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楼梦读后感

时间:2023-08-19 18:03: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红楼梦读后感15篇【精品】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读后感15篇【精品】

红楼梦读后感1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她亦是心善却无闻。唯以绿色之和顺,柔和了这曲折分合的红楼美梦。

  ——题记

  黛玉葬花,这抹蓝色敏感、细腻得令人心疼;凤姐泼辣,那抹红色精明、狡黠得让人佩服……几抹亮色鲜明地夺人眼球,光芒之下掩去了无数平淡素色,可精心细读、几度畅游于此红楼美梦之中,方悟出绿色的和顺魅力——属于平儿的温柔善良。

  王熙凤的泼辣爽利、手段毒辣自是读者们有目共睹,可却难以想象平儿能够在她的身边安然处世,依旧存留着最初的善良。也许正是就此积下了福德,护佑着她在这场“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之戏中独善其身。

  她只是一介丫鬟之身,偏偏又处于最危急之境地,可却正如其名——“平儿”,亦“屏”也,柔和、制约着贾府错综复杂、利益纠葛的人际网。她是忠心为主的,贾琏变心她便首先告知了凤姐,无助的.巧姐儿也是她悉心关照着;她也是心存醇厚的,尤二姐被虐时她没有火上浇油,更是在其吞金而死后偷偷操办丧事,已尽同情之心;她更是头脑清晰的,大事当前总是少不了她对凤姐的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是她的宽容大度与王熙凤一生无法达到的成训。

  “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姐妹,独自一人,供应琏凤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这是书中宝玉对平儿的赞赏,难掩平儿的艰难处境和卑微地位,移易她的善良本性却也着实不易。

  绿色美于平和,美于不争,只是默默地柔和着世间尖利色调。她朴素得让人在鲜明色调中无处寻觅,但仍为之温柔魅力而倾倒。

  红楼美梦,一朝破灭,眼中只剩和顺如碧的她恬淡、真诚地笑。

红楼梦读后感2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楼梦》是我国明末清初小说家曹雪芹的平生呕心沥血之作。但由于后面略有些失遗,也让作家高鹗先生补了些许。《红楼梦》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妇孺皆知的“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四大名著之首。这可是曹雪芹用他的汗水酿成的芳醇甘冽的艺术之酒啊!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楼梦》主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写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至衰的悲剧故事。围绕着他们,同时也写出了无数女性的那可悲可叹的故事。

  我喜欢《红楼梦》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它有一定历史价值

  如果你认为《红楼梦》仅仅是一本虚构的小说的话,那你可就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傎红学家的考证,曹雪芹写这本书,其实也等于写了他自己的自家之事,而且曹雪芹还对当时的一些如“男尊女卑”、“封建”等当时不怎么好的.朝政做了自己的看法和批判。所以,我觉得《红楼梦》这本书是具有一定史学价值的。

  2.对人物的描写刻画十分细腻到位

  之所以说作家曹雪芹是“呕心沥血”来写《红楼梦》的,不仅从他那刻画如此精细的人物描写看出来。比如他描写林黛玉的双眼就用到了: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写得格外生动逼真。

  3.诗歌词曲丰富优美十分生动

  曹雪芹不但对人物描写十分细腻,而且也写了许多优美的诗歌词曲。如《枉凝眉》、《虚花悟》、《终身误》等,丝毫不差于唐宋大家。

  《红楼梦》是本好书,值得一看。

  《红楼梦》是我国明末清初小说家曹雪芹的平生呕心沥血之作。但由于后面略有些失遗,也让作家高鹗先生补了些许。《红楼梦》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妇孺皆知的“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四大名著之首。这可是曹雪芹用他的汗水酿成的芳醇甘冽的艺术之酒啊!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楼梦》主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写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至衰的悲剧故事。围绕着他们,同时也写出了无数女性的那可悲可叹的故事。

红楼梦读后感3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楼梦》以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楼梦》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无不张显出人物的特点,可以说那种语言的叙述找不出一斯破绽。而从中又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发展的问题,具体的症结,具体的民生国计,无不与此相关联。这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是一部柬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贾宝玉的主要性格特征是叛逆。他的行为“偏僻而乖张”,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薛宝钗人缘很好,能够了解别人的心中所想,为人比较圆滑,小心谨慎,受到了封建的束缚《红楼梦》一书,以生动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展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将出现在小说中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姥姥,她的一句“老牛,老牛,食量大如牛”便将她的直爽变现的淋漓尽致,当鸽子蛋滚到了地上,她也赶忙去拣,表现了她的艰苦、勤俭,与贾家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封建时代不同等级的人的生活差距之大。

  读完了全书,我领略到了清朝末期的社会状况,透过曹雪芹栩栩如生的描写,我也感受到了那一段感人的情感。也终于体会到,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为什么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红楼梦读后感4

上海龙凤1314 shlf  没有读过《红楼梦》的时候,对“红学”的说法是有些怀疑的。那时候我没有办法想象,一本书可以成为一门学问。直到自己也品读过、学习过,才知道其中的深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楼梦》当中咏柳絮的词便是如此。古人写状物的古诗词,并不是单纯为了描述应该物件,而是为了托物言志,达到寓情于景、寄情于物的效果,因而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写,便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立意,寄托不尽相同的感想和寓意。大观园中的几次诗会都体现了这一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薛宝钗笔下的柳絮是坚强、积极、主动的,尽管柳絮没有根,但它“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不仅如此,柳絮不甘于被命运摆布,它要积极借助于外界的力量,做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词语之间的豪情壮志让人拍案叫绝,一改女子诗词中的哀艳。这种与众不同的寓意,也是宝钗性格的体现。

  林黛玉笔下的柳絮是悲凉的,如同那些漂泊无依的女子,和她一样没有自己的`家园。柳絮没有自主性,因而它“漂泊亦如人命薄”,那有如棉桃一般的白色又勾起了黛玉的愁绪:“韶华竟白头”,年纪轻轻的她,却是身体虚弱,自知命不久矣,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吧。柳絮嫁与东风,她的生命在风中消散。

  作者能够将满腔热血与多愁善感拿捏得如此准确精到,且一人同时作出多首不同题材的诗词,这一方面就已经令人惊叹。而“柳絮”这个意象在全书中也有着明确的寓意,它指向着荣国府、宁国府当中美丽女子无依无靠的命运,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悲剧。这一意象与全书的主旨立意相契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柳絮一般的人生,终究是无奈的悲凉。

红楼梦读后感5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楼梦是一部超越时空的巨著,作者曹雪芹更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笔下一个豪门大族由盛到衰,其中的故事各个耐人寻味,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宝玉、黛玉的真挚爱情更令人唏嘘不断,不敢妄作评论,只愿说说我读后的感受与各位分享。其中重要的部分我觉得除了写一个各位族的兴衰,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纯洁的爱情。

  最主要的是写女人,一个个形象都已印入我的脑海,不禁浮想联翩。在这部小说里我最喜欢的是晴雯,她才貌出众,敢爱敢恨,性格率真,口角犀利,嫉恶如仇,真乃一女中豪杰,但却因此引起贾府主子的不满、恼恨,最后被逐出大观园,病死家中,不禁让人黯然泪下。金陵十二钗,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相同。尤二姐、尤三姐的悲惨故事,尤三姐为了爱情,情愿献出宝贵的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尤二姐贪慕虚荣嫁与贾琏做二房,王熙凤的狡猾奸诈,心狠手辣的她逼死了尤二姐,甚至连死都没有个墓碑。迎春大丫环思棋与潘右安从下就相互爱恋,最后却都为了爱情献出宝贵的生命。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慨叹唏嘘。黛玉葬花的`柔情几人知?

  黛玉与宝玉真心相爱却因为封建礼教和家族的不容,而最后导致了这场悲壮的爱情悲剧,有情人终不成眷属。曲折的故事情节,性格分明的人物,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所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爱情是不分贫富贵贱的。不能让世俗影响纯洁的爱情,虽然现在社会的拜金主义流行,甚至某些女孩子抛出“没房、没车,就不结婚的言论。”在婚姻上更讲究门当湖对,我不禁慨叹古人的爱情,他们为了敢于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爱敢于抛弃自己的一切,为什么我们反而不成了呢?难道真的是没有钱就没有爱情吗?相信读过红楼梦的您一定也会有您自己的答案,愿世俗少一些烦扰,愿爱情少一些悲剧,愿天下有情人都终成眷属。

红楼梦读后感6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中国古代小说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每一部都精彩绝伦。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最吸引我的则非《红楼梦》莫属了,因为它没有过多涉及到了军事、神话,这些可能对于一个女孩子没有多大兴趣。《红楼梦》就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它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他们的家族是因为他们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

  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红楼梦读后感7

  再次捧读《红楼梦》的时候,心中满是欣喜,虽然贾宝玉与林黛玉最后阴阳两隔,人鬼殊途,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但我从未完整地看过《红楼梦》,所以这次怎么的也得看完整本书。

  《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我在想以曹雪芹这样的纨绔子弟为什么在家族没落之后不进取一点,谋个差事,养活自己,而倾尽毕生所有的心血来“铸造”这本难得一见的《红楼梦》,荣国府内的金碧辉煌,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从未想过,又何谈见过呢?

  一个那么大的家族,几世繁荣,却也衰败得不让你有喘口气的机会。我也在想,一个堂堂阔家公子哥今日却如此凄惨,如此悲哀,恐怕他自身也不会想到吧!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倘若不是他没钱没势了,不得已写书,也不会留下如今被人称颂的一代巨著——《红楼梦》。

上海龙凤1314 shlf  看完整本《红楼梦》后,所有的人物都算是基本见过了,我最爱潇湘妃子。我欣赏她的才华,赞叹她的清傲,羡慕她的美貌,也怜惜她的薄命。一个女孩子,在母亲死后,父亲患病的情况下被接到外祖母家抚养,处处都感觉得到寄人篱下的悲哀,又清高孤傲,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宿患疾病,又恐她人耻笑,她活得好累啊。她的.《葬花吟》真的好妙。而我也觉得曹雪芹必定偏爱黛玉,要不然也不会给她的名字里按上一个“玉”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记得很多老师都说过,你初次看了《红楼梦》之后,细细体味,心中所想便是你看了此书后的感受。然后等再过几个月,你再拿出来看,肯定会有不同的感觉,每次看后感觉都不一样。

上海龙凤1314 shlf  要体会别人的难处,就要多与人沟通,对待书、学习该如此,对待人更该如此,这样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不同的东西。

红楼梦读后感8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是封建礼教。

  黛玉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柔弱的女子,她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然而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看红楼梦,我们在宝黛的爱情中反思。

红楼梦读后感9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大家好,我叫姜慧颖,今年九岁了,是三年级的学生,你别看我个子不是很高,也有点瘦,但书却读了不少,我可是个小书迷呀!我的书架总共有三层,上面摆满了书,有知识丰富的`科普书,有妙趣横生的漫画书,有生动有趣的故事书,还有……

  有一天,我在邻居家跟那个小朋友玩游戏,看到一本《红楼梦》我非常想看,于是我就问她借,那时我以为她不会借我,没想到她居然爽快地答应了,我心里顿时开心极了。

  一回到家,就拿起《红楼梦》专心致志地看着,到吃晚饭时,妈妈已经喊了好几遍了,我都没有听见,因为书里面的精彩类容太吸引我了,妈妈起的火冒三丈,对我大喊了一声,这声音就像打雷一般,我只好不舍地放下书去吃饭了。我很快吃完了饭,接着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一看,一直看到晚上七点多钟,这时妈妈叫我去床上睡觉,我不敢不从,只好去床上睡觉,可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红楼梦》总像伸着一只小手骚扰我的心,意识我悄悄地到书桌拿出《红楼梦》随手找了个小手电筒,钻进被窝,头也缩了进去,我打开手电筒,翻开《红楼梦》,借着手电筒那微弱的光,又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站在我的床边,她听见有刷刷的翻书声,就掀开我的被子,看见我打开手电筒在看书,便生气地说:”像你这样看书会伤害眼睛,而且还影响睡眠,这样做是不好的习惯,明天做完作业再看吧。“我轻声地说:”对不起,妈妈我错了,下次不敢了。“妈妈见我承认了错误,心平气和地说:”不过话说回来你可真是个小书迷呀!“听到了这话我心里甜滋滋的。

红楼梦读后感10

  我读过很多书籍,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楼梦出自清朝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之手,全书共120回,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人物的感情纠葛来写的。

  全书的主要内容是:在以前,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株草,受了天地精华的滋润,化作一个女孩子的模样,还有一块石头也化作一位公子模样,和那个仙草化作的女孩子,一起到人间走了一趟……

  京城贾府生了一个公子,因出生时嘴里含着玉,便取名宝玉;苏州城林如海娶了贾府的贾敏,两人生了生了一个千金,取名黛玉。

  黛玉和宝玉一见便觉得似曾相识,黛玉在贾府住久了,两人便熟悉了许多,两人又情投意合,都十分喜欢对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宝玉对黛玉许下承诺,将来要娶黛玉为妻,可是黛玉病重,贾府的'人怕黛玉晦气,便让宝玉娶薛家千金——薛宝钗为妻,宝钗性格活泼大方,待人又很好,所以很快就讨得了贾家人的喜欢,连仆人都对宝钗称赞有加。

  王熙凤和贾母骗宝玉,洞房里的是黛玉,宝玉便欢欢喜喜的进了洞房,谁知,坐在床上等着宝玉来娶的竟是宝钗!而黛玉当天晚上咳嗽的特别厉害,黛玉把宝玉送她的手帕、诗稿全部烧了,而黛玉的贴身丫头紫鹃和雪雁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黛玉亲手烧掉自己最心爱的东西。

上海龙凤1314 shlf  黛玉由于太过伤心,当天晚上就去世了,宝玉知道了,整天茶饭不思,最后还出家了。这段故事,也告一段落了。

  读完这本书,我很生气,为什么当时的人连自己的婚姻也做不了主,黛玉对宝玉全心全意的付出到头来却只能换得病死在他乡的结果,真是可怜!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众多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宝钗和湘云,因为她们两个的性格活泼开朗,端庄大方,而且还很大度。我比较不喜欢黛玉的性格,因为她娇滴滴的,一见宝玉和宝钗她们亲近一点就不高兴,要不对宝玉冷言冷语,要不就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谁也不见。

  我以后要多读名著,让自己懂得更多!

红楼梦读后感11

  从小就听说过四大名著,但我并不太热爱看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觉得枯燥无味,未读前,我认为《红楼梦》并无过人之处,他们之间的爱恨只不过是儿女情长,初读时我实在看不懂,后来又买了动画版,简简单单地看了一遍,回头再看原著,我又有了新的感受,体会到了作者所想要描写的情景与感受!

  康有为说:“红楼须别到,贾府大富贵。”自然《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中心,讲述一个封建大家庭由富贵走向衰败的历史,林黛玉从小体弱多病,独自一人来到贾府一一荣国府,渐渐地与性格顽劣的宝玉相恋,却被凤姐使掉包计,便使宝玉娶了宝钗,而林黛玉得知这一消息吐血身亡,贾宝玉也心灰意冷,我从中感受到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上海龙凤1314 shlf  也许很多人看完了《红楼梦》都在不停地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不能相依相守的悲剧,而痛心哀婉,或者讽刺感叹,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落寞和家庭之间的复杂与势力斗争。可有句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却很欣赏作者的写作艺术手法和书本的艺术价值,作者构思精密,语言精确,每一首诗都是作者的.文化精华,书里常常提到众仁论诗的故事,这种氛围让人羡慕,想想古代文人雅士都通过流水传送酒杯来赋诗叫曲水流觞,这多叫人羡慕啊!《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能体现人生趣味,与读者能有心灵沟通,让人打心里为那人物感到怜惜。这种心灵与感动,在今世仍有巨大的魅力,我也不禁感叹这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以上是我读完红楼梦对书中内容的感受,红楼梦内容深奥,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灵,书中一个个大胆的想法,触动着我,伴随着我成长!

红楼梦读后感12

  这里鸳鸯见邢夫人去了,必在凤姐儿房里商议去了,必定有人来问他的,不如躲了这里,因找了琥珀说道:“老太太要问我,只说我病了,没吃早饭,往园子里逛逛就来。”琥珀答应了。鸳鸯也往园子里来,各处游玩,

  不想正遇见平儿。平儿因见无人,便笑道:“新姨娘来了!”鸳鸯听了,便红了脸,说道:“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等着我和你主子闹去就是了。”平儿听了,自悔失言,便拉他到枫树底下,坐在一块石上,越性把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才凤姐过去回来所有的形景言词始末原由告诉与他。

  这段说到为躲尴尬的鸳鸯来到大观园,不巧遇到出来闲逛的平儿。平儿为显摆自己消息灵通,一句“新姨娘来了!”把这个心里正不自在又无计可施的鸳鸯惹毛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平儿是贾琏的妾,算是半个主子,此刻又兼任了荣国府当家奶奶王熙凤的助手,在众奴仆面前正是权势熏天的`时候;而鸳鸯虽然是家生奴才,但却是贾母最信任的大丫头,贾府的头层主子们也轻易不愿意得罪她。而这种

  情况天长日久、日积月累下来,鸳鸯学会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谋生存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正因为如此,鸳鸯面对平儿的取笑,又气又急,张口就说要去找“你主子闹去”。

  鸳鸯气急之余的这句话,既有威胁的意味,也有俯视的角度,加上贾琏凤姐夫妻日常面对鸳鸯时还有三分客气,平儿听了之后自悔失言。

上海龙凤1314 shlf  平儿和贾琏、王熙凤一样,也不想得罪这么一个特殊的丫头,因此听鸳鸯这么说,也觉后悔。但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那是无法收回的,只能想办法补救。

上海龙凤1314 shlf  平儿补救的方法非常简单,还是老套路,向人泄露主子的秘密,以换取对方的信任。这次,“便拉他到枫树底下,坐在一块石上,越性把方才凤姐过去回来所有的形景言词始末原由告诉与他。”

  之前我们就说过,平儿的好人缘是怎么来的?全靠出卖主子的秘密而来。这一段不过就是一个佐证罢了。

  说实话,我越来越不喜欢平儿。

红楼梦读后感13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今年断断续续的又读完了一遍《红楼梦》,掩卷而思,真有一种“云深不知处”之感,红楼中那些可爱又可怜的女孩儿,牵动着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心啊。

  曹雪芹笔下的人物都独具人性,千人千面,没有丝毫的雷同首先要说的就是黛玉,黛玉多愁善感,体弱多病,身世孤单,精神压抑,加上寄人篱下而又性情高傲敏感,使得自我十分脆弱。黛玉初进贾府时,时时细心,事事谨慎,言谈举止慎之又慎,恐怕被别人耻笑。

  第一次见到宝玉其人时,油然而生了一种亲切感。而宝玉眼中的黛玉,自然与众人眼中的不一样,“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所以当发现这个“神仙似的妹妹”没有玉时,竟摘下自我的玉,狠命摔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很多人喜欢黛玉,不喜欢宝钗,我也佩服黛玉的'美丽才情,但总觉得大家闺秀就应当如宝钗般大度有气量,不要像黛玉般小肚鸡肠、尖酸刻薄。宝钗博学多识,深沉理智,端庄贤淑,然而也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的出嫁其实更多的是遵从母亲之命,嫁给了一个不爱自我、亦不被自我所爱的丈夫。

  贾母说她的一段话我很喜欢;“大凡一个人,有也罢没也罢,总要受得富贵耐得贫贱才好。头里他家这样好,他也一点儿不骄傲,之后他家坏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待他好,他是那样安顿,一时待他不好,不见他有什么烦恼。我看这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做人就应当这样,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楼女儿们个个个性鲜明、美丽可爱,《红楼梦》这本书每次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它真是一本值得我用一生去品读的好书。

红楼梦读后感14

  近日,我一口气读完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千愁万绪缠绵在心头,剪不断,理还乱。

上海龙凤1314 shlf  《红楼梦》一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末世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贾府由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书中的人物大都是伤感的。林黛玉的苦恋无果,含恨而终;薛宝钗如愿得偿,到头来却守了寡;贾宝玉看尽人间悲离,出家当了和尚……仔细品味,那些悲惨的结局,有当时社会背景的一部分原因,却也与他们的性情、人格不无关系。书中最典型的人物要数林黛玉了。

  林黛玉是典型的多愁善感性格。在一次偶然散步的时候,黛玉看到了凋零的花瓣被来往的府人碾作尘土。看着看着,她便想到了自己的身世,自己寄人篱下,受尽苦闷,无人疼爱,不正如这飘零的花儿?不禁悲从中来,为花儿,更为自己惋惜。于是便有了她哭哭啼啼地把花瓣小心地收起来,用泥土掩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正是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往复循环,我们不必为此悲叹,而应用一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积极心态去赞美它的无私与奉献。林黛玉正是把这种自然现象看得如此伤情。在对待府中的`人时,更因看不惯他们的唯利是图而显得高傲孤僻,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最后看尽人情冷暖,抑郁而终。

上海龙凤1314 shlf  林黛玉,一个标致聪慧、满腹文采的天才女子。若能心胸开阔,积极乐观地处事待人,不那么高冷,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让我们吸取林黛玉的教训,真心对待身边的亲朋好友,宽容他人,收获友谊,感恩父母。你会发现,退一步便是海阔天空!

红楼梦读后感15

上海龙凤1314 shlf  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之幸也!不是我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杯具,且听我细细述来。

  如果黛玉还活着,以她瘦弱的身子骨,你能想像她看着宝玉与宝钗过着幸福的生活,在她面前炫耀时悲痛的模样吗?再者,她能理解贾府被抄的打击吗?我想,非也。

  在宝玉拜堂成亲的那一刻,高鄂将高傲孤僻的黛玉写得那么微不足道,她没有笑着离开,而是指天哭地地走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她还是我们所认识的黛玉吗?不是。我觉得曹雪芹本意非此。

  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给不了黛玉幸福。他连自我都保护不了,我们还指望他来保护黛玉吗?整天跟在一群女孩的后面,对她们温柔体贴。你怎样明白他哪一天看上了哪一个女孩,便抛弃了我们黛玉,嫌弃我们黛玉。就如紫娟说的那样:“你的花言巧语我们已经听腻了,就只会抠死人。”他与宝钗结婚后,在宝钗怀有身孕之时,弃她而去,做了和尚,让宝钗独守空房。他对宝钗如此,那么,他对黛玉也能够如此。再者,如果有一天,贾府重整旗鼓,你能想象黛玉洗碗下厨做汤的情景吗?到了数年之后,宝玉突然发现黛玉老了,脸上的皱纹多了许多,再看看,身边的袭人就宛如当年的赵姨娘,他怎得又不想起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现实世界本来就不应是非黑即白,也许历来许多人悲叹黛玉之身世,可谁又能确定黛玉不是世间的幸运儿呢,毕竟爱过、痛过、哭过、笑过便是人生,既然尝遍人生之酸甜苦辣,亦没有白走世间一趟。她的生命在故事最华丽之处结束,如昙花一现,留下世人的无限唏嘘,也是一幸事呀。

  所以,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的万幸啊。

【红楼梦读后感】相关文章:

《 红楼梦》读后感11-11

《红楼梦》读后感02-07

《红楼梦》的读后感01-18

《红楼梦》经典读后感02-13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08-12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08-12

《红楼梦》读后感[经典]07-27

《红楼梦》读后感06-25

红楼梦的读后感02-21

《红楼梦》的读后感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