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时间:2021-09-05 09:32:50 教育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 shlf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语文是实用性和审美性兼具的学科,虽然语文不是专门的艺术性学科,但是其内在的艺术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教育。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阐述。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一、优化审美教育内容,为审美教育建立良好基础

  1.感知自然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自然美就是事物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美,这种美能使人心情愉悦。例如,在讲《春》这篇文章时,全文通过对春意的描写,体现出来的是春天万物的清新隽永,作品既是写景,亦是抒情,富有诗意,言语简炼,值得学习。

  2.感知社会美

  对于社会美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文章中人物的美与丑,来进行人性的对比,在感知人性美的同时揭露人性的丑陋。例如,《西门豹》这篇课文中就有很强烈的人物对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将西门豹与巫婆加以比较分析,从而教会学生认识人性的美与丑。

  3.感知艺术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对艺术美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对文章用词、用句进行分析,再以讲解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印象,让学生独自体会文中的艺术美,在日常阅读训练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培养语感,并形成美的感知能力。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审美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上海龙凤1314 shlf  能否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是决定审美学习的关键要素,师生之间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就要把握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师生之间能够以一个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和互动,只有在这种状态之下,才能够真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态度,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要公正公平,以客观的审美眼光看待学生的理想和态度,要尊重学生的基本人权和尊严,把学生当作是独立的个体进行教学,不能打压和强权,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学会把学生当作学习上的朋友。在某些问题上,教师可以适当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的思维大多是活跃的,有些问题教师无法解决,学生以另一个角度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时教师就要虚心向学生进行“请教”,这样不仅协调了师生之间紧张的关系,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保持他们自由率真的天性,以自由的眼光看待事物。只有形成这种平等对话的教育格局,才能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

  三、运用多种手段,为审美教育的落实提供保障

  1.读透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之中的内容包含万千,教师带领学生对教材内容了解透彻,这对学生的审美教学是很有帮助的。要想读透教材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对字词进行把握,比如,《乡村的夜晚》这篇文章写道:“乡村沉浸在恬静的气氛中。”教师这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沉浸’是什么意思,在这里用到这个词有什么寓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带入到文章中去再次进行阅读,就会通过多次的理解而真正体会到这里所说的就是乡村处于一片非常安静的`环境里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时,一些画面是学生无法体会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将静态语言转化成动态画面,再配以语言介绍。在讲《祖国多么广大》一文时,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就可以展示不同地方、不同季节的祖国之美,这既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设置情景,对学生进行指导性阅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讲《美丽的公鸡》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首先对学生进行指引朗读,尤其是带感情阅读,然后让学生角色扮演,以体会文章中每个角色的感情和特征。审美教育就是教学工作者按照当今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意志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和情趣的培养,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并实际操作,最终提高审美境界的一个过程。随着当代社会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很符合时代潮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是学生感知世界、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09-23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09-09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论文09-12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09-22

浅析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09-06

旅游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论文12-01

浅议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09-09

大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09-11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