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时间:2021-11-05 15:25:30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以及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整合,首先我们要考虑语文学科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任务是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学会利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人们对学习知识的认知,包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在于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更是如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导入,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科学地设置学生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我在教《望洞庭》一诗中,做了以下的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

2、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景象?学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4、你能用上一些词语来形容吗?学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上海龙凤1314 shlf5、过渡,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色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的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湖的美诗佳句。在一千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来到了洞庭湖边,看到这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播放多媒体录像,出示诗和配乐诵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运用多媒体教具,使学生看到了洞庭湖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壮观景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上海龙凤1314 shlf二、运用电教手段 ,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现代课堂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针对学科实际,制作出一些动态课件,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发现规律,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第二自然段时,我做了以下几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1、出示西湖图画,播放录像中的漓江水,使学生直观感知,激发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2、再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漓江水与别处水的不同之处,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3、结合课文的相关词句读一读。在学习过程中,我利用了图画。录像等手段 ,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又如《桂林山水》第三自然段中,我首先出示图画,播放录像,再让学生观察,画面中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那些显著的特点。当学生看到这奇异秀险的山峰时,都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我乘机追问:桂林的山峰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之外,还像什么呢?学生个个争先恐后:有的说像好斗的公鸡,有的说像下山的猛虎,有的说像含苞欲放的莲花……

上海龙凤1314 shlf通过画面使学生感受到了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利用多媒体教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三、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教学的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有大量的形象的教学内容需要展示,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其中包括大量的图片、影音资料和影视资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悬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下,以丰富的想象、牢固的记忆和灵活的思维获得学习的效果。例如《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颇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在教学中,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借借助录像,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壮观场面,通过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营造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

四、运用电教手段,培养朗读能力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运用电教手段可以烘托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声情交融的读书。多媒体播放的朗读声音,清晰标准,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更能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台湾蝴蝶甲天下》、《桂林山水》等表现祖国壮丽河山、旖旎风光的文章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先一边听范读,一边欣赏此地的风景录像。电化教学把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融于一体,使学生仿佛在如画的湖光山色中漫游。这样学生再朗读课文时必定感情充沛,有声有色。

综上所述,电化教育以形、声、色、情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受到了美的熏陶,能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可以引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媒体使用得当,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会产生显著、独到的效果。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相关文章: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01-20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09-03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论文09-07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07-26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10-07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01-20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01-20

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10-24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