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建构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论文

时间:2021-09-21 11:28:0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构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论文

  建构主义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哲学理论于20世纪八十年代风靡欧美大陆,随后又蔓延于其他各个学科领域,并且在教育界取得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成为21世纪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建构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论文

  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是一个主张远离客观主义学习而进行建构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的建构性是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无论是皮亚杰的个体心理建构主义还是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都承认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注重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人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正如冯格拉塞斯费尔指出的:“知识既不是通过感官也不是通过交流而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建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生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并且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在原来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二、学习的探究、合作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很重视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每个共同体、共同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新发展区”它们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而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满足后,就会建立新的“发展区”。这种交错的发展中的合作,能够使学生在他们的智能所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中达成共同的或高级的理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活动的主体是解决问题。学生使用探究的方法,运用各种资源,对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一个问题结束以后,再进入到下一个问题的探究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亢奋状态中,学习气氛也是相当的活跃。并且,问题的解决不是单个人完成的,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来完成的。,合作性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学生们一起回顾、研讨和解决某一个问题时,他们的知识结构就能够取长补短,通过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使知识得到增长。

上海龙凤1314 shlf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每一个人知识建构的质量、深度和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加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与合作,把学生都吸引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互相之间观点的碰撞和摩擦,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

  三、学习的社会、情境性

  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是过分注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这些知识不但在很短的时间里大部分很快会被忘记,而且记住的东西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发生的,如果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经常和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或者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能够迅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来,将会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所学的知识和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赋予所学知识以新的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征,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对自己的角色应作出改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

  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依赖于脑子中的旧知识,旧知识将在课堂上被激活,并被运用到新知识的吸收过程中。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从而融到原来的经验结构中,即同化;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即原有经验发生顺应。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吸收是在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旧知识结构在新知识的吸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建构主义很重视探究性的学习,具体到语文老师的教学方面,就是要在课堂上实现问题系列化,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成一系列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接受。同学们通过调动以往的知识,特别是通过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合作,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知识结构被调动了起来,并且随着问题的解决建立起了新的知识结构。

  在探究性的课堂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认真设计课堂上的一个个问题,使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和学生以往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通过解决问题,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同时,语文教师还应该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要通过自己的设计,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之间产生共鸣,从而创建新的知识结构。如果教师没有设计出适合学生回答的一系列问题,或者如果没有调动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的能力,那么想建立一个探究性的课堂是不可能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建构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也谈教师角色的转换论文01-25

教师角色的转换01-20

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123论文01-09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转换?01-20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的论文09-09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论文11-30

论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转换09-03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01-20

浅说教师角色的转换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