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回乡偶书的诗意

时间:2023-10-27 10:53:02 海洁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回乡偶书的诗意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回乡偶书的诗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原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翻译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上海龙凤1314 shlf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回乡偶书》的诗意

  《回乡偶书》写了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离开了家乡,带着希望和梦想去看外面的世界。如今,他老了又回到了他早前离开的地方。抒发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这组诗。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作者简介

上海龙凤1314 shlf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称为“仙宗十友”。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十九首。

【回乡偶书的诗意】相关文章:

李清照:偶成04-07

天净沙·秋的诗意12-10

观沧海的诗意09-09

忆江南的诗意赏析12-13

蜀中九日的诗意02-02

暮江吟的诗意10-09

赠范晔的诗意03-29

渔歌子的诗意11-25

示儿的诗意赏析07-15

长相思的诗意赏析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