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题八咏楼赏析李清照

时间:2024-05-12 14:00:33 艺诗 诗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题八咏楼赏析李清照

  题八咏楼赏析,这是李清照一首著名的诗,当中一句‘江山留与后人愁’流传千古,脍炙人口。本文题八咏楼赏析由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题八咏楼赏析李清照

  导读:

  宋朝流行写词,李清照的作品中也多数是词,且词的艺术成功极高,下面这首是作者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其原文如下:

  题八咏楼

  宋·李清照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题八咏楼 翻译:

  无

  题八咏楼 字词解释:

  ①八咏楼:在宋要州(今浙江金华) ,原名元畅楼,宋太宗至道年间更名 八咏楼,与双溪楼、极目亭同为萎州临观胜地。

  ②南国:泛指中国南方。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十四州:宋两浙路计辖二府十二州(平江、镇江府,杭、越、湖、要、明、 常、温、台、处、衢、严、秀州) ,统称十四州(见《宋史·地理志悦》)。

  题八咏楼 背景:

  该诗作于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或五年,李清昭避乱流寓金华时。

  题八咏楼主旨:

  诗人感叹祖国山河破碎,徒成半壁,表现了强烈的忧国之情。

  题八咏楼赏析:

  在这首诗中,以短短的28字表达了作者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的感情,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作者简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背景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李清照避难金华,投奔当时在婺州任太守的赵明诚之妹婿李擢,卜居酒坊巷陈氏第。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名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杜书瀛:李清照的这首词(武陵春)和这首诗(题八咏楼),不但写作时间相近,而且写作地点相同。我到金华开会,有幸登临座落于该市东南隅的八咏楼。此楼乃南朝齐隆昌年间(公元五世纪末)东阳郡太守沈约(休文)所建,位于婺江北侧,楼高数丈,屹立于石砌台基之上,有石级百余。……李清照当时己年过半百而孑然一身,国破家亡,生灵涂炭,江山破碎,物是人非,此情此景怎能不感慨万千!其愁其苦,非一般人所能忍受。李清照在这种情境之中写的词和诗自然而然涉及到“愁”,而且于国于家于己,都是大苦、大悲、大愁。但是,请读者诸君将这词和这诗对照一下便可体味到,同是李清照一人,同在一个地点、一个时间,同样是写“愁”,其词其诗却很不相同:她的词哀婉凄美,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炸锰舟,载不动许多愁”;而她的诗却愁肠中充满豪气和壮阔,所谓“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不能不说与两篇作品分别属于词和诗的不同体裁样式相关。

  王延梯:此诗作于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卜居金华时。其中十四州引《全唐诗话》贯休诗:一剑霜寒十四州。

上海龙凤1314 shlf【题八咏楼赏析李清照】相关文章:

玉楼春李清照赏析03-21

《题岳阳楼》原文及赏析02-26

蝶恋花李清照赏析12-08

咏琉璃赏析07-31

西施咏原文及赏析11-14

咏傀儡原文赏析12-17

螃蟹咏原文及赏析12-17

咏鹅原文及赏析11-15

咏华山原文及赏析12-18

咏荔枝原文赏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