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美感论文

时间:2021-10-06 17:44:40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 shlf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美感论文

  摘 要: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美感论文

  关键词:美能生乐 痛作者之所痛 恨作者之所恨 爱作者之所爱 人情美 人性美 陶冶情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而言,选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佳作,也有被盛赞为“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既有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契诃夫的名篇,也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代表《红楼梦》。仔细体味,体裁全面、题材新颖、格调清新,一篇篇文质兼优的佳作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华美世界。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因素得天独厚,美感情调四处洋溢。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却不喜欢语文课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本来,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解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遨游。”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本文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正如古人所言:“披之以情,以情悟文。”胡适的《我的母亲》写得清新质朴,十分动人,教学时我们应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例如,分析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这些细节,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分析母亲对“我”、对其他亲人、对自己名誉的不同态度和做法,感受母亲的`思想性格和为人特点,使学生真正窥视到母亲那颗金子般的心灵。这样让学生在饱含感情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了最崇高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正如建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成建筑形式新颖、独特的美感?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要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作分析领会。如,把握鲁迅《藤野先生》一文的材料安排:“相识——相处——离别——思念”,抒发对藤野先生的热爱、感激之情,通篇还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全文布局严谨,结构完整,给人以统一和谐的美感。

  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知道,作为教材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也不是碧天的银星,抬头可以看得见。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和生动逼真的意境中,因此应开辟学生审美想象的通道,即通过作者用来描写艺术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使学生在审美欣赏、想象中得到熏陶。如,教学冰心的《谈生命》,我们可以通过文章的优美语言来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可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像,用语言去描述“春水、小树”的视觉形象,体会“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总之,利用美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会使文章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法指导》.河池地区教研室主编。

  [2]《语文课堂艺术》.河池地区教研室主编。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张云岗《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史的美感教育》。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刘伯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上海龙凤1314 shlf  [6]诸荣会《从优美到崇高》。

上海龙凤1314 shlf【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美感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论文01-25

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思考论文05-24

音乐教学的美感论文04-14

中学语文课堂亮点教学论文03-01

避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废话论文05-14

浅谈平凡中蕴含的美感力量论文06-07

中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研究教学论文02-18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教育论文02-25

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论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