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时间:2022-08-11 16:02:15 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精选11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精选11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篇1

  学生视角

  青海湖质朴、粗犷、自然的美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清新、柔美的词句也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激起学生学的欲望。

  难点

  文章文字的描述与学生的想象之间会有一些距离,体会、想象梦幻般的青海湖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思考

  文章以华丽柔美的语言描绘出作者眼中的青海湖。学生会对这些生疏的词所描绘的景象产生困惑。所以教学时,最好借助于录像,在学生面前展示画面?再引导学生合理地想象,加之人情人境地朗读,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收获。

  重点

  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体会青海湖特有的湛蓝与质朴。

  设计特色

  读看结合,读想结合,读中悟情。

  信息资料

  师生共同查阅关于青藏高原、青海湖与文中提到的其他湖的资料以及“世外桃源”的来历。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祖国山川的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的青海湖,各有什么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自由交流

  1 学生板书课题,注意指导梦幻两个字,并引导体会梦幻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梦幻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

  2.对于这个文题我们都想交流哪些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可以把由题目所想到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开启思路,更要从文题中了解青海湖以及文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的一些资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质疑、解疑,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一些课文以外的知识,增加学语文的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交流预所得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这课文都读懂了哪些内容? .

  (这是一个几乎能全员参与的问题,哪怕读懂了一词、一句,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这课文哪部分能激发起你读的欲望?为什么? .

  (这一问题设计能引导学生直接进入文章的重点,以读代讲,以体会作者的用词之美,在读中积累语言。一个为什么。又引导学生抓 特点,体会作者的技巧,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知道一些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加大指的时间,尤为青海湖的蓝、质朴的美,更要在读中体会。说喜欢的原因时,也要结合文章中的重点词。

  3.观看录像,看看镜头中的青海湖。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观赏的基础上更能感受青海湖的美,会感染学生的情绪,便于教师指导朗读。)

  4.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5.谈谈自己对这文章的、引导学生从语言、层次、等方面来,借以提高学生语文学的素养。不仅知道作者怎样写,还要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文章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理清文章的顺序。可以说先写……再写……然后写……也可以用列提纲的形式。只要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全文。

  四、课堂练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填空。

  青海湖位于( )的青海省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 )和 ( ),面积( )平方公里。

  2.填充词语。

  扑朔( )( ) 温柔( )雅 毫不( )( ) 酣畅( )( )

  世外( )( ) 畅游( )( ) 安家( )户 繁荣( )( )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实践活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领略了梦幻般的青海湖,其实祖国的那么多的名湖还有待于我们欣赏。请开个旅行社,每个成员都是小导游,用自己查询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这些湖有西湖、东湖、南湖、鄱阳湖、玄武湖、昆吵湖……

  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上海龙凤1314 shlf  蓝——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上海龙凤1314 shlf  质朴——粗犷、自然

上海龙凤1314 shlf  鸟的世界——数万、生机勃勃

  鱼的天堂——一群群、一层层、金灿灿、红艳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导语: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

  2.演示一组照片后,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三、自主诵读,合作交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四、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儿?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教学的难点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

  这篇文章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这一单元是游记单元,单元设置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学本单元内容,掌握阅读和写作游记的基本方法。它同时也是一篇寄情于景的抒情性散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在高原上充满梦幻般美丽的青海湖。它不仅景色壮丽,而且生物资源丰富。作者通过这一篇散文,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说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本课是一篇游记,根据游记这一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确定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观察景物的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说教学方法

  本文是第一单元游记中的第三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文章体裁的阅读方法,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内容,体味文字中蕴涵的景之美、情之美。为了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我采用“1+1高效合作教学模式”中的“主体阅读模式”来进行教学。“主体阅读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自读感知——研读探究——讨论评价——拓展延伸”。教师在准备教案的同时,学生还要准备相应的学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获取信息、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在老师的激励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互动,以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师生之间的协调互动作为主要的学方式,来共同完成这一课的学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树立“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该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应该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进而形成新的高效课堂运行机制。这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是:

  第一个环节:自读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观看青海湖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充分预文本内容。进而让学生对青海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所学文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学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研读探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作者观赏了青海湖的哪些景色?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赏青海湖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在预中又相继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1、青海湖哪一处景色最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如果让我们自己编排游览青海湖的行程,怎样安排最为合理?

  这些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也纳入到学生共同研讨的范畴之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把自己所找景色及观察顺序板书到黑板上。

  第三个环节:讨论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青海湖是美丽的,假如你现在是一名导游,正带领着一个旅游团来到青海湖旅游,请你依据这篇文章,选取青海湖的一个景点,拟写一段导游词。可以灵活地选取文章中优美的句子,添加到你的导游词中。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充分研讨文本的基础上,自己写出导游词,并交由本组同学加以讨论,最后选出优秀的答案加以展示。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

  在这一这环节中,我重点设计了这一道思考题:作者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游览,又怕这里的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又不致于破坏青海湖的环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讨论和思辨。而在讨论思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往往会逐渐统一起来。

  学生在自己的学案中甚至还拟了一些保护青海湖的宣传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这四个环节,师生共同研读文本,充分体会到这篇游记所蕴涵的语言之美、景色之美、人文之美。

  四、说教学设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教学时,教师要十分注重创设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良好氛围,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海湖蓝色的湖水、青青的草地、迷蒙的鸟岛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意韵之美。在第四个环节中,如果时间允许,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教师为学生实现新的发展所创设的有利的教学情境,会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到青海湖那神奇而壮丽的风光之中。

  五、说板书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本文的板书设计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在进行第二个环节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到黑板上自己去书写从文章中找到的青海湖的美丽的景色。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容易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学生主动发展的良好效果。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篇4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青海湖梦幻般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文章的主要线索是:梦幻——青海湖是巨大的画卷,是绝妙的世外桃源。理解梦幻是全文的关键。

  二、教学要求。

  1、素质思想品质教育。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海湖的美。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基础知识教学点。

  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能力训练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四、课前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幻灯,投影,录相。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么样?请带着问题读一读阅读提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我们初步知道了青海湖大小及地理位置。我们还要理解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为了理解课文,我们先进行自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难。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读准字音。

  扑朔迷离、倘徉、涟漪、震慑、伫立、繁衍、眸子、粗犷。

  2、理解词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倘徉:闲游;安闲自在地行走。

  (3)温柔恬静:本课指风景优美,非常安静。

  (4)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5)涟漪:小波纹。

上海龙凤1314 shlf  (6)伫立:站立。

上海龙凤1314 shlf  (7)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3、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概括段意。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青海湖的?(从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2)全文应分几段?段意是什么?

  (3)学生汇报:

  ①学生甲:课文重点描写了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共五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清晨,我们冒雨乘车来到青海湖。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二段(3自然段):青海湖像一幅巨大的画卷,湖水蓝得可爱。

  第三段(4自然段):青海湖草滩有一种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第四段(5自然段):青海湖是鸟的世界、绝妙的世外桃源。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五段(6自然段):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②学生乙:我把课文的3、4、5自然段合并,因为它们都是介绍青海湖的内容,因此全文分三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段(1、2自然段):清晨,我们冒雨乘车来到青海湖

  第二段(3——5自然段):青海湖的湖水蓝、草滩美、水鸟多,像一幅美丽的大画卷。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三段(6自然段):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老师总结:同学们的思路活跃,两种分段方法都可以。

  (4)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要学会什么?要了解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要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像能力,以及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并能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现出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熟读课文,体会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名读第二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画出人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说理由。

  (2)学生汇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A: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这是个比喻句,把作者来到青海湖比作是扑进了巨大的画卷,非常形象地说明青海湖像画卷一样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B:我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这句话体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C: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表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这一段话把青海湖的水写绝了。海洋、天空的蓝比不上它的净、深湛、温柔、恬静。接着又把湖水比做蓝锦缎,小女孩的眸子。那是多么生动、闪亮而有生机呀!青海湖的水蓝得太可爱了。

  学生D:抬眼望去,在雨后特有的万里无云的睛空下,是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耸立着连绵起伏的深渴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草滩上那几匹漫步的牦牛,显得分外悠闲。这段话写出了草滩的美。草滩是碧绿的,山峦是深褐色的,银色公路像哈达。在这优美的景致中,几头牦牛在漫步,为宁静的草滩增添了活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E:我认为这句好。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这里用衬托对比的方法,突出了青海湖的美与众不同,是粗犷的、自然的、质朴的。

  学生F: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这些天上飞的各种美丽的鸟,水中游的五彩鱼为青海湖增添了美的色彩和活力。

  老师小结:同学们书读得好,各抒已见,理由说和简明,棒极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投影:联系课文说说。先理解带点的字,再理解句子。

  谁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1)现实指青海湖像一幅画卷。湖水蓝得十分可爱;草滩景色美得粗犷、美得自然、美得质朴;青海湖是鸟的天下。这些就是现象。

  (2)梦幻指青海湖太美了,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仿佛这么美的景色只能在梦中出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理解全句。

  学生汇报:因为青海湖太美了。水蓝得可爱,草滩美得粗犷、自然、质朴。在这里成千上万只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栖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色。这一切美得不敢让人相信,让人觉得只有梦幻中才能有此美景。

  (四)重点句子解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是作者欣赏美丽的青海湖后发出的感叹。青海湖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使人看后犹如在梦幻中,所以作者感叹欣赏青海湖后竞不相信是大自然的现实。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了一幅巨大的画卷。

  作者将美丽的青海湖比作一幅画卷,十分生动。青海湖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表明作者喜爱青海湖的思想感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总结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由衷地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观看有关介绍青海湖的录相。

  (六)板书设计。

  (七)课堂作业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把不正确的拼音划去。

上海龙凤1314 shlf  扑朔迷离、倘徉、朝前一倾、眸子。

  2、扩句。

  (1)草滩上生长着油菜花。

  (2)我们欣赏美景。

  3、把排列错乱的句子写通顺。

  难忘 这堂课 令人 真

  高老师 三十年 工作了 在教育战线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八)课堂作业设计答案。

  一望无边的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我们尽情地欣赏着森林公园的美景。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精读课文,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精读课文,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领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激发对大自然和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心

  课前预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熟读课文,说说作者写青海湖时还引用了哪几个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的作用是什么?

  答:神话传说西海龙王的传说,文成公主的传说,二郎神的传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作用:渲染青海湖的神秘色彩,增添青海湖浓郁的文化历史色彩,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

  2、青海湖真正的成因是什么?

  答:早在两三千亿万年以前……才形成现在的青海湖。(见课文第9段)

  3、文题中为什么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梦幻是神奇的、美丽的,而青海湖的醉人之美就如同梦境般奇妙。所以文题中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使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课文从四个方面表现青海湖的梦幻的:

  (1)湖水醉人的蓝色;

  (2)环境氛围的清幽;

  (3)神秘的传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神奇的鸟岛及丰富的鱼类。

  课堂练

  1、仔细阅读课文第5段,思考:作者在说明湖水蓝得出奇的原因是,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作简析。

  答: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举例简析: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认真阅读课文第6段,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视角看青海湖的?从哪些词语看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答:先远望,再仰望、望,后俯视。从“再顺眼望去”“再往上”“而我的脚下”看出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

  3、青海湖如此之美,而那位年轻的司机为什么“那么肃穆,默默地望着远处的一个地方,丝毫没有交流感情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青海湖美得让人震撼,所以这位年轻的司机只能保持肃穆,生怕亵渎它;他“默默地望着”是被陶醉在梦一般的美景之中了;这种美只能用心去体会,因此他“丝毫没有交流感情的意思”。从侧面写出了青海湖的美。

  4、“仅仅这些神话般的传说,就有多么迷人啊!而蓝色湖面上那微微泛动的波澜,又似乎在悄声叙说着青海湖遥远的历史。”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过渡,承上启下。

  5、作者写神奇的鸟岛,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鸟的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数量之多、色彩之多、品种之繁、来源之广。

上海龙凤1314 shlf  6、赏析下列句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我扑向七月的清晨”,“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两个“扑”字有何表达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生动地写出了“我”的热切盼望、深深陶醉的心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湖水柔软顺滑、透明洁净、蓝得发亮又富有动感的特点。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3)“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句中的“甜丝丝”“凉爽爽”怎样理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在这里不只是身体的感觉,也是一种心里感受。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感。

  7、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本文以梦幻为情感线索,描述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和珍爱之情。

  课后拓展:

  1、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句: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仿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下面是某公园草地告示牌的文字,请你重新设计新的告示文字。要求语言得体、文雅。

  原告示牌:严禁穿越草地,违者罚款10元!

  新告示牌:走路绕一绕,小草笑一笑!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本文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青海湖的,这种观察方法叫做“定点观察法”。这种方法可按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等的顺序。请用定点观察法观察你家乡秋天的景色,写一段文字。要求:抓住季节景物特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融情于景,300字左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篇6

  目的要求:

  1、了解作者的观赏顺序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文中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了解作者的观赏顺序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文中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预

  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生字生词

  二、导入

  1、导语

  在我国,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着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

  2、青海湖简介

上海龙凤1314 shlf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为4635平方公里,比我省洞庭湖大1.5倍还要多,环湖360多公里。据说过去骑马环湖跑一圈要十多天,现在用吉普车,环湖一圈也得花一天的时间。

上海龙凤1314 shlf  青海湖,原叫青海,1929年青海省成立才加一“湖”字,以区别于省名。民间认为青海湖是“西海”,直至现在,那里的许多老年人仍称之为“西海”。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其他方面介绍可引用教参P16。

  三、朗读课文

  借助朗读带,把学生引入到文中青海湖那梦幻般的意境中。

  四、自由朗读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你喜欢的理由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朗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最高水平,通过朗读来体验文中词语的表达效果,以突破难点)

  五、重点品读,探究领悟:

  1、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观赏青海湖的?

  “青海湖到了,……”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草滩”草滩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湖水”湖水

  “再顺眼望去……乌云”乌云

  “再往上,……晴空”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草滩……山峦”草滩与山峦

  “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公路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看着不远处那位年轻的司机……”司机

  “而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牦牛

  “阳光越来越明媚……三五个岛屿”岛屿(联想到传说、历史,鸟岛与湖中的鱼)

  “我们沿着……继续赶路了”观赏结束

  板书:

  万里晴空——司机——牦牛——岛屿(联想)

  山峦——草滩——我(公路,到达)——草滩——湖水——乌云

  2、本文语言富于音乐感,从文中找出带有叠词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讨论并归纳。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绿茵茵的草滩、黄灿灿的油菜花,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甜丝丝的,凉爽爽的空气,金灿灿、红艳艳的鱼儿。

  读起来节奏感鲜明,富有音乐美,给人一种轻松、舒展的感觉,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之情。

  3、朗读下列,体会文章语言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它蓝似海洋,……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作者为了突出青海湖水的晶莹明澈,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读起来富有音乐敢,比喻得也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水的蓝,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水的纯净纯洁,不受半点污染,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作者为这静谧的美所震慑,不敢跑,也不敢喊,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在美中陶醉。这种间接的抒情比直抒胸臆表达的感情要更加强烈。

  (3)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青海的美是现实的,这样神奇、美丽的地方,置身其中,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现实,感觉仿佛是在梦境一般。所以说: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课文通过优美的语言,诗一般的文字,描写了青海湖如梦幻般的神奇美丽,表达了对青海湖的喜爱与爱护之情。

  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背诵

  七、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字词积累解释并造句。

  2、背诵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篇7

  【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学重点、难点】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围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到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教学准备】

  青海湖风景图(挂图或网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湖泊?

  2、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青海湖(板书),作者还说它是梦幻般的湖(板书)。你想了解它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学生自主阅读: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方式(个人,小组等)阅读课文,想想并讨论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读一读。

  3、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全班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3: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引导:作者来到青海湖畔,“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作者虽然介绍了在这幅画卷里是“绿茵茵的草滩”,长满“黄灿灿的油菜花”和“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但相比之下,重点写的是什么?

  2、§4:

  (1)这节开头的“抬眼望去”,望见了什么?

  (2)眼前的美景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3)作者幻想到了什么情景?

  3、§5:从哪儿看出青海湖的物产资源很丰富?

  4、组织讨论:“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并联系课文内容来讲。

上海龙凤1314 shlf  5、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朗读时要把惊奇、赞美、被陶醉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课外延伸:

  1、鼓励学生摘录、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

  2、鼓励学生课外去寻找有关青海湖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支寻找其他湖泊的资料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知识与技能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

  (2)通过朗读品位赏析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了解青海湖的美丽,使学生更加热爱多姿多彩的祖国。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作者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品味赏析生动优美的语言,学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2005年7月,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拉开了

  (多媒体配乐展示环湖赛图片)

  帷幕。这一赛事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不仅仅因为比赛的激烈,还因为比赛的地点在青海湖畔。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冯君莉走进青海湖(多媒体出示课题),去感受它梦幻般的美。

  (设置意图:利用多媒体在悠扬的钢琴曲中展示“环湖赛”及青海湖风光图片,意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营造最佳学氛围。只有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 自读感知,合作解读

  (一)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动情地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合作交流,解读课文

  为了更好地领略青海湖的美,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1、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赏的青海湖?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了青海湖的美?

  3、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青海湖的醉人之美?划出文中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到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班内交流。

  师生共同明确:

  问题1

上海龙凤1314 shlf  “青海湖到了,”——到达青海湖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观赏草滩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观赏湖水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观赏乌云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观赏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观赏草滩与山峦

上海龙凤1314 shlf  “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廓”——观赏海岛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观赏结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小结:作者叙述、描写由近及远、由天空到地面,很有层次。

  问题2:

  青海湖美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 湖水蓝得醉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环境氛围清新幽静;

  (3) 神话传说神奇迷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4) 鸟岛神奇鱼类丰富。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青海湖景物的特点,从多方面描写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问题3:

  梦幻。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以“梦幻”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开头“关于高原的梦”,到扑进梦幻般的现实,使全文内容联系自然,结构显得紧密。文中多次将现实联系梦境,如:“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作者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表达了作者见到青海湖时的惊喜以及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置意图:此环节强化了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与文本对话,调动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进行自主、合作学。)

  三 品读赏析,揣摩语言

  同学们,刚刚我们随着冯君莉一起神游了青海湖:(多媒体配乐展示青海湖风光)浩浩青海湖,湛蓝的湖水,烟波万顷;碧绿的草滩,羊群如云;金黄的油菜花,迎风飘香;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

上海龙凤1314 shlf  梦幻般的青海湖经过作者生动的描述,更加令人心驰神往。现在,我们就来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是怎样营造这梦幻般的意境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读美文

  下面请同学们从文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你认为描写得最好的语段,大声地、动情地朗读,并揣摩你找到的语句好在哪里?(用了哪个词或哪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2 品美点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欣赏到的美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活动:(班内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好在哪里。

  示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句中运用叠词“绿茵茵”“黄灿灿”,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句中连续运用比喻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生动贴切。玻璃是透明、极少杂质的,用“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来比喻涟漪,突出了它柔软顺滑、透明洁净的特点;小姑娘的眼睛是闪亮、富有生气的,用“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来比喻涟漪,写出了湖水富有动感、蓝得发亮的特点。同时运用叠词“水灵灵”写出了水面波动的情景,“蓝晶晶”恰当表现了湖水蓝得发亮的特点,使湖水显得更娇美可爱。

  3)“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运用排比写出了雨后的青海湖到处都是清新的空气。句中运用叠词“甜丝丝”“凉爽爽”既摹写出了空气的性状,又表现出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心理感受。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句中“一群群”“一层层”写出了鱼儿之多;“金灿灿”“红艳艳”描绘出鱼的黄与红的色彩,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5)“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运用比喻,以“奔腾的骏马”比喻乌云,生动地表现出了乌云的动态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6)“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突出了湖水蓝得纯正、深沉。

  7)“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运用排比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交流讨论非常热烈,可以感受到大家真正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正是因为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叠词以及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景美文更美的效果。(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叠词具有明显的描写性和形象色彩。使用叠词,既起到了强调作用,使形象鲜明活跃,又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具有音乐美。

  运用比喻生动贴切,可以突出景物的特点,给人以深刻印象。

  运用排比叙写景物,使语意丰满,语势连贯流畅

  运用对比更有助于突出事物的特征。

  以上正是同学们应该学和吸收的地方。

  (设置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领会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叠词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四 拓展延伸,仿写佳句

  同学们品味了美的语言,是不是胸中也涌动着创作的激情。下面就用你们的慧眼来发现美、欣赏美,并用手中的笔来描绘它。(多媒体展示一组风景图片)请大家任选其中一幅画,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观赏顺序,用一、两句话进行描写。(至少用上一两个叠词或一种修辞手法。)

  学生活动:自由仿写。(教师巡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哪位同学展示一下你的写作才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活动:班内交流,师生点评。

  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不但品味了大作家生动优美的语言,而且还学以致用,写出了不少的佳句,体验到了小小的成功。课上时间有限,希望大家课下多留心生活,勤练笔,用手中的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置意图:此环节意在调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学,学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表达能力。)

  五 链接生活

  每一处美景都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人们在享有它们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它们。作者当年是带着矛盾和担心离开青海湖的。十几年过去了,青海湖的现状不容乐观,青海湖的未来更令人担忧。请同学们看一则资料。(多媒体展示青海湖的现状资料)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

  教师:俯瞰青海湖,它就像“地球母亲的最后一滴眼泪”。(多媒体展示青海湖俯瞰图)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措施或想法,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呢?

  学生活动:提出具体措施或环保标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小结:环境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自然是有灵性的,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想法落实到行动中,并呼吁更多的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设置意图:此环节意在使学生对自然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更加珍爱大自然、珍爱我们生存的环境。)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粗犷、自然而质朴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学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激发学生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青海湖风光录象

  教学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启发法 朗读感悟法 自主性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谈话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导语:我国地域辽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青藏高原的青海省东北部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青海湖。齐读课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自由读文,找出文中与题目照应的句子。理解“梦幻”。(因为青海湖美,作者欣赏过后,有如在梦境中的感受。

  2、默读交流,文中分几个方面表现青海湖的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师生交流板书:湖水清,环境美,鸟多。

  4、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写出段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熟读课文,质疑问难。

  1、通读全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2、师生互相交流解答问题。

  四、小结

  师:我们了解到作者从三个方面来介绍青海湖的美。

  第二课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谈话导入。

  青海湖是祖国大地上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一个咸水湖。它四面环山,景色奇特。这节课我们去领略青海湖的风光。

  二 、学全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组织小组学,要求找到有关句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读读想想,从那些描写中读到了美?为什么?

  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课堂交流,汇报学成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朗读体味,想象描画。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再次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 描写青海湖美的句子,练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A 小组为单位练朗读,看谁读得最美。

上海龙凤1314 shlf  B 学生自主选择,自由读给全班听,师生评议。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描绘一张青海湖的风景画,要求画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色。

  A 学生自己作画。

  B 展示作品,并配以解说词。

  (3)欣赏青海湖风光录象。

  三、总结升华,迁移增效。

  1、假如你正面对青海湖,你会对它说什么?

  2、作者写青海湖美,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湖 水 蓝

  环 境 美

  青海湖 鸟 (世界) 如梦境

  鱼 (天堂)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青海湖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爱国之情。

  2、体会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预课文根据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样?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小组为单位交流学情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提出学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设计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2、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说理由。

  3、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

  板书设计:

  纯净、深湛、温柔、恬静

  湖水蓝蓝锦缎似的

  水灵灵蓝晶晶

  青一片碧绿一幅

上海龙凤1314 shlf  海草滩美连绵起伏褐色巨大

  湖一条银色画卷

  水鸟美世外桃源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篇11

  学目标

  1、赏析优美含情的景物描写。

  2、品味直抒情感的浪漫笔法。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们,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有一个被世人成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湖。播放歌曲《青海湖》、图片

  刚才我们欣赏了青海湖的美景,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吧!

  明确目标

  1、赏析优美含情的景物描写。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品味直抒情感的浪漫笔法。

  设疑导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自读课文,说说作者描写了青海湖哪几个方面的美?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你对青海湖的总体感受。

  湖水蓝

  环境美梦幻

  传说奇

  物产丰

上海龙凤1314 shlf  梦幻般美丽的青海湖经过作者生动的描述,更加令人神往。下面,就让我们来品味作者是如何描绘美丽景色的。

  合作探究(一)

  1、第5段作者是用哪些词语形容湖水之蓝的?同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同桌合作)

  2、找出第6段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及叠词,品味其表达效果。

  (小组合作)

  学用词学修辞

  真实具体、优美含情

  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真可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绘美景学用语

  合作探究(二)

上海龙凤1314 shlf  面向如此纯净的青海湖,作者用她那如醉如痴的笔触,表达内心难以抑制的激情。

  1、朗读下列句子,品味其在抒情方面的特点及作用。

  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

  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小组合作)

  作者触景抒情,运用感叹句、反问句直抒情意,前后呼应,照应题目,形成了文章的抒情主线。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时不时的出现一次,突出了主题。这种如醉如痴的抒情笔法,使文章充满浪漫情调,感染力也倍增。

  板书:表情意学抒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说说第8段传说的作用。

  板书:引传说学想象

  总结环节

  小结:游记写作的法宝:

  循游踪移步换景

  绘美景精准含情

  表情意直抒情感

  引传说想象浪漫

  学本文的三大写法:精准含情的描写、直抒情意的表达、富于想象的引用传说,形成了作者充满浪漫主义的表达。但需要说明的是作者也不失有冷静的头脑,像文中科学的介绍、文末表达的忧患意识,使我们结识了冯君莉这位既浪漫又现实的优秀作家。我们要感谢她让我们这些未曾到过青海湖的人经历了一次神圣之旅。

  测评反馈: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青海湖写一则简短的广告语。

  高原蓝宝石,梦幻青海湖人间圣境,天下神湖

  青山青水青海,清凉清静清心青之韵,海之情,湖之魂

  寻梦青海湖,回归大自然

  拓展延伸:

  配乐诗歌朗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驻足在你的身边

  这圣洁让人心碎

  你却用阳光和风将我拥抱

上海龙凤1314 shlf  轻柔的波澜是你的呼吸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安抚着我的思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你是天的眼神

  凝望这消逝的每一个瞬间

  让幸福绽放出金色的花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青海湖的岸边

  我用额头触碰你脚下的泥土

  愿心中有你赐予的一片蔚蓝

  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摘抄你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板书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绘美景学用语

  表情意学抒情

  引传说学想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相关文章: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优秀教案02-22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201-21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01-21

语文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01-21

4*青海湖,梦幻般的湖01-21

4《青海湖,梦幻般的湖》01-21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阅读答案02-10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写景作文05-31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网友来稿)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