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推荐文档列表

浙江高考作文详解

时间:2021-10-31 16:21:30 高考辅导 我要投稿

上海龙凤1314 shlf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详解

  浙江卷今年的“行走在消逝中”不但延续了2005年“一枝一叶一世界”和2006年“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诗意与哲理,而且进一步加强了思辩的内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作为文化大省的灵性和智性。“行走”这一概念,既可以指生命的姿态,也可以指精神的成长,既指向个体,也指向类的存在。人的一生本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在人生行走中,你有哪些深切的体验呢?整个人类文明也是在不断的行走中,你又有哪些独到的发现呢?行走可以在真实的道路上,也可以在虚无的消逝中。从命题材料所引述的“玛雅文化”和“丝绸之路”,不能不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文明气息,它促使考生更多地去关注文化、思考文明。而从提供的材料整体来看,这个命题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生命的姿态:要积极行动起来,不要坐而论道,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行走”,生命才有意义,才能体现出人的价值;二是要认识自己的处境,不论环境多么险恶,都要永葆自己的进取之心,都要永远向前。生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行走在消逝中与行走在新生中一样的悲壮。而行走在消逝中,更需要生命的勇气、生命的智慧和生命的信念。透过这一话题,我们可d以看到,人生的姿态和事物的归宿,是那样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消逝”中怎样行走?行走又怎能在消逝中?这里看似荒谬,实则蕴含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在人生短暂而曲折的历程中,有一些东西必然要随之消逝,但消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从消逝处行走,不能从消逝处汲取有用的养分,从而去创造奇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整个人生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消逝,不断行走的过程。一些东西会渐渐远去,一些东西会渐渐靠近,这是一个充满辩证的关系。这里明显地涉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内容。它引领考生掠去浮华,去探询现象背后的实质。如果考生没有一星半点的认识论等哲学知识作为支撑,文章的深度和广度恐怕无从谈起。同时,它更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任何绝对化的结论都有可能使文章失之偏颇。所以,它不但要求考生具有广泛的生活积累,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和对事物的辨别、认识感悟和判断能力,即对纷繁复杂的人生万象的辨识、认知和求真。

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详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从具体的写作来说,本文切入角度多,开掘层次也多。水平高的考生可联系社会、历史、自然、人生,谈文化,谈文明,谈人生,谈历史;水平低的考生也可联系生活实际或自身实际,谈生命,谈生活,谈生存,任凭发挥。但是,不论你如何立意,都应该写出你为什么行走在消逝中?怎样行走?行走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当然,文章的切入也多种多样,你可以从人与历史的角度切入,写人类文明的消逝和重建;你可以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切入,写自然环境的消逝与保护;你可以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切入,写出人性与人伦的变化;你还可以从人与自我的关系切入,写出个体成长的真实历程。由于命题具有多重的开掘层次,每个考生自然都能“进得去”,但能否“出得来”,还得看平时的积累、思维的能力以及写作的功底。当然,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吃透题意,精心钻探,并且合理地把握开掘层次,对所有考生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