朗读、体会、理解古诗

  1、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要想读好这两首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到“五不”,还要读通句子。其次,就是要反复多读几遍,因为古人能用很少的句子,表达很丰富的意思。最后,还要看谁的想象力丰富,一边读诗,一边能在大脑里作画!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生自愿汇报读。

  3、生赛读(同桌赛、小组赛、男女竞赛)。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背诵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一不留神,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在熟读的基础上,都可以背诵古诗了,来站起来,展示一下。

上海龙凤1314 shlf  5、交流理解、体会:

  师:愿意把你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体会用画笔画下来吗?选择其中一首作画。

  间休:在作画前,我想为大家朗读一段文字(教材简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交流诗画,展开想象,畅谈感受。

  师: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一起到前面来,给大家谈谈你的`感受。

  三、完成“课后练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生口头扩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看看谁的词汇量大,是我们班的“小词霸”!

  2、动手实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希望利用周末或课余的时间,同学们回家做一只风筝,要记住的是,一定要自己参与动手哦!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6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结合背景,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通过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

  3、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内涵,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导入,明确目标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很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七言绝句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四首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

  本环节用从简短介绍七言绝句导入,让学生大略知晓七言绝句的历史及特点,快速明确学习内容的大体定位及方式。

  二、读四首诗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吟诵诗歌,是解读诗歌的途径,也是理解诗歌的前提。看看谁能将这四首诗吟诵出诗的味道来!

  1、读准字音

  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四首诗歌,没有把握读准的字音要圈画出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自由读诗后交流生字)

  课件出示:

  寂寥(liáo)

  春朝(zhāo)

  碧霄(xiāo)

  戍(shù)

  夜阑(lán)

  潼关(tónɡ)

  2、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体会节奏。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根据指导,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

  七言绝句节奏: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一夜征人/尽望乡”。也可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唯见/长江/天际/流”;或“二二一二”,如“闻道/龙标/过/五溪”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听读,明确节奏。

  听名家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出朗读节奏,并尝试朗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4)齐读,体会节奏。

  3、学习吟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古人吟诵是先有曲调的,虽有曲调,但不同于唱歌,因为吟诵的曲调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同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曲调来吟诵。我们应先吟准字音,吐字清晰,做到所谓的“字正”,再通过拖音,使声腔饱满,做到所谓的“腔圆”,字正腔圆是对吟诵的基本要求,以此来感受诗歌的韵味。

  (1)标注韵脚。

  课件出示:

  ①用“○”标示出这四首诗的韵脚。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写出每首诗所押的韵。

  ③韵脚在朗读的时候,是有拖音的。试读出每首诗的韵脚的韵味来。

  预设

  课件出示: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我言秋日/胜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巴山夜雨/涨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上海龙凤1314 shlf  僵卧孤村/不自,尚思为国/戍轮。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秋风吹散/马蹄。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2)指名范读,体会吟诵方法。

  (3)学生比赛吟诵,读出韵味。

  师小结:教育家叶圣陶曾对吟诵做出过以下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地吟诵,不断地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不断地加深对整首诗的理解,逐渐感悟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还可以加深对作者创作情境的体会。

  【设计意图】这四首七言绝句格式整齐,音韵和谐,适于学习简单的诗歌吟诵方法。本环节从韵脚切入,通过吟诵,体会韵味。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体会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赏四幅画

  1、描绘画面

  师:通过吟诵,这四首诗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展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试着用语言描述出来。

  提示:可以结合诗歌下面的解读注释,还可以发挥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手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自由描述画面)

  2、展示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指导:可多角度描述,加入想象成分,但是基本内容必须来自诗歌。

  预设

  课件出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秋词》(其一):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夜雨寄北》: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穷居孤村,躺卧不起,我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潼关》:久远的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吹散嗒嗒的马蹄声。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拘束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峰更比一峰高。

  师小结:诗歌是优美的,语言凝练,我们描摹的语言总显得苍白无力,难以透彻地传达诗中的意蕴,更让我们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诗歌就是一幅画。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描述画面,达到理解诗意、体会意境的目的。结合第六单元所学的联想与想象,学生可以有多种描述。核心点是训练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对诗意有自己的理解。

  四、明四种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这四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

  提示:可以抓住诗歌中典型景物即意象分析,也可以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自由交流,师点评,引导生运用适当的方法解读诗句)

  预设

  课件出示:

  (1)《秋词》(其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人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乐观的心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排”字写出了飞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作者借飞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要积极奋发向上。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夜雨寄北》:

  ①诗的开头两句用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绪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做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池中所积之雨。通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当时孤独、凄凉的气氛。这无尽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涨秋池”的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②三、四句是虚写未来。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①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②一、二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长期卧床;“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字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这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诗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让人肃然起敬、感慨扼腕。

  ③三、四两句,诗人因“思”而夜不能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卫国壮志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4)《潼关》:

上海龙凤1314 shlf  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虽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水,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师小结:古人作诗常精心选择一些典型物象来体现主观情感,这就是意象。诗歌中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方法需要大家在长期阅读中仔细揣摩。通过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含蓄表达情感,也是诗文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上面诗歌中的“巴山夜雨”“风吹雨”就是这种手法的运用。当然,理解这样含蓄的情感,得联系诗人生平和他写诗时的处境分析。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初中古诗词教学要求,适当学习通过分析意象、借景抒情等手法理解诗歌,学习初步赏析诗歌,品味诗歌。

  五、知四种人

  师:了解作家的生平、主要的人生经历或者看看他的其他文学作品,你会对诗人有更全面的认识。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我们学习的四首诗歌,你从中读出了四位怎样的诗人?

  (必要时教师对材料进行解读,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

  课件出示:

  材料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刘禹锡《始闻秋风》)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上海龙凤1314 shlf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其一)]

  材料二: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上海龙凤1314 shlf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材料三: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惦念报效国家,可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材料四:

  清朝同治四年(1865),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其父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光绪元年(1875),谭嗣同10岁时,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写得很好。《潼关》这首诗是诗人十多岁途经潼关时所作,当时诗人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背景所震撼,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预设

  课件出示:

  材料一(解读刘禹锡):

上海龙凤1314 shlf  《始闻秋风》这首诗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

  就诗意看,《浪淘沙》(其八)和《杨柳枝词》(其一)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深入品读,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材料二(解读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材料三(解读陆游):

  诗人有着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诗歌中展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和无奈: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陆游的诗歌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材料四(解读谭嗣同):

  《潼关》里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既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又是诗人特有的冲决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凌云志,诗人坚信自己仍顶天立地、绝不服输,不改少年时的志气。

  结束语: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下去。诗歌传承的是语言,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愿同学们能在诗歌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供作者所作的其他诗歌及背景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读诗方法,拓展诗歌阅读的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

  六、背诵默写诗歌

  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歌。

  (师指名生背诵,全班集体背诵并默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落实背诵。背诵是学习古诗文最根本的方法,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可使记忆牢固。用不同形式背诵,确保当堂成诵,并落实在笔头上,才能产生扎实有效的记忆。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7

  【设计理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本次教学教师执教的是《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三首诗词都是描写田园风光的,内容浅显,生字不多。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本设计体现了单元主题与文本细读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的情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诵读、想象吟诵、拓展阅读等过程,感悟诗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蚕、桑、昼、耘”等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Mp3音乐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忆江南的画面,播放音乐。教师朗诵《忆江南》。江南的风景令无数诗人折服,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8页,我们一起学习古诗词三首。(板书古诗词三首)

  2、想象一下,漫步在江南,你听到、看到、闻到些什么?(课件播放图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南宋时期,浙江有一位诗人翁卷把江南的田园风光描绘的淋漓尽致,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欣赏他的——乡村四月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了解诗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出示诗人简介:翁卷,字灵舒,永嘉(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诗人,为“永嘉四灵”之一。他喜欢田园生活,擅长写田园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配乐朗诵白居易的《忆江南》,并让学生配乐欣赏江南风景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创设出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后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通读全诗,感受诗的节奏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检查字音,相机纠正。教师范读。

  3、再读诗句,读准节奏。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学习生字:蚕、桑;了解多音字“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读古诗,解决所有的障碍。)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读一读古诗,借助注释和插图,互相交流,理解一下诗的意思。

  思考:乡村四月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景美人勤)

  师生、生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进而,逐句吟诵古诗。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我认为古诗教学更应多读。所以,在此环节,我主要采用齐读、个别读、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多种方法。力争做到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出感觉,读出魅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回归整体,感悟诗情之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师总结,学生背诵古诗。

  2、师生共唱本诗。

  (设计意图当读诗到一定程度时,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通过唱来抒发了。学生学诗的情趣更浓)

  五、自学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1、生借助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全班交流,说一说农人在忙些什么?并用“才了……又”的句式造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吟一吟,用你熟悉的曲子唱一唱)。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乡村四月》的基础上,教师以问题“乡村忙碌的只有四月吗?”引出《四时田园杂兴》,让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后,自主阅读,思考,感悟古诗,进而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再次体味乡村人们的勤劳忙碌。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六、拓展延伸,诗心画意满心间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在忙忙碌碌中,转眼又到丰收的季节了。看,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课件出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的确,乡亲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所以,许多诗人心向田园,情系田园,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那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生自由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诗词,拓展学习内容,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串起位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内的认知材料,用诗词中的语言和情感熏陶学生,这样将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七、推荐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老师向大家推荐《山居秋暝》、《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课下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背一背。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8

上海龙凤1314 shlf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这一要求的具体内涵:“初步”意味着难度不会太大;“鉴赏”意味着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即:要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能从诗词鉴赏的角度,对主题、形象、情感、语言等进行赏析;“浅易的”意味着所选篇目会比较短小、易懂,如五绝、七绝等。基于这样理解,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阶段可重点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掌握课本内容,打实基础

  要培养起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首先必须学好课内的古诗词。与过去的古诗词学习相比,我们不仅要能多读成诵,准确无误地理解作品内容,还要能有意识的用鉴赏的眼光去品赏作品,并把有关鉴赏的知识在课本中点划圈钩,以便日后复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好课内的古诗词,绝对是形成鉴赏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定要做到重点把握。比方类似下面的这些古诗词,就很值得我们在学习时细细地品读,并认真记录、积累相关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文化。

  古诗分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古体诗(古风):古诗、楚辞体、乐府诗、歌行体。《长歌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诗绝句《江南春》《泊秦淮》

  近体诗(格律诗)起承转合

  (五言、七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黄鹤楼》

  1、按音律形式分婉约派:代表李清照《醉花阴》

  词:有单双调之分,都有词牌。

  豪放派:代表苏轼《江城子》“苏辛”

上海龙凤1314 shlf  曲:《天净沙秋思》(小令)

  叙事诗《石壕吏》

  2、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春望》《月夜》《泊秦淮》《江城子》

  哲理诗《长歌行》《论诗》

  山水田园诗《过故人庄》《滁洲西涧》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战争边塞诗《使至塞上》《凉州词》

  怀古咏史诗《赤壁》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按题材内容分写景抒情诗《浣溪沙山下兰牙短浸溪》

  咏物言志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即事感怀诗《泊秦淮》

  赠友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送友人》

  它们的特点分别是:

  ①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②战争边塞诗: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③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往往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④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⑤咏物言志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⑥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⑦赠友送别诗: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例如:七年级上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概括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整首诗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请做具体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得通俗易懂,很有特色。围绕诗后的三个习题,我们可以了解这一类诗歌的鉴赏特点。第一题是品味特别有表现力的字词——“放过”和“拦”,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第二题侧重对全诗内容的把握,即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第三题则从整首诗的表现特点来设问,即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这是哲理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再如,八年级上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上海龙凤1314 shlf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简要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作者的这个愿望可以从哪些字词见出?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以上第一、二题跟前一首诗类似,侧重语言的品味和主题理解。第一题“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第二题,本诗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第三题则涉及古诗词鉴赏的其他一些特点。前一问需要我们平时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暗示、象征某种含义的有代表性的词语,如诗中的“戌”“轮台”“铁马”“冰河”就往往被用来暗示边塞、战争等含义,这些典型词语的积累很益于我们去把握这一类诗词的内涵。第二问则涉及古诗词写作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即作者通过梦境曲折地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再如八年级下册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对这首诗内容及意境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诗人起笔不落俗套,从相见之难落笔来衬托别离时的痛苦。

上海龙凤1314 shlf  B.诗人借窗外百花凋零的景象抒发相思的凄恻之情。

  C.诗中尾联运用了典故,这是诗人借以安慰自己,表达希望能够再与亲人相见的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D.作者写此诗其实不在写情,而是为表达被贬谪的痛苦与郁闷。

  2.诗中第二联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中有一字还运用了谐音,是哪一字?谐什么音?结合全诗可以看出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李商隐的《无题》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经典之作。结合提问,我们也能从本诗中了解许多诗歌鉴赏的角度、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如,第一题的A项中就涉及到古诗词中衬托手法,B项中的借景抒情的手法,C项的典故运用和第二题中谐音使用,无不是古诗词写作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技巧。D项则体现为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其中的“表达被贬谪……”还需要欣赏者对作者的生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李商隐虽然终身潦倒,但无被贬谪的经历。这就告诉我们了解作者的生平情况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应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以上三首诗丛不同角度给了我们鉴赏古诗词的启示,所以,我们确实只有先学好课本中的古诗词,并在学习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才能有助于我们打下一个古诗词鉴赏的坚实的基础。

  二、整理积累规律,学会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除了学习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外,复习阶段的整理提炼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整理提炼,有意识地重温并积累一些古诗词鉴赏方面规律,乃是培养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关键。

  7----9年级全六册课本中共有古诗词89首,1----6册中分别有15、10、17、20、15、12首。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整理。如:

  三、主题归纳

  内容/情感题目作者朝代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上海龙凤1314 shlf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水调歌头》苏轼宋

  《武陵春》李清照宋

  《望江南》温庭筠宋

上海龙凤1314 shlf  《蒹葭》《诗经》春秋

  《无题》李商隐唐

上海龙凤1314 shlf  表达思归之心,羁旅之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上海龙凤1314 shlf  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赤壁》杜牧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石壕吏》杜甫唐

  《春望》

上海龙凤1314 shlf  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观刈麦》白居易唐

  《泊秦淮》杜牧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闲适恬淡的心情。《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

  《饮酒(其五)》

  《游山西村》陆游宋

  《西江月》辛弃疾宋

上海龙凤1314 shlf  表达忧国之思、报国之志、忧民之心。《过零丁洋》文天祥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已亥杂诗》龚自珍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渔家傲》范仲淹宋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

上海龙凤1314 shlf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

  即景抒情/言志《登飞来峰》王安石宋

  《望岳》杜甫唐

  《使至塞上》王维唐

  《观沧海》曹操三国

  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行路难》李白唐

  《相见欢》李煜唐

  抒发对春天等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上海龙凤1314 shlf  表现对年华已逝,好景不长的感伤。《浣溪沙》晏殊宋

  对国事的`关心,代父从军的叙事诗《木兰诗》《乐府民歌》南北朝

上海龙凤1314 shlf  表达对爱情、理想的追求。《关雎》《诗经》春秋

  四、典故归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词中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上海龙凤1314 shlf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典故: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略”的。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八百里——指牛。《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意象归纳

上海龙凤1314 shlf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意象情感/思想例句及出处

  酒

  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上海龙凤1314 shlf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柳

  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月

  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短歌行》曹操)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温庭筠)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落花

  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松坚贞高洁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上海龙凤1314 shlf  梅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菊坚贞高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萍多传达惆怅和哀愁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

上海龙凤1314 shlf  草木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观沧海》曹操)

  杜鹃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上海龙凤1314 shlf  鸿雁青鸟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李商隐)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

  舟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

  五、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王湾《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杜甫《望岳》陆游《游山西村》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上海龙凤1314 shlf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木兰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苏轼《水调歌头》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王安石《登飞来峰》

  三、适当课外操练,强化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当以上两方面都完成了,我们可以通过做一定量的课外古诗词练习来检验和强化能力。做这些练习时还要注意几点:

  1、知人论世。人:作者。了解作者的经历、境遇、创作风格、文学素养等。世: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整个社会大背景,以及诗人当时的个人处境(境遇)。注意作者的不同风格: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2、分析主题,把握主旨——内容美、情感美

  3、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情景交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逸美好的农村生活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超脱尘世、淡泊宁静的心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品味语言、注意锤炼字句——语言美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用得精练的字。

  5、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古讽今,直抒胸臆,烘托,对比,比兴,象征,以静写动,虚实想映,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以上对中考古诗文复习的一点初浅看法,仅供各位同仁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9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重点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难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知道郑板桥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他很喜欢竹子。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初读《竹石》。

  1.齐读,把古诗读正确。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再读,读出节奏感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再读,读出平仄的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上海龙凤1314 shlf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借助诗题,解释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读着“竹石”这个诗题,我不免产生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啊?你们说呢?

  2.自读,从文中找一找依据,说明这首诗写的到底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交流,在交流中展开学习。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0

  一、教学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三、教学难点: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四、课时划分: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夜书所见》,会认写“促”和“深”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感怀秋意,思乡念旧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感怀秋意,思乡念旧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感怀秋意,思乡念旧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读单元导语导入第三单元的学习:同学们,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欢乐。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走进秋天,到课文中去感受她的美好和快乐。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课件出示第9课课本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内容。

  3.师导入:在这样一个明月当空,秋风萧瑟的夜晚,有一位叫叶绍翁的诗人,把自己所见到的秋天的景色写了下来。我们现在就一起去看看他写了什么吧。

  4.板书课题:夜书所见。(课件链接了诗人的简介,可根据具体情况相机使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5.释题:对于这个题目,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

  (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6.师:作者是怎么描写他所看到的景物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吧。

  【设计意图】由课本图片导入,直观明了,自然过渡到对题目的理解,进而进行古诗内容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课件出示古诗,生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读古诗,师相机正音。

  3.学习生字“促”和“深”。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师板书“促”和“深”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请学生拼读并组词。(师强调“促”是平舌音,“深”是翘舌音)

  (3)观察并说说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师范写,生“书空”,再在练习本上练写,师巡视指导。

  4.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

  5.全班齐读古诗,男女赛读。

  【设计意图】生字的学习要把握好重点和难点,诗中这两个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存在难点,因此无需过多讲解,能落实书写美观、正确即可。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师:同学们读了古诗,对古诗的内容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学生说一说,相机了解学生的学情)

  2.师:当我们在古诗的字词理解方面碰到问题的时候,你一般会用什么方法解决。(请学生说一说,师再小结: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还可在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等待老师上课的解答。)

  3.师:我想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了,在古诗的下面,就有对古诗字词的注释,什么是注释呢?(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师再课件出示,补充说明:注释是针对某些难理解的词语的解释,我们在理解古诗的时候,既要通过看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但也不要生搬硬套,力求做到总体把握,不能字字对译。)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师:现在我们就看看借助注释,能不能把古诗弄懂。

  (2)课件逐句出示古诗,生读诗句,再结合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有不懂的地方,可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讨论解决,在学生对诗句有整体把握的基础,师通过课件出示整句古诗的解释,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理解。

  【设计意图】对古诗诗意的理解,要先放手让学生去质疑,并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自己碰到的问题,这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最后在对古诗的解释上,要力求整体把握,不做字字对译。

  ① 课件出示第一行诗句(理解“萧萧”的意思),引导后出示整句解释: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 课件出示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指导理解后出示解释: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③ 齐读前两句诗,师引导感悟:是啊,秋风萧瑟,在这样一个孤独冷寂的夜晚,诗人看着秋天的梧桐树,想到自己远离了家乡,心里会是多么的孤单。带着这样的体会,你会怎么读这两句诗。(指名读,男女赛读,齐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思乡之情,对于家乡意识并不强烈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很难感同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导体会,但也不要太过矫情,学生能理解并读出诗句所应有的节奏即可。

  ④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课件出示诗句,理解意思,重点体会“知”的意思:料想,猜想)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诗句解释: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⑤为什么看到灯火就能猜到有小孩在捉蟋蟀呢?

  师:或许,作者小的时候就是这样举着灯笼和伙伴一起去玩的吧。在这个秋天的夜晚,诗人不仅想到了家乡,还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来把这两句诗朗读一遍。(生齐读,再指名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课文的插图,容易让学生误解为诗人看到的就是两个儿童在挑动促织,但实际上诗人只是看到了篱笆下的一盏灯火进而猜想到童年玩耍的情景,因此,对“知”字的把握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师:带着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把古诗朗读一遍吧。(生配乐朗读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小结提升,领悟诗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学生说说自己读完古诗的感受,师再课件出示,进行小结:古诗写的是诗人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四)深入朗读,熟读成诵。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的味道来?(自由读)

  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

  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

  5.你能不能现在就想象着古诗描写的画面,把古诗背诵下来呢。(生试背)

  【设计意图】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三分诗,七分读”这句话就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把音乐引进课堂,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描写秋天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结合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收集一些描写秋天的古诗,可使学生对秋天的独特文化韵味有更深入的了解。

  板书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夜书所见 听:寒声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会认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 会认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课件出示一首有关重阳节的小诗(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学生读后猜猜这是我国的哪个传统节日。

  2.师简介重阳节的来历:在我国古代思想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3.师创设情境:同学们想象一下,当你过节的时候,能和家人在一起,会不会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是,在我国唐代,有一位叫王维的诗人,他当时只有17岁,却远离了家乡,不能和亲人一起过节。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首诗写了什么吧。(课件有相关的诗人简介,可相机链接使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课件出示古诗,进入学习。

  【设计意图】对于从未背井离乡的学生来说,要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是不大可能的,但如果能联系生活,想象平时与家人一起过节的情景,进而想象假如远离了亲人,会是多么孤单啊。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使学生较快进入古诗所描写的场景中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初读古诗,质疑问难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生自由朗读,再指名读,师相机正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师:同学们读了古诗,对古诗的内容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学生说一说,相机了解学生的学情)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学情有了充分地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避免教学的重复、啰嗦,做到课堂的高效。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 出示前两句诗,指名学生读,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交流后课件出示诗意,并指导学生做好笔记。)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两句诗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3. 出示后两句诗,指名学生朗读,借助注释了解诗意。(交流后课件出示诗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4. 请学生说说读后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上海龙凤1314 shlf  5. 齐读全诗,再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全诗的理解,进而体悟古诗表达的思乡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对于古诗的理解,不用字字对译,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进而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四)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1. 生配乐朗读诗歌。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同桌互读,练习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文字用得特别好?

  【设计意图】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三分诗,七分读”这句话就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把音乐引进课堂,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习写生字,当堂展评

  1.出示生字:忆、异、逢、佳、倍、遥、遍、插,生认读组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观察并说说哪个字较难写,全班交流。说说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忆、异:声音相同,但组词、意思不同。

  逢、遥、遍:写好走之底。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插:右边的书写注意笔顺。

  3.练写生字,投影展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出难写字,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权,也引起学生对生字书写的重视。难写的笔画教师要注意范写,及时指导点评。

  (六)拓展活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 课件出示两首描写秋景的古诗,生读一读。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古诗。

  2. 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 思亲

  佳节 少一人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泊” )及新词。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会《绝句》中的生字新词,会背诵和默写全诗。

  2、使学生学生理解《绝句》这首诗的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叫绝句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写的。

  二、新授: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按照正确的读音,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小组互相读一读,评议。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指名读,纠正读音。

  4、自学生字。

  (1)出示“鹂(li)鹭(lu)泊(bo)”等三个字,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弄清各宇的音、形,义。

  (2)学生通过查字典弄明白“黄鹏,白鹭,泊”等词语的`意思。

  (3)听写检查。

  三、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汇报。

  (1)说一说每一句写的是什么情景?这个景色是在近处?还是在远处?为什么?

  (2)教师小结: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从远处来看这幅景,(出示图这幅图画展示了一派和平安静的环境。为什么杜甫喜欢这个环境呢?那时,国家刚刚平息了安史之乱,人民要求过和平安宁生活的愿望实现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指导朗读,加深理解,指导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复习巩固,背诵并默写。

  六、作业:默写这首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以画为媒,读写结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咏柳》中的生字新词,会背诵和默写全诗。

  2、使学生学生理解《咏柳》这首诗的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导入:今天我们这节课再学一首古诗《咏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新授: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按照正确的读音,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小组互相读一读,评议。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指名读,纠正读音。

  4、自学生字。

  (1)边读边把课后的6个生字画出来,读准音,利用字典或注释理解词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小组互相检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听写。

  三、理解诗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自由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汇报。

  (1)指名读第一二句,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感叹,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3)指名读。老师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4)全班看读这两句。

  (5)自学第三、四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指导朗读,加深理解,指导背诵。

  五、复习巩固,背诵并默写。

  六、作业:1、默写古诗《咏柳》。

  2、课下自己试着说一说古诗的大意,并试着画一画

  教学反思: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另外,我让学生在学诗歌中练习写话,让学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图片,先说后写,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2

  一、复习提问

  背诵或默写《凉州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评价并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二、共同学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自主学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2)补充介绍: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3、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2、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可用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感知诗歌内容

  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二)合作探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三、小结

  四、推荐阅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刘禹锡的《陋室铭》

  2、刘禹锡的.诗歌《西州乐天杨州初逢》《竹枝词》《乌衣巷》

  五、拓展训练

  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诗句、传说、谚语、歌曲。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黄河。

  六、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二首

  板书设计:

  凉州词

  王之涣

  远眺黄河、孤城环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豁达、开阔的胸怀

  近听羌笛声心理

  浪淘沙

  刘禹锡

  黄河壮阔雄伟的景象

  博大的生命力

  伟大的精神

  达到美好境界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3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朗诵诗歌,熟读成诵,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庭中有奇树》和《龟虽寿》。

  2.结合相关背景,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庭中有奇树

  一、激趣导入

  南朝梁一位文学批评家曾这样评《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这句话说明《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庭中有奇树)

  【设计意图】由古代批评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读通,感知诗歌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师范读《庭中有奇树》,同桌互读,感知古体诗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进一步指导阅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语气:诵读时应有一种凄美、哀婉的意味。《古诗十九首》采用五言句式,一般采用“二一二”拍,和谐整齐;全诗压“i”韵,韵脚有“滋”“思”“之”“时”,朗读时要重读韵脚。另外,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这样整体的韵律感就出来了。

  2.读懂诗歌大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前四句描写环境,描绘出庭中繁花似锦的景象。后四句抒发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孤寂赏花图,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3.读出意境画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阅读要读出情味,边读边体味,边体味边想象,尝试还原诗句呈现的画面,想象主人公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古体诗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同时初步感知诗作内容,为后面理解情感、把握手法做铺垫。

  三、品读,揣摩诗歌之意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问1:诗歌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预设

  描写庭院中的奇树,抓住其叶、花等景物。“绿叶发华滋”中的“滋”为繁盛的意思,写出叶绿花盛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春日花盛图。

  设问2:第三、四句写主人公,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预设

  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一个“思”字,可谓诗眼。深闺中的女子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想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设问3:“馨香盈怀袖”一句中的“盈”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

  一个“盈”字,表明了花的香味之浓。如此香郁的花朵本应愉悦地欣赏,但此时思念之人却在远方,使这愉悦之情变淡了,更衬托出悲凉、孤寂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问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中的“此物”指什么?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中“此物”指所折的最美的花。这样美的花为什么“何足贵”?显然这是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试想,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此花虽美,却不能相赠,有何可贵?不过更增思念之苦罢了。表达了主人公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小结: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通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品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更好地把握诗情。同时,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妙处。

  【板书设计】

  龟虽寿

  一、读通,感知诗歌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师范读《龟虽寿》,同桌互读,感知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自由诵读,抽查朗读。

  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指导阅读。

  节奏:四言诗,有规律的短暂停顿(二二节拍)。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要读出诗中较大的停顿(层与层之间)。

  重音: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如“志在千里”“壮心不已”要重读。

  语气:语气高亢激越,应读出积极、乐观、豁达的感觉。

  2.读懂诗歌大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说说传达了诗人怎样的观念。

  预设

  诗人告诉我们,不必羡慕神龟的长寿、神蛇的通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与文本对话,进一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引发共鸣,为下文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二、品读,读出诗歌之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问1:前四句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用意?

  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选取了神龟、腾蛇两种意象。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这四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得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但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设问2: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四句是千古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曹操以“老骥”自比,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设问3:如何理解诗歌第九至十二句的内涵?

  预设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是说寿命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说明人通过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健体强身,可以取得相对“永年”即长寿的。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的豪迈气概。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补充:这里,曹操所说的“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设问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什么意思?

  预设

  这两句的意思是“真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这八个字常见于乐府四言诗形式性的结尾,是按乐章尾声的格式,应配乐的需要所加上去的(乐府诗是用来唱的),与诗意并无必然关联。

  设问5: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品析。

  预设

  比兴。诗歌前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起兴,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比喻,照应。诗歌中间四句一反通常文人嗟衰的习气,以老马为喻,抒发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豪情。“烈士暮年”和“老骥伏枥”又相呼应,“壮心不已”和“志在千里”则互相映照。

  师小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时光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然而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定会流芳百世。什么时代都需要昂扬向上的情怀,什么时候都需要积极乐观的信念,让我们满怀信心,怀着昂扬的斗志,努力学习,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吧。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引领学生理解诗歌情感及艺术手法。采用问题引领,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板书设计】

  龟虽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赠从弟》(其二)和《梁甫行》,继续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赠从弟(其二)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背景

  课件出示: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东汉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朗诵诗歌,让学生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读通,感知诗作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赠从弟》,同桌互读,感知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2)自由诵读,抽查朗读。

  通过抽查朗读,发现问题,教师进一步指导阅读。

  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断句:五言古诗一般采用“二三”拍,有“二二一”和“二一二”两种节拍。

上海龙凤1314 shlf  押韵:本诗阅读时要注意平声韵要拖长音,如“松”“风”;仄声韵要急促而短,如“盛”“劲”“正”等。

  语气:诗歌赞扬松柏凌寒的气魄,因而朗读时应读出坚定的语气。

  (3)学生按照指导再读诗作,进一步体会诗作阅读的语气和节奏。

  2.读懂诗歌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设计意图】诗歌虽然为古体诗,但通俗易懂。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知内容,理解诗人写作意图,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三、品读,揣摩诗人之意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从内容来看,写了什么?

  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从弟即堂弟。题目的意思是写诗慰勉堂弟,写的内容是松柏树。

  设问2: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何”是多么的意思,分别修饰“盛”和“劲”两字,突出的是风“大”和松“劲”,展现了松柏耸拔而起、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

  设问3:本诗的题目是“赠从弟”,却描写了松柏这种景物,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属于哪种写法?

  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目的是借青松刚劲挺拔的外形和不畏严寒、凌风傲雪的大无畏精神,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并以此来勉励堂弟要像青松一样保持坚贞本色,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峻挺拔,傲骨铮铮。这属于托物言志的写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问4:品析诗歌第一、二句叠词“亭亭”“瑟瑟”的妙处。

  预设

  用“亭亭”表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模拟刺骨的寒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通过对比,以风的肃杀衬托松的高洁。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问5:赏析“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质,以此勉励他的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设问6:诗歌中除采用托物言志手法之外,还运用何种写作手法?试简要说明。

  预设

  第三、四句用了衬托(或对比)手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师小结: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本诗中,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把自己对堂弟的劝勉寄托于其中,委婉含蓄,更有诗意和韵味。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引领,抓住字词句,引导学生深入诗歌文本,品析诗歌情韵,读出诗味。

  【板书设计】

  赠从弟(其二)

  梁甫行

  一、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课件出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才思敏捷,工诗善文。其诗内容广泛,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锺嵘称其“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诗品》)。特别是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五言诗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等。

  二、诵读,感知诗歌韵律

  1.题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梁甫行”原为挽歌,在这里曹植用旧题描写海边人民贫苦的生活,为贫苦民众写挽歌。

  2.读顺字音节奏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庭中有奇树》和《赠从弟》(其二),从体裁上来说,这三首诗都是五言古诗,因而其节奏的划分应该是一致的,那么这首诗应该是怎样的节拍呢?

  生:二三拍。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其实,同学们可以根据注音,来把握诗歌的顿挫,也就是要学会区分平仄。

  课件出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平声和缓,仄声短促。

  师:懂得了划分节奏和顿挫,还要读准语气。这一首诗描绘的是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同学们说说看,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预设

  沉缓、低沉。

  师: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体会语气语调。

  3.读懂诗词大意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歌的主要意思。(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预设

  反映了海边农村残破、荒凉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设计意图】“三分诗七分读”,学生反复诵读,与文本对话,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为理解诗歌情感做铺垫。

  三、品读诗歌,含英咀华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曹植在海边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民不聊生,破败荒凉。其中,“寄身”三句,从生活环境、生活艰难和居住环境三个方面实写“边海民”的悲惨生活。海民寄身于“草野”,过着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剥,巢息穴居,所以说“象禽兽”;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所以说“行止依林阻”。一个“依”字把难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了。“狐兔翔我宇”一句通过对狐狸、兔子的描写,侧面描绘出海边贫民家庭条件的恶劣以及家园的破败。全诗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使海边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

  设问2: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预设

  诗人用“剧哉边海民”一句,总括海边贫民的艰苦生活,点出了全诗的中心。“剧哉”是这首诗的“诗眼”,下面具体艰苦的生活由此而展开,起到了提挈全诗的作用。诗人面对海边贫民的痛苦生活,感慨万端,用“剧哉”二字,便把深切的同情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出来。

  设问3:“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两句,以对偶的句式,从自然现象写起,既渲染了气氛,又为正面描写海边贫民的生活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了烘托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问4:试简要分析作品写法上的艺术特色。

  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白描、直叙的写法,不作雕饰,语言自然质朴。在展现海边贫民生活的时候,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4

  教学内容分析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2、古诗鉴赏是历年高考必考题,且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表现为:题型由客观变主观,分值由6分至8分再至现在的10分。20xx年江苏《考试说明》这样规定:“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其中,景物形象是经常考查的对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古诗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与现代文中景物描写作用是一致的,因此,掌握古诗景物形象的鉴赏方法对阅读鉴赏现代文如散文、小说也有帮助,同时,对提高写作水平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知识和能力:

  (1)了解景物形象的含义和作用

  (2)了解景物形象鉴赏题的出题方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掌握景物形象鉴赏题的解题步骤,明确答题规范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诗文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过程和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先学后讲,现讲现练”,当堂反馈,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如何由景物形象出发概括气氛特点、分析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及突破办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何由景物形象出发概括气氛特点、分析思想感情

  方法点拨,以及借助互动练习予以突破

  教学辅助设备

  多媒体投影仪

  主要教学事件

  一、吸引注意

  二、告诉学习者目标

  (1)了解景物形象的含义和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了解景物形象鉴赏题的出题方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掌握景物形象鉴赏题的解题步骤,明确答题规范

  三、预习案检查与反馈

  四、输入与示范新授材料

  景物形象的含义

  景物形象的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多样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1、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一首写景名诗,请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的景物描写。

  2、与情结合

  例2、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景物形象的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景物形象鉴赏题的提问方式及答题步骤

  景物形象鉴赏题答题一般表达式

  例3、柳永《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4、西楼曾巩

上海龙凤1314 shlf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上海龙凤1314 shlf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课堂训练

  通过练习检查理解情况

  重基础、分层次地进行有指导的训练

  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上海龙凤1314 shlf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上海龙凤1314 shlf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游人对此怀有什么样的感情?

  江行[宋]严羽

上海龙凤1314 shlf  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上海龙凤1314 shlf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其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六、强化重点

  板书:

  景境情

  七、提问与答疑

  八、结语与作业布置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5

  设计理念:

  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在文义的设计中,重点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2. 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上海龙凤1314 shlf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上海龙凤1314 shlf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放飞想象,仿佛和诗中的两个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张伞使风,听到了水声、风声、欢笑声,想到了自己曾做过的调皮事,怎能不喜欢呢?而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古诗舟过安仁的诗意)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了这两首诗,学生一定有很多感触,因此配上轻快的音乐,让学生美美诵读,然后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可对诗中的.儿童说,对家人说,对老师说……既可给学生倾吐的机会,又可拓宽思维、丰富体验。]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牧童》。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回忆,既巩固了旧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老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合课前预习,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主发现词与诗的区别,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查字典、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画面,谈感受,整体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为下面准确地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上海龙凤1314 shlf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从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选择句子研读体会,学生兴趣浓厚。三个儿子的铺排描写,生动传神的动作,读起来琅琅上口,理解起来形象自然。老夫妇的亲密无间,配合学生的大胆想象,只要合理,均予以肯定。这样,更加拉近了学生与词中人物的距离,贴近了人物的心理,丰富了人物的,使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再读全文,再现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来。不仅是对全文意思的巩固,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背诵这首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练习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3.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教学建议:

  1.三首古诗词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学生理解;语言生动形象,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可安排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三首古诗词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个性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并逐步掌握诗词学习的主要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本课教学可重点抓住人物动作诗词文义,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采取诵读、想象、吟唱、绘画、改编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3.“三分文章七分读”,古诗词教学尤应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音律美;领略诗词的意境美;领悟诗词的情感美,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古诗词正确地背诵下来。

  补充资料:

  1.作者生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杨万里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上海龙凤1314 shlf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上海龙凤1314 shlf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上海龙凤1314 shlf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相关文章: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05-15

【精华】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5篇05-15

[优秀]桂花优秀作文12-14

【优秀】桂花优秀作文01-04

桂花优秀作文01-07

桂花优秀作文02-17

桂花优秀作文06-26

[经典]桂花优秀作文12-09

桂花优秀作文[经典]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