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音乐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与运用教材的探讨论文

时间:2021-09-05 15:35:08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与运用教材的探讨论文

  新的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针对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喜欢流行音乐不喜欢教材音乐”作了很多努力,当前教材的呈现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常教学中,我们却发现,相当一部分的音乐教学还是不尽人意。新的教材学习往往强加给学生,教学的过程“味同嚼蜡”,原因何在呢?

音乐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与运用教材的探讨论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知识是在自己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走进教室的,那么他的脑海里到底贮藏了音乐方面的哪些东西(有时候,非音乐的东西一样重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脑海中的先前积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深入了解学生——发现、关注、信任学生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做一个敏锐的发现者——调控课堂氛围

  新课程理念中,要真正实现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调控好课堂气氛是实现这一理念的基础,只有调控好课堂气氛,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调整好课堂气氛,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更好的心理期待和心理情境,在课堂上更有利于建立与新的学习的联系,最终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做一个积极的关注者——调整课堂进程

  学生在课堂中会根据自己的先前经验对问题和知识做出他们自己的解释,要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解读学习内容,需要调整好课堂的进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一个积极的关注者,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使课堂上生成的新内容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促使课堂更加和谐。

  一个好的课堂,一定是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进程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会认真倾听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与理解,从而洞察他们的想法的由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思路,设想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3、做一个平等的交流者——相信学生的潜能

  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仔细考虑对于将要学习的音乐,学生已懂得了多少、了解了多少,学生在哪个地方能自己听懂,什么地方学生自己不能听懂,哪些地方可以经过提示让学生听懂,学生头脑中不具备哪些音乐和经验,什么会阻碍学生的理解。

  了解学生音乐水平和能力水平的方式很多,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分析学生的答案来了解学生水平;也可以用作业的方式,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也可以从访谈学生的日常经验入手了解学生。仔细考虑影响学生理解问题的因素,深入体会学生的先前经验,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待学习内容,这样才可能更好地组织讨论与研讨。

  学生不是作为“乐盲”进教室的,他们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有自主学习认知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我们的学习教材,我们不要以为学生什么也不懂,全部内容需要老师一一讲解,其实学生的'头脑里有对音乐先入为主的解听。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在了解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对学生自己听听就能懂的东西,教师不必泛泛地讲;对学生能合作解决的东西,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对于学生聆听后仍旧不懂的东西,需要教师及时地点拨讲解,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这样,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更好地实现新课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二、精心“研听”教材

  新课程中强调学生音乐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生成新的音乐体验。正因为此,我们才应该更清晰地理解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教,避免“生吞活剥式”的教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精心“研听”教材,了解共同体验的基础

上海龙凤1314 shlf  对于音乐学科的教材内容,我们提倡学生的聆听丰富多彩、富有个性,我们希望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莫扎特,这些都是对的,但是任何一个音乐作品都有一个“共同视域”,虽然不同的人解听同一篇作品时会有自己不同的体验与感受,但是对于作品中的音乐形象总是有一个公认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精细地“研听”教材,首先要对教材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在此基础上明白“共同视域”所在,这样可以在课堂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更为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在个性解听的基础上能够了解这“共同视域”。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精心研听教材,提供合理支架

  例如,胶州三中丁文红老师在欣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时,自选了朝鲜族民歌《阿里郎》,首先播放民歌版《阿里郎》让学生听赏,在对作品的曲调、民族风格有了初步感性认识后,紧接着播放“阿里郎组合”演唱的现代版《阿里郎》:同是一首歌,演唱方式、风格的不同,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演变,令学生耳目一新。通过对比聆听,不仅使学生对《阿里郎》这首作品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和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既有正面引导,又正视了学生的现时状态。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精心“研听”教材,真正关注学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新课程中,我们特别强调课堂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其实,要想真正地做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就更应该认真地领悟教材。这样,“在课堂上,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处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学的教材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例如,教师在讲某个内容,但是他的思路主要不是放在这个内容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他在观察每一个学生怎样学习,某些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了哪些障碍。他不仅在教书,而且在教书过程中给学生以音乐等方面上的训练。正因为教师对教材有了深入透彻的聆听,才会有精力真正去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试想,一个连教材中某首歌曲都弄不明白的教师,他的音乐必定浅薄无趣,即使他有丰富的音乐也一定是个极无责任心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势必被动,一定不能很好地组织调控课堂进程,又如何能够做到关注学生呢?因此,我认为,精心“研听”教材是实现真正关注学生的关键。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时记住学生不是作为“乐盲”进入教室的,作为教师,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水平,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重复已经学习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也曾经精辟地论述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不是作为“乐盲”进教室的,既然这样,我们就要了解学生熟悉了哪些、懂得了哪些、领会了哪些,而后才能知道哪些是学生“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最终实现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音乐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与运用教材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巧妙运用探讨论文09-06

重视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的关注论文10-08

动画电影中音乐的运用探讨论文11-08

探讨中职院校美术教学中色彩的运用论文12-01

音乐游戏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02

电影音乐中电子音乐运用论文10-28

关注教材中的反面人物01-20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浅析论文10-04

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方法的运用论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