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

时间:2024-05-15 07:10:40 优秀作文6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

  教材简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y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写字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上海龙凤1314 shlf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上下结构:宿、菜

  上中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上海龙凤1314 shlf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汇报学生查找的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

  二、朗读感悟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教师随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教师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4.引导学会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上海龙凤1314 shlf  5.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6.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三、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四、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认读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1、请大家把你课前准备好的小草拿出来

  2、请同学们谈谈对小草的认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小草?

  4、小草长得如何?

  5、你是如何拔出小草?

  教师小结:小草很顽强,春天一到,它又快乐地来到我们生活中,人们看到小草就会被它所震撼,唐代诗人白居易也看到了小草,还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小诗,题目是《草》。(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小诗,学生认真听,听后汇报记住哪一句三、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同桌或小组互相交流四、生字教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出示字卡认读:“枯“”荣“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自由读诗,教师画出节奏范读。

  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春风|吹又生。

  2、学生自由模仿读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教师指名读诗

  4、小组合作,了解诗歌大意

  5、以组汇报: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出示春草图,冬草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讲图意,理解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问:小草冬天都经历了冰冻、火烧,但到了春天,它们却又长出来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大胆发言说明小草顽强、勇敢、生命力强等)

  请大家齐读后两句

  六、朗读全诗七、试背全诗八、指导书写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师范写2、学生范写

  九、拓展延伸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读书后古诗

  2、积累白居易的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认读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以图引文

  1、幻灯出示图片,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然后,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小男孩、黄蝶、花、小路)

  2、大家来到这里,你认为这里的景色怎样?(美丽)人呢?(可爱)

上海龙凤1314 shlf  想知道这是哪里呢?这里是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店的地方,唐代诗人杨万里就住在这里。(教师随手板书课题和作者)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让生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二、自由读诗,扫除生字障碍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语:杨万里看到美丽的景色,他写了一首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圈出生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请小老师上讲台进行生字教学,班内交流识字方法,筛出难字进行教学

  3、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

  三、学习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出示全诗画出节奏

  宿新市徐公店

  唐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上海龙凤1314 shlf  儿童|急走|追|黄蝶,

上海龙凤1314 shlf  飞入|菜花|无处|寻。

  2、教师范读古诗

  3、学生自由以组学习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诗句

  4、班内交流学习情况,(重点理解前两句古诗)

  四、指导朗读

  1、师语:这么美的春天,我们读诗时应该怎样读?

  2、录音范读,学生模仿朗读

  五、背诵古诗

  六、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

  1、背会古诗,2、积累古诗

  八、板书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枯野火烧不尽景美丽

  草宿新市徐公店

  荣春风吹又生人可爱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2

  设计意图

  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包括《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四首绝句。与第一单元“四时之景”主题下的《古代诗歌四首》相比,这四首诗都是唐代诗歌,形式短小,题材丰富,或即景抒情,或行军感怀,或征人思乡。在学生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自主诵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整合教学:

  一、感知形式。四首绝句中,有三首七言,有一首五言。七言相对于五言,信息量增大,表意更丰富。以《峨眉山月歌》为例,如果前两句变为“山月半轮秋,影入江水流”,似乎很精炼,但缺失了地名,作者远行时对故乡的眷恋情感就弱化了,后文的地名也缺少贯通一气的呼应。绝句的特点是前后两句的“宛转变化”,《峨眉山月歌》前两句写月下景,后两句写诗人的行中意;《江南逢李龟年》前两句对仗,叙述往事,后两句写景中感慨当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前两句用联想写个人,后两句用想象思家国;《夜上受降城闻笛》前两句以视觉写边塞之景,后两句以听觉抒征人之情。形式的异同,在朗读中感受比较,不求全面,促进背诵熟记为要。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比读意象。“立象以尽意”,意象是诗歌的最小单位,想象描绘诗中之“象”,揣摩品析“象”中之意,是学习古典诗歌的重要方法。《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阅读提示中说:“欣赏诗歌要特别注意体味核心意象”。这提醒我们,意象、意象群、核心意象这些术语在初中起始阶段就应该作为教学内容。学习这四首诗歌,可以从阅读提示这句话入手,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知其他三首诗歌的核心意象。四首诗歌分别以“月”和“花”为意象,但色彩似乎有别。“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故乡的秋月高悬头顶,影入江流,陪伴诗人远行。这含情脉脉的月亮该是温暖的淡黄色;“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空寂边塞的月亮,让沙漠如雪,让空里流霜,这冷如霜雪的月亮该是灰白色的吧。“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战火纷飞,生灵涂炭,那簇簇盛开的菊花,大概也是惨白容颜;“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草长莺飞,落英缤纷,江南最美的时节,遇故人思往昔,此情此境,片片飞“红”更让人悲哀。唐诗中写“月”写“花”诗句众多,例举吟诵,整合归类,可以让学生习练品析核心意象的方法,同时也积累了经典诗句。

  三、比较情感。四首诗歌中,李白和岑参的思念是显而易见的,“思君不见下渝州”“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益的思念也是明晰的,“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思念时间持续久,波及范围广;杜甫的思念则欲诉语噎、戛然而止,“落花时节又逢君”,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勾起无限回忆。李龟年曾经因歌喉名动京师,他最好的.舞台在长安;杜甫胸怀大志,他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舞台也应是长安。“又逢君”之后,诗人省略了多少对盛世的追思、对青春抱负的感喟。“思”,是四首诗歌的共同情感,思故乡友人、思盛世年华、思和平故园、思中原家乡,一种思念多样情愁。谁的思念更深重?细细品读诗歌的用词炼字,李白的思念中有昂扬,杜甫的思念中有悲凉,岑参的思念中蕴藏豪壮,李益的思念则凄哀苍凉。唐代诗人的思念是丰富而磅礴的,与之相比较,宋词里的思念就显得狭小而缠绵了。

  【课型特点】

  积累型群诗教学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反复朗读诗歌,利用阅读提示和旁批,初步理解诗意和作者情感。

  2.联结比较,学习品析核心意象、揣摩用词炼字等方法把握诗人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积累经典意象及相关诗句,了解唐诗绝句抒情特点。

  【教学重难点】

  联结比较,学习品析核心意象、揣摩用词炼字等方法把握诗人情感。

  Part.02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导入,介绍学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前面我们学习了《古代诗歌四首》,感受了诗歌中的四时之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典诗歌,学习的方法是比较,可以比相同,也可以比不同。大家先自由读一读四首诗,看你能不能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初读求同,积累常识

  1.自由读诗,说形式之同。

  预设:同为唐诗;同为绝句;三首同为七言,都有景物描写。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导学生读好标题,读清七言和五言的节奏,读出韵脚拖音。

  (屏显,共读)

  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杨载《诗家法数》

  绝句在第三句要有变化,是一种规律。——孙绍振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再读诗歌,看一看这四首诗歌是不是都符合这一规律,每首诗歌三四句与前两句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感知“变化”,帮助学生找规律,促进积累记忆。

  预设:《峨眉山月歌》写月、写景→写人、写情

  《江南逢李龟年》叙事、忆往昔→写景、写眼前

上海龙凤1314 shlf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个人、感孤苦→写故园、想家国

  《夜上受降城闻笛》写视觉之景→写听觉、抒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以一带多,找核心意象。

  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勾画对“故园菊”的赏析:很快,诗人又从这种自我感伤中走出来,联想到故园的菊花——它们在沦陷的都城,应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虽然没有主人欣赏,孤寂而凄凉,但也一定不负秋阳,在断壁残垣间竞相绽放。欣赏诗歌要特别注意体味核心意象。

  (屏显,共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意象,是指意中之象,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景、物等客观物体。

  核心意象是指在诗文众多意象中,凸显情感、突出主旨或统领叙事的意象。

  共读,初步了解,不深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再读其他三首诗歌,你觉得它们的核心意象分别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预设:其他三首诗歌的核心意象分别是月、落花。

  三、比读意象,积累名句

  1.比较异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峨眉山月歌》《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核心意象都是月亮。如果给两首诗中的月亮涂上颜色,你觉得它们的颜色相同吗?你会分别涂上什么颜色?结合诗意说一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预设:《峨眉山月歌》中的月是淡黄的暖色,《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冰冷的银白或灰白色。两首诗歌核心意象同为月亮,但色彩不同,温度不同。

  2.积累诗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中,“月亮”逐渐成为诗人寄托自己对亲人、对故乡思念的固定意象。你还知道哪些诗中的月亮也是表达思念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屏显,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思念是一张网,常常在我们孤独、失落时悄悄蒙上心头。当我们背起书包,告别自己的小村庄到学校开启一周的寄宿学习生活时,我们会想起李白的……(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当我们羁旅外地,想念自己的家乡亲友的时候,抬头望月,我们会想起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引导学生反复改写诗句,内化对诗意的认知。

  四、比较情感,品味字词

  1.阅读提示中说,《峨眉山月歌》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结合诗歌题目,我们可以把“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君”理解为月亮,无论友人还是月亮,都代表着故乡。《峨眉山月歌》的核心情感是思念,思友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核心情感也是思念,思故都。你觉得其他两首诗歌的核心情感是什么?结合阅读提示说一说。

  预设:《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征人思家乡,《江南逢李龟年》是诗人思盛世。

  2.在灿若繁星的唐诗群体中,表达思念的诗歌数不胜数。同样是思念,四位诗人的思念谁的更深重?各有什么特点?结合诗中词句说一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导学生品析《峨眉山月歌》中的动词“流”“发”“向”“下”,体会思念中的昂扬进取之情,引导学生补写《江南逢李龟年》“又逢君”后面的人物言行,体会“又逢君”中思盛世的深沉悲叹,引导学生品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怜”,体会思念中对和平的期盼,《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一夜”“尽”,体悟思念之久之深广。

  课堂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出示“思”的篆文字形)思,古人造字的时候,表示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世间万千风景,身边诸多事物,入心入脑的那些人、事、物、景才沉淀为“思”。让我们诵读诗歌,走进唐代诗人的思念;凝视生活,常思自然万物的情味。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3

  一、学习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 ,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二、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三、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四、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五、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4

  活动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并能记住诗名,初步理解古诗的意

  2、引导幼儿按要求进行观察,并完整地讲述图画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知道贺知章是我国古代伟的诗人。

  活动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幼儿教材、书、录音机,磁带柳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一、谈话:柳树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提问:小朋友,春天来了,身边的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幼儿说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教师出示柳树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3、你觉得春天的柳树像什么?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回答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的位置取书

  三、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5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讲述

  看图片上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近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远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

  四,看动画,与老师一起欣赏古诗。并回答问题

  1、请一名幼儿在书上示范欣赏古诗,师生共同提出欣赏要求

  2、提问:这首古诗的名字是什么?请幼儿在书上划指古诗的名字,集体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提问:你知道“咏柳”是什么意思吗?鼓励幼儿胆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小结:咏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4、介绍作者贺知章,他是我国唐朝伟的诗人,5、再次欣赏古诗一遍。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5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出示《山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出示图,揭题、解题 :诗题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学习研究。

  三、学习诗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初读古诗,以不同形式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句内容。(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注意:“斜”的读音在教学时应读“xié”。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教师巡视指导)

  (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找资料理解。

  (2)逐字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小组内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重点指出:“坐”意思是“因为”,“于”意思是“比”,

  “径”意思是“小路”;“白云生处”意思是“飘浮白云的地方”。

  (3)学生根据词义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大意:

  深秋季节,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爱这深秋时节枫树林的晚景,要尽情观赏。

  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想像画面,品味美句。

  《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除了火红的枫树林,诗人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寒山、石径、白云,这四种景物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闭上眼睛想像一番,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

上海龙凤1314 shlf  火红的枫叶,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这其中包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四、指导背诵

  1.指导诵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要读出节奏美,看图中景物感悟读。(以古筝配乐最好)

  2.指名试背。

  五、识字写字

  教师指导书写汉字:“径、霜”

  作业设计:

  1.创意写诗。古人写秋,大多写秋的悲凉,凄美,而在这首诗中我们感受的是作者对秋的深深赞美之情。想做小杜吗?自己试着写一写秋季的校园。

  2.课后自行阅读杜牧的诗文。如:《泊秦淮》《秋夕》《清明》

  板书设计

  山行

  唐:杜牧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上海龙凤1314 shlf  霜叶红于二月花。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6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并运用增、补、调、换四种方法理解古诗,体会诗句的意境。

  3、习得观察方法,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指导背诵《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让学生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望庐山瀑布》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PPT投影节奏划分)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根据节奏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三、理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借助题目悟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孩子们,要想看懂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大家说说平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的?

  请看这首古诗的题目:题西林壁(指题目)(借解释小结方法)

  板书:增 补 调 换

  (二)运用方法学诗句,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齐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大家按照刚才小结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学习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体方法跟同学说说就更好了!开始吧!

  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补充解释:看课文插图,理解“横看”“侧看”

上海龙凤1314 shlf  谁来继续结合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充分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庐山吗?(出示一组庐山图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能再说说庐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吗?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诗吗?(个别读)

  师:是呀,这些都是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色。(板书:景)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只要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庐山不同的样子,所以观察庐山的角度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六个。

上海龙凤1314 shlf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庐山,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去看看诗人眼中的庐山,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师大约讲解诗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所以,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庐山的样子,把你最喜欢的那幅庐山风景画读出来……

  (三)活用方法悟诗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庐山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继续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所以这两句诗的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用“补”的方法,把原因补充得更加具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补)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那该站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

  生答: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览整个庐山

  师:所以诗人说:(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说:我明白了要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客观、全面。

  师:是的。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正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

上海龙凤1314 shlf  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吗?(下棋、同学之间吵架)

  师:诗人游庐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都写下来了,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庐山的美景,还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板书:道理)

  像这样的诗,我们可以叫它哲理诗。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庐山,欣赏庐山的美景,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次。

  (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7

  古代诗歌朗读指导:对比朗读

  一、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古诗是节奏优美的,那么我们如何朗读,才能更好地读出古诗的美感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古诗对比朗读的一些方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在对比朗读中感受不同诗歌的节奏,朗读时做到抑扬顿挫。

  2、在对比朗读中感受不同诗歌的意境之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借助对比朗读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以及用何种手法达到这种效果。

  三、明确朗诵的基本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古诗朗诵注意事项:

  1、发音正确,吐字正确。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注意停顿,把握节奏。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语调生动,轻重适宜,做到抑扬顿挫。

  四、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诵读欣赏

  (一)欣赏诗歌的方法:

  抓关键词,品味语言;

上海龙凤1314 shlf  研读景物,体味意境;

  探究主题,情景交融。

  例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上海龙凤1314 shlf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二:《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朗读训练: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一读:读出节奏

  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自由朗读两首诗歌读出节奏。

  2、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训练:用斜线给两首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例二:《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读:读出意境

  要求: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步骤:

  1、抓住诗中景物来分析意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用合适的语调来变现意境。

  例一:《钱塘湖春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写了哪些景物?

  答:写了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等富有早春特色的景物。

  2、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愉悦、轻松、的意境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风光迤逦的早春画面。

  3、用怎样的语调来变现这种意境?

  答:舒缓、明快,语调清扬。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二:《天净沙.秋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天净沙.秋思》是写那个季节的景物?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写了秋季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这些景物营造了一种苍凉凄清的意境。

  3、用怎样的语调来变现这种意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缓慢、压抑,语调低沉。

  三读:读出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要求:自由朗读,读出节奏和感情。

  步骤: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找出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用自己语调的变化来表现这种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一:《钱塘湖春行》

  1、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

  抒发了作者一种愉悦享受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的感情。从“最爱”等词句中可以看出来。

  2、要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来表现这种情感?

  节奏舒缓、明快,语调清扬。含着喜悦之情,读出心中的愉悦来。

  例二:《天净沙.秋思》

  1、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

  作者抒发一种漂泊天涯思乡念亲的悲伤、惆怅之情。从“断肠人”一词可以直接体现这种情感。

  2、要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来表现这种情感?

  缓慢、压抑,语调低沉。融哀伤之情入诗,读出心中的哀伤和悲凉。

  五、拓展训练

上海龙凤1314 shlf  照老师教的方法,为下面的诗歌划分节奏,分析意境,找到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读出节奏和情感来。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上海龙凤1314 shlf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节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上海龙凤1314 shlf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意境:通过明月、清风、疏星、细雨蝉鸣、蛙声、鹊惊、稻花、农人营造了一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的意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安适、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朗读节奏:稍微轻快,清扬读出享受喜悦的心情。

  2、卜算子咏梅

上海龙凤1314 shlf  驿 外/ 断 桥 边,寂 寞 /开无 主 。

  已 是 /黄 昏 /独 自 愁,更 著 /风 和 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无 意 /苦 争 春,一 任/ 群 芳 妒。

  零 落 /成 泥/ 碾 作 尘,只 有 /香 如 故。

上海龙凤1314 shlf  意境:通过驿道、断桥、风雨、黄昏、零落等景物写出梅花的不幸处境,营造了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的意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情感:凄凉、孤芳自赏却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

  朗读:声音低沉、语调较慢。读出处境艰难,凄清之意和不屈之情。

  六、归纳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诗歌朗诵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发音正确,吐字正确。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

  2、注意停顿把握节奏。

  3、语调生动,轻重适宜,做到抑扬顿挫。

  七、自我反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建议你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本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反思。

  a、这堂课我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学习热情高不高。

  b、这堂课我有没有学到新知识。

  C、这堂课我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果你三项的回答都是YES,请你给自己打“优”

  如果你有两项回答YES,请你给自己打“良”

  如果你有一项回答YES,请你给自己打“合格”

  如果没有一项回答YES,一定要加油哦!

  我给自己打“_________”今后我要努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做得更好。

  八、作业布置

  请你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认真诵读课后古诗。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8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春雨》。

  2、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1个多音字。

  3、初步理解《春雨》的诗意,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并初步懂得诗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美。

  预习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看拼音读读古诗。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春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春天到了,春风拂面,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

  2、板书课题:1古诗两首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揭示《春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

  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2、简介:

  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被后人称为“诗史”。《春雨》原题《春夜喜雨》课文节选了前四句。

  三、精读《春雨》

  1、师范读,领读两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指导看图,说说春雨的特点。

  3、理解第一句:

  时节:时令,季节。当:正当,就在。

  乃:就。

  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这真是一场“好雨”,像知道什么季节需要什么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为什么说春雨是好雨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理解第二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潜:暗中,悄悄地。润物:滋润万物。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上海龙凤1314 shlf  5、指导朗读、背诵。

  教师范读,强调节奏。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6、总结:这首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作业

  课堂:背诵古诗。

  课外: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春晓》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复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名有感情地背诵《春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用自己的话说说《春雨》的.诗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揭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课题:春晓。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解题。晓:指早晨。春晓就是指什么呢?(春天的早晨)

  3、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简介孟浩然。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精读《春晓》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导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练习朗读古诗。

  3、学习古诗。

  学习第一句:

  眠:睡觉。晓:天亮。

  闻:听到。啼鸟:鸟的鸣叫。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亮了,听到四处都有鸟的动听的叫声。

  学习第二句:

  这句写得是什么时候的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昨天夜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4、有感情地朗读《春晓》,注意读好停顿。

  四、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的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堂:背诵并默写古诗。

  课外: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说说两首诗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请写下来。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9

  【课前透视】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

  2、《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挖掘积累。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课题)。

  先来学习《草》。

  二、对话平台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自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⑴ 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⑵ 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2、感悟: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⑴ 自由读古诗,思考:

上海龙凤1314 shlf  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⑵ 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

上海龙凤1314 shlf  (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⑶ 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① “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插图,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 “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③ 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④ “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三、朗读

  1、自由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

  指名读;

  配乐读;

  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背诵

  1、情境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表演背诵,既训练了形义较难的字,又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练习

  1、填空:

  离离______________,

  一岁一____________。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野火______________,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春风______________。

  篱落疏疏一径深,

  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龙凤1314 shlf  __________________,

  飞入菜花无处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按要求分类。

  未 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六、书写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习书写“枯 、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

  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课后反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过程中,环节之间不够紧扣,有些拖沓。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注不够,忽略了学生对古诗文的感悟。教学设计应作些更改。教案可如上。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1、回顾:

  ⑴ 背诵古诗〈草〉。

  ⑵ 引题,揭题,解题。今天我们还要再学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宿新市徐公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宿:住宿。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自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自由读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相互帮助。

  三、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检查自学情况。

  2、正音:

  宿:sù

  疏:shū

  3、指名读,男女生读,竞赛读,齐读。

  4、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⑴ 自由读,边读边想:

  课文描写的暮春时节的哪些景物,如果我们要给这首小诗配上一幅精美的插图,应该画些什么?

  ⑵ 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逐句逐句)根据学生发言,相机作画:

上海龙凤1314 shlf  篱落疏疏一径深:画上篱笆,要稀疏些,还要画上一条小路,要狭长。

  树落花头未成阴:画上树,枝叶不是很茂密,树下也要画上树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儿童急走追黄蝶:画上儿童,要在跑的,正在追赶黄色的蝴蝶。

上海龙凤1314 shlf  飞入菜花无处寻:还要画上很多很多的菜花。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春季,油菜花。)

  5、指导读:

  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

  (高兴、喜悦,失望。)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丰富语言积累,进一步体会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背诵

  同桌互背;

  指名背;

  挑战背;

上海龙凤1314 shlf  齐背。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3、搜集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写春季的诗,并试着背下来。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棵奇葩,教师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课外积累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六、写字

  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伴教锦囊】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词语解释

  离离: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尽:完、全。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宿:投宿。

  篱落:稀稀落落的样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径:小路。

  寻:寻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相关链接

上海龙凤1314 shlf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的一首应考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

  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

  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阅读在线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春日》 《清明》

  朱 熹 杜 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上海龙凤1314 shlf  无边光景一时新。 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等闲识得东风面, 借问酒家何处有,

  万紫千红总是春。 牧童遥指杏花村。

  《咏柳》 《游园不值》

  贺知章 叶绍翁

上海龙凤1314 shlf  碧玉妆成一树高, 应怜屐齿印苍苔,

  万条垂下绿丝绦。 小扣柴扉久不开。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不知细叶谁裁出?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课后反思】

  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我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改掉了第一教时有讲无悟的方法,而是利用为小诗作图的机会,创设了一种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然而然的理解诗意。这种方法一点也不生硬,效果还不错。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习《绝句》这首诗。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由此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9 古诗两首

  (二)自学《绝句》

  1.读题、解题,作者简介。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这首诗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杜甫写的,当时唐朝开始衰败,又发生叛乱,诗人历尽艰辛才辗转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间草堂,诗中描写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景色。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行(háng)泊(bó)

  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上海龙凤1314 shlf  黄鹂:一种小鸟,也叫黄莺,叫声很好听。

上海龙凤1314 shlf  白鹭(lù):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细长,吃小鱼,小虾。

  东吴(wú):古时候的东吴,就是今天江浙一带。

  鸣:这里指鸟叫。

  翠柳:绿色的柳树。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含(hán):包含。

上海龙凤1314 shlf  西岭:成都西面的岷山。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这时是虚指。“千秋雪”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上海龙凤1314 shlf  泊:停泊。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万里:指非常遥远,不是实指。

  4.检查自学诗意情况,想像画面。

  (1)指名读诗句。

  (2)练说每句诗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新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鹏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鹭从溪上飞起,向远处天空飞去。远处,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样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户里一样。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观看彩图,诵读全诗,想像画面。)

  (整首诗描绘了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景色。)

  5.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导朗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要以欢快的语调,来读这首诗,读诗时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轻重快慢。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

  两个/黄鹏//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上海龙凤1314 shlf  窗含/西岭//干秋雪,

上海龙凤1314 shlf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抒发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三)体会写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诗人为什么能描绘出这么美的画面呢?他运用了什么方法?你们想知道吗?齐读全诗,仔细体会。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总结:古诗是四个不相连属的句子,一句便是一幅图画,短短四句写景,有层次,有远近,声情并茂。而且黄翠白绿,众彩缤纷,形象鲜明活泼,分而不散,从而充分表现了诗人恬静开朗,跃跃欲归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语言清新质朴,对偶工整,朗朗上口,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

  (四)背诵全诗,体会美感

  (五)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练说诗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

  教学步骤 :

  (一)复习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背诵《绝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创设情境,交代学习方法

  1.给学生演示《早发白帝城》音乐鉴赏的视频资料。

  2.交代学习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五读法”来学习古诗。什么叫“五读法”?又该怎样运用“五读法”来学习古诗呢?

  (2)出示“五读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读通,咬准音;二读懂,知大意;三读精,解词义;四读会,达意境;五会读,有感情。

  (三)指导学习《早发白帝城》

  1.揭题,解题。

  (1)“发”在这里的读音和意思是什么?(fa)(出发)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读了这个题目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上海龙凤1314 shlf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去哪里?怎么走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学习这首诗时就会解决我们的疑问。

  (3)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按照“五读法”开始学习诗句

  (1)一读通,咬准音。

  ①正字:朝(zhāo)还(huán)重(chóng)

  ②字形:帝(上中下结构),辞(左右结构),猿(左右结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二读懂,知大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朝:早晨。

  辞:辞别、离开。

  还:返回。

  啼不住:不停地叫。

  轻舟:轻快的小船。

  万重山:一重又一重的大山。

  (3)三读精,解词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读全诗,根据每句诗所写的内容,给诗分层。每层写了什么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首诗分两层意思来写,第一层告诉我们诗人出发的时间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第二层写长江两岸的景色。)

  ①指名读第一、二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作者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一天的时间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城。)

  ②作者什么时间离开白帝城出发的?从诗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诗人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从“朝”和“彩云间”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当诗人离开白帝城时,天上彩霞一片。表示他心情是很愉快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彩云间”一词,除了写出时间,还写出了白帝城的什么特点?(很高)

  教师讲解: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所以作者讲在“彩云间”。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从白帝城到江陵有多远?诗人乘船走了多长时间?从诗歌的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从白帝城到江陵有1200多里远,诗人乘船只用一天时间就到达江陵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诗中的“千里”,“一日”都是虚指,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说明船开得很快。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④小结:这两行诗,一是突出白帝城之高,二是反映了行船的速度快,朗读时,除了要把顺水行船速度极快的意思表达出来,还要表达诗人的心情同飞舟一样轻快。

  ⑤指导朗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⑥第二层是写长江两岸的景色,作者抓住了什么来写。

上海龙凤1314 shlf  (抓住“猿声”和“万重山”来写。)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⑦作者为什么要写“猿声”和“万重山”?

  明确:当年长江三峡,都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猿猴的叫声常常会在深山峡谷中引起回声,一声接一声,声声不断地传播开去。李白乘船顺水而下时,在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中,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一重又一重的大山。作者在这里用猿猴的啼叫声和重重高山突出行船的轻快和沿途景色的'壮丽。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⑧指导朗读(注意把“快”的意思读出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每句的意思。(分组讨论,指名说)

  (早晨,作者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远隔千里的江陵,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到了。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一声接一声还没停下来,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一重又一重高山。)

  4.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边看《早发白帝城》的影碟,边听师范读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谈话: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当年他受到牵连,被判罪,流放到贵州的夜郎,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个白帝城的地方,忽然传来皇帝要释放他的命令,你们想想看,李白的心情怎样?(十分高兴)

  李白在释放后写了这首诗,不但描写了长江两岸雄伟壮丽的景色,而且表达了自己经过艰难岁月之后,被释放的喜悦心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为什么说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①顺水行船(客观);②心情愉快,急切盼归(主观)。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我们再读这首诗,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诗意,还要体会诗人的感情。

  (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读李白和杜甫的诗,然后利用队会时间开一个班级诗会,看谁知道得多,理解得准确。

  教案点评: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最后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在背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自己去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最后,老师再结合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上的一些特点。针对这种教学思路,同时设计了配合教案的多媒体演示课件,用来辅助老师教学。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1

  学习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①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②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②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共同学习《望天门山》

  ①学生初读《望天门山》。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

  ②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

  ③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

  ④诵读展示。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⑤练习背诵。

  练写生字,抄写古诗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抄写《望天门山》。

  自主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回顾上一首诗的学习过程,自学《饮湖上初晴后雨》。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交流展示。

  a.展示朗读或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b.说说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c.背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指名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默写《望天门山》。

  ②配乐情境朗诵。

  想象画面

  ①选择最喜欢的一句诗,想象它所描述的画面,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想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可用简笔画画出来,也可用几句话描述。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交流各人想象的画面。

  拓展活动

  ①交流搜集的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诗句。

  ②召开“祖国山河美”古诗朗诵会。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语境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春天的乡村是一幅什么景象?春光明媚、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真是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图画。

  2、释题:

  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同学回答:住宿。

  二、学习古诗

  1、介绍作者

  杨万里是南宋文学家,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以写自然景物为主,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作“诚斋体”,他的作品也叫做《诚斋集》,并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是诗人途经新市,住宿在这里,见景生情,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诗。那么同学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宿:是指住宿,留宿。新市:是一个地名,就在现在的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指的就是徐家客店。因此,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新市徐家客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理解诗意

  ①读诗的前两句

  ②想想画面,理解诗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从第一句开始,“篱落疏疏一径深”,在这句诗中描写的有“篱落”和“径”,你们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篱落,指的是篱笆,一般在农家小院的周边都有一圈用竹子等围成的围栏,叫作篱笆,那么杨万里见到的是什么样子的篱笆?诗人说了,是稀疏的篱笆,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对,疏疏一词。课文中也有注释,疏疏的意思就是稀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径,径,我们可以给它组个词:路径。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路?“一径深”,说明这是一条很长,很深远的路。整句诗的意思就是:稀疏的篱笆傍,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接下来我们再读诗歌的第二句“树头新绿未成阴”。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因为是春天,树上的枝叶刚刚萌芽,所以诗人说是新绿,还不是很茂盛,还没有形成树荫。未成阴,就是还没有形成树荫。所以连起来解释就是:树上萌发的新绿,还没有形成绿荫。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这样的景象吗?虽不是郁郁葱葱,但也能让人感到生机勃勃,春天的景象已然尽在眼前。现在大家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下这两句诗。.....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诗中稀疏的篱笆,悠长的小路,树上萌发的新绿。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读诗的后两句,理解后面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刚刚我们想到的、感受到的是一幅乡村静谧清新、质朴的春天景象,那些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又看到了一副怎样的景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谁能说说这两句诗写是抓住什么来写的?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有“儿童”、“黄蝶”、“菜花”。儿童在干什么?儿童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追赶着黄色的蝴蝶,而蝴蝶却飞进一片黄色的油菜花中,和油菜花混成一色,找不到了。在这两句诗中,大家除了能够感受到儿童追赶蝴蝶,而蝴蝶却飞入一片菜花中的景象,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感受到在田间地头,蝴蝶在花草间翩翩飞舞,小孩子在“急走”,也就是奔跑,追赶蝴蝶的样子,似乎还能听到他们在追赶蝴蝶时的嬉笑声,欢呼声,还有蝴蝶飞入菜花中后的失望的叹息声。原本静谧的、花黄树绿的乡村,因为孩子们的嬉闹,变得热闹了,构成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卷。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看到这幅景象,心里一定也是欣欣然,脸上带着笑意。

  三、诵读古诗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一遍。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赏析古诗

  大家看,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静与动”、“声与色”,把春天的乡村春天描写的清新、质朴、情意盎然,诗的前两句是静态描写,以写景为主,后两句主要是动态描写。通过描写儿童追赶蝴蝶,把人融于景。整首诗情谊盎然,充满了欢乐,课后就请同学们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来读诗歌,背诗歌。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3

  课 题

  古诗二首

  课时 两课时

  第1、2课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难点: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互动修改意见

  导入环节

  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杭州的飞来峰呢?(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学生自学之后小组讨论交流。

  齐读古诗。

  学生汇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串讲诗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自由朗读感悟。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讨论交流,体会情感。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上海龙凤1314 shlf  齐读古诗。

  二、整体通读,想象诗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自由读这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学生读后借助工具书和所查的资料自学。

  2、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 遇到有困难的地方作上记号)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指名读古诗,听一听,是否读的'正确、通顺。

  4、全班齐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想诗写了什么。读后交流作者资料、写作背景。

  三、分步解读,感悟哲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学习《登飞来峰》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图文结合理解句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小组试说。

  (2)指名汇报。

  (3)小结

  4、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名串讲诗意。

  5、从哪里看出作者站在最高层站得很高?

  (1) 品读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自己放声朗读,进一步想像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过渡: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品读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直抒胸臆,仅仅十字,境界全出。

  6、学生质疑,重点解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补充诗人的写作背景。)为什么用“不畏”?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练习“王安石变法”进一步理解)

  (2)乍听起来,是在谈论 观赏风光的体会,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谈一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反馈)

上海龙凤1314 shlf  7、体会诗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借情喻理。

  8、带着感悟有感情齐读《登飞来峰》。

  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说说学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想?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4

上海龙凤1314 shlf  校本课程:古诗词诵读——《走近李白》教学设计

  桑园学区前戚小学孙珍

  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奇葩,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诗词不仅给我们艺术的熏陶,而且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背诵古诗词,继承先人的宝贵遗产很是重要。李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现存三百多首。诵读李白古诗从中感受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从而引领学生走近李白,培养他们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诵读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学习诵读并且欣赏一些李白的.古诗,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所了解。

  2、了解诗歌背后的一些故事背景,更好的理解古诗。

  3、学习吟诵古诗,从多方面提高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搜集整理资料,课堂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欣赏,理解古诗,诵读古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的情感。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们,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为我们所喜爱。所以,今天,让我们走近诗歌王国中最亮的那颗星——李白。让我们一起来将学习有感情的吟诵李白的古诗。

  二、师生齐诵李白的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你了解李白吗?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点评。)

  2、学生背诵积累的李白的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师:李白前半生积极入世,后半生非常超脱。他学了一生的才学,称为“诗仙”,他又是“酒仙”,人们一说到诗就能想到李白,一说到李白就能想到他的诗,所以说李白是诗,李白是仙。

  三、重点诵读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出示:《望庐山瀑布》教师诵诗,指名学生诵诗。

  师:这样的景象只有诗仙看到,这是仙境那。你认为哪里写的好呢?“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是夸张,你可以用哪两个词语形容?(特别极其极度)

  疑是??这是什么呢?这是怎样的想象?(大胆的想象非同寻常的想象惊人的想象奇特的想象??)

  老师概括为“奇妙”的想象。

  2、重点指导朗读这一句古诗。

  3、师:李白的诗歌把我们带进了奇妙的空间,他诗中有奇特想象。谁再来读读。生朗诵。教师相机评价。

  四、学习欣赏诵读《夜宿山寺》

  1、出示《夜宿山寺》,师吟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诗歌往往有诗眼,这首诗哪个字是诗眼呢?“高”、“危”。从哪里看出高?你的手最高摘过什么?摘过星星吗?(学生交流,谈感受)只有诗仙想到摘到天上的星星。这是诗仙想象。天上的人仙仿佛就在李白的哪里?又把我们带到怎样的境界?

  3、谁能自己的朗读把这样的意境表达出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学生朗读古诗。

  五、学习欣赏诵读《秋浦歌》

  1、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诗中用了哪个字?

  2、朋友之间贵在知心。你们知道李白愁什么,以至白发三千丈吗?以你对李白的了解,静下心想想,假如你就是镜子前的李白,见到自己满头的白发,你会想到些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交流、朗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师激情:往事的种种都涌上心头,自己空怀远大的抱负,但屡遭挫折。如今,满头白发,日趋衰老。难道我的一生就要这样过去吗?我的理想难道永远不能实现了吗?他不禁高声吟出:齐读。

  六、课堂小测:小“挑战”三首古诗,谁能背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七、拓展学习,学生积累古诗,有感情背诵古诗。教师幻灯片播放关于古诗的图画,学生挑战背诵诗词。

  板书设计:

  极度夸张

  李白是仙

  奇妙想象

  校本课程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15

  教学目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舍、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领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综合素养要求之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唐朝的歌曲。(播放闽南语《渭城曲》)

  2.师:xx同学你起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渭城、有朝雨、也有故人)

  3.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20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古诗

  (一)学习古诗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读?

  送元二使安西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

  (2)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

  (3)齐读课题。

  (4)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2.抓字眼,明诗意。(含本诗赏析视频)

  (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客舍:旅店。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新:焕然一新。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

  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4)最后来欣赏一首现代歌曲《渭城曲》。

  三、课外拓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讲故事,说唐朝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故事,明白古人学问的广博。游记故事,讲述诗歌唱诵的方法。(穿插在古诗讲解中)。

  四、教学反思

  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诗歌从理解文字,意思到一经的理解模式并不适合传统文化学习方式,而是现代教学手段中硬性追加的教学方法,所以导致一代人没有学问。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将自己会唱得诗歌唱给家长听。

【初三桂花作文600字「优秀篇」】相关文章:

【优秀】桂花优秀作文01-04

[优秀]桂花优秀作文12-14

桂花优秀作文01-07

桂花优秀作文02-17

(经典)桂花优秀作文10-23

(精选)桂花优秀作文11-07

[精选]桂花优秀作文09-26

[经典]桂花优秀作文12-09

桂花优秀作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