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对语文课文处理的教学论文

时间:2021-09-09 18:48:00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 shlf对语文课文处理的教学论文

  近来听课,发现执教者对课文的处理有一点共性:一课完成的课,在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后,倒有三分之一是进行课文外的活动。如开记者招待会、谈感情、后续课文、质疑等。有些仅对课文内容一带了之,然后小组讨论语评议。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你说我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好像也达到目的。我却忽然有了个疑问:既然这么多时间都可以脱离课文进行,那么课文又能干什么用呢?

对语文课文处理的教学论文

  课文应该是个例子。通过对这个例子字词、段篇、结构、修辞、写法的学习领悟,来掌握对同类文章的理解的运用。如通过第三岫《中国石拱桥》等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学会筛选主要信息,抓住文章的内容要点,了解说明文的写法,学会写简单的说明文。这一例子的作用和几何题相差无几。但是,因为作者的不同,却使课文具有不容忽视的个性。如李大钊与朱自清同写“惜时”一个严谨深刻,重于抽象概括却能以理服人;另一个生动形象,富于情感,非常细腻,写得浅显但能深深打动人心。而个性的魅力在鲁迅所有的文章中弥漫着。象《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存在着强烈的个性,有作为生命的、不可取代的非常强烈的人性在里同。如果不对文章进行细细的品味与思索,就一能使学生与课、与作者进行交流,获得共鸣,产生深刻的领悟。有作家认为“好的语文课文一定是好的读物,最有魅力的读物不仅能让人读文字和故事,它首先在文字上打动你。”如果对文字的深入理解仅仅简化为整体感知而不扣文嚼字,那就不能入文,吞下去的只是“粗粮”罢了。

  作为例子的课文更多的是发挥工具性的作用,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确实,中国文化强调“文以载道”,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饮食着强烈的思想感情、精神素养。无论语文教材怎么变化,它却影响了并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大概很少人没有受到过语文教材丰厚的精神滋养。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忘记了课中老师的话、同学的争论,却惟独的对课文中的一段话、一首诗记忆犹新,甚至这段话、这首诗还会对我们产生悠远地影响。当我们谈论父爱时,多少人会起《背影》中过月台的一段话:谈起时间,第一反应便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并以此告诫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上海龙凤1314 shlf  离开了课文再谈语文的人文性,这无异是让鱼儿离开了水;离开了对课文的咀嚼,那么领悟便成了无根的浮萍。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否意味着在课堂中应该放开让学生自由活动?如开讨论会、记者招待会等呢?有次听《卖炭翁》,教师匆匆上完课文,就让学生续写并说。学生踊跃发言。有学生认为“卖炭翁学了武功,飞檐走壁杀了宦官”,“卖炭翁路上拾了包金子成了富翁”。在一堂上《炊烟》的'课中,有个学生对课文中的“墙上挂皮兽皮”提出质问,大家展开讨论,先是对什么皮发表意见,再对兽皮有可能是男子猎得,那中午男子是否勇敢进行讨论。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老师微笑,不置可否。这样的讨论是否有助于语文素养的养成呢?显然学生连课文都未读懂,大量的讨论只是胡说罢了。这样的胡说不应该是语文素养中谈到的“说”的能力。之所以胡说、乱说乃至夸夸其谈,原因在于师生忽视和脱离了课文的作用。它应是语文实践活动的载体,是训练语文能力的平台。学生的感情、理解应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并在欣赏过程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受到情感的熏染和美好的陶冶。

  在历次语文课程改革中,都把教材建设作为核心工作,本次课改也不例外,原因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科书起着奠基的作用。其实,没有课本的学习,哪来超越课本的智慧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对语文课文处理的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论文10-06

语文长课文如何短教论文04-22

活化课文呈现方式语文论文03-25

语文课文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论文01-08

[语文论文]有效处理反馈信息 积极提高教学效率01-20

变教课文为教语文论文04-22

音乐教学意外的有效处理探析论文11-07

语文课文阳光教学反思10-04

对小学传统课文教学的思考的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