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明借箭》读后感

时间:2022-06-15 19:24:24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 shlf《孔明借箭》读后感(通用11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明借箭》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明借箭》读后感(通用11篇)

  《孔明借箭》读后感 篇1

  诸葛亮,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千百年来,他是智慧的化身,而他的故事也不胜枚举——《孔明借箭》就是他智慧的精华!

  文中,有一个名叫“周瑜”的人,处处刁蛮孔明,心胸狭窄。他等待时机,想报复孔明.

  一次,周瑜将孔明叫到了大营,想至孔明于死地。于是,他绞尽脑汁生出一计——三日内让他造出十万枝箭,并且立军立状。这显然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诸葛亮却胸有成竹的答应了。

  “天呀!十万枝箭三天完成,这也太不可能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怎能完成呀!”我情不自禁地产生了疑问。

  而诸葛亮呢?却不慌不忙,先找鲁肃借了二十只船。而鲁肃也同样被孔明蒙在了“鼓”里,一时摸不着头脑。一天、两天,眼看军令状上的日期就要到了。那夜四时,终于,孔明在鲁肃的帮助下带兵起航了。

  一出军营,空中大雾弥漫。果然,孔明要的就是这天气。诸葛亮让军士将船连成一串,浩浩荡荡向曹营驶去。逼近曹营,曹操得知了这个消息,心中疑惑不已。便以为是吴军搬了大人马,小心行事,派 前去射箭。

  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诸葛亮拍手称快,为他的神机妙算而鼓掌。“呵!看来,孔明和曹操也是一对老冤家了。曹操心里想什么,诸葛亮都知道。真是“知人心”,“知天文”呀!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话说,曹操派 射箭,箭如雨发。“恐怕这时,曹操还蒙在鼓里,在向一个个稻草人射箭呢!”我默默一笑,“啊!不愧是诸葛亮,这样的妙计都能想出。”

  很快,船的一边射满了密密麻麻的利箭。孔明有令人将船掉头,头东尾西。“这一掉,可是神奇。”我赞叹不已,“掉一头,不仅可以使船上的箭射的更多,能达到十万余枝。而这一掉更使船队顺水而行,直回大营。”“看来,诸葛亮还是一个‘晓地理’的神人呀!”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当然,孔明顺利的将箭运回大营。不但不费一工一料还又蒙炸曹军十万枝箭!

上海龙凤1314 shlf  看完故事,仿佛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了孔明神机妙算。诸葛亮是那样的机智,他做的一切仿佛都是那样的神奇。而这神机妙算不是靠空名得来的,只有我们有着诸葛亮勤动脑的可贵精神,一些简单的小问题是容易解决的。而往往,我们总是觉得事情遥不可及时就不做了。哪像诸葛亮,神机妙算将这十万枝箭“借”回。

  通天文、晓地理、知人心,这位神奇的军师,这百读不倦的《孔明借箭》会永远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

  《孔明借箭》读后感 篇2

  最近,刚刚学完了五年级语文下册28课《孔明借箭》,我禁不住拍案叫好,忍不住一写为快。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文主要讲了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出色才能,一心想陷害诸葛亮,想以“十天内造不出十万支箭为由”把诸葛亮公道斩之。但诸葛亮不慌不忙,暗中同周瑜斗智,利用鲁肃给予的船只,趁着漫天大雾,向曹营“借箭”,巧妙取得“胜利”。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看到了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本性,也看到了诸葛亮的“通天文,晓地理,知人心”的神机妙算。

  当我看到周瑜大言不惭地说:“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时,一面为周瑜的奸诈——为了除掉诸葛亮而不择手段,竟振振有词地说些什么“公事”,以防诸葛亮委婉拒绝,一面又为诸葛亮暗暗担心,害怕他会真的中了周瑜的计谋。当我读到“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时,又不禁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惊叹。

  读完此文,我不禁感叹不止。诸葛亮足智多谋——他知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会盲目地做事,有远见。他知鲁肃,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并非奸臣,便只向鲁肃借船;他知周瑜,虽身为一代帅才却嫉妒心强,便与他只浅识,不深交;他还知曹操,曹操可算“阴险狡诈”,却疑心重,便利用其这一弱点向其“借箭”……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真佩服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拯救天下黎民,就放弃了平静的田园生活,陷入了斗智斗勇的生活。我还敬佩他大公无私,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的精神品质。

  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诸葛亮这样,做到知己知彼,大公无私,但是不能像周瑜那样因嫉妒而生害人之心,这样最终会害人害己。

  《孔明借箭》读后感 篇3

  读文《孔明借箭》,我禁不住为文章才细节的精彩描写拍手叫好,又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赞叹不已。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要以“造箭”的名义陷害他。诸葛亮想出了对策,又算定三日之内必有大雾便答应周瑜要在十天之内造得十万支箭。诸葛亮向老实的鲁肃借了二十只船,每船军士三十个,并要千余个稻草人。在第三日四更时分来到曹操水寨前,擂鼓呐喊,曹军忙在江边放箭,箭正好扎在稻草人上,当船的一面扎满箭后,又掉头将另一面转过来,再次擂鼓呐喊,当两面都扎满箭后,正要雾散,诸葛亮忙令船回到江边。就这样诸葛亮不费半分之力,已得到十万支箭。在我为诸葛亮重视细节而拍手叫好之余,我想到了自己--

  我是一个十足的绘画迷,尤其喜欢国画,国画中我最擅长“葫芦”、“葡萄”等写意画。可我有个粗心大意的坏毛病,画葫芦忘了勾葫芦叶的筋,画葡萄忘了画脐,画牡丹忘了画蕊……总之,一幅画总要少些什么东西。在生活中我也是这样,比如老师让签午休条,我明明午休了却忘了签;美术老师让拿国画材料,我都准备好了却忘了拿……啊,粗心大意,这个坏毛病总是伴随着我。

  我的粗心大意和诸葛亮的重视细节比起来,真有着天壤之别呀!我从中悟出:凡是重视细节的人,做事更容易成功。诸葛亮如果不了解鲁肃,就借不到船,怎能成功?如果不了解曹操,怎敢只带六百军士来曹操水寨,何谈借箭?在借箭的船上,他如果不和鲁肃饮酒,怎能看出船的倾斜程度,假如船一面的箭太多,船就会沉下去,和谈成功借到箭。这个道理和我的绘画是一样的,在画葡萄时,看得就是葡萄的脐,如果脐就没有点,和谈是一幅好画。在画葫芦时,看得就是叶子上的筋,如果筋就没有勾,何谈事一幅成功的作品。因此,我以后也要做个重视细节的人。

  读完《孔明借箭》,不仅让我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敬佩不已,更让我明白了凡事都要注重细节,不能粗心大意,只有这样才能成功。这就是--注重细节才能成功。

  《孔明借箭》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对诸葛亮所用的计策钦佩不已。感触颇深。

  却说诸葛亮在周瑜面前立了军令状,要三天之内赶造十万只箭,别人都认为这是常人所不可能完成的,这是因为他们都是死脑筋,只会想一个方面,诸葛亮却充分利用了眼前的几条船,再在船上扑上芦苇,做好假人,等第三天,大雾弥漫,把船划到江中,只打战鼓,曹操赶快叫人放箭,结果十万多只箭都射在了船上,众人凯旋而归。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诸葛亮善于运用眼前的现有事物,改变一种方法,使自己的设想成真。这正是我们普通人所容易忽略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实际生活中,我看过一篇人人应该都看过的小短文,两个人卖伞,他们在平时的时候伞都能卖一半,下雨频繁的时候能全部卖光,但是这一年却是大旱,两个人都很失望,但是等到两个人又碰到一起时,甲的伞已经都卖光了,乙很奇怪,就问甲:“你是怎么把这些伞都卖光的?难道你有什么特殊的方法。”甲点了点头,说:“伞还是那些伞,只不过我把这些雨伞都说成阳伞了,销量仍然很多啊!”乙这才恍然大悟。

  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如此,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用平常的思路看似是无法完成的,但是如果你该换一种观念,结合现在的自然气候,你将会完成常人所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常人所无法战胜的困难。

  《孔明借箭》读后感 篇5

  在我国的文学天空上,有四颗耀眼的星星,那就是四大名著。这个周末我就把其中的一颗星星——《三国演义》给重新温习了一遍。其中有不少精彩的片段,比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孔明借箭》《火烧赤壁》等。而我最喜欢的片段还是《孔明借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篇文章主要说了:诸葛亮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突出了诸葛亮才智过人、智慧出众、顾全大局的特点,也写出了周瑜的妒贤嫉能、心胸狭窄、鲁肃的忠厚老实、曹操的谨慎多疑的特点。诸葛亮成功的原因有四点:一是有鲁肃的大力配合;二是因为利用了曹操谨慎多疑的特点;三是他精通天文,利用有雾的特点,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四是他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诸葛亮是才智过人的,而我们应该多学习,争取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的人,而不是应该像周瑜一样,做一个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

  说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不得不佩服他草船借箭的事。由于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所以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凭借自己丰富的天文气象知识,准确推算出在第三天夜里,江面上必然有大雾。于是向鲁肃借来二十支小船与稻草人,并凭借对曹操谨慎多疑的了解判断他不敢轻易出兵,只好用无数的的箭来试探情况,用这一计向曹操“借箭”。最后箭如期交付,周瑜长叹不如。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最后,周瑜感慨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周瑜的话既是他自叹不如的表白,又是全文赞颂诸葛亮足智多谋、才能惊人的又一个突出表现。诸葛亮通过自己的智慧而完成了任务,让周瑜的阴谋诡计没有得逞,这是周瑜万万没有想到的,所以周瑜由衷地感叹。

  在鲁肃与孔明聊天时,几次提到鲁肃的“惊”和孔明的“笑”。从中我体会到了诸葛亮大智大勇、决胜千里的风范以及对整件事情的发展与结果早已了然于胸。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做人不要妒贤嫉能,妒贤嫉能的人最后是没有好结果的。

  《孔明借箭》读后感 篇6

  历史上最懂天文晓地理,有知识,有胆量计谋,而且又知人心的人是谁?不用猜,肯定是三国时代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东汉末年,诸葛亮到周瑜阵下助援,周瑜看他有才能,每个战术都比自己强,就十分不服气,想找一机会置他于死地。一次机会来了,他以与曹军水上,交战来陷害诸葛亮,命诸葛亮十天只内造十万只箭,可诸葛亮却说,三天就可以。周瑜以为诸葛亮上了他的套,实际上,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的作法,暗地里已计划出一套借箭方案,只等那一天取箭了。

  经鲁肃的一手帮助,在第三天早晨,诸葛亮便开始了取箭计划。他的预料是那么准确,一步也没错。到了天亮后,雾散了,船也回来了。在周瑜面前,有十万余箭摆在周瑜眼前,周瑜惊讶极了,连连称赞诸葛亮,说自己也比不过他,神机妙算,天下第一!

  葛亮确实是天下第一,读后我们都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周瑜是那么心胸狭窄,为了自己聪明,千方百计陷害诸葛亮,但幸好没被他得逞。诸葛亮的品质、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他做事认真仔细,多观察思考,有计划谋略,不能马大哈,不细心!

  《孔明借箭》读后感 篇7

  今年暑假,我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其中令我感兴趣的是《孔明用计草船借箭》这一回。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一回主要讲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但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结果是箭按时交给了周瑜,让周瑜输得心服口服。

  在这一回里,在同周瑜的斗智斗勇中表现出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其实,诸葛亮的聪明不是一时的,而是平时日积月累的结果。他懂天文和地理,才能算出天气;又算准了那天有大风,借助大风势顺水推舟,可以很快把他们送回来;他懂人心,打心理仗,也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鲁肃借船,知道曹操生性多疑,所以假装攻打曹营。几方面综合因素让诸葛亮的借箭计划得以成功。诸葛亮的成功是经过长期的苦读,潜心研究才能得到的。

  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周瑜就以商议军事为由,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可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不信,就叫鲁肃前去探听。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就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一千多个草把子,并且叫鲁肃不要告诉周瑜,鲁肃答应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叫鲁肃去取箭。诸葛亮把二十条船连起来,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靠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曹操就叫弓手朝江中不久,诸葛亮又叫人把船尾朝西、船头朝东,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天快亮了,诸葛亮叫人把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要追也来不及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诸葛亮回到南岸,周瑜也来取箭了。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孔明借箭》读后感 篇8

  今天,我怀着敬佩的心情读完了<<用奇谋孔明借箭>>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大概都很熟悉这篇文章了。诸葛亮领了周瑜的军令状,保证三天内取得十万只箭。可是孔明第一,第二日连个动静也没有。到第三天大雾,诸葛亮与鲁肃驾二十只船径往曹操水寨,船上布满稻草人,布幔等物。靠近水寨时,孔明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因为大雾不敢出军,只能往擂鼓之处射箭。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操追之不上。十万余只箭不费半点之力便拿到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在文章开头提到自己是怀着敬佩的心情读的。那么,我敬佩的是谁呢?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想出这个计谋,而且还算定三日之内必有大雾,这不是别人能做到的。况且,办这件事还需要足够的勇气,孔明只带鲁肃,六百多名军士,就深入重地,要是我,再借八百个胆也不敢想他这样。

  世界上所有的难事都是这样的,如果只计划好,但却没有勇气去实行,就算计划的天衣无缝也没有用。所以,在按照计划办事的时候,一定要放开胆子,因胆怯而不敢尽全力很容易导致事情失败。就像练武术时做高难度动作一样,不敢做往往会受伤,因为自己畏惧,而不敢尽全力做,会导致直接受伤,还不如放开胆子,拼全力去做。

  我们应学孔明,在办事时不慌张,有胆量。

  《孔明借箭》读后感 篇9

  大家好,今天孔老师给我们讲了《孔明借箭》这一课,我对里面的孔明有很大的感悟。

  鲁肃领周瑜的命令前去试探孔明,孔明对他说:“这个计谋只能对付蒋干,时间久了曹操必然发觉。”说完后鲁肃回到周瑜帐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 。周瑜说:“此人决不可留。”意下就决定把他杀了。

  第二天,周瑜让诸葛亮来他的营帐之下,周瑜让他监督十天完成十万只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就能完成,那时我真想钻到书里告诉诸葛亮这是个陷阱。

上海龙凤1314 shlf  之后诸葛亮叫鲁肃来对他说:“你看你我叫你不要告诉他你偏说,现在好了吧我如果造不出来我就要死了。”鲁肃说:“那我怎么帮你呢?”诸葛说:“你给我备好20条船每船30个士兵和千余数稻草就行了。”

  最后一天深夜,孔明和鲁肃一起朝曹操大本营出发。长索连船、擂鼓呐喊······据说在真正的三国演义里鲁肃还被他的稻草救了一命呢!

  最后孔明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造”好了10万之箭。我也要学习孔明敢去曹营借箭的勇气和聪明才智还有那周瑜提出让他十日完成的任务,他竟然只要三日那过人的信心才行呀!

  《孔明借箭》读后感 篇10

  我读过许多书,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查理九世》、《老人与海》…其中,我最喜欢《三国演义》里的《孔明借箭》。

  有一次,我去书店买书,书架上许多书,我的目光在书架上扫荡,突然我被一本书吸引住了:书皮上面画着一个穿古装,手持羽扇,坐在一艘船上和人有说有笑,图的上方标着四个大字——《三国演义》。一本书里那么多角色和人物,但为什么只有这个人被画在封面上?我决定买回家看看。

  到家,我把这本书看完了,但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回味无穷——《孔明借箭》。

  里面写的是嫉贤妒能的周瑜妒忌孔明的才干,想设计除掉他,周瑜限孔明三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否则就要砍头。但聪明的孔明巧妙的从曹操那里借到了十万支箭还多,鲁肃问孔明是怎么办到的?孔明说:“领军之人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明兵势,那就是庸才。我三年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立三日的期限”。鲁肃听完后十分佩服!

  读《孔明借箭》,我不由的想起了自己。有一次考试,考试前我随便翻了翻课本,其他同学都认认真真的读着。考完后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发现我才考了70多分,真的是恨铁不成钢。

  读《孔明借箭》,我又想起了我们班的一个人同学,他个子不高,但很胖,浓眉下有一双又大又有神的眼睛,有一次,老师把家庭作业写在黑板上,我把作业抄下后,就冲下去了,而他却是慢慢的抄,他刚抄到一半,老师说:“抄错了,麻烦你们再抄一遍。”而我在座位等放学,浑然不知家庭作业要重抄。第二天,我把作业交了,老师却说:“不是这个,昨天你没抄吗”?同学走过来把前因后果说给我听,我后悔不已。

  读《孔明借箭》使我受到了不小的启发,孔明做事前都会做准备,从不冒险,而我却贸然行事,要是我考试前做了准备,就不会只拿到70分了。要是我抄作业慢点,就不会错过老师补充的话了,读《孔明借箭》使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痛定思痛,一定要纠正自己毛糙的问题,向孔明学习。有句话说的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孔明借箭》读后感 篇11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叫《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用奇计孔明借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篇文章讲了周瑜见孔明本领高强,便已借箭为借口,想杀掉他。谁知孔明却用奇计向曹操“借”箭。因为孔明早已料到会有大雾,曹操中计,用箭射击。孔明便把曹操射出的箭献给周瑜。

  记得有一次,我去奶奶家,可没有人在家,爸爸便去找奶奶。我家的大门上还有一扇小门,里面还有一个锁。我惊奇的发现,锁是套在上面的,并没有上锁。我玩过诸葛亮的孔明锁,跟这个锁差不多。我把它看成孔明锁,借助手小,从门缝中钻进去。把锁一按、一提。再轻轻地晃下来,门就开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有好多办法,不能太死板,只用传统方式。要想得到箭,不一定非得做箭,也可以想办法“借”箭;要想打开锁不一定非得用钥匙,有时也可以想想办法把锁移下来。

  解决问题有好多办法,就看你能不能想到。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上海龙凤1314 shlf【《孔明借箭》读后感】相关文章:

草船借箭(缩写)06-30

草船借箭缩写06-30

草船借箭 -作文01-01

《草船借箭》缩写02-12

《草船借箭》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1-01

草船借箭_250字05-09

草船借箭_300字05-10

缩写《草船借箭》 -作文01-01

《草船借箭》缩写 -作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