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推荐文档列表

用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校道德教育

时间:2021-10-02 18:24:4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用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校道德教育

                     育才一小    杨瑞芳

上海龙凤1314 shlf  社会学习理论是个非常有影响的学派,它诞生于行为主义日益陷入困境、认知心理学正迅速崛起的历史背景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和沃尔特斯。

用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校道德教育

  他们提出人的行为不完全由环境决定的,是与环境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儿童的学习是在社会环境中实现的,是通过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也就是说:行为的获得是通过社会学习而产生的。它并不反对对个体内部因素(如认知因素)的研究,他们认为个体行为的变化是由个体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社会学习理论对于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是: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关于儿童行为的起源:

上海龙凤1314 shlf  班杜拉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模仿之中。儿童的社会行为,如对他人的信任、对自己攻击冲动的抑制、道德行为以及性别化行为等不是性本能发展的产物,而是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的结果。当儿童接触攻击榜样时,他们的攻击性会增强。

上海龙凤1314 shlf  班杜拉认为:对于个体社会行为的掌握而言,与模仿相比直接学习是一种更基本的途径。在直接学习中,儿童的某种行为所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儿童是否重复这些行为。也就是说,儿童通过观察自己的某一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就会逐渐形成“何种行为在何种场合下是适宜的”假设。这些假设指导着儿童日后的行为或行动。在通常情况下,儿童根据这些假设去作出相应的行为时又会得到肯定或否定的结果。肯定是一种强化,会激发儿童继续从事这类行为,反之,如果行为的结果是否定的,儿童就会设法抑制这类行为的发生或设法逃避这种否定的结果。

  班杜拉认为,模仿在儿童行为的习得中是一种更重要的途径或机制。因为人类社会的一些行为是无法直接学习的,而必须依靠模仿。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模仿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行为的一种主要的机制或途径,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由4个子过程组成。

  模仿学习的第一个子过程是注意过程,即儿童对榜样行为的注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二个过程是保持过程。注意过的榜样事件必须被儿童记住,通过想象或言语表象使观察过的行为在记忆中得以重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三个过程是动作复制过程,儿童在准确重现榜样行为之前经常要进行一些尝试错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