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

时间:2023-09-05 09:14: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锦集【6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锦集【6篇】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1

  我觉得从前的阿比林很爱爱德华,可是爱德华不会爱。在一次海上旅行时,爱德华被一个人扔进了海里,然后被一个渔夫救起。渔夫的`老婆对他很好,但她女儿还把他扔到垃圾桶里。他在垃圾堆里被一只狗救了,他和流浪汉们住在了一起,他们坐火车,爱德华被一个人踢下了火车,被一个老太太捡了起来,他又做了木头人做了一段时间,又被一个女孩爱着。女孩死后,她的哥哥爱着他。在餐车上他的头被打破了,被一个人修理好了。有一天,一个小孩抱着爱德华,她的妈妈是阿比林,她一看,原来是爱德华就把他买了。

  我觉得这本书告诉我们了要懂得爱别人,如果大家都爱别人,这个社会上就更加幸福了。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2

  看了《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之旅》这本书,这本书的主人公是爱德华·图雷恩,它是一种陶做的兔子它的主人一次次改变:先是阿比林·图雷恩、第二主人是內莉、第三主人是布尔、第四主人是萨拉·普思,第五主人是布赖斯,最后他回到了原来的主人身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懂得了爱是永恒的,爱德华经力了一次次风吹雨打,最后终于回到了他原来的主人——阿比林·图雷恩的身边,阿比林是爱德华最好的主人。

  可怜的爱德华先是被丢进海里,然后是被丢进垃圾堆里,最后摔烂了头,然后复原了,放在玩具货架上,阿比林·图雷恩发现了他,爱德华最终回到了他的.家中。

  爱德华是一只知情的兔子,虽然他是一只陶瓷做的玩具兔,但是他是一只勇敢的兔子。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3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的作者是【美】凯特迪卡米洛。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他写的是从前在埃及街旁的一所房子里,住着一只名叫爱德华图雷恩的'瓷兔子。那只小兔子很是自鸣得意,而且理由充足:他为一个叫阿比林的女孩所拥有,他对她关怀备至,崇敬有加。

  可是后来,有一天,他被丢失啦。

  凯特迪卡米洛把我们带上了一段异乎寻常的旅程——从海洋深处到渔夫的渔网,从垃圾堆的顶部到流浪汉营地的篝火边,从一个生病的孩子的窗前到孟菲斯的街道上……一路上的见闻令我们惊愕不已。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即使是一棵极易破碎的心也可以失去爱、学会爱而又重新得到爱。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4

  今天我读完了《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这本书的开头写了:从前,在埃及街道旁的一所房子里,住着一只名叫爱德华·图雷恩的瓷兔子。那只小兔子很是自鸣得意,而且理由充足:他为一个名叫阿比林的小女孩所拥有,她对他关怀备至,崇敬有加。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可是后来,有一天,他被丢失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凯特·迪卡米洛把我们带上了一段异乎寻常的旅程——从海洋深处到老渔夫的.渔网,从垃圾堆的顶部到流浪汉营地的篝火边,从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儿的床前到孟斐斯的街道上……一路上的见闻令我们惊愕不已。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即使是一颗极易破碎的心也可以失去爱、学会爱而重新得到爱!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5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今天我和爸爸读完了这本小故事,经过一些奇怪的经历,在故事的最后,爱德华虽然被人打破了头,但在玩具娃娃修理商那里被复原了,他发誓,再也不会范不懂得珍惜的错误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他被一个人接走了,就是他当年第一个小主人阿比林,她和爱德华都长大了,彼此更加珍惜对方。我很喜欢这个故事。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6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花了20分钟读了《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到了第19章。小兔子爱德华在一次旅行中,意外的和他的第一位小主人分离,之后遇到不同的'新主人,被起了不同的新名字,他的心情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原来不懂得珍惜,到越来越希望得到关心和爱护。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还有八章故事就结束了,我期待后面的精彩结尾。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09-01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书笔记04-24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书笔记10-12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书笔记(通用12篇)06-15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09-20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11-08

《爱德华奇妙之旅》读后感04-30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04-28

爱德华奇妙之旅读后感04-29

爱德华奇妙之旅读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