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

时间:2023-01-10 12:51:43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1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重点:

  1.生物进化的证据

  2.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难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研究。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地球上生活着丰富多彩的生物,有绿色开花植物,有脊椎动物,有无脊椎动物……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类群,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上海龙凤1314 shlf  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CAI展示化石图片

  ⑴什么是化石?

  ⑵化石仅仅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吗?它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价值?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

  CAI展示马的进化过程

  讨论:马的进化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观察、比较、讨论,回答下列课题:

  ⑴比较不同时期马的形态、结构有什么不同?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⑵比较不同时期马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⑶通过以上比较,你可以得出那些结论?

  讨论:鸟的进化过程

  小组讨论,研究以下课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⑴仔细研究各种鸟化石的结构特征,找出“鸟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的证据。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⑵研究各种鸟化石,排列出它们进化的顺序。

  CAI展示相关化石图片

  学生分析、思考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讨论:生物进化历程

  根据以上马以及鸟类的进化过程分析生物进化历程

  ⑴比较、研究不同地质年代中发现的化石,找出化石类型与地层的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⑵总结以上研究,得出进化规律。

  CAI展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

  活动: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拼图

  小组讨论,研究以下课题:

  ⑴小组阅读、讨论,尝试在进化树上写出代表生物的名称及其所属的生物类群。

  ⑵仔细阅读、讨论进化树,尝试分别说出动物、植物的主要进化历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⑶进一步讨论,归纳出生物进化规律.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⑷游戏:对应两组交换自制的生物进化拼图,并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比一比哪个组配合得好,拼得好,拼得正确。

  分析植物以及动物的进化历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CAI展示

  完成拼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亲缘关系近的生物类群,相同的特点较多,反之较少。根据分析比较,找出不同类群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顺序。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中的不同类群分析比较,认识它们的进化历程。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里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关目标:

  1、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事例及其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与生物和谐相处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这一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我们要问:

  (1)人类是如何获得这个结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2)接受这一观点,需要一定的依据或证据。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形成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为什么生物会不断发展,原因是什么?即生物是怎样进化的?这是这节课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发现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我国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谈到他在太行山和其他地方看到的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根据太行山山崖上的化石,沈括认为太行山曾经是海滨。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什么是化石?生物化石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化石有很多种,有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遗体化石,如骨骼化石、贝壳化石等;有保存植物叶片痕迹的印痕化石;还有遗迹、遗物化石等。 为什么化石能够说明生物的进化? 地球的地层形成有早有晚,不同的地层中有不同的生物化石。根据存在于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判断生物类型和生存的年代。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分析比较发现:

  (1)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

  (2)从大约39亿年前的地层中开始发现生物化石。

  (3)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古老的地层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较多;晚形成的地层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较多。

  讨论:科学家的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原始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根据对化石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生物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上海龙凤1314 shlf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亲缘关系近的生物类群,相同的特点较多,反之较少。根据分析比较,找出不同类群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顺序。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中的不同类群分析比较,认识它们的进化历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植物进化的历程:

  提供各类群植物代表植物的挂图或投影片,组织学生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比较分析,哪类生物结构简单,比较低等,哪类生物比较复杂,较为高等,最后总结植物进化的历程。

  提问:植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反映生物进化的什么趋势?

  从生活环境看,进化的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结构分析看,是从简单到复杂;植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低等向高等发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 动物进化的历程:科学家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动物进化的过程。

  2. 提供各类群动物代表动物的挂图或投影片,比较各类动物的特点,并归纳动物进化的历程以及进化的趋势。

  3. 生物进化的趋势: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石及化石挂图的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的事例及其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生物进化历程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教学难点:

  化石所证明的四个结论。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由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1:学生阅读课本53页资料分析1。

  学生讨论分析: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生物化石能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师归纳总结:说明生物是在不断地进化的,生物进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3、案例分析2学生观察分析始祖鸟的一些形态特点。

  学生讨论得出:始祖鸟具羽毛、有翅、有牙齿、翅尖有趾爪、具有脊椎骨的长尾这些特点。讨论在这些特点中哪些是鸟的特点?哪些不是?是哪一类生物的特点?象分析马的变化一样来分析归纳出始祖鸟是处在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过度类型是鸟类和爬行类的共同祖先。说明现代生物间有亲缘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案例分析3出示若干恐龙化石挂图。

  (1)介绍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不少恐龙化石和恐龙蛋的化石。指出恐龙属于古代的爬行动物,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研究得出恐龙生活在大约1亿至2亿年前,遍布海、陆、空,陆地上有的恐龙体形巨大。

  (2)教师放事先录好的恐龙在地球上生活时间的自我介绍磁带。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生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接下去教师放恐龙灭绝原因的磁带(恐龙的自我介绍)。

  5、案例分析4:比较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

上海龙凤1314 shlf  6、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上述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上述资料中,科学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根据上述资料,你能队生物进化的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

上海龙凤1314 shlf  7、教师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第2课时

  1.复习提问:结合原始地球景观挂图,利用特定的语音、语调来讲述原始、生命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2、出示生物进化系统树后,阐明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而出现两条进化路线,接着让学生回忆已学习过的植物和动物界中的几大类群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逐一贴放各类生物(剪贴图)于系统树上,最后完成了整体图示,并且根据生物的进化总结出生物进化历程;

  3、分小组参与拼图竞赛,比一比哪一小组配合得好,能迅速而准确地把进化树重新拼合起来。教师组织学生自评、互评。

  4、引导学生完成技能训练:评价证据和假说。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4

  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因此,本节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不要增加知识的难度。

  学情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比较感兴趣,但对生物进化的顺序和判断依据却不甚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上海龙凤1314 shlf: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生物学研究中常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fossil)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对他们亲缘关系的研究,可帮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可推测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看书思考表述交流得出结论看书分析讨论表述交流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进一步明确巩固新知创设情景: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有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导入新课。组织学生看书进行资料分析点拨指导组织学生看书(生物进化树)组织学生技能训练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课后记:生物化石作为进化证据,生物进化的总趋势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关于进化历程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也能很好理解,只是要按顺序记起来,有些学生有难度。另外课本中进化树与原来静的进化过程不相符,例如软体动物在环节动物之前,爬行动物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之后,这是什么原因,需要查资料解决。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5

  【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这节课的内容抽象,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激发他们的思维。讲解化石时,利用化石标本给学生观察,把抽象化为直观。讲生物的进化历程时,应通过列图形式把抽象问题化解为直观的问题,通过拼图“生物进化树”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对生物进化有更直观的理解。

  【设计理念】

  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因此,本节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不要增加知识的难度。本节课以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发展”的理念为依据,以过程作为本节的主线。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3、说出研究生物进化课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观察化石、标本、图片等,尝试推测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的进化趋势进行推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思想。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

  1、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视频、图片和数据资料、化石课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尽可能搜集有关资料,按小组收集整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提问

  1、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不同年代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有什么特点?

  思考并回答不同年代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古老地层中的简单,晚近地层中的结构复杂。通过对化石的复习,为生物进化历程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播放影片《侏罗纪公园》的精彩片段,讲述:在生命进化的长河中,中生代称霸一时的恐龙现在销声匿迹了,而龟、鳄鱼却顽强地存活下来,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观看影片进入情境,激起学习新知的'兴趣,快速进入思维状态。

  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才会缩短学生、教材、教师的距离。

  (三)探究新知: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1、过渡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直接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再现。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动植物类群的相关知识,大致了解了它们的主要特征,有的类群结构简单,有的结构复杂,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

  2、展示图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提问:

  上面五幅图片中的植物分别是什么名称?属于哪个类群?生活环境、器官、生殖各有什么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提问通过比较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展示脊椎动物心脏结构图片并提问:

  (1)它们分别表示哪种动物的心脏A_____、B______、C ______、D _______。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鱼类的心脏______心房________心室,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两栖类的心脏______心房______心室,

  爬行类的心脏_______心房________心室,心室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______心房______心室。

  (3)推测哪类动物的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试从图中动物的心脏结构特点推测它们的进化历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4)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6、引导学生总结纵观生物进化的历史,其总体趋势是:形态结构上是从到;生活环境上是从到;进化地位上是从到。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层层递进: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过渡从最早的原始生命发展到今天的哺乳动物,生物的进化已经持续了近40亿年的时间。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测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为了方便人们的理解,把这个复杂的过程画成了一棵进化树。

  2、展示出生物进化树图片。

  3、引导学生思考:

  (1)为什么进化树的根是一个完整体,而逐渐产生了动植物的分支?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什么的延伸?主干代表什么?大小分枝代表什么?

  4、进一步完成讨论题:

  (1)动物和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分别是怎样的?请用一种简捷的方式表示出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生物进化树是否全面?为什么?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是谁?

  (4)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观察生物进化树思考回答:

  (1)现在各种动植物都是进化树根上原始生命进化来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

  6、根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组讨论,分组展示讨论的结果,共同完成进化树,并解释出把自己的号牌和贴画放在某个位置的理由,完成生物进化树。

上海龙凤1314 shlf  7、讨论回答:

  (1)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

  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原始的脊椎动物

  (2)不全面,因为生物进化树缺少缺少病毒和原核生物。

  (3)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古代的爬行类。

  (4)分化的根本原因是营养方式的不同。

  用进化树的形式介绍这一内容可以通过直观又简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这个知识。在完成进化树的填图之后,纵观全局,便于学生理解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自共同祖先这一真理。便于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上海龙凤1314 shlf  8、“让生物进化树结出果实小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好体现学以致用。

  让学生试着写出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锻炼。

  (五)归纳梳理: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法;理解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总体趋势。现在的各种生物虽然性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都起源于同一祖先。希望我们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回顾本节课知识,归纳梳理总结反思,形成知识的沉淀。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所学知识得到内化。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6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重点难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设计: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举例:

  1、化石

  化石:生物的遗体、遗迹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距今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所以说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始祖鸟

  通过比较发现,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点及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与鸟类有相同之处,由此可以推断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产物。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细胞色素c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因为蛋白质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状,由此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果蝇、向日葵的的亲缘关系最远。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读p55页进化树

上海龙凤1314 shlf  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植物:藻→苔→蕨→裸→被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物种产生,也有一些物种灭绝,如恐龙。各种生物在进化中形成了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历程:

  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植物:藻→苔→蕨→裸→被

  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课后巩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生物进化的直接的证据是( )

  A化石 B比较胚胎学 C解剖学 D陨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复杂、越高等 D越简单、低等

  3、与始祖鸟相似的生物是( )

  A鱼、鸟类 B鸟类、爬行类 C爬行类、哺乳类 D鱼、哺乳类

  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 )

  A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D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古代鱼类 B古两栖类 C古爬行类 D鸟类

上海龙凤1314 shlf  6、如果两种动物的化石在同一岩层中发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血缘关系很近 B生存年代很近 C生活习惯很相近 D个体构造很相近

  7、物种A化石比物种B化石在较晚地层中出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A 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 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C 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 D 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

  8、化石证据表明,有的物种只存活了短暂的时期就绝灭了。下列哪种说法最准确( )。

  A.这些生物体缺乏可遗传的变异 B.它们的生活环境太恶劣

  C.这些生物体的食量太大 D.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弱

  9、细胞色素c是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可学家通过分析比较马、驴、兔、蛇、龟和鲸6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发现马的细胞色素c和其他五种动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有一些差异,其中马与驴有1个氨基酸不同,与兔有6个不同,与蛇有22个不同,与龟有11个不同,与鲸有5个不同。

  (1)基于这些数据,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驴 ,最远的是 蛇 。

  (2)你认为以上资料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是 比较法 。

  (3)你认为这种方法能确定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吗?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能。通过比较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即物质组成越相似,说明他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7

  教案课前检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距今越近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重点难点:

  一、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读P58页图24:1850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大多数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

  读P58页图25,100年后的1950年,曼彻斯特已成为一个工业城市,树皮被熏成黑色,结果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

  思考:它们的数量为什么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保护色:

  1、 生物进化的原因: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内因:可遗传的变异

  外因:环境的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物的后代会发生不同的变异,若变异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则具有此种变异的后代就能生存下来;若变异不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则具有此种变异的后代就不能生存下来,将会被自然界淘汰。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巨著。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来积累的资料,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从遗传、变异、人工选择、生存斗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了物种的起源。该书强调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给神创论以沉重的打击。《物种起源》是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著作,是生物学研究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着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②自然选择的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过度繁殖 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都有依照几何比率增长的倾向。达尔文指出,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但是如果每一头雌象一生(30~90岁)产仔6头,每头活到100岁,而且都能进行繁殖的话,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对象的后代就可达到1 900万头。因此,按照理论上的计算,就是繁殖不是很快的动、植物,也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但事实上,几万年来,象的数量也从没有增加到那样多,自然界里很多生物的繁殖能力都远远超过了象的繁殖能力,但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是为什么呢?达尔文因此想到了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 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达尔文认为,这主要是繁殖过度引起的生存斗争的缘故。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但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能够获胜并生存下去呢?达尔文用遗传和变异来进行解释。

  遗传和变异 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但哪些变异可以遗传呢?达尔文用适者生存来进行解释。

  适者生存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请按照自然学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

  答:略

  补充:

  最先对长颈鹿的长颈作出解释的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拉马克(1744—1829)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认识到生物是不断发生进化的,并提出了两条著名的法则:一是用进废退,二是获得性遗传。

上海龙凤1314 shlf  拉马克认为,环境变化是生物变化的原因。环境变化了,使得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有的器官则由于没有使用而退化;这些变化了的性状,即后天获得的性状是能够遗传的。拉马克常以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为例,来说明他的进化思想。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祖先,由于生活在缺乏青草的环境里,不得不经常努力地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高处的叶子,由于经常使用,颈和前肢逐渐地变得长了一些,并且这些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经过许多世代,终于进化成为现在所看到的长颈鹿。

  二、人工选择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对自然界出现的生物变异进行选择,形成生物新类型的过程。达尔文认为,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现已成为选育农作物和家畜家禽优良品种的重要手段。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内因:可遗传的变异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外因:环境的变化

  二、自然选择:(自然界)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着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2、自然选择的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三、人工选择:(农作物和家畜家禽)

  课后巩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下列属于 保护色对生物的作用的是( )

  A一起敌害警觉而被吓跑 B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 C有利于躲避敌害 D有利于捕食猎物

  2、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而美丽的琴鸟,他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兔、蛇等前来偷食他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A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B变异造成的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产生了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

上海龙凤1314 shlf  C产生了不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D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在以下生物的特点中,是人工选择结果的是( )。

  A来航鸡每年下蛋200多枚 B一条雌蛔虫每天产卵20万粒

  C长颈鹿颈长,腿长 D鸵鸟有一对退化的翅膀

  5、中国是世界上金鱼品种最多的国家。形成众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水环境的多样性 B自然选择 C金鱼的适应能力强 D人工选择

  6、现在长颈鹿的颈部都很长,这是由于( )的结果。

  A常用颈部 B人工选择 C不断变异 D自然选择

上海龙凤1314 shlf  7、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

  A遗传和变异 B生殖 C生长和发育 D环境的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8、达尔文发现在大风经常袭击的情况下,可格伦岛上的那些有翅昆虫,要么翅很强大,要么翅退化,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是否经常使用翅膀的结果 B食物获得有多有少的结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C定向变异的结果 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9、冬天的雷鸟体色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这种现象时( )。

  A生物具有保护色 B雷鸟随意改变自己的体色

上海龙凤1314 shlf  C因为冬天较冷,夏天较热 D夏天阳光较强烈

  10、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界原因是( )。

  A环境的改变 B其他生物的影响 C气温的变化 D人工选择的结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11、生物生存必然发生生存竞争的原因是 ( )。

  A生物好斗的本性 B竞争是自然存在的

  C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食物、空间等有限 D为了产生更好的后代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3)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及其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2)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界的现象,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又是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对达尔文学说的评价是教学的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达尔文学说的主要内容和各要点之间的关系,以及用达尔文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5)性、生物的进化,这成为组织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然后让鸡下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释”也就没人相信了。于是关于生物起源、进化的种种猜测又被提了出来……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现存的有记载的生物种类大约200多万种,还有许许多多种生物没有被我们发现。

  没有发现的生物数目可能要比已经发现的多10倍,更何况已经绝灭的生物比现存的还要多得多,据估计,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种数可能多达5亿~10亿。这么多的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一批又一批地“踏上”地球,又“远离”地球走向死亡,进行着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这就是生物的进化。

  [二]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

  师讲述: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拉马克关于进化的用进废退学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拉马克是进化论的奠基者,他在18世纪初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进化学说:环境的改变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原因。环境改变了,生物的生活方式也要跟着变,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起来,有的器官则由于长期不使用而萎缩退化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讲述:在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放映录像:非洲草原野牛四季生活及生殖过程,重点放映迁徙路径大河时,许多野牛个体被淹死或被鳄鱼吃掉的情景。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引导:学生根据录像及初中所学有关知识总结归纳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师引导:指导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因为生物的生存条件有限,生物在争夺有限的空间和食物的情况下,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种与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激烈的生存斗争,斗争的结果是一部分个体被淘汰。例如:鲤鱼在繁殖季节,雌鱼会产许多卵,雄鱼也会产下大量的精 子,但是能够形成受精卵是少数;受精卵形成后,在孵化的过程中个体弱小的幼鲤又会被淘汰掉,能够存活下来的只是很少的一些个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幸存并会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而不利变异个体则很容易地被淘汰掉。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变为显著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这就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3)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自然选择学说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的问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2.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

  近些年来,生物学家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基础上,将遗传学、生态学等研究成果引入到进化论的研究中,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上海龙凤1314 shlf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种群的定义

  师:举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1)与(4)属于种群。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生归纳: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种群的特点

  (1)种群的个体之间具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别,并不是机械地结合在一起。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个体之间彼此可以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种群为什么是进化的单位呢?

  出示资料:大熊猫的生存

  从进化上看,大熊猫己经历了小大小的兴衰历程,从分布范围看,它已由厂布于亚洲东部而退缩到中国。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生产活动无节制地扩展,大熊猫分布区已由约5万平方公里缩小到1万多平方公里,数量不足1000只,且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20多块岛屿状孤立地带。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于大熊猫的分布是呈岛屿状的小种群,每个种群的个体数不足50只。难免导致它们近亲繁殖而使其丧失遗传多样性,最终导致种质较差的小种群逐一灭绝。加之大熊猫食性单一,若遇大熊猫主食竹周期性地开花枯死(约60年一周期),必然导致大熊猫因食物匮乏而饿、病死亡。

  3.基因库、基因频率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阅读教材P65,找出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生归纳:种群的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同的基因在种群的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举例:我们知道多指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绝大多数人表现为正常。白化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绝大多数人表现正常。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生归纳: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质疑:怎样才能知道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引导:学生计算这样一个例子:从某种生物的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其基因型分别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个,问其中A基因频率为多少?a基因频率为多少?

  解法一: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就AA、Aa、aa来说,每个个体可认为含有2个基因,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

  A基因频率=(2×30+60)÷200=60%

  a基因频率=(2×10+60)÷200=40%

  解法二: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即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体频率与1/2杂合体频率之和,则:

  A基因频率=30%+(1/2)×60%=60%

  B基因频率=10%+(1/2)×60%=40%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从上述可知,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l(其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生质疑:种群中某基因的频率是否一直不变呢?让我们观看一个课件。

  生观看:用CAI课件模拟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浅色型桦尺蠖和黑色型桦尺蠖所占比例发生剧烈变化的过程。

  1850年以前该地区的桦尺蠖以浅色为主,黑色个体很少。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环境发生了改变,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的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黑色型达到了95%左右,浅色型由余下了5%左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生归纳:由此可见,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是在不断改变的。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死亡,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

  结论:生物进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所以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四]教学目标巩固

  1.自然选择题学说的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1)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

  (2)变异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通过遗传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类型,这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因此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3)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5)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达尔文在北大西洋东部以马德拉群岛上发现有550种昆虫,其中有200种昆虫的翅已退化,不会飞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生存斗争的结果 B.食物中缺乏翅生长的物质

  C.定向变异的逐代积累 D.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3.从某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10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分别为300个、600个和100个。

  (1)在这1000个个体中,B基因有 ;其基因频率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在这1000个个体中,b基因有 ;其基因频率为。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案:(1)1200 60% (2)800 40%

  4.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上海龙凤1314 shlf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蚜 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答案:C

  5.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

  B.长颈、长腿者比短颈、短腿者有较佳的生存机会

  C.长颈、长腿者影响了遗传基因

上海龙凤1314 shlf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答案:B

  6.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B.生物过度繁殖引起的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D.遗传使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答案:C

  [五]总结

  本节课主要是了解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局限性”;由于其具有局限性,所以人们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上海龙凤1314 shlf【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生物的进化的教案08-26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03-01

《生物的进化》教学反思04-04

生物进化学说教案08-26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08-25

对《生物的进化》的教学反思(通用11篇)10-18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12-22

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08-27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