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2-11-25 10:08:02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子的经典语录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语录都很熟悉吧,语录不讲求篇章结构,形式较为灵活。什么样的语录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的经典语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孔子的经典语录

  孔子的经典语录1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2、【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6、【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7、【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8、【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9、【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10、【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11、【孔子语录】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上海龙凤1314 shlf  12、【孔子语录】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13、【孔子语录】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14、【孔子语录】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15、【孔子语录】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16、【孔子语录】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7、【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18、【孔子语录】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9、【孔子语录】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20、【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1、【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22、【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3、【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24、【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5、【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26、【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出自:孔子《中庸》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7、【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孔子《中庸》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28、【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29、【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30、【孔子语录】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31、【孔子语录】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上海龙凤1314 shlf  32、【孔子语录】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33、【孔子语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4、【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35、【孔子语录】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36、【孔子语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37、【孔子语录】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38、【孔子语录】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39、【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孔子《大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上海龙凤1314 shlf  40、【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41、【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出自:孔子《大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2、【孔子语录】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43、【孔子语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44、【孔子语录】《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45、【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46、【孔子语录】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上海龙凤1314 shlf  47、【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出自:孔子《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48、【孔子语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49、【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50、【孔子语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孔子的经典语录2

  1.礼之用,和为贵

  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5.朝闻道,夕死可矣

上海龙凤1314 shlf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7.德不孤,必有邻

上海龙凤1314 shlf  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9.听其言而观其行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三思而后行

  1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上海龙凤1314 shlf  15.敬鬼神而远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8.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的经典语录3

  (二)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七)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八)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九)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十)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十一)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十二)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十三)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十四)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十五)予独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十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十七)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十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十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十)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十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二十二)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二十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十四)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十五)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二十六)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十七)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十八)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十九)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三十)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三十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三十二)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三十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三十四)未知生,焉知死?

  (三十五)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十六)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十七)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三十八)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十九)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四十)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四十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十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四十三)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十四)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四十五)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四十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四十七)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四十八)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四十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十)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五十一)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十二)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五十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十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五十五)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十六)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五十七)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十八)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十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六十)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六十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六十二)知我罪我,唯其春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六十三)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六十四)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六十五)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六十六)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六十七)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六十八)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六十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七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七十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七十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七十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七十四)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七十五)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七十六)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七十七)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七十八)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七十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八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八十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八十二)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八十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孔子的经典语录】相关文章:

孔子经典语录01-18

孔子的经典语录02-10

孔子春秋经典语录08-10

重温孔子的经典语录02-10

孔子儒家经典语录02-10

孔子的经典语录111条02-10

孔子乐经经典语录02-10

孔子经典语录中英双语版02-08

高中年级孔子经典语录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