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烧大柴散文

时间:2021-06-18 15:48:06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烧大柴散文

  民俗文化是一种特定的传统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起源总是有历史渊源和时空的沉淀。过大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但因地域不同,族群不同,习俗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当人们感叹年味正在变淡,怀念和回忆那些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年俗时,传统民俗文化的悄然改变人们却忘却不了曾经的经历。

烧大柴散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的祖上是从中原河南迁到现居地的,老人说民国三年中原河南兵荒马乱,洪灾、旱灾、蝗灾连绵不绝,祖上应邻居邀请一起逃荒到山好水好,人少田多,风调雨顺的江南,扎个茅屋,开块荒地,定居下来。

  因集体逃荒,到江南后仍然抱团定居,扎根在深山老林,与外界接触甚少,所以深山里的这些外省籍村落依然保持着原籍的口音,沿袭着原籍的风俗。

  年夜围炉守岁,是中华民族的年俗,因祖上从中原迁徙而来,自然把北方的年俗保持的比较完整,许多有特色的年俗独树一帜,深刻在脑海里。

上海龙凤1314 shlf  “烧大柴”是我老家特有的年俗。“烧”是烧火取暖,“大”是大吉大利,“柴”是偕音“财”。整个词偕意之吉利和期望不言而喻。小时候我总是不明白,家里堆着那么多木炭,之前也一直烧木炭火取暖,偏偏到了过大年的时候就要烧柴取暖,烟雾、灰尘、火星,既烟雾弥漫,又灰尘四散,火星僚人,一点也不卫生。

  那时每到年三十的那一天,父亲总是早早地拿锯持斧来到山里伐树。“烧大柴”的柴首先要大,然后要易燃,要烧的时间长,火力要大,还要在烧的`过程中会爆出火星,有这么多苛刻的条件,所以并不是什么树都可以用来“烧大柴”。我们老家深山里就有一种树符合这个条件。这种树村民叫“景岗力”, 对应的学名应该是“青冈木”,到了秋季会结类似“苦槠树”籽一样的籽,人们会捡拾回来磨浆做成豆腐,现在是非常珍贵的绿色食品了。

  父亲在山里精挑细选,选中一棵一人合围不了的大树开始伐木,大树伐倒以后,我便帮父亲拉锯,将大树锯成一米五一段的树段,树杆底部是最粗的部分,这两段是要整段背回家的,父亲说这两段又粗又圆的树段就是两头大肥猪,预示着来年家里养的猪就象这两段树这么肥,这么大,这么重。其它的树段就用斧子劈开,一块一块紫红色树片象极了刚杀的年猪瘦肉。父亲一次背起近二百斤的树段,我也背起两片树片,来回往返,整棵树被父亲和我搬回了家。

  树搬回家后,父亲就早早地用一些干柴引火,架上刚刚背回家的树片和树段。家里烟雾僚绕,这个时间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虽然不卫生,却也吉庆祥和。长大以后,我深刻理解了“烧大柴”这个年俗的深刻寓意。年俗这个东西是不能用经济卫生方便来衡量的,年俗的形成有漫长的历史沉淀过程,虽然在其时可能与居住环境,生活习惯有些脱节,但保存了先祖的原始遗迹,自有一番风味。小时候过大年,吃过年夜饭以后,小孩子换上新衣服,一家人老老少少围着“烧大柴”烤火,孩子们在火堆旁追追打打,取取闹闹,母亲借着大火的光亮正在赶制末完成的新衣,父亲抽着旱烟,抿着水酒,不时地将水酒洒撒向火堆,火堆星火窜起,星光四射,引起孩子们的欢呼,过大年的欢乐就在这种欢叫声中,快乐的氛围里走向凌晨,走向农历新年。

上海龙凤1314 shlf  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敞开式的干打垒瓦房,已经被一栋栋小洋房代替。生活条件好了,村民们爱房子胜过遵从年俗,“烧大柴”的年俗已经在乡下销声匿迹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沧海桑田,年俗总是世事演变中,旧的年俗被新的年俗代替,年俗如此,世事也莫过如此。传统文化,传统习俗总是随着时空的变换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正如从前过年家人守岁一定是围炉夜谈,多年前都在埋头发手机短信,现如今应该是不停地涮屏了。

【烧大柴散文】相关文章:

烧柴的启示04-22

烧柴的启示 -作文01-01

脑筋急转弯:什么柴不能烧?08-03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成语故事01-01

忆母背柴散文随笔06-02

木兰柴,木兰柴王维,木兰柴的意思,木兰柴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励志向上经典名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05-16

木兰柴,木兰柴裴迪,木兰柴的意思,木兰柴赏析 -诗词大全01-01

丁块柴(丁塊柴)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