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良种补贴政策的研究

时间:2021-10-30 19:58:47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良种补贴政策的研究

良种补贴政策的研究分析

良种补贴政策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中国农业良种补贴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运作有机结合的视角来探究中国农业良种补贴政策的内在规律和未来走向。从2002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对良种补贴资金投入由1亿元增加到220亿元,补贴范围涉及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十余种农作物,补贴地点由各个粮食主产区试点面向全国稳步推进。然而,良种补贴政策在实施环节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农民和政府双方来讲,更好的改进良种补贴政策使其更好地为农户服务成为各方努力的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关键词: 良种补贴,效果分析,改进

1.引言

良种补贴是指政府对使用优良品种的农户按其种植良种面积或数量给予一定标准的资 金补助,其目的在于以资金补贴为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作为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2.良种补贴政策实施背景

良种补贴又称良种推广补贴,是中央财政为扶持农民生产选用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降低农民用种成本增加收人而提供的资金补贴。

上海龙凤1314 shlf具体做法是国家粮食风险基金出资,由各地具体情况而定,选择适当的补贴计算方法,并按确定的补贴依据和标准逐级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向农业提供补贴的基本原因是农业比较优势的下降及由此产生的农业劳动者收入下降,农产品供大于求。同时农业产生了无法由市场来衡量的社会利益,另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食品价格的增加对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影响作用减弱。因此来自于非农利益者对提高农产品价格等农业保护的反对减少,从而减少了政府实施农业保护。良种补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第一,农业在中国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中国 实施农业补贴的必要性; 第二,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我国农业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中国农 业支持政策转变的现实可行性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 第四,从中国农业对于工业化的贡献 的角度看农业补贴的必然性; 第五,从社会公正的角度看中国实施农业补贴的紧迫性。

3.良种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上海龙凤1314 shlf从2002至今,中央财政对良种补贴的投入已达400亿元。由于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愈加关注,以及2008年初爆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和近两年的外资企业大肆抢占我国种子市场的现状,决定了良种补贴政策必将继续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实施下去。目前,良种补贴政策呈现以下几点特征:

首先,补贴品种增加。在实施补贴的初期,只是对高油大豆进行补贴,随后补贴的范围不断扩大,现已涉及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棉花和油菜等经济作物,补贴的范围不断扩大。

其次,补贴资金增加。2002年一共补贴了1亿元,2003年为3亿元,到了2008年已达到121.86亿元,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达到了154.72亿元。再次,补贴面积扩大。2002年为1000万亩,2004年增加到2.47亿亩,2005年则为3.67

亿亩,2007年达到4.51亿亩,2009年为5.23亿亩,占到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28%,值得注意的是,我围财政对经济作物的补贴力度更大,棉花补贴占全部播种面积的40%,而油菜则是全部补贴。

最后,补贴地域范围扩大。原先小麦和玉米补贴只包含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现在已扩大到13个小麦和禾米主产区。而水稻和油菜则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良种补贴。

4.良种补贴政策实施问题

良种补贴政策自2002 年在我国实施以来,其在农民增收良种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凸显了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补贴标准偏低

自从2002年制定该政策以来,除了2008年将晚稻的补贴标准提高了210元每公顷以外,绝大部分农作物的补贴标准没有进行调整,粮食作物维持105元的标准,经济作物维持在252元的标准,远低于作物的生产成本,这就直接导致了补贴效果不明显,政策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地显现。

4.2利益关系不协调

上海龙凤1314 shlf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区均按照粮食种植面积来计发直接补贴金额,因为这种补贴方式具有计算简便、执行成本较小等优点。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粮食直接补贴发放标准由各省市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由此导致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发放的粮食直补标准存在很大差异。一些粮食主销区执行的粮食直补标准要远远高于主产区。在粮食直接补贴实际执行上,主销区发给种粮农民的补贴资金标准要远远高于主产区。生产粮食,从而减少了主产区粮食的需求,损害了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利益,这也增加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成本。

上海龙凤1314 shlf4.3补贴资金规模比较小

上海龙凤1314 shlf难以真正实现对农民利益的.保障作用。现有全部补贴远不足以弥补农民因农资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支出。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虽然效果明显,但除了水稻良种补贴外,小麦、玉米和大豆良种补贴规模都相对较小,实施范围都局限于部分项目区难以在全国范围产生整体效应,实现生产条件的根本改善。

4.4阻碍科技进步

上海龙凤1314 shlf为稳妥起见,许多地方在补贴品种的选用上,宁愿选用推广种植时间较长、风险小的品种,也不愿意选用新品种,同时老品种往往还具有价格上的比较优势,这样项目实施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落后,妨碍了新品种的推广。

上海龙凤1314 shlf5.完善良种补贴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我国实施的良种补贴主要有直补与良补两种形式。直补是将补贴资金与种植面积挂钩,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给农民。而良补是将补贴资金与购买指定的主导品种挂钩,或通过给与供种单位补贴,使其以体现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将良种直销给农户,也可直补到购买指定的主导品种的农户。但因为两种良种补贴方式都存在诸多问题,我们经过对比分析后提出以下建议:

5.1完善良种补贴机制,减少补贴行政成本 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涉及到项目区选 择、招投标以确定供种企业、配套技术培训、规范供种及项目资金管理等众多环节,为保 证政策落实的有效性、合理降低政府进行良种推广的成本,有必要建立良种补贴的长效工作机制。该机制应主要从规范相关财政、农业部门行为入手,使良种补贴各环节有序分工、职责。

5.2良种补贴是发展粮食生产的技术项目与财政政策的有机结合 良种补贴是近年来为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种粮 农民收人出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符合确12条规则、确保粮食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支农惠农政策,是政策与项目的有效结合。良种补贴政策实行项目化管理,通过项目申报,改“领任务”为“请任务”,实施方案更加可行和务实,同时增强了项目县和基层干群实施良种补 贴的主动性,实施主体明确,责任明确,组织管理高效、协调、有序,能同时发挥科技与政策的双重效应。

上海龙凤1314 shlf5.3加强配套推广,充分发挥良种效能

上海龙凤1314 shlf在良种补贴实施过程中,各项目省份应该因 地制宜地积极推广相关技术,通过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专家田间作业指导来加强农户 对良种与新技术的认识,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同时,要通过完善项目区农田 基础设施来改善农田作业条件,有效灌溉和搞自然灾害能力是良种效能发挥的关键。

良种补贴更加注重“良种推广”, 不是停留在“补贴”上。单纯的种子补贴,与种子价格直接挂钩,应属于“黄箱”政策,而 良种补贴,不仅是通过良种推广的环节将资金补贴给农民,更重要的是以此为手段,将良种 和配套技术进行推广普及,并延伸至优质粮食产业的各个环节,强调提高粮食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改善粮食品质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5.4规范良种市场,确保农户得到实际利益 政府借补贴直接干预了良种市场。从操作中来看,良种政策导致了寻租行为,不利于良种市场的发展,甚至可能损害农户的利益。这就需要规范良种市场,明确良种推广补贴所用种子定价机制,并加强种子质量、种子价格的监管和调控,防止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以及借良种补贴哄抬种子价格等,从而保证农民切实从补贴中受益。

【良种补贴政策的研究】相关文章:

良种补贴政策宣传06-14

良种补贴政策(农网)06-14

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简要问答06-14

良种补贴存在问题建议06-14

我国良种补贴政策实施五年成绩显著06-14

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10-18

云南今年首次实现小麦良种补贴07-16

良种肉羊购买财政补贴合同09-24

农业补贴政策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