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从头到脚“玩节拍”

时间:2021-11-06 12:19:49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头到脚“玩节拍”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要正确地感受音乐,必须用整个身心去感受。”节拍是构成音乐的基础动力,在音乐的怀抱中才能得到挖掘和发展。音乐从头到脚流动着节拍,要在玩中感悟音乐、热爱音乐。   聆听中寻找节拍   节拍的学习,应把握其稳定性和均匀性,深入了解节拍的含义;还要感受节拍的统一性、标准性和稳定性;带领学生在音乐中体悟节拍的特点,使之更加明确节拍在音乐中的支柱作用。例如:通过对《郊游》和《共产儿童团歌》的聆听,能感受音乐赋予节拍的不同内涵。《郊游》的节拍轻松愉悦,《共产儿童团歌》坚定有力,通过聆听激励学生的想象“好像是军队”。抛出问题:“刚才两段音乐都是在走路,他们都什么不同呢?”通过讨论,学生得出了音乐的情感不同,《郊游》是轻松的,而《共产儿童团歌》是威武雄壮的。聆听是节拍体验第一步,通过不断的聆听感悟,才能感受节拍音乐性,进而获得音乐经验。   歌唱中体验节拍   刚入学的小学生节拍感还不强,节奏和节拍没有建立相应的联系,在长音演唱中节拍不稳定。通过演唱培养节拍感是最常见的方法。以《愉快的梦》为例,6/8拍是复合拍,由两个三拍子组成,既带有一种二拍子的稳定感,又具备了三拍子的流动感,是二拍子和三拍子的结合。通过歌唱体验节拍特点,可以帮助形成良好的节拍感。学生们通过节拍流动来获得长音体验,形成左右摆动两次的时长概念,演唱的节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乐器合作中稳定节拍   节拍的稳定和统一是音乐合作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通过简单的乐器合奏是非常合适的形式。在乐器活动中,一般先出现恒拍乐器,比如卡巴萨、木棒,给所有参与演奏的学生一个统一的恒拍;其后加入鼓声,制造出二拍子强弱关系的音响;其余节奏乐器慢慢叠加,最后再加入音条琴演奏主旋律。节拍乐器是乐器演奏的枝干,其他音响则是绿叶和花朵,没有了枝干,绿叶和花朵也都不存在了。通过乐器合作,学生们很自然地获得节拍感的体验并有了合作意识。   声势活动中流动节拍   让音乐动起来,改变“只动嘴、不动身”的习惯,提高学生对节拍流动的体验。如简单的四拍子,如果只用手或只动嘴,就只能得到4个相同的声音,音响效果单调,并且容易出现强弱混淆;如果把不同的拍点转到不同的身体部位来进行练习,就会出现很多非常有意思的音响。当“X-X-X-X”变成“Bong-Da-dong-qia”(脚-拍腿-拍胸-捻指),或变成“Bong-ca-dong-ca”(跺左脚-拍手-跺右脚-拍手),或变成“Bong-Da-dong-qia-qia”(脚-拍腿-拍胸-双手捻指)。这样,音乐节拍就在“脚-腿-胸-指尖”进行流动了,大家的身体自然记忆了音乐的节拍流动性,音乐能量就会在身体里循环流淌。创造性地进行声势活动,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节拍的流动性,更好地体验强弱拍之间的动能流动,把音响转换为动能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节拍音乐感。   理性思维中梳理节拍   节拍作为音乐的“脉搏”,经过音乐历史长河的梳理,形成了节拍体系。通过理性思维,理解节拍知识以及不同节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将感性音乐经验上升为理性音乐思维,为音乐的持续学习奠定基础。例如:《金蛇狂舞》“螺丝尾”乐曲结构特点和节拍就有密切联系。四拍子逐渐缩成一拍子,重音之间的时值越来越短,直至最后完全由强拍组成,体现了音乐结构的渐渐密集和动能的不断壮大,最后到达高潮后的过程。节拍变化显示动能积聚的过程。学生们通过体验节拍强弱变化,一步步感受音乐情感的不断推进和动能的不断积聚,感受到节拍随着音乐情感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是对节拍体验的又一次升华。   情感体验中升华节拍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通过在情境中体验节拍,以情感主导节拍音乐感的体验是非常有效的练习。以杭州童谣《一只鸡》为例:“一只鸡,二会飞,三个铜板买来滴,四川带来滴,五颜六色滴,骆驼背来滴,七高八低滴,酒里浸过滴,实在没有滴。骗骗伢儿滴。” 观察发现,该童谣里充满了数字。通过地方话念童谣活动,让学生们感受杭州地方韵味,感受童谣重音点就落在每句的第一个数字上,自然形成的重音将节拍分割成2、3、4三种拍子变化;在朗诵与游戏过程中,学生们自然掌握了变化拍子。学生对节拍的掌握,是建立在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基础上的,情感体验有助于节拍感的形成。   内心架构节拍体系   节拍体系是音乐体系非常重要的构成基础。如果能在内心架构起节拍体系,那么就架构起了音乐学习的脉络。中国节拍体系自成一体,节拍体系带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例如:我国古琴演奏者是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对乐曲进行节拍与节奏的再创作,带着自由和情感的节拍与节奏才是打动人心的音乐点。我国的“板眼”“散板”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拍,甚至无法用记谱法准确表现出来,这是中国音乐体系和外国体系不同地方。在感知这样的乐曲时,更多的是通过体验“散板”击拍的方式来体会节拍、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从头到脚“玩节拍”“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而这些都取决于音乐内在的动能与动力的变化与联系,只有用心体验才能慢慢建立这样的节拍体系,才能真正掌握中国音乐的精髓。作为中国人,学习、体验、感悟直至形成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节拍体系,才能成为中国音乐的传承人和发扬人。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认为:音乐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节拍是音乐的基础,将之落实到游戏活动中,遵循了学生的爱玩天性,让音乐充满于身体乃至心灵,让音乐回到“原本性”的状态,享受音乐的快乐。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文渊小学)

【从头到脚“玩节拍”】相关文章:

节拍的类型01-21

《节奏与节拍》教案07-26

从头到脚做运动01-10

从头到脚说健康07-08

节拍器作文02-27

节拍器作文03-01

青春节拍作文09-04

高三的节拍作文08-24

冬季从头到脚的保养秘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