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

时间:2023-04-12 12:21:06 丽敏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通用10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通用10篇)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3、①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②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③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④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重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难点:

  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学习过程:

  一 课前预习:

  1、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xx环境。同时,也xxx环境。

  2、阅读《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3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xxx和xxx。生物的适应性是xxx的。

  二、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一个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生物,说说它的生存都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吗?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是如何面对的呢?生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

  三、合作探究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阅读课本19页的插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组内探讨:根据图片说出骆驼、骆驼刺、海豹、旗形树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

  生物名称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特点生活环境

  骆驼

  骆驼刺

  海豹

  旗形树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xxxx的。

  2、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说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实例(动物的警戒色,壁虎的“苦肉计”,长颈鹿的颈,刺谓的刺,雪莲花的叶,沙漠植物仙人掌)

  3、除课本插图外,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课本16-21页,回答下列各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1)请同学们根据课下的测量,完成下表

  (2)整理和分析测得的数据,画出一天内,裸地、草地和灌丛三处空气变化的`曲线(三条):

  (3)从表中反映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除课本上的例子外,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你还知道有哪些呢?请讨论后回答。

  四、拓展创新

  1、下图显示三种动物的外形。避役的体色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黄胡蜂体表有黑黄相间的鲜艳条纹;尺蠖栖息在树枝上,宛如树枝。请思考,三种动物的形态特点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避役 黄胡蜂 尺蠖

  2、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有着侵蚀作用,导致岩石风化,这个事例表明生物既能xxxxx,又能xxx。

  3、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组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4、生物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现在,人类的活动越来越广泛,对环境已经造成了很多的破坏(例如温室效应),而环境也随时准备报复我们。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将会不堪设想,请你把今天所学内容作为切入口,写一封倡议书,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环境。

  五、达标测试

  (一)填空题:

  1、生物的适应性是xxxxx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xxxxxx和xxxxx。

  2、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有着侵蚀作用,导致岩石风化,这个实例表明生物既能xxxxx,

  又能xxxx。

  (二)选择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

  B、 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

  D、 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3、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

上海龙凤1314 shlf  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

上海龙凤1314 shlf  C、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

  D、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的数据中起着对照作用的一组是(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 、裸地 B、草坪 C、 灌木丛 D、任意一组

  5、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

上海龙凤1314 shlf  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6、下列实例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上海龙凤1314 shlf  B、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

  C、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上海龙凤1314 shlf  D、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能力目标:通过对标本的分析、观察,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长颈鹿的故事”感受“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二、教学重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三、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模拟实验的能力,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具准备:

  金鱼(实物)、啄木鸟(标本)、兔子(标本)、带刺的玫瑰、仙人掌、睡莲(彩图)与藕(实物)。(注意水、陆、空,动物、植物各种类型齐全)。红蝴蝶、白蝴蝶,红纸板、白纸板。大树、小树、草(纸做成的)。

  五、课前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将全班学生分为六大组,选出组长。将标本或实物放在水槽内,盖上白布。大树、小树、草贴在黑板上。

  六、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三位同学即兴表演剧本《长颈鹿的故事》,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临时招聘小演员,准备好剧本。组织表演,提出问题: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探究活动一:“为生物寻找一个家”分组探究本组的标本或实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有哪些适应环境的特点。总结: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无论是什么环境中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一些特殊的适应现象保护色模拟实验:“小鸟捉蝴蝶”,二位同学扮演小鸟,一位同学扮红蝴蝶,一位同学扮白蝴蝶。两位扮蝴蝶的同学分别在红纸板和白纸板上各贴上10只蝴蝶,然后由两只小鸟分别捉两块纸板上的蝴蝶,30秒后记数填入表格。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影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通过测量等环节的学习学会探究的方法。

  3.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与其它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测量技能,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

  1、先自制“大树一叶一草”活动教具。

  2、长颈鹿挂图。

  3、投影胶片写出四个问题。

  (1)骆驼、骆驼刺、海豹、旗形树四种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四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3)骆驼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旗形树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

  1、思考问题:“为什么大家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长颈的?”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询问家长等途径得出答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预习教材第29页的探究内容,设计好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交给教师检查,选出一份较好表格供课堂使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学生举出实例,认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在探究实验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自己表达的能力。

  4、说出破坏生物因素导致环境恶化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描述具体生物实例,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对环境的适应性,说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观看视频资料,尝试设计探究实验,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合理结论。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述的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尝试设计“蚯蚓对土壤的翻耕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体会感知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交流、合作和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问题:

  1.媒体展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夏天,草丛中听到蝈蝈的鸣叫声,却很难看到它们的踪影的影片;枯叶蝶的图片资料;青蛙不同环境中的体色比较的图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设置问题,引导激疑:它们的体色、体形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3.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认识到蝈蝈、青蛙的体色及枯叶蝶的形态是一种自己保护性适应

  教师继续启发: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是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从而引入课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探究新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师呈现一盆仙人掌和展示解剖睡莲的茎和叶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针对各自生活的环境,找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生活在荒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可以减少水分散失的面积;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生长在水中的睡莲,其叶柄和茎内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有的同学还举出了热带雨林中植物的叶片宽大,松树的叶变成了刺等等。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各种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动物又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媒体展示书中的.几种鸟及其后肢,小组同学之间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思考题。为此,有的同学还列举了壁虎趾上有吸盘,可以爬墙;青蛙、变色龙、蝈蝈、北极熊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可以逃避敌害;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可以吃到树上叶子;鲸的体形象鱼;凶猛的眼镜蛇,在遇敌时颈部膨大,用以恐吓敌人;海参遇敌时,会“献出”内脏,供敌害食之,它则借机逃走,以后再长出新的内脏等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各种动物在不同方面表现了与环境的适应。

  3.观察分析,提高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媒体展示:北极熊、企鹅、大熊猫和家蝇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分布范围,并分析各自适应的环境温度。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互补,拓展思维,并初步认识到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3)媒体展示“生物对温度耐受范围示意图”,并在不同范围的曲线上确定几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组讨论,说明各点表达的含义,认识到同一种生物,在不同温度环境中,都有不同的生活表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师生共同探究,教师并对学生合理的解答给予充分肯定。并进一步明确: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当环境改变时,如果生物没有相应的适应能力,就可能被淘汰。

  4.作出假设,激发思维。

  (1)如果这些生物的形态不是这样,会有什么结果?小组积极讨论,主动思考,并选出代表发言。最后师生共同归纳:生物要生存,一定要适应环境。

  (2)阅读“相关链接”,引发思考。并由部分学生宣读各自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种的灭绝是人类不可弥补的损失,人们不仅保护生物,还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人类应与生物和谐共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5.探究实验,生物对环境的作用------蚯蚓对土壤的翻耕。通过课下生物兴趣小组动手参与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实验的可信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表达能力。

  (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蚯蚓对土壤的翻耕。

  (2)通过小组交流,相互补充和完善设计方案,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创造性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设计的方案多样,如①不同光照的情况三种:光照;黑白间照;黑暗。均为24小时。②不同时间的情况两种:一天;两天。均在黑暗下等等。选材上多用透明饮料瓶。

  (3)生物兴趣小组代表发言,讲述各自的探究操作过程,并展示各自的实验结果。

  (4)师生共同探究,归纳得出结论:蚯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5)实验后蚯蚓应如何处理,学生一致认为应放归原来的家园,让它们恢复正常的生活。这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珍爱生命的教育。

  六、归纳总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归纳出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适应是普遍的,还是相对的。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七、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讨论思考: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作用的知识,谈谈人类将怎样与生物和谐共存?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探究实验和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尝试搜集和处理数据等多种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干湿温度计,学会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提高学生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三、课前准备教师

  准备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图片资料和影像光碟。配合本节教学的.补充资料。学生课前探究校园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绪论课中,我们学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回答:略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一下生物的第六个特征。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引导:请同学们欣赏动物植物的图片的同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举例说明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②除这些图片以外,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初中所学知识,举一些生物体对环境适应的例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把有疑惑的问题记下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组织学生回答第①个问题。

  学生1回答: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肉质就是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结果。

  学生2回答:绿豆果实成熟后,在豆荚急剧裂开时,可将种子弹出去,有利于传播。

  学生3回答:葫芦藓的叶极薄,这是适应阴湿环境的表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总结:刚才几位同学举的例子都很好,很贴切,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当然适应的例子还很多,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讲述了:下面我们来研究第②个问题,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请另外一些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所举例子,最好是课本外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1回答:鲸由于长期适应水中生活的环境,身体与鱼相似。家鸽的流线型身体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评价:

  学生1说得非常好,举例很贴切。谁接着发言。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2回答:蜥蜴有自动断尾、躲避敌害的本领;乌贼能释放墨汁,染黑海水,保护自己。这些都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学生3回答:青蛙与捕食行为相适应,舌头很长,而且前端分叉。

  总结:以上同学的发言都很好。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总结:综上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生物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五、课堂小结

  前面一节课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有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解答下面问题。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6.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7.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为下节课——生态系统的学习做好铺垫。

  难点和重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 精神。

  课前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师准备一些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的影像资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布置“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要求填好测定数据。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复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实例描述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环境因素。

  ②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教师启发学生用身边的实例来说明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新课引言 让学生谈出生物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即生物也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教师启发:在讨论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活影响的基础上,同学们自然会考虑生物对环境变化会产生什么反应,生物是如何面对环境的变化的,引发学生思考,导出本节新课的内容——适应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也影响着环境。

  探究结果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拿出课下测量、处理的数据,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组织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教师对探究报告给予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学生展开讨论:

  a.蚯蚓的益处?

上海龙凤1314 shlf  b.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要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谈谈这样做的道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学生举例。 ③学生讨论,进一步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教师出示教材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图片。

  ②启发学生举出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更多例子。抓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③教师出示影像资料——屎克螂滚粪球。

  技能训练 学生提出发现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大家讨论谁提出的问题更有探究价值。

  教师出示猫、兔的双眼位置 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从中 发现问题。在完成技能训练 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多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本节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教学内容:生物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提炼本节生物学观点,指出“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巩固练习 学生讨论课后练习题。 教师给予引导、帮助、纠正、鼓励。

  教学反思:

  授课的教学中,好的引入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而利用与实际相关的一些案例材料来引入新课,既容易接受,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中,我首先由事物的两面性来承接上一堂课的内容(有关生态因素),同时导入本节课的内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然后利用一些录象资料介绍昆虫的采粉过程、猎豹的捕食过程以及植物的种子形态、沙漠中的仙人掌和热带雨林植物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并因势利导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生物对于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从而为本节课开了一个好头。利用这种方式来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刚开始就抓住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通过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导入新课后,不是带着能够层层分析,得出答案,而是把此问题留给学生,并展示了一些与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一些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层层设问,来引导学生看书,自己总结知识上,解决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学生结合问题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后,我改变了通常的先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做法,而是采用相关的案例或检测题,来检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节课让学生多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能很好的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尽自己一份力量,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初步学会用辨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教学重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一棵小草的生存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吗?(生交流)生物离不开它生存的环境,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生回答)同学们说的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新授: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教师屏幕出示

  ①沙漠中的骆驼;②沙漠中的骆驼刺;③寒冷海域中的海豹;④旗形树的树冠——四个图片资料,让学生分析每一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特点,讨论: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由于生物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生物在多变的环境条件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和环境磨合,自身不断进化,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同学们还能找到生物适应环境的其他例子吗?

  3.课件展示动物的警戒色、保护色和拟态;被捕食者对环境的适应;食肉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我的发现:生物的生存斗争是非常残酷的,或风吹雨打、天寒地冻,或被抓捕,或饥肠惋辅,只有适应环境的,才能生存下来。所以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适应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列举雷鸟的例子说明适应的相对性。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师过渡:是否生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呢?其实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也在影响着环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师: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很多,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片,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1)“地下的耕耘者”是指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2)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启发学生举出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更多例子,结合课件抓准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教学内容: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也生活在生物圈中,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的重要啊!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境,是构建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概述各种

  2,观察校园内生物生存的环境,归类整理并进行交流

  3,收集有关生物生存环境的图片,尝试对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观察校园内生物生存的环境,归类整理并进行交流

  2,观察校园内生物生存的环境,归类整理并进行交流

  电教手段实验教具:

  电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自然界里的生物千姿百态,生机盎然,有动物,有植物,还有微生物,这些生物生存在哪里?它们的生存环境如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教师出示图片:

  企鹅 珊瑚虫

  雪莲 鼠妇(潮虫)

  骆驼 亚洲象

  师:以上这些生物,你了解它们吗?尝试着将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填写在表格中(出示表格)

  学生活动(略)

  师:那么,什么是环境呢?

  生:在自然界中,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吗?请你举例说明。

  2,你能否再说出1—2种生物,并介绍它们的生存环境?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总之,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分布的环境非常广泛,有陆地、海洋、沙漠、天空、极地、赤道、土壤。

  课后作业:

  观察校园植物的生存环境(注意观察并记录),设计一张表格,记录你所观察的结果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看到的现象。

  【教学重点】

  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索: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中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实验方法:选择2个一样的生态瓶,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把实验前后生物的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并记录,再得岀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然后再让他们发表意见,最后得岀确结论。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提示: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均衡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四、课外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国家都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生物说课稿——《生物对环境适应和影响》08-19

生物对环境适应和影响生物教案08-2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08-31

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反思10-0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反思范文10-0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课反思10-10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设计08-26

7年级上册1-2-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设计12-08

7年级上册1-2-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说课稿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