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推荐文档列表

自然课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浅见

时间:2021-10-02 11:28:39 生物论文 我要投稿

自然课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浅见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然教学要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即小学生学习、应用自然科学 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时必备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 力、动手能力等。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这些能力,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创造思维,为他们今后进一步 学习科学、研究科学、从事各种科技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然课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浅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心理学原理表明,思维能力是人的认识能力(即智力)的核心,而抽象概括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以第七册《金属》一课为例,谈谈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一、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实验,为科学抽象打好基础。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基本特点。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可以为 抽象和概括准备大量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教学中,教师应 尽可能创造条件,认真准备好与新授知识有关的“有结构”的材料,指导学生去认真观察或实验,去探索它、 研究它,帮助学生获得对被探究事物的感性认识,初步形成对该事物的了解,以便于在教师的启发下进一步通 过头脑的加工、语言的交流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相应的科学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金属》一课教学中,为了组织好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准备好用于观察和实验的各种材 料。除教师准备好教学中所需的实验器材,如铝勺、铜钥匙、铁钉、烧杯、电池、导线、灯泡等外,还应指导 学生自己收集并准备一些易于获得的材料,如稍粗一些的铁丝、铝丝、铜丝,香烟盒里的铝箔,可用于捶打的 卵石等。教学时,应有顺序地组织好学生分组实验,引导他们去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1.组织学生观察三种金 属时,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并给予必要的提示,让他们用砂纸把金属表面打磨一下后寻找出这些金属外表的 相同点。这样做既可达到观察的目的,也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2.教材中的三个实验和“试一试”实验要让 学生人人动手操作,以增强他们对金属的感性认识。对学生不便准备的传热实验,教师也应该在演示该实验时 尽可能让学生摸一摸没有浸在热水里的物体的一端,使他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铜、铁、铝都能传热。3.最好把 教材中的“试一试”分散在一个观察和三个实验中去分别完成,形成对比实验。这样有利于突出铜、铁、铝的 共同性质,加深学生对这些金属的感性认识。4.学生实验时,要提示他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以便于告诉老师 “看到了什么,通过实验或观察,知道了什么?”

    二、精心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思维,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完成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之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开展研讨,即引导他们把在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感 性认识和想要说出来的话通过课堂讨论、互相交流等形式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从而找出被研究事物的共同的 、本质的属性并加以概括,使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一定层次上的科学概念。由此可见,组织学 生研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金属》一课:1.抽象金属的共性。在每一组观察或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前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讨论题,以引导他们进行抽象思维,鼓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交流自己的观察 所得和想说的话。讨论题是:你在观察铜、铁、铝等物质的外表中看到了什么?铜、铁、铝的外表有没有相同 的地方?木棍、玻璃棒、粉笔呢?通过传热、导电实验,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从金属延展性 实验发现,把铜丝、铁丝、铝丝弯折或捶打后有什么变化?把木棍、玻璃棒、粉笔弯折或捶打后会怎样?这些 现象说明了什么?课堂讨论可采取小组形式,即前后相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