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7 08:30:10 雪桃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21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21篇)

  小学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3.通过阅读、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上海龙凤1314 shlf认识9个生字,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小乌龟为什么笑了。

  教具准备:课件、动物头饰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题目质疑,激发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看看图中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小乌龟为什么笑了?让我们一起走入“快乐读书屋”看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初读感知,自悟解题。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小组同学合作识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默读课文,说一说小羊、小公鸡和小猴为什么不理小乌龟了?

  4.小组内交流,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小乌龟是怎条一个人?(全班汇报)

  5.说说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分角色朗读、表演,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同桌对话练习。

  在全班分角色读。(学生体会叹号所表述的语气,例如:小乌龟难过说:“唉,我爬得太慢了!”引导学生用低且缓的声音读出小乌龟的自责。又如:小公鸡感谢地说:“谢谢!”“谢谢!”用急切、感动的语气来表现小公鸡的感受激之情。)

  2.学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大家评价。

  四、拓展延伸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乌龟被人误解了,该怎么办?说说你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的别人误解你的事,你会怎么办?

  小学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道课文前3个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来写具体山里孩子特点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总分段。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展开合理的想象,用总分方法谈谈自己的愿望。

  教学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个别、分组、尝试、鼓励、游戏。

  教学组织形式、意图:

  文章有3个自然段,分成3组是为了教学的需要。

  学情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总分段式学生并非初次接触,但是这篇课文从几方面来写具体总起句较难归纳,所以应引导学生经过有效的讨论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投影、合作学习提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意思。

  2、了解课文1、2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出山里孩子的特点的。

  3、培养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懂总起分述的一段话。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自然段总起分述的关系不很明显。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

  2、是呀,山里的孩子可真爱劳动,这节课就学习课文;山里的孩子(揭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课文要求

  1、读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标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想想想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4、问提几个不懂的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提出不懂的地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同桌互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后学生评议。

  4、说说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四、讲授新课

  1、先学第一自然段。找到结实健壮的这句话划下来,齐读。

  △健壮是什么意思?

  2、山里的孩子身体长得结实、健康、强壮,这是为什么呢?读读第一自然段,认真想一想,轻声说一说。

  3、讨论2~4句

  (1)句式:因为……所以……或……是因为……回并板书:爬登采拾

  (2)听老师读第三句,说说漏读了哪几个词(每一朵、每一种),为什么不能漏?

  (3)满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问,说说哪些地方有他们的脚印。这儿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他们在这些地干什么呢?说一说

  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他们在山冈( ),在竹林( ),在小溪( ),在草丛( ),在( )( )……

  (5)他们到过这么多地方,干过这么多事情,怪不得长得这么结实健壮。读时要稍有力些,不但要读得精神饱满,同时还要读出热爱山乡之情。

  (自由读指读评议师生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小结:这段话,先总写山里孩子是结实健壮的,这叫总起句。然后分三方面具体描写,这叫分述句。像这种写法,叫先总起后分述。刚刚我们是用读、找、想、说的方法学懂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下面我们用同样方法学懂第二自然段。

  5、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总起句划下来。

  6、课文有是从哪写方面来写他们的热情好客,请同学门读读第二自然段,想好后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7、全班集体交流、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他们的热情好客表现在哪里?(抓主要词语:笑眯眯欢迎每一为当向导请歇歇脚递上)

上海龙凤1314 shlf  △ 多热情的山里孩子,该用这怎样的语气读。

  (2)想象一下,客人来了,他们会对客人怎么说,怎么做。(用自己的话说)

  (3)出示句子,自由读,你能说出好在哪里?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上海龙凤1314 shlf  △ 是呀,喝上着甘甜、清凉的茶,客人们多舒服,多高兴呀!用这样的语气读读。

  8、这段话也是用先( )后( )的方法写的,我们也是用读、找、想、说的方法学懂的。

  五、总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读1、2自然段。

  2、说说你学懂了什么?

  六、作业:抄写生字(自己认为较难的多抄写几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边投影移出课文插图边述:昨天,我们慕名驱车来到大山,初识了一群山里的孩子,虽然是初次的见面,但是他们的形象已经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谁愿意来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那群山里的孩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热情好客。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充满幻想。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句出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把三句话并成一句话,连起来说说山里孩子的特点。

  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热情好客,充满幻想。

  〔设计意图〕: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在单元练习中有要求,这里利用课文的例子进行训练,为后面知识的掌握起到铺垫作用,同时也落实了文后的练习。而且从山里孩子的性格特点入手,能够很自然地展开教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自学课文

  1、山里孩子的这三个特点十分可贵,现在让你们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他们的生活,去更深刻地了解他们,不过临行之前,我们还要准备一下,先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来全面了解一下所要采访的对象,快速默读全文。

  2、选择写自己所欣赏的特点的段落按读懂总分段的方法进行研究。

  回忆读懂总分段式的方法。自行研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的内容,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分组合作学习

  有句话说英雄所见略同,那么下面让有共同欣赏眼光的小记者组成一个记者团,共同去完成本次的采访任务。(拿出合作学习提纲)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有效讨论,使独立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并趋向正确,从而突破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掌握了总分段式,提高了学习质量。

  四、集体学习

  各记者团都已完成了任务,而且大有所获。下面各团来汇报一下采访结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第二段

  1、第二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二)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具体表现在以下( )方面

  (1)客人来了,( )地( )客人,为他们( )。

  (2)客人累了,请他们( )。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客人渴了,给他们( )。

  3、通过表演来表现山里孩子的这一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你们的汇报十分精彩,通过表演让我们见识了山里的孩子热情好客。其实作者对山里孩子的描述也十分精彩,下面我们通过有感情朗读来再现人物形象。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出示句子: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象清泉,象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A、体会比喻句B、体会为什么这么甜C朗读

  (3)集体合作读第2段

  (二)、第1段

  1、第一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点

  (1)因为他们经常参加( )、( )、( )、( )等活动。

  (2)因为他们( )家乡所有的动植物,爱好广泛。

  (3)因为( )都有他们的( ),到过的地方很多。

  2、通过有感情朗读来表达自己对山里孩子的欣赏之情。

  2、他们到过的地方很多,你从哪里看出来?(体会省略号)

  3、组际开展朗读赛。

  (三)、第三段

  1、第三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三)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主要从( )方面看出来

  (1)他们想象着,让果树( ),让鲜花( ),让小草( ),让小溪( )。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他们还想给动物们一个( )的家。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你也是山里的孩子,你还会幻想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山里孩子的幻想是多么的美好,就让我们带着他们的美好愿望来读第三段吧。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孩子们想象了大山未来的奇异景象,抒写了自己对大山对家乡美好的愿望,我们也是山里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美好愿望,请展开想象的彩翼,模仿这一段按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来谈谈自己的愿望,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谈几方面。

  A、自由准备B、与在座的老师交流C、完成作业本

  (设计意图):课文1、2、3自然段虽然结构相同,但语言却是各有特色,所以在按读懂总分段的方法掌握了总分段式后,根据各段的特色寻找不同的训练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以上汇报过程的安排只是教者的一种思路设想,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汇报顺序随机调整。)

  五、总结全文

  1、本次的采访汇报已接近尾声,通过本次活动,使大家更深刻地了解了那一群山里的孩子,可我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出示: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

  A、把大山比做什么B、为什么把大山比做母亲,说明了什么C、有感情朗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小结:是的,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呼吸大山里新鲜的空气,喝大山里的水长大,是大山锻炼了他们那样的体魄,是大山培育了他们那样的胸怀、气魄,他们在大山的怀抱里茁壮成长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情朗读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山里孩子健壮的身影在漫山遍野游乐时要读出欢快、高兴的语气

  山里孩子接待客人时要读出他们的满腔热情;

  山里孩子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时要读出他们满怀希望,蛮有信心的语气气。

  (个别读抽读齐读)

  二、结合板书,说说山里的孩子有怎样的性格?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指导背诵

  1、找规律:结构相同(总起分述)

  2、分别写出了什么特点?分几方面来写?

  3、试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练习

  1、动词搭配

  爬 山

  采 数

  拾 松果

  登 蘑菇

  2、用自己的话把第2段写具体(围绕总起句山里孩子热情好客)来写一段话。

  小学语文教案 3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知识与技能

上海龙凤1314 shlf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教学方法

  依纲自学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的老师?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的老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的老师?”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选下面的一个题目写一写。

  《我看怀特森先生》 《由<我的`老师>所想到的》

  《假如我是怀特森先生的学生》 《怎样看待书本和》

  板书设计

  29 我的老师

  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

  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尽信书不如无书

  四、作业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继续写作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4

  教学要求:

  正确认读课本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课前预习:

  读熟课文,自学课文的生字、生词。

  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孔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过?有一些格言常出现在我们的谈话中、文章里,甚至张贴在我们的校园里。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你们知道这些格言的意思吗?知道这些话出自何人之口吗?

  生:孔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对!他就是我国历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你对他有所了解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了解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孔子像。

  2.孔子生平简介。

  3.孔子的思想成就简介。

  4.历代尊孔的简介。

  5.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简介。

上海龙凤1314 shlf  6.孔子在世界的影响。

  师:这样一位伟人,在我国史书上是怎样记载的?

  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孔子世家》。认识古文、大致了解古文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从你们的眼神与惊讶中,我看出了你们对先贤的崇拜以及进一步了解先哲的'欲望。孔子有怎样的人生?他是怎样成为圣贤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我们一定会受到启发、找到答案的!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检查课前预习的情况

  学习并初步理解的新词有:琴、瑟、笙、磬、毕恭毕敬、厌倦、席地而坐、运用自如、顺畅、洋溢、如醉如痴、醒悟、沉浸、抑扬、戛然而止、体恤、行善、炉火纯青。

  2.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的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岁时向师襄学琴的故事。孔子是一位音乐的行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从不自满,仍拜师学艺。学琴中他刻苦练习、不断追求新的弹奏境界,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上海龙凤1314 shlf  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分成两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孔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写的是孔子学琴的经过,孔子学琴经历了四个层次。

  三、学习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品味感悟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默读“孔子学琴”的部分。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归纳出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时间

  孔子弹琴的程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

  会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

  过了几天

  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

  令师襄如痴如醉

上海龙凤1314 shlf  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知过了多少天

  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

  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2.结合自己的音乐常识以及学习音乐的实践思考:这四个阶段的内容、难度有什么不同?孔子依次达到的目的说明了什么?从这四个阶段中,你体会出什么?(第一阶段是学会曲谱,第二阶段掌握技巧,第三阶段是弹出感情、感动别人,第四阶段是曲中识人。这四个阶段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从中体会出孔子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3.默读,要求:边读书边标注,练习使用记录符号,并且要把自己的体会用简洁的词语标注在书上的空白处。可依次思考以下问题:

  (1)找出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体会了孔子什么优秀品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找出孔子说的话。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体会到孔子什么优秀品质?

  (3)找出师襄看孔子弹琴时神情的变化以及对孔子琴艺的四次评价。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这些侧面描写表现了孔子是怎样的人?

  四、复述故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

  学生先在小组中讲一讲,然后派代表讲给全班听。

  五、课外拓展

上海龙凤1314 shlf  搜集古今中外名人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事例,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

  项橐(tuó)七岁为孔子师

  《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tuó)。古圣贤,尚勤学。这里说的是孔子勤学的故事。

上海龙凤1314 shlf  项橐(tuó)是春秋时期的神童,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问题,所以被后世尊为“圣公”。相传,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东游。待车马行至齐地纪障城的时候,大道边上有几个戏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于路中不动。子路见状,停车呵斥道:“小孩子怎么不让车呢?碰到你怎么办?”

  童子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通过?”孔子探身道:“城在何处?”童子说:“筑于足下。”孔子下车观看,果见小儿立于石子、瓦片摆成的“城”中。童子问:“是城让车马,还是车马让城?”孔子笑道:“好伶俐的童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儿答道:“我叫项橐,年方七岁。请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鲁国孔丘”。

  项橐惊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么我请教您三个问题,答的出来我就让城让路,答不出来就请绕城而过”。

  孔子觉得项橐小孩很有意思,于是笑道:“一言为定”!

  项橐说:“天地人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摇头说:“我还真的不知道”。项橐得意道:“我来告诉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项橐再问:“请教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鱼;柴草灯烛,是火就有烟;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又哪里有花呢?”项橐听后晃着脑袋说:“不对,是井水没鱼,萤火没烟,枯树没叶,雪花没枝。”

上海龙凤1314 shlf  项橐又问:“什么山上无石?什么车子无轮?什么牛无犊?什么马无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还是不知道。”项橐又道:“土山无石,轿车无轮,泥牛无犊儿,木马无驹儿,神仙无妻,仙女无夫”。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心中实在是敬佩这个七岁的孩子,于是向项橐行礼,绕城而过。这就是后世传说的“项橐三难孔夫子”的故事。

  历确有孔子向项橐请教有关音乐问题的记述,“三难”则纯属传说故事。山东纪城碑廓镇东北八公里处有一山,名叫躲子山,传说项橐就是在此山避难时遇害的。

  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盛传之后,各国诸侯都派人打探项橐的住处,以便为我所用。为避祸项橐就藏到山里,但被吴国、齐国的武士发现了。两国武士为争夺项橐打斗起来,吴人看劫持不成就将项橐刺死了,其时项橐年仅十二岁。

  摘自:刘宏毅《<三字经>讲记》

  小学语文教案 5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培养爱美的情趣。

  2、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说说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点:

  1、重点句子的理解(两个拟人句、一个问句),说说雷雨后的景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让学生感受虹的色彩美和形状美。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课文最后一个问句的理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感情朗读词语和感情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小朋友,喜欢虹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35课《虹》,谁能读好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复习旧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复习生字并组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重点提示:“夏“”彩“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听写词语:夏天、雷雨、出现、美丽、彩虹、一道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校对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读读(出示投影)

  三、学习课文

  1、通篇感知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经常会下雨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下雷雨前,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那雷雨过后呢?你们看!(出示雨后大自然的动画图)

  (3)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感觉怎么样?(自由说)

  2、学习第1段

  (1)雷雨后的景色多迷人啊,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读读第1小节(感受一下雨后的景色)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谁想来读读、指名读。

  (3)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看看你读懂了些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山啊,树啊,好像洗了个澡。

上海龙凤1314 shlf  A、喜欢这个句子的小朋友来读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B、说说你们从这个句子读懂些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C、你还读懂了些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D、那么舒服,他们肯定很开心,山和树会说些什么?想想这时你就是山,你就是树,你想说些什么?(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可以站起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5)稻子啊,玉米啊,全都喝了个饱。

  A、喜欢这个句子的小朋友自己读读这句话。

  B、读懂了些什么?

  C、是啊,雷雨前他们渴得难受,今天终于吃饱喝足了,真舒服、真痛快!那它们又会说些什么?

  D、能读好这句话吗?(表情、动作)

  (6)你们读得真棒!雨后的大自然一片清新自然,多么干净、多么精神,它们可舒服啦!能读出这种舒服、开心的感觉吗?(加上你的动作、表情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7)看着那么美的景色,那么美的文字,想不想背下来,记在自己的脑子里(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习第2段

  (1)雷雨过后,大自然转眼变得特别干净、清新,小朋友,你们看太阳公公出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想不想再仔细地看看彩虹?看到那么美的彩虹,你们想对彩虹说些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美地读第2段。

  (4)指名读读。(评议)

  (5)指导朗读:“是谁飞上蓝天,画成了这座七彩的桥?”谁来读好它。

  (6)会用“是谁”说个问句?

  (7)读了这个句子你们有什么总是要问吗?(质疑解答)

  为什么说彩虹是座桥?为什么彩虹是座七彩的`桥?

  (8)想知道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吗?让小博士来告诉你!(出示彩虹形成原因)

上海龙凤1314 shlf  (9)你读懂得了什么?可能有些还不懂,等你长大了就会慢慢明白了。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1小节。

  (10)背诵、配乐(指名配乐、集体配乐)

  四、雷雨后出现的彩虹太美丽了,小朋友都很投入,我们再来陶醉一番怎么样?合上这优美的音乐把课文读读。

  五、看到这美丽的彩虹,小朋友都呆了,老师还要让你们惊呆,还有更美的呢!你们看!(出示各种各样的彩虹组图)

  想不想把眼前的美丽留住,合出你的纸和笔画画彩虹(你觉得彩虹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就怎么画)

  小学语文教案 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能力训练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摆出对阵形势图并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以完成本课教学。

  (二)学生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究。用简笔画图片摆对阵形势图,弄清马的出场顺序及其根据,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难点

  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

  (三)疑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使田忌转败为胜的办法看起来十分简单,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

  (四)解决办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可结合课件演示和学生动手摆出两次赛马时的对阵图来解决。

  难点可结合看课件的演示以及对“思考·练习”第二题的句子的分析、比较来解决。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小组操作、表演、讨论、集体议答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由表达,小组间相互补充,以求最佳理解。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们,你了解我国古代的赛马吗?你知道赛马不仅体现了马的实力,还体现了人的智慧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可能提出:田忌为什么赛马?田忌跟谁赛马?田忌赛马的结果怎样?)

  2.利用多媒体,放录像,听录音并思考: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田忌和齐威王赛了几次马?结果怎样?

  3.交流回答并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胜利

  田忌:

  齐威王:

  4.简介赛马的原因及规则。

  (三)熟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教师指导。

  (四)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熟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结果怎样?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们每人用自己的简笔画图片摆出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的对阵形势图,教师巡视,请一名同学板演讲解一下两次赛马的情况,根据演示让学生自己板书:

  第一次失败

  田 忌:上中下

  齐威王:上中下

  第二次胜利

  田 忌:下上中

  齐威王:上中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小结:同样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

  3.小组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分析这个句子的意思,得出这个结果是孙膑经过认真观察,分析比较而得出的。)

  5.总结板书:认真观察,仔细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6.假如“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强很多,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田忌能反败为胜吗?为什么?

  (l)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可以转败为胜的根据是“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如果快得多,田忌就没有取胜的可能了。

  7.通过以上分析,你看出孙膑是怎样一个人?

  (三)角色表演

  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一下课文内容,老师可以选出一组表演好的给全班同学表演。

  教师提示学生:要揣摸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等,要表现出每个人物的特点。表演时,可依据课本,进行合理的想像设计。

  (四)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后,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创新

  小组讨论完成:除了文中出现的两种对阵方式外,还可以有哪些对阵形势?田忌还有取胜的可能吗?将其他对阵简图画出来。

  (将学生设计的对阵简图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同学)

  (六)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八、布置作业

  课后围绕“怎样成为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7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正确认读“婉转、磕牙、撩动”词语;积累“丰富而不重复、深沉而持久、清脆而透彻”等词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抓“随时随地”一词,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维也纳充满音乐气息;通过具体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初步感悟理解文章的中心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引导运用总分的写法进行写话练习,写出维也纳充满音乐的气息。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维也纳的生活之美、音乐之美;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具体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初步感悟理解文章的中心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运用总分的写法进行写话练习,写出维也纳充满音乐的气息。

  教学流程:

  一、初识维也纳

  1、配乐欣赏维也纳的风情。

  2、板书课题:维也纳

  二、走近维也纳

  1、导入质疑;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初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解决疑难字词。

  三、感受维也纳

  1、抓“随时随地”一词,整体感知维也纳充满音乐气息。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重点引导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

  3、小练笔: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选择一种声音写★,选择两种声音写★ ★ ,选择三种声音写★ ★ ★ )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维也纳的清晨,鸟儿的叫声丰富而不重复;教堂的钟声深沉而持久、清脆而透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使“免费音乐会”达到了高潮。

  第四板块:享受维也纳

  四、激情引读

  1、小结引读,升华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引读:

  2、总结全文,补充课题(板书:生活圆舞曲)

  小学语文教案 8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叫做“仁”?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

  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 “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

  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

  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

  畔、夫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把握中心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

  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

  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4、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会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议论过程。本文孟子是如何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再读文章。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论证过程

  1、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圈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举出事实论据,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论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孟子在这里使用双重否定句想要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正反论证,加强说服力。双重否定句增强语气。

  4、你认为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人和的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

  有了“人和”,其他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迎刃而解。

  5、孟子讲完军事之后,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领域之中,在第四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属于道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道理论证;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6、那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人和”呢?孟子又是如何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论证。

  7、至此你认为孟子的道理说清楚了吗?请理出孟子的论证过程。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看似教君王怎么打仗,其实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随随便便打仗的,君子爱好和平,只有万不得已才打仗,如果君王热衷于打仗,那你就不是君子——可见孟子的“狡猾”

  五、复习总结

  1、请同学们回顾以下,孟子是怎样从吸引君王的兴趣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君王,最终把君王引向孟子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君王听说孟子要谈论打仗的办法,一定认真聆听,经过孟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以及从军事类比到治国方略,便会被孟子严密的论证牵着鼻子走,打心底里认为要打胜仗,治理好国家确实需要“人和”。这时,落入孟子事先布置好的圈套的君王自然而然就要追问“人和”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了。孟子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2、通过这篇文章,你学到了哪些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小学语文教案 9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做到能读会写知其意。(知识与能力目标)

  2、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当中的情感。了解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学习联系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

  重点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朗读重点语句体会老奶奶的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品质。

  2、学生理解“绿手指”的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情景导入

  老师伸出一根手指,问这是什么? 预设一 学生答“1” 预设二 学生答“手指”老师总结,这是“1”,也是手指。(板书手指),请大家看看自己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但是,今天,我们将去认识一位老奶奶,她被称为绿手指。(板书“绿”)

  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预设:绿手指是什么手指?为什么会是绿手指?人真的会长绿手指吗?

  师:过渡,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善于提问。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当中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2分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谁最快在文中寻找到答案。

  师:“绿手指”是指绿颜色的手指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不是。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那是指什么?

  生:对好园丁的称赞!

  师: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能称为好园丁?

  师:过渡,你们所说的确实是好园丁,老师想问,专家都种不出来的植物,她却种出来了,她是好园丁?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三、学习生字词

  师:哪些词语你不认识? ······ 浏览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提问: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事情的发展必须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复习生字词。

  过渡:同学们都还记得昨天学习的生字,真能干。谁还记得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吗?

  二、精读课文,体会精神。

  自由朗读课文,学习起因。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习“起因”部分。

  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从文中找出。

上海龙凤1314 shlf  预设一 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还没见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从来没见过的白色金盏花,真的能种出来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预设二 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这么能做到吗?

  师:这里有哪些困难?

  生:一,不懂植物遗传学。二,专家都做不到,普通人?三,年纪大了,种花不容易。

  师:这么都困难,老奶奶是这么做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一个人。没有家人的支持,没有其他人的帮助,只是一个人。此时,老奶奶在想什么?

  生:我一定要种出白色的金盏花。

  生:......

  师:是啊!一定要种出白色的金盏花!证明自己能行!这是一个人的坚持,一个人的努力。我们想一想,当全世界都认为都不可能的时候,当周围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反对的时候,你还会坚持吗?但是,老奶奶有没有畏惧这些困难?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坚持啊!

  过渡:老奶奶决心要一个人干下去,但是,她不是专家,也不懂植物遗传学,她是怎么走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习“经过”部分。

  1、找出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一年又一年”指的是多少年?

  3、理解后两句话:“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我们从中要理解到老奶奶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师:就这样,是指那样?

  4、理解“沮丧”,注意读音。并用“沮丧”说一句话。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习“结果”部分。

  1、二十年过去了,老奶奶终于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学生感知老奶奶当时的心情。

  2、理解“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为什么说“长达一年”?在这学生感受老奶奶等待结果的急切心情。

  3、老奶奶把种子寄到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他没考虑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金的金盏花。”从这里我们体会到老奶奶对事业的执著。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当老奶奶接到园艺所长的电话后怎么说的?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我们从老奶奶回答的话语中去体会老奶奶心无杂念、全心全意培育金盏花的美好心情和高尚品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总结

  老奶奶从报上看到园艺所重金悬赏种出纯白金盏花这则启事想去试一试,老奶奶经过20年的辛苦终于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老奶奶这种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充满信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这样的园丁才是一为好园丁,在当地被称赞为“绿手指”。“绿手指”不仅指园丁技艺出众,更是因为精神可嘉。

  四、交流讨论

  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这也是老奶奶的一个心愿,让我们祝愿老奶奶心愿成真!!

  五、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细读课文,感受老奶奶20年培育金盏花的艰辛。

  板书设计:

  起因:重金悬赏培育纯白金盏花

  经过:克服困难 满怀信心 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 对事业的执着 好园丁

  结果:培育出纯白金盏花

  小学语文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句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理解孩子们快乐的暑假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合生活实际想象情境,感受夏日海滩的美丽景色及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播放《赶海的小姑娘》这首歌唱的是哪里?(生答海滩)你去过大海吗?见过海滩吗?请你和同学们讲一讲你见过的海滩。

  2.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夏日的海滩》看一看,领略一下夏日海滩的美丽风光。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生们交流自己见过的海滩景色,则将学生带入了文章特定的情境之中,自然而然的过渡到对课文的学习,水到渠成,不露痕迹。)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感受快乐。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课件播放音乐,师朗读课文)想一想你听懂了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下面请你自由朗读诗文,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提出来。

  3.你有哪些感受与大家说一说。(学生谈感受。)(海滩很美,孩子们很快乐)

  4.这么美丽的海滩,这么快乐的孩子。如果是我们那该有多好哇!下面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吧!把你的感受溶入到课文中吧!(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体会快乐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自由朗读。让后再把它读给同学们听。(主要让学生通过反复读体会课文三个小节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美及孩子们的快乐心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在学生展示朗读地一小节时,出示第一小节的课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引导:在他读的过程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你的话把他描述出来。让学生体会诗歌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夏日海滩美丽的`景色。看到这么美丽的海滩,你的心情怎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小节吧!直到全体同学读好这一小节的内容。

  2)在学生汇报朗读第二小节时,教师谈话过渡;孩子们,多么美丽的海滩,在这么美的海滩上如果是你,你会做些什么呢?

  在孩子们尽情想象后,教师继续引导:我们看这些孩子们都做了些什么?当学生汇报:(掘一条长长的小河,堆一道坚固的城墙,再拾来五彩的贝壳,造成美丽的房子、凉亭、假山后。课件出示第二小节内容,并将“掘”“堆”“拾”“造”几个动词划线,请学生把画横线的词换成别的词,并说一说哪个词用得好?从而让学生体会这四个动词用得生动传神)仿写这一段。

  就这一小节,我还设计了几个说话练习。

  做了这么多游戏,拾了那么多贝壳,如果是你你会拾到什么样的贝壳呢?请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拾来的贝壳是什么样的?如果是你造的房子、凉亭、假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可谓一举两得。

上海龙凤1314 shlf  此刻,学生已经完全融入了海滩玩耍的情境之中,教师可以继续追问:假如你就是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接着让学生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小节体会在海滩上玩耍的快乐。

  4.在学生朗读第三小节诗文,教师提问在你读的过程中哪个词重读了呢?(学生会答多么)两个“多么 ”抒发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把这种心情带到这一小节。用你的朗读再次把它表达出来!孩子们为什么感到快乐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沉浸快乐。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出示本诗配乐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朗诵诗文。

  (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海滩,想不想做一回诗中的小朋友感受美丽的海滩,体会暑假的快乐呢?下面就请你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五、表达训练,拓展思维——延伸快乐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使自己感到快乐的活动。

  (同学们,小作者把自己在海滩上玩耍过程中的快乐表达出来了,那么你还在哪些活动中感到了快乐呢,快来说一说。)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快乐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作业,教师应充分的放手,学生既可以画一幅画,也可以写一首小诗感情朗读,甚至允许孩子们用歌唱或舞蹈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快乐,也许有的老师会认为语文课就应该将作业落到语言文字上,然而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他们都有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当孩子们从课文中体会到美、体会到快乐时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她们将这种美和喜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表达出来呢?新课程强调学科间的整合,而我也相信所有的美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他们一定能将诗篇变成流动的音符、将乐曲变成斑斓的画面,将色彩写成动人的诗篇。相信我们的孩子,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还我们一个精彩!)

  小学语文教案 1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2、学习由上至下、由外至内的描写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背诵课文

  重点:上海龙凤1314 shlf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难点: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什么地方?今天老师就带领全班同学去新疆旅游,去看看那里的天山之夏。(板书课题、幻灯片播放地图)

  2、字词检测

  (不过旅游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先学好字词,明确旅游路线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欣赏那里的美景) 峭壁 飞泻 白莲 荡漾 俯视 矫健 新疆 戈壁滩 溅起 漏下 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3、文章结构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从那些字可以看出来?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习由上至下、由外至内的描写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背诵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难点: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课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什么地方?今天老师就带领全班同学去新疆旅游,去看看那里的天山之夏。(板书课题、幻灯片播放地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字词检测

  (不过旅游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先学好字词,明确旅游路线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欣赏那里的美景) 峭壁 飞泻 白莲 荡漾 俯视 矫健 新疆 戈壁滩 溅起 漏下 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3、文章结构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从那些字可以看出来?

  (移步换景: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天山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谈谈你的感受。(幽静、繁花似锦、五彩缤纷…)

  2、文章抓住了天山什么特点来写的?(“静”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图片欣赏,了解新疆,了解天山(老师想请一个小导游来为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讲解,从图片让我们整体感受一下天山独特的韵味,谁愿意试一试?)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定有同学迫不及待想去了,那我们就出发吧。来到新疆,可正是七月,到处都是戈壁滩,炎暑逼人。那我们就一起骑马上天山避暑吧。

  (一)进入天山

  进入天山,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景物:雪峰、溪流

  特点:雪峰(高、大、白)

上海龙凤1314 shlf  溪流(急、清、活)(男女分别读雪峰和溪流的句子)

  写法: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由上至下,写了天山的雪峰高、大、白的特点和溪流急、清、活的特点。突出了天山寂静的特点。

  (二)再往里走

  不要背着迷人的寂静的雪山溪流牵绊了我们的脚步,我们继续前进,再往里走,相信里面还有更加美的景色在等着我们。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写了原始森林什么特点?突出了天山的什么特点?(视觉)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上海龙凤1314 shlf  (密、绿、)(听觉)马蹄溅起的水声;远处的几声鸟鸣(幽)

  小结:以动衬静,写了天山原始森林密、绿、幽的特点,突出了天山密林的幽静。

  (三)再往里走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山脚像秋天似的凉爽,再往里走就到了春天了。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为什么到了这里就像是春天了?你喜欢这片花海吗?(齐读第四自然段)像….像….像….写出了野花多、高、艳的特点。谁能模仿这个句子写一段话?“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所以作者不禁要赞美“虽然这时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里的无边繁花呢”(改成陈述句:虽然这时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里的无边繁花。)反问句,加强语气,更能表达了作者对野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连用三个比喻构成一组排比句写出了野花高、艳、多的特点。

  2、走出这片原始森林,穿过着花的海洋,我们到了这奇丽的千里牧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千里牧场的?突出了它什么特点?(由外至内,辽阔、风平浪静)小结:由外至内,写了这像织锦一样的花海和这无边的牧场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骑着马我们轻轻的走,静静的感受天山的“静”美,静静的徜徉在这美妙的人间天堂,这就是天山之夏。思考这句话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课堂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谈谈这次天山之旅你有什么收获?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看到了天山的美景

  2、学习了写作方法描写顺序(由上至下、由外至内等)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问等)

  3、积累了很多优美的词句。

  五、拓展训练

  练笔:选择一处你熟悉的地方,试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完成一篇小习作。推荐:文章节选碧野的《七月的天山》,课后有时间请同学读一读整篇文章。

  板书设计

  天山之夏

  进入天山

  雪峰(高、大、白)

上海龙凤1314 shlf  溪流(急、清、活)

  人间天堂

  移步换景

  再往里走

  原始森林(密、绿、幽)

  “静”美 再往里走

  野花 (高、艳、多)

  牧场(辽阔、风平浪静)

  小学语文教案 12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座有趣的桥影子桥。

  板书课题。认识桥。

  二、初读识字。

  1、轻声读课文,用熟悉的喜欢的方法认识课后字条里的字。

  2、读词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齐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男女生比赛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指名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读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名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开火车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抢读。

  三、细读感悟。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默读或小声读课文。思考:影子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学习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汇报第一自然段时,指名在黑板上简笔画小河与石拱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师:站在这座桥上向下看,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

  (3)汇报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指导朗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师:夏天,我爱在桥下的'石头上坐着,还可以看影子桥,在这儿有看到了什么?(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五自然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6)交流汇报。

  (7)指导朗读。

  (8)师:这么美丽的地方有谁不喜欢呢?丁丁是怎么做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习最后一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美读全文。

  四、拓展升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小河和桥,你打算怎样保护这些美丽的地方?

  五、指导书写。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小组内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一说哪些字最难写?怎样写?

  3、练习书写。

  六、布置作业。

  把你见到的倒影画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认字15个,写字8个。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采用多种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想象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认字15个,写字8个。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字卡、挂图、地球仪、投影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激发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出示中国地图)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们,你们的眼睛真尖,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中国,祖国的样子都印在你们心里了,真是祖国在我们心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在我们心间》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通过出示中国地图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初读课文,鼓励识字

  (一)(出示地球仪)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同学们,利用地球仪我们可以找到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我们课文里有个小朋友看了地球仪后就找到了许多地方,你们想知道他找到哪些地方了吗?好,那我们就赶紧打开书读读课文吧!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让学生认识地球仪,大致了解地球仪的作用,并借助地球仪激发学生学文识字的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把课文小声的读一遍,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利用你自己的方法认一认。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听录音:你们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读不准音,注意听录音,记住它们的读音。

  你把刚才划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两遍。

  3.认字练习:

  (出示投影)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一人说,小组其它同学听。)

  哪个小组出一个代表读给大家听?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他读的真棒!你们能读的更好吗?我们全班来读一遍。是不是每个同学都记住了呢?那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写字练习: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识字练习你认为哪些字容易写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讲给大家听。(学生边讲,师边在黑板上写出这些字,把容易错的地方用红笔描出,如:祖、夸、第、建。)

上海龙凤1314 shlf  范写完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些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自读、跟读练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认识生字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认字,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同学们,你们认识了生字是不是能更好地读课文了?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学生读完后,指名读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二)这些同学评得真好,指出了同学读课文的优缺点,你认为你自己可以读得更好吗?把你自己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谁能把自己读得的、最喜欢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为什么。(学生读到哪句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并解释其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昂首、辽阔、版图。然后让其他喜欢这句的同学读一读,再让全班同学体会读,最后再找人有感情的朗读。读到这句时,相应的写出中国、北京、家乡的.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有了自己的感受。下面我们听着音乐,想象着画面,我们再一起读一遍这篇课文,尽量读出自己的感情。

  通过学生自己选择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这样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探求。这是学生自己喜欢的选择,自然会尽自己的努力来完成,那么学习的兴趣、求知的积极性也就无需老师用各种办法来激发了。

  四、课外延伸,总结归纳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同学们,你们读得非常有感情,老师知道你们也准备了地球仪,你们能从上面找到中国、北京、台湾和自己的家乡吗?赶快找一找,指给同组的人看。

  (二)同学们,你们对我们的祖国、北京、台湾和自己的家乡还有什么了解吗?可以展示和说给大家听。

  (三)同学们准备的资料真的特别多,由于时间问题课上我们就不再展示了,课下再相互交流。

  (四)从同学们的读书中,老师能感受到你们对祖国和自己家乡的热爱,那我们现在就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和家乡。

  小学语文教案 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1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借助拼音和已有的识字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惊蛰这一节气到来时自然界的物象变化,体会春天到来时的明媚氛围和小动物们的`欢快情绪,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电脑课件、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读的《二十四节气歌》还记得吗?(课件出示,齐读)你们知道这里的“惊”指什么节气吗?(惊蛰,出示课题)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这里的“蛰”是指冬眠的小动物在这一冬天里不吃不动,呼呼大睡,等到春天来临,天气转暖的时候,沉睡了一冬的小动物就会被春雷惊醒,这一节气就叫“惊蛰”被惊醒的小动物都有哪些表现呢?你们想知道吗?引入课文

  二、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借助拼音自己试着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拿笔划出来,多读几遍,也可以互相读给同桌同学听

  (二)检查自学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读

  jīng xǐng xiǎo jīn shé shēn lǎn yāo dòng xué

  惊 醒 小 金 蛇 伸 懒 腰 洞 穴

  gǎn dào

  感 到

上海龙凤1314 shlf  huàn xǐng cìi wèi suō chéng yì tuán bié chǎo

上海龙凤1314 shlf  唤 醒 刺 猬 缩 成 一 团 别 吵

  wēn nuǎn

  温 暖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这些词语去掉拼音还认识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会读吗?小老师领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再读课文,不但读正确,还要读流利

  (生练读后,指名读检查效果)

  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好和小动物的欢快心情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文中写了哪几个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二)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汇报,点拨:

  1.抓住小金蛇唤醒伙伴的话、小刺猬的“喃喃自语”、快嘴巴青蛙“高兴的大喊”,指导学生体会小动物们冬眠醒来后的欢快心情,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语言

  2.抓住描写小金蛇、小刺猬、快嘴巴青蛙动作、心情的词句,如“伸懒腰”“欢欢喜喜”“缩成一团”“眯缝”“懒洋洋”“蹦到洞口”“忸怩地走出”等让学生通过做动作、表演进行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好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创造性表演

  先小组合作练习,再到前台表演,评价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春天多么温暖,春天多么美好,同学们,小动物们都行动起来了,让我们也快快走出家门,去寻找春天,投入到春天的怀抱吧!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拓展阅读

  (一)阅读小诗《唱春天》

  春 天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

  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春风吹来了

  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醒了青蛙,吹来了燕子,吹得小雨轻轻下,我们都来种丝瓜

  春 雨

  滴答滴答小下雨啦

上海龙凤1314 shlf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上海龙凤1314 shlf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小下雨啦

  春姐姐变戏法

  沙沙沙、沙沙沙,春姐姐变戏法,她放下雨帘子,悄悄地变呀变,她收起雨帘子,哇、大地变美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草儿青了,柳树绿了,小燕子飞来了,春天来到了

  (二)《童年书架》有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 15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认识10个生字。理解“死而复生、起死回生、切脉、厥症”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转述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处了解到的情况。能按事情发展顺序复述扁鹊医治太子的过程,体会其高超的医术。

  3、体会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体会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PPT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了解了《起死回生》、《田忌赛马》和《完璧归赵》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记得第11课《起死回生》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出示:扁鹊从侍卫官口中得知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入宫_________________,最后使太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扁鹊让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出示扁鹊图片)了解扁鹊吗?谁来说说看?

  (1)生交流

  (2)看来小朋友非常了解扁鹊。确实,扁鹊是个中医,中医往往是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给病人治病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扁鹊是如何让太子起死回生的?

  二、预习反馈

  1、师: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子新词,都知道怎么读吗?开小火车领读。 纳闷 侍卫 病榻 手腕 凝神 携带 药囊 切脉 厥症 大拇指 议论纷纷 起死回生 死而复生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切.脉:“切”是个多音字,读第四声,跟着我念“切脉”

上海龙凤1314 shlf  药囊.:“囊”字笔画既多又难写,它是上中下结构的。上边是“一”加上一个“中”,中间是“凸宝盖”的写法,下边是“两个口”加上“吵嚷”的'“嚷”的右下部分。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厥症:厥症是什么意思?谁来读一读?(中医学病名。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过一定时间会苏醒的疾病。)

  (2)师:生字新词都会读了,课文能不能读正确,读通顺呢?打开书,翻到第36页。课文共有13小节,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过渡:小朋友读得真不错。

  三、研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研读第一节——第八节

  1、现在自由轻声地读一读1-8小节。要求:用横线划出扁鹊的话,曲线划出侍卫官的话。开始。

  2、谁来交流扁鹊的话?(红色标出),谁来交流侍卫官的话?(蓝色标出)。

  3、都找到了扁鹊与侍卫官的话。现在同桌合作读一读对话,边读边想:扁鹊从侍卫官口中了解到太子的什么信息?

  媒体出示:一向好好的(你们是从对话中得知3条信息的,再读读第一小节,还可以找到太子的什么信息?) 只说胸口闷,就死了 早上鸡叫的时候 没过半天,还没入棺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师:谁能把4条信息连起来说一说?老师给你们一个句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媒体出示: 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那里得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扁鹊得知太子突然死了,心情非常着急;可他听说太子还没入棺,就送了口气。你们能不能把扁鹊由紧张到放松这个心情变化的过程表现出来。

  6、读得真好啊!让我们一起来读。男生读扁鹊说的话,女生读侍卫官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过渡:国王得知有人能让太子活过来,急忙请他入宫。那么扁鹊是如何为太子治病的呢?

  研读第十节——第十一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自由读读课文10-11小节,圈出扁鹊为太子治病的动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按、切、贴、听、取、扎、捡 (竖排)

  2、小朋友找到了这7个动词,现在老师请你们两两合作,一个先演扁鹊,边读边做做这7个动作;另一个做太子。稍后我们互换。

  3、再读读课文,找找扁鹊在做这些动作时,太子有什么反应呢?请用直线划出相关内容。(生交流)老师和你们一起读一读。

  4、当扁鹊为太子扎针的时候,太子的反应是鼻翼扇动,眼皮睁开;当太子喝下药后,太子的反应是身体恢复健康。

  板书:鼻翼扇动、眼皮睁开、恢复健康

上海龙凤1314 shlf  5、现在能不能看着老师的板书,把扁鹊是如何医治的,太子又是如何反应的,给大家介绍一下?(1-2人)

  6、能不能用上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故事说得更清晰一些呢?说给同桌听一听。(3、4人) (出示:先、接着、然后、最后)

上海龙凤1314 shlf  研读第十二节——第十三节

  1、过渡:

  是呀,扁鹊真是妙手回春,能使太子起死回生,难怪国王竖起大拇指称赞扁鹊……(出示句子:“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1)个别读(2个)

  (2)全体读

  2、师:面对国王的称赞,扁鹊却谦虚地说…… 出示:“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

  (1)个别读

  (2)全体读

  四、总结全文。

  1、师:扁鹊真了不起啊,他使太子起死回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扁鹊是个怎样的人?

  (1)生交流(板书:医术高超)

  (2)面对国王对他的称赞,扁鹊却很谦虚,从中看出他是个医德高尚的人!(板书:医德高尚)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扁鹊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同学们回家后可将今天所学内容复述给爸爸妈妈听。下课!

  板书设计:

  起死回生

  扁鹊------------→太子

  医术高明

  医德高尚

  鼻翼扇动、眼皮睁开

  恢复健康

  小学语文教案 16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学生自由地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学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写好秋天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有条理地写。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让学生观察秋天,并画或者选一幅秋天的图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说说秋天的特征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写前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导学生读语文书习作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⑴、写前要先向同学介绍图画的内容;

  ⑵、写时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⑶、写好后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

  ⑷、展示和欣赏。

  2、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并请一学生将画的内容描述出来,教师指导写作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⑴、在学生叙述时,教师相机指导叙述的顺序。

  ⑵、请同学们评价他说的内容。并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

  ⑶、有意指导学生学会一些观察方法。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先中间后四周,先整体后部分等等。

  ⑷、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也跟在叙述图画时的顺序一样,将自己叙述的内容按顺序写下来。

  ⑸、教师抓住一学生叙述时的色彩、声音、想象的句子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⑹、出示范文指导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⑺、再指导学生想想刚才一学生叙述时有哪些是图画上没有的。然后指导学生在写看图作文时可以加上自己符合实际的想象。

  ⑻、教师再抓住刚才学生发言时的好词佳句,先表扬他们,然后指导学生在写作时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

  ⑼、交流自己收集的好词佳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⑽、让他们说说哪些可以用进自己的习作。

  ⑾、教师说一词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然后将几个词板书后让学生说一段话,在说话时能用几个词就用几个。

  ⑿、这时教师再让刚才叙述的同学将自己的`图画再讲述一遍,并让所有的学生当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交流。

  ⑴、小组交流,把自己的画的内容跟同桌学生讲讲,互相提示、修改。

  ⑵、集体交流,评价并修改。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⑶、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

  4、教师小结。

  三、学生写作。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开始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板书设计: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看图知中心

  2、观察有顺序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写作有条理

  4、用上好词句

  小学语文教案 17

  (一)教学目标

  1.阅读"学习提示",概括学习方法。

  2.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3.有感情朗读全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铁人怎样的思想品质?铁人的这种品质特点,我们是怎样体会出来的?(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特点,这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根据学习方法,学习"提示"。

  (1)自读"学习提示",划出重要的句子。

  (2)怎样阅读写人的文章?

  找出--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体会--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

  想想--反映人物怎样的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小结:通过人物外在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人物的品质特点。

  4.练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根据铁人"默默地卷烟抽"这一动作,联系上下文内容,想像他当时会想些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根据"他一把举起了小娃,看着,看着,紧紧地搂在胸前。"这一动作描写,想像,此时此刻,铁人会想些什么?

  (3)看到这里,身旁的那位阿姨又会想些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5.有感情朗读全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6.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1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钢铁、繁殖、蔬菜、煤炭、水蒸气、杀菌、预防、治疗”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启发谈话,质疑问难。

  (l)出示画有太阳的电脑课件或一幅太阳图。

  (2)同学们,你们认识它是谁吗?(它是太阳公公)

  (3)板书课题

  (4)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它吗?

  生: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年纪了?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热?

  生: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去,能不能改变路线呢?

  ……

  (5)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按要求自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抽读生字词卡片,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如细菌,不要读成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自由说,说得不全面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作补充,认为说得不正确的地方,可相互纠正。)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三、深究课文(l-3自然段)

  1.教师引导:这部分课文,每一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一个方面的特点,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远、大、热)

  2.默读l-3自然段,思考:课文是用哪些方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说清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时向其他小组请求帮助。

  4.全班讨论交流,合作解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1)讨论交流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①第一自然段为了把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说清楚,运用了哪些方法?

  生:“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这是用具体数字来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即运用了具体数字,同时还用了假设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②通过读第1自然段,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生:第1自然段讲的是太阳离我们很远,可开头却先讲了一个古代传说,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谁能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课文开头引用这个神话是为了要引出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个知识,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往下看。

  生:老师,我不明白“其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个问题,由教师提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其实”,表示下面要说的是实际情况。在这里表示转折,由传说转向事实。)

  教师:“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么远,箭射不到。)这里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而用反问的语调呢?(用反问句强调它的`远。)(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③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说出太阳离我们“远”这一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第二自然段讲太阳很大,运用了作比较、列举数字的方法。“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是拿地球与太阳作比较,用具体数字来说明,突出太阳体积之大。

  “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离地球太远了”。这不仅说明太阳很大,而且对第一自然段讲的太阳离我们很远,作了补充说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太阳“大”这一特点。

  (3)讨论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第三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运用了比喻和具体数字的说明方法。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火球’作比喻,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了出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运用具体数字来充分说明太阳“温度非常高”这个特点。

  ②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热的特点。

  5.小结

  (1)视频演示《太阳的基本情况》,学生观察体会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

  (2)教师小结

  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6.扮演太阳公公,作一番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练说《太阳的自述》,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

  四、布置作业

  练习《太阳的自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文的l-3自然段讲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二、探究4-8自然段

  1.默读4-8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遇到问题试着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2.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教师点拨、引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①集体讨论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视频演示《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感受世界的美丽可爱,体会所有这一切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3)研讨: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同它本身的特点有何联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太阳大、温度高、距离远的特点,是形成美丽可爱世界的根本原因,如果这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密切。)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朗读4-8自然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5.扮演太阳,练说《太阳的自述》。

  (1)教师引导:上节课同学们扮演太阳公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这节课同学们继续扮演太阳,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小组内练习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班上展示说。

  三、总结全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名朗读全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总结:《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举数字、作比较、假设、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五、拓展延伸

  练习写《太阳的自述》,向人们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六、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的重点是: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难点是: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说明事物的。为很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教师从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交流中相机指导,在学生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视频演示,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布置学生通过书刊和网络搜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活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并根据课文某一方面的内容,选好一个专题。如,“万物生长靠太阳”,出一期手抄报或黑板报、墙报。

  小学语文教案 19

  教学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伟,激发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

  教学准备: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复习提问,引出新课:

  1、导入:我们的.家乡在下沙,作为一名下沙人,如果一个来下沙参观旅游的游客要你介绍下沙,你会怎么来介绍,我们都知道有下沙开发区,那么还有吗?(钱塘江大潮)

  你们看到过钱塘江大潮么?(有些有,有些没有)

  2、播放录象。(创设情境,想象我们已经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我们等啊,盼啊,等啊,盼啊。可是大潮迟迟不肯来,同学么着急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过渡:看完之后,请你来谈谈感受?(真壮观;真雄伟;真有气势;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二、学习“潮来之时”部分:

  1、我们小作者把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象用他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2、3自然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觉得喜欢的,就多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好,待会读给同学们听。

  2、学生自由朗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课件演示“闷雷滚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顿时人声鼎沸,什么变化。(课件演示,鼎沸→人声鼎沸)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过了一会儿,一条白线…沸腾起来。(借助图片理解“一条白线”。)

上海龙凤1314 shlf  ▲那条白线,横贯江面。(课件演示理解“横贯江面”。指导朗读)

  ▲再近些,白色城墙。(通过对比理解比喻句,知道知道朗读。)

  ▲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课件演示,比较句子ABC。老师A句,小组读B句,全班读C句。自由读、师范读、个别赛读、齐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那声音,颤动起来。(课件演示,比较词语,潮远,声大而闷,潮近,声巨而烈。指导朗读)

  ▲小组赛读。(小组选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开展比赛)

  3、理清写作顺序,是怎样把这些语句连起来。(边演示边练习说话)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根据提示,创设情景,练习说话。(课件出示(图片):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看看作者

  一条白线白色城墙千万匹战马)

  5、小结: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认识的钱塘江,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声音气势)

  三、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观看录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请同学们动手写几句想对钱塘江大潮说的话)

  2、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现在钱塘江大潮还没有被科学家利用,等你们长大后可以去研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课外延伸:介绍书籍,网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语文教案 20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段落;初步明白事的起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字音较难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审题引入

  1、读题。说说读题后你有什么问题?

  2、简介张海迪的事迹。

  二、预习课文。

  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思考课后题。

  三、检查预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读准生字:述、冠、萎、摩、纯、芬、偎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提出不懂的词语(不假思索、讲述)

  3、课后题1: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张海迪时时关心着妹妹海燕的确健康成长?

  4、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四、教学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想主要写了什么?

  2、本段的中心句有什么作用?这一句的.两个部分分别可以概括课文的哪些段落?

  3、前半句为什么用上“顽强”这个词语?(联系上文有关词句回答)

  4、感情朗读。

  五、课堂练习

  作业本(1)第1、2、3题

  小学语文教案 21

  教学要求: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

  能真实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指几名学生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将重点都定在了发现一词上,大家都很积极,好像争着比谁的发现最多最奇,但把“观察中”忽视了,而怎么观察到的,自已观察时所做了什么,这个过程学生却大多数都是只字不提。引导学生将自已是如何观察到的,及观察时自已是否认真等过程说了出来,这就为观察的内容提供了真实性的证词。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冬冬读课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04-0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