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端午风俗作文

时间:2021-08-16 18:02:09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上海龙凤1314 shlf【精选】端午风俗作文5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风俗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端午风俗作文5篇

端午风俗作文 篇1

  在我的家乡,人们都喜欢春节,大人们喜欢春节的热闹,小孩子喜欢吃饺子、收红包,但我不这么认为。在我的印象中,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都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而端午给我的印象最深。

  端午最有趣。吃粽子是端午的一项习俗。说到粽子,我特别兴奋。在我的家乡,粽子是用泡好的黏大米包在竹叶里,然后放入锅里蒸。这样,大米中有了竹叶的味道,吃起来就特别的美味了。

  在端午这天,人们不仅会吃粽子,还会插艾蒿。天还没亮,爸爸就把我从睡梦中喊起来,说是要带我去割艾蒿。我随着爸爸来到小河边,看到已经有好几位邻居的叔叔在割艾蒿了。爸爸一边跟他们打着招呼,一边也割起艾蒿来。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割了几棵。艾蒿上沾着露珠,闻起来有一点淡淡的清香。不一会儿,就割了一小捆。回到家,爸爸把艾蒿插到房檐上,密密麻麻的的一排,像一队士兵在为我们家站岗。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插艾蒿,爸爸说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村子的人都特别坏,上天派一个神仙来调查,决定要惩罚他们。神仙驾着祥云来到村子的上空,突然看到一个妇女带着俩个孩子往村里走,她怀里抱着一个大孩子,地上却领着一个小的孩子。神仙感到非常奇怪,就落下云头,来到妇女面前,问她为什么。妇女回答说,因为小的孩子是自己的,大的孩子是邻居托她照管的,所以她要把大孩子照管好。神仙听完,觉得这个妇女是个特别善良的的人,决定要救她,就对她说:“大姐你好,您是个善良的人,请您把这些艾蒿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天亮前插到你家的房檐上,就会保佑你家平安无事了。”说完,神仙就化作一股青烟回上天去汇报去了。妇女回到家,按照神仙的指示插好艾蒿,想到插艾蒿能保平安,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全村人,全村人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插好了艾蒿。端午的早晨,神仙再次来到这个村子的上空,决定放火烧掉这个村子,可定睛一看,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插着艾蒿,不知哪一家是那位善良的妇女的家。神仙知道是善良的妇女想救全村人,于是成全了她的美意。从那以后,人们就在端午这天起早插艾蒿,以此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端午不但有粽子这种美食,还有“插艾蒿保平安”这么美好的传说,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要传承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我爱端午!

端午风俗作文 篇2

上海龙凤1314 shlf  端午节更是老太太们展示手艺广播爱心的时候。要给小孩们子,缠菱角,缝香囊,捻五色线。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就说那菱角吧,那是小孩子怎么玩也玩不够的精美玩具。看上去颜色鲜艳,花花绿绿的,闻一闻有淡淡的药香,小孩子们爱不释手也就再说难免了。首先用硬纸折成菱形,可大可小,里面裹上香草等药物,再用五彩的线紧紧的缠起来,各种颜色相互搭配,整齐而不单调,形成美观大方的线条图案。这是尽显个性特色和智慧的图案,每个人的都不尽想同,而且每个小菱角也可能不尽相同。大的、小的,单个的、组合的。然后用五颜六色的线做成线穗,缀在下面,其中一根穿到上面来,可以用手提着,也可以挂起来。象一盏灯一样,还不时溢出一阵的淡淡的草药香味。做的小的成串挂在中间的角上,那可真成了一件玲珑精巧的工艺品。有不少巧手还专门做好了拿到集市上去卖。很抢手的!简单的造型,朴素的风格,却完美的体现了乡村古朴的民间艺术。

  还有香囊,也是孩子们的爱物。人们搜集了各色各样的花布,新的、旧的,零零碎碎的,颜色越多越好。用针密地缝起来,各色花布配以各种形状,再组成不同的图案,花样之多真叫人目不暇接。最常见的有心形的,也有新月形的、古钱币形状的。在里面放些香料。至于香囊下面是些什么,花样就不一而足了。多是把干了的蒜苔剪了适当的长度,一节一节的穿起来,穿成好几串在香囊的下面底面在用些花布做成些穗子,这些花布多是窄窄的,颜色都很鲜。更有人用各色的细绸做穗。小孩子们把这些挂在脖子上,或是系在扣子上,恰如一挂小小的香帘。这是孩子们骄傲的资本,小孩子们如果聚在一起,都会拿出自己的香囊,比比谁的更美,谁的更香。所以有的很早就开始为缝制香囊做准备了,用什么布,用这么线,做成什么形状,煞费了一番脑筋。缝香囊的时候,老人们是那样的认真,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把古老的传说,把慈祥的爱意,美好的愿望,善良的期待,把淳朴的心愿一并缝入,让这小小的香囊成为一件吉祥物,盼着晚辈们都能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

  再说说五色线。用红、黄、蓝、白、黑或是其它五种颜色的线捻成一股,这就要看老太太们的手上功夫了。手指不断的轻轻的捻动着,五根线便在手中变魔术一样合拢成五色均匀的一股了。这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如是没有一定的功夫,捻起来可就没有那么便当了,不是捻不成股,就是捻出来不均匀。或是太松,易散,或是太紧显得不够流畅。捻成的五色线如一条有着美丽花纹的五彩龙,系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脚脖子上,用来避邪。以求儿童能够健康成长,不被病魔所缠。农历五月已经是夏天了,五色线便要戴到天阴下雨时,等到雷声响过,就取下来扔在水沟里。老人们说,那五色线会在雷雨之中变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五色线当然不会变成龙,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是永远不会变的。

  门头艾、雄黄酒、菱角、香囊、五色线。这些伴我一天天长大的朴素的乡间民俗,充满着和谐、温馨、关爱,和期望,如同人们对新一辈的那淳朴的心愿,一辈又一辈流传着。

端午风俗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生动地写出了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这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快到端午节了,每家每户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形状各异,我们这里喜欢把它包成三角形。粽子的口味也繁多,如果你喜欢吃甜的,那里面的馅可以放蜜枣,吃的时候再蘸一点白糖,别提有多好吃了。如果你喜欢吃咸的,那里面可以放事先腌过的猪肉,你是不是口水已经在不停地流了呢?如果你喜欢吃比较清淡的,那就什么馅儿都不要放,这就是“白米粽”。当白米粽出锅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人们不仅自己吃粽子,还把粽子投进河里,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风俗作文 篇4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和艾叶、喝雄黄酒等……我听爸爸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他是楚国人,在国家危亡之时,他悲愤忧郁,最后投江而死,善良的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他的尸体,就包了许多美味的粽子,丢进江里。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习俗一直沿续到现在。端午节这天我的家乡德昌街上可热闹啦,街上人来人往,许多老乡从山上挖来了许多的草药,草药摆满了整个新华街。我和妈妈买了一些草药,有苦参、苦蒿、三角枫……妈妈说,这些草药是用来洗澡的,洗了澡之后身上就不长痱子,不长疮,蚊虫也不叮咬。买完草药,我和妈妈一起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许多人都在家门口挂了菖蒲、艾叶,菖蒲和艾叶可以驱蚊虫,还可以驱邪。有的人还要喝雄黄酒呢,妈妈说,喝雄黄酒可以治病,把雄黄酒洒在门口,虫、蛇就进不去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下午,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一块包粽子,我跑前跑后的为他们拿粽叶、绳子,别提有多开心。我觉得端午节可真有趣。

端午风俗作文 篇5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风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之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且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风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风俗。每到这一天,每家每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上海龙凤1314 shlf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风俗。在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与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上海龙凤1314 shlf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精选】端午风俗作文5篇】相关文章:

1.【精选】端午风俗作文8篇

2.【精选】端午风俗作文九篇

3.精选端午风俗作文四篇

4.【精选】端午风俗作文四篇

5.精选端午风俗作文3篇

6.【精选】端午风俗作文4篇

7.【精选】端午风俗作文3篇

8.端午风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