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推荐文档列表

小学数学课的备课改革刍议

时间:2021-10-02 15:42:59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课的备课改革刍议

   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备课又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关键。基于此,深化备课改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备课中往往只考虑如何“讲清知识”,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怎样学得更好。因此,虽然教师千方百计追求教案的结构“尽善尽美”和教程的“周密丰满”,由于教案缺乏考虑“学生”,最后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小学数学课的备课改革刍议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笔者工作20年来,一直从事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喜爱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重视备课改革。根据我们学习与实践的体会,认为当前备课改革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并从三个方面考虑,即(1)知识的建构,包括学生有关的生活经历、学过的旧知识、课题所属的知识系统以及它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情意方面,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道德品质的陶冶等;(3)学习的反馈与控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备课时要把以上三方面的教育过程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融为一体,当然具体上课时,各方面的要求可以分别有所侧重。总的说来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自由“生长”的时空。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一说。

  一、在学习新知识时,引导学生自己“创造”数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而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教师不能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新知生长点的备课环节,教师应留下适当“时空”,让学生进行创造活动。

  [案例]

  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课前准备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以整数,让学生自编用上述学过的知识解答的简单应用题。从学生编的的题中选出几题,如:

  ①一辆汽车每小时能行45千米,2/5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②我校六年级(1)班同学42人,其中4/7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多少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六一”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准备用绸带扎花。有一段绸带长9/10米,如果每朵花要用了3/10米,这段绸带可以做成几朵花?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们解答、讨论自己编的题:

  ①题的数学问题是求45千米的2/5是多少?

    算式:45 ×2/5=18(千米)。

  ②题班级里的同学,除了女同学就是男同学,女同学占4/7,男同学只占3/7。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数学问题是:求42的是4/7多少 ?

  算式:42 ×3/7=18(人)。

  ③题的数学问题是:求9/10米里有几个了3/10米。

  算式:9/10 /÷3/10。

    估计许多同学对第③题算式这样列没有疑问,但怎样计算,却感到困惑。于是转人探讨“一个数除以分数”怎样计算的阶段。

  (二)新课:“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探索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课本是用下面的应用题引进的:

    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从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很容易列出算式: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