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推荐文档列表

语文教案-《论语》

时间:2021-09-30 14:25:54 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论语》十则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论语》十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论语》十则

语文教案-《论语》十则1

10 《论语》十则 教学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一、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二、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4] [5] [6] [7] [8] [9]

语文教案-《论语》十则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

  2.能准确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课文

  3.能够读、写、理解“子曰、愠、罔、殆、矣、诲、弘毅、士、凋、恕、欲”等词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学习《论语》中名言警句的简单应用。

  5.简单了解孔子及《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过程及方法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诵读理解 交流质疑 教师点评 全文背诵 学以致用 积累拓展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感受孔子伟大人格魅力,了解他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做法和人生价值观,提高个人思想修养。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联系自身经历,体会课文内涵,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默写文章,评点课文内容,精讲难点章节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涵,触动学生心灵,感受“至圣先师”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对学生做朗读指导,正音断句。

  2.学生互相质疑法。学生将自己的疑难当堂提出,学生互答。(也可采用学习小组集中质疑,再互相解答法)。

  3.归纳、总结法。将本文涉及到孔子、《论语》体裁及主要内容、本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名言、警句等进行归纳记录。

  4.教师评点法。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进行评点指导,形成统一的、正确的认识。

  5.延伸应用法。针对本文内容大多通俗易懂的特点进行延伸应用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运用POWERPOINT系统

  学生课前准备

  1.找4-5名学生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主题排练一小品,情节简单明快,用时3~4分钟。

  2.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孔子及《论语》资料,做好上课准备。

  教学说明

  因我所教班级每周有一节学生国学演讲课,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中名言或片段,因此学生对孔子及《论语》比较熟悉,故此在对这两者的处理上可以比较简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文章,朗读、分析文章内容。进行简单应用拓展。

  教学步骤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多媒体课件展示孔子像,背景音乐为古筝曲《高山流水》,进入上课时间)

  一、导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在黑板板书繁体“圣”字,由学生识读并分析这个字特点,明确“耳、口皆为王,是为圣”,说明人们把能听、能说,胸中有韬略、有学识、品德高的人称为“圣人”。有一个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板书这八个字)可见这个人的厉害了。这个人还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板书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今天在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可见这个人的影响力之大了,这个人是谁?(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就是我们大屏幕上这个人。对于孔子,大家都不太陌生,而记录孔子生平的那本书《论语》,大家可能也不陌生吧,历史课上老师也已经教过了,那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孔子和<论语> 的有关内容。

  二、关于孔子及《论语》有关资料(出示幻灯片,内容如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及《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492章,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用重要地位。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孔子的深邃而言简意赅的言论,来提高我们的认识。(展示幻灯片,出现孔子图像及课题,教师再板书课题)。

  认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第一部分: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现在,让我们通过朗读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找一名同学朗读“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对照注释自己朗读《〈论语〉十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

  3.展示幻灯片,给重要字词正音及课下列出的三个通假字的读音及解释。(幻灯片略,字词如:论、愠、罔、殆、凋、焉、弘、恕等,通假字有:说、女、知。)

  4.学生各自大声的流利的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就“大声”“流利”“快速”进行朗读指导和示范。

  6.全体大声的节奏准确的朗读课文。

  (第二部分:解)

  1.大家阅读本文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本文的课下注释非常全,大家在阅读中的一些疑问基本上都有说明,下面请大家根据课下注释及平时〈论语〉演讲的积累,自己试译文章内容,个人的疑难可以小声的和同桌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解决不了的`可以一会给大家提出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提出疑难,互相解答。(疑难以字词、短语为主。)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给大家一点时间,看一看自己哪一则翻译起来有困难,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一般说来,学生对第八则的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做示范性翻译)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如: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毅,因为他肩负着伟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理解这一句话并不难。这一则中有一个关键词“弘毅”,可用换字办法来解释,即“刚毅”“强毅”;有的可用加字办法来解释,如“任(任务)重(重大)而道(路程)远(遥远)。请大家在理解了句意的基础上齐读这一则,读准节奏。(生齐读第八则。)(板书可设计为“以仁为己任──重,死而后已──远” 的一一对应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4.通过解答疑难,大家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我请同学来试着按则翻译文章。(配合幻灯片进行翻译,过程中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指正)。

  (第三部分:练)

  1.大家在对整篇文章进行翻译后会发现,文章的每一则都和我们息息相关。请大家说说他主要说了那些方面的东西?(明确:学习与人生修养两类,学习又可以细化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类。)(教师板书)

  2.既然是和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就请大家看看下面几道练习题。(展示幻灯片)

  例:(1)与陈毅元帅“大雪压清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2)讨论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的关系的语句是:

上海龙凤1314 shlf  ( 3 )一组对比图片,(好与坏的典型),谈感受,用文中语句回答:

  (4)学生表演小品,学生根据小品答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小结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人。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这节课我们粗略了解课文的内容,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可以谈出对里面的话的理解,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了解孔子,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五、作业

  (1)背诵《论语》十则

  (2)从十则中选出自己喜欢的2-3则,写出喜欢的理由。

语文教案-《论语》十则3

  《论语》十则教案 重点与难点:

  重点: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难点:分类式学习笔记活动的实施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 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①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⑤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难句翻译”类练习: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

  教案点评:

  板块式教学思路,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案示例二

  第一课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目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3

  预习指导:

  1.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愠 罔 殆 谓 哉 焉 诲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熟读。

  教学过程:

  1.三分钟演讲。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文言文入门(教师讲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

  (3)通假字

  (4)朗读与背诵

  (5)四种特殊句式

  4.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5.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3)弄清虚词的用法。(4)补充适当的词语。(5)调整句子的语序。(6)揣摩句子的语气。(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6.指导翻译第1-5则:

  处理方法:

  (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

  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7.指导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8.小结。

  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9.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 l)课后练习一、二题。

  (2)背诵全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 3)默写全文。

  第二课时

  《论语》十则教案sp;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

  3.朗读与背诵.

  教学重点:目标2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难点: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

  2.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课,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翻译课文6-10则

  (l)教师讲解下列难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尝试自己翻译,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讲座,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抽查二个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补充。

  4.独立思考: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请各举例说明。

  抽查发言,学生互相补充: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片断写作: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应该怎样去做。100字左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写完后班内交流。(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6.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参考。

上海龙凤1314 shlf  7.背诵指导:抓关键词的背诵法。

  8.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课后练习三、四题。

  (2)默写课文

  探究活动

  ——分类式学习笔记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具体做法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分为作家作品、成语、名言警句难句翻译等)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是在向传统的做法挑战:平时课堂上,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对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的笔记,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习惯养成和提高教学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立意高远的课堂实践活动

语文教案-《论语》十则4

  一、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③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朗读、背诵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板书课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朗读课文

  ①范读

  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

  理解课文内容

  ①理解重点词语

  a.教师导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理解课文内容

  5、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6、作业

  ①

上海龙凤1314 shlf  背诵课文。②抄写、识记字词。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研读后五段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二、教学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检查作业

  ①背诵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2、理解后五段内容

  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须重点讲解的:①见贤思齐焉。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概括思想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点: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思想修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学习体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②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③“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5、教师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6、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

上海龙凤1314 shlf  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三、信息反馈:

语文教案-《论语》十则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论语》和孔子,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

  2、 理解前五则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 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论语》和孔子直接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诵读感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 学生范读,读毕师生评点,明确文言文的朗诵要求

  2、 教师范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3、 学生齐读

  三、研读分析

  1、“学而时习”章

  (1)“学”指的是孔门弟子要学的功课——诗、书、礼、乐等,学这些科目,只懂道理行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不行,还要“时习之”,“习”是实践,是练习。拖得太久也不行,还要经常、按时练习。这里的“学”与“习”有什么区别?

  好比游泳,先学道理,然后下水,等到学会了,会有什么感觉?(说,高兴,同“悦”)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从远方来,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自由作答,适当引导与学习联系起来)

  孔子有门徒三千,来自全国各地,来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早的有晚的,孔子这句话是对门徒说的,有什么用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君子”指的什么人?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作君子?

  《〈论语〉十则》简案

上海龙凤1314 shlf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 《〈论语〉十则》简案,

  (4)这段话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译时要译做“不也……吗”

  (5)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2、“吾日三省”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这段话是谁说的?“曾子”是什么人?

  (2)曾子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讲了三件事,同学们能把三句话翻译一下吗?(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翻译,教师纠正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讲述“曾子杀彘”的典故,问,这个故事大致能照应哪句话?

  (5)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3、“温故”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 我们每天都在“温故知新”,想一想,“故”指的是什么?“新”又指什么?

  (2) “可以为师矣”一句应当怎样翻译?

  (3) 模拟孔子与弟子的问答,促成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学而不思”章

  (1) 只读书却不思考会怎么样?(罔:迷惑)

  (2) 光空想不去读书又会怎么样?(殆:有害)

  《〈论语〉十则》简案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上海龙凤1314 shlf  (3) 孔子在这里谈的又是学习的问题,提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他有什么主张?

上海龙凤1314 shlf  (4) 你赞同他的说法吗?能举例证明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5) 情景表演,模拟孔子师生之间的对话

上海龙凤1314 shlf  5、“诲女”章

  (1) 疏通文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十则》简案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 《〈论语〉十则》简案,

  (2) 介绍这段话的背景

上海龙凤1314 shlf  〈〈荀子〉〉一书有记载,书中说,子路穿着很华美的衣服去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意思是说,你穿得这样隆重,就会使别人害怕接近你,别人不敢接近你,你就听不到别人的规劝了。

  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3) 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四、诵读成背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前五则

  2、 巩固课文底下的注释

  3、 预习后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