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推荐文档列表

高二物理教案

时间:2021-12-08 14:04:52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高二物理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1

高二物理教案 文件大小: 354K 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高二物理教案2

  学习目标

  1. 知道自然界中热侍导的方向性。

  2. 初步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并能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

上海龙凤1314 shlf  3. 能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转移以及方向性问题。

  学习重、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用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自主、合作、探究、师生讨论

  知识链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 。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机械能能否全部转化为内能,那么内能能否全部转化为机械能?举例说明

  学习过程

  用案人自我创新

  [自主学习]

  1. 阅读P56思考与讨论提出的问题,体会热传导的方向性。说说你对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这名话的理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热机是一种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热机包括热源、工作物质、冷凝器几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热机从热源吸收热量Q1,推动活塞做功W,然后向冷凝器释放热量Q2。根据能量守恒三者关系为:我们把热机做的功W和它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1的比值叫做热机的效率,用 教type=#_x0000_t75 ole=表示,即 。

  思考:热机的效率能否达到100%,为什么?

  3. 第二类永动机:

  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引起其它变化的热机。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第二类永动机可能研制成吗?说说你的理由。

上海龙凤1314 shlf  4.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两种表述:

  ①(这是按照热传导的方向性来描述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这是按照机械能与热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描述的)。

  说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然而实际上它们是等效的。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它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的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3)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区别:

  [例题与习题]

  [例1]下列哪些过程具有方向性( )

  A热传导过程

  B.机械能向内能转化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C.气体的扩散过程

  D.气体向真空中的膨胀

  [例2]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B. 没有冷凝器,只有单一的.热源,能将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做或,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的热机是可能实现的

  C. 制冷系统将冰箱里的热量传给外界较高的温度的空气中不引起其它变化

  D. 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练习1]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

  B. 电流的能不可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C. 在火力发电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变成电能

  D. 在热传导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3]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第二类永动机和第一类永动机一样,都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上海龙凤1314 shlf  B. 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C. 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用节约能源

  D. 自然界中的能量尽管是定恒的,但有的能量便于利用,有的能量不便于利用,帮要节约能源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4]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内能可以与其它形式的能相互转化,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指出内能不可能完全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帮这两条定律是相互矛盾的

  B. 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只是会产生其它影响,帮两条定律并不矛盾

  C. 两条定律都是有关能量的转化定律,它们不但不矛盾,而且没有本质的区别

  D. 其实能量守恒定律已经包含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高二物理教案3

  一 教材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四学情分析

  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探索性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够成熟,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10)、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①我们学过的电学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

  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 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案上。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部分问题学生以前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即使有少数同学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学生之间会进行纠正。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电压增大,电流也随着增大,但是你知道电流增大了多少吗?

  让学生猜测电流I、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式。 学生大胆猜想。

  不论对错,教师都应认真对待,但应该注意:猜想不是瞎猜、乱猜,不是公式越多越好,应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根据,符合逻辑进行猜想。同时可将所有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这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作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一、设计实验

  让学生阐述自己进行实验的初步构想。

  ①器材。

  ②电路。

  ③操作。

  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提出异议,促使学生思索实验的改进。

上海龙凤1314 shlf  锁定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 学生按照学案的过程,补充实验器材,画电路图,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操作方法。 设计实验部分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二、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要让学生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感受欧姆定律发现的逻辑过程,传授学生控制变量法。

  三、分析论证

  传授学生观察数据的方法,投影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到结论。 学生根据教师投影出的问题观察数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四、评估交流

  让学生讨论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教师引领回答几个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

  使学生意识到共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扩展记录表格,让学生补充。

  投影一道与生活有关的题目。 学生补充表格。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这个练习很简单,但能使学生沿着前面的思维惯性走下去,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一道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既强化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生归纳。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回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板书设计

  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UR、I=U/R、I=U-R、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实验电路图:见图-10

  记录表格: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论: (欧姆定律)

  十教学反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的教学方法。

高二物理教案4

  知识与技能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理解磁通量和磁通密度的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能判断磁通的变化情况

  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能过亲自动手、观察实验,理解"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的道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知道在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

  3、会利用"产生条件"判定感应电流能否产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实验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不懈地探究新理论的精神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使学生认识"从个性中发现共性,再从共性中理解个性,从现象认识本质以及事物有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如何判断磁通量有无变化

  教学难点及难点突破

  通过能量守恒、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理解磁能量的概念

  教学方法

  边实验边讲解

  教学用具

上海龙凤1314 shlf  演示用的电流表,蹄形磁铁、条形磁铁、铁架台、线圈、螺线管、渭动变阻器、电键、电源、导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计课堂情况随笔

  引入: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重大发现和发明相继问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我们刚刚跨过的20世纪,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建议离不开能源,最好的能源就是电能,人类的生产生少,经济建设各方面都离不开电能,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为人类利用电能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电法拉第

  法拉第在奥斯特于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开始投入到磁生电的探索中,经过十处坚持不懈地努力,1831年终于发现了磁生电的规律,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

  本节我们学习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知识

  回顾已有知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描述磁场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放置,则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就是确定的.我们把B与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定义:面积为S,垂直匀强磁场B放置,则B与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用Ф表示.

  (2)公式:Ф=B·S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单位:韦伯(Wb)1Wb=1T·1m2=1V·s

  (4)物理意义:磁通量就是表示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对于同一个平面,当它跟磁场方向垂直时,磁场越强,穿过它的磁感线条数越多,磁通量就越大.当它跟磁场方向平行时,没有磁感线穿过它,则磁通量为零.

  注意:当平面跟磁场方向不垂直时,穿过该平面的磁通量等于B与它在磁场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的乘积.即Ф=B·Ssinθ,(θ为平面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

  引导: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分析产生感电流的条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过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穿过电路的磁感线条数发生变化.如果导体和磁场不发生相对运动,而让穿过闭合电路的磁场发生变化,会不会在电路中产生电流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现象的物理过程:因为电流所激发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总是正比于电流强度I,即B∝I.电路的闭合或断开控制了电流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的变化;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流的大小的,电流的变化必将引起闭合电路磁场的变化,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条数的变化--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课前预习

  复习初中的中切割磁感线知识,搜集法拉第的生平资料

  同学回答:磁感应强度

  实验1:

  导体不动;

  导体向上、向下运动;

  导体向左或向右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概括.

  归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用计算机模拟"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看课件产生条件部分)

  理解"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含义: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就是导体运动速度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不平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问:导体不动,磁场动,会不会在电路中产生电流呢?

  实验2: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用计算机模拟"条形磁铁插入、拔出螺线管.(看课件产生条件部分)

  注意:条形磁铁插入、拔出时,弯曲的磁感线被切割,电路中有感应电流.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概括:无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场运动,只要导体和磁场之间发生切割磁感线的相对运动,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计课堂情况随笔

  用计算机模拟电路中S断开、闭合,滑动变阻器滑动时,穿过闭合电路磁场变化情况:(看课件产生条件部分)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不论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还是磁场发生变化,实质上都是引起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的转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生一起分析:电磁感应的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电能的转化过程。

  (三)课堂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里关键要注意"闭合"与"变化"两词.就是说在闭合电路中有磁通量穿过但不变化,即使磁场很强,磁通量很大,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当然电路不闭合,电流也不可能产生.

  (四)布置作业

  1.阅读194页阅读材料.

  2.将练习一(1)、(2)做在作业上.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课下完成其他题目.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综上所述,总结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电路必须闭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磁通量发生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导学生分析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因素:

  由Ф=B·Ssinθ可知: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磁感应强度B发生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线圈的面积S发生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之间的夹角θ发生变化.这三种情况都可以引起磁通量发生变化.

  举例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磁场不变,闭合电路的面积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线圈面积不变,线圈在不均匀磁场中运动;

  (4)线圈面积不变,磁场不断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论: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作业情况反馈

  学生对整个线圈在匀强中运动时是否有感应电流的判断题目出错率比较高,说明学生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____磁通量变化,还不十分理解.

  教育教学反思及后记

  磁通量部分原想让同学通过自学掌握磁通量的概念,而讲解重点放在磁通量变化大,可是二(4)班的学生课堂自学习惯不好,所以对整个课堂的教学影响较大,有几个关键点还没完全讲透,就到了下课时间了。

高二物理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进一步加深对电场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场的特点,描写场的方法,并能在头脑中建立起场的模型和图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加深理解场电荷、检验电荷的概念,深刻理解和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

  (3)能够运用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进行简单运算。

  (4)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电场的叠加原理,会计算简单的点电荷组产生的电场。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概念、公式进行简单运算,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进一步深刻理解电场和电场强度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2.熟练应用电场强度的概念、场的叠加原理解决有关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

  四、教具:

  幻灯片,上节课所用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电场?电场最基本的特性是什么?

  2.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电场的强弱?是怎样定义的?是矢量还是标量?

  3.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计算公式你知道有几个?应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什么是电场的叠加原理?

  引导学生回答:

  1.电场的概念:

  (1)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空间里的一种特殊物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存在着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电场力)

  2.电场强度:

  (1)用电场强度来描述。定义:物理学中把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它的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2)定义式:

  (适用于任何电场)

  (3)E的方向:

  E和力F一样,也是矢量。我们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那么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4)E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E的单位:牛/库(N/C)

  (5)E的物理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描述某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是矢量。

  ②某点的场强E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电场,与检验电荷的正负、电量及受到的电场力F无关。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只能用来量度电场强弱,而不能决定电场强弱。

  ④为定义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3.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a、表达式:(此式为决定式,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

  b、方向:若Q为正电荷,E的方向背离Q,若Q为负电荷,E的方向指向Q。

上海龙凤1314 shlf  c、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的空间的电场叠加(场的叠加原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果一个电场由n个点电荷共同激发时,那么电场中任一点的总场强将等于n个点电荷在该点各自产生场强的矢量和。

  (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4、电场力F:

  (1)概念:电场力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的作用力。

  (2)关系: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到的电场力F由电荷所带电量q与电场在该点的电场强度E两因素决定。即: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大小:F=qE(电场力的决定式,F和q、E都有关)

  ②方向:正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E相同,负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E相反。

  5、电场强度E和电场力F是两个不同概念

  注意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对象不同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决定因素不同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方向不一定相同

  4、单位不同

  (二)进行新课

  1.作业讲评

  根据上节课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评析。

  2.例题精讲

  【例1】带电小球A、C相距30cm,均带正电.当一个带有负电的小球B放在A、C间连线的直线上,且B、C相距20cm时,可使C恰受电场力平衡.A、B、C均可看成点电荷.

  ①A、B所带电量应满足什么关系?

  ②如果要求A、B、C三球所受电场力同时平衡,它们的电量应满足什么关系?

  学生读题、思考,找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通过对此题的分析和求解,可以加深对场强概念和场强叠加的理解.学生一般从受力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利用库仑定律求解.在学生解题的基础上做以下分析.

  分析与解:

  ①C处于平衡状态,实际上是要求C处在A、B形成的电场中的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既然C所在处的合场强为零,那么,C所带电量的正或负、电量的多或少均对其平衡无影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再以A或B带电小球为研究对象,利用上面的方法分析和解决.

  答案:上海龙凤1314 shlf①qA∶qB=9∶4,②qA∶qB∶qC=9∶4∶36.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2】如图所示,半经为r的硬橡胶圆环上带有均匀分布的正电荷,其单位长度上的带电量为q,现截去环上一小段AB,AB长为(<<),则剩余部分在圆环中心处O点产生的场强多大?方向如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请学生谈他们的认识与理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本题的求解,使学生加强对电场场强叠加的应用能力和加深对叠加的理解.

  分析与解:

  解法之一,利用圆环的对称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即圆环上的任意一小段在圆心处所产生的电场场强,都与相对应的一小段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叠加后为零.由于AB段被截掉,所以,本来与AB相对称的那一小段所产生的场强就成为了整个圆环产生的电场的合场强。因题目中有条件<<,所以这一小段可以当成点电荷,利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可求出答案.

  解法之二,将AB段看成是一小段带正电和一小段带负电的圆环叠放,这样仍与题目的条件相符.而带正电的小段将圆环补齐,整个带电圆环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的场强为零;带负电的一小段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可利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求出,这就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

  答案:方向指向AB

  练习: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在它的顶点B、C上各有电量为Q(>0)的点电荷.试求三角形中心处场强E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自己练习求解,以巩固概念.

  通过此题的求解,进一步巩固对场强矢量性的认识和场强叠加理解.

  3.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

  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

  D.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上海龙凤1314 shlf  A.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因此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B.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但与检验电荷的受力及带电量无关。

  C.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即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D.公式和对于任何静电场都是适用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场强的定义式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的电量。

上海龙凤1314 shlf  B.场强的定义式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量。

上海龙凤1314 shlf  C.在库仑定律的表达式中,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Q1处的场强的大小。

  D.无论定义式

  中的q值如何变化,在电场中的同一点,F与q的比值始终不变。

  (4)讨论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的区别。

  物理量

  比较内容电场力电场强度

  区别物理意义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反映电场的力的属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决定因素由电荷和电场共同决定仅由电场自身决定

  大小F=qEE=F/q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方向正电荷受力与E同向

上海龙凤1314 shlf  负电荷受力与E同向规定E的方向为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单位NN/C或V/m

  联系F=qE(普遍适用)

  (三)小结与反馈练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不能说成E正比于F,或E正比于1/q。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检验电荷q在周围是否产生电场?该电场对电源电荷Q有无作用?若有,作用力大小为多大?该点的场强又为多大?

  (3)在求电场强度时,不但要计算E的大小,还需强调E的方向。

  (四)作业布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为了确定电场中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用细丝线悬挂一个带负电荷的小球去探测。当球在P点静止后,测出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已知P点场强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小球重力为4.0×10-3N。所带电量为0.01C,取Sin37°=0.6,则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多少?

  2.真空中,A、B两点上分别放置异种点电荷Q1、Q2,已知两点电荷间引力为1N,Q1=1×10-5C,Q2=-1×10-6C。移开Q1,则Q2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是___________N/C,方向是___________;若移开Q2,则Q1在B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是____________N/C,方向是___________

  3.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Q1,一个带负电-Q2,且Q1=2Q2.用E1和E2分别表示两个电荷所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则在X轴上[]

上海龙凤1314 shlf  A.E1=E2之点只有一处,该处合场强为0

  B.E1=E2之点共有两处:一处合场强为0,另一处合场强为2E2

  C.E1=E2之点共有三处:其中两处合场强为0,另一处合场强为2E2

上海龙凤1314 shlf  D.E1=E2之点共有三处:其中一处合场强为0,另两处合场强为2E2

  说明:上海龙凤1314 shlf学习本节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场强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因而在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时,应该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电场的强弱,同一个电荷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是不同的,所受电场力大的点,电场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应当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比值F/q来表示电场强度,知道这个比值与电荷q无关,是反映电场性质的物理量。

上海龙凤1314 shlf  比值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应结合学生前面学过的类似的定义方法,让学生领会电场强度的定义

高二物理教案6

  1、理解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知道全振动的含义。

  2、了解初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3、了解简谐运动位移方程中各量的物理意义,能依据振动方程描绘振动图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振动图象判断振幅、周期和频率等。

  重点难点: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全振动等概念的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教学建议:本节课以弹簧振子为例,在观察其振动过程中位移变化的周期性、振动快慢的特点时,引入描绘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振幅、周期和频率),再通过单摆实验引出相位的概念,最后对比前一节得出的图象和数学表达式,进一步体会这些物理量的含义。本节要特别注意相位的概念。

  导入新课:你有喜欢的歌手吗?我们常常在听歌时会评价,歌手韩红的音域宽广,音色嘹亮圆润;歌手王心凌的声音甜美;歌手李宇春的音色沙哑,独具个性……但同样的歌曲由大多数普通人唱出来,却常常显得干巴且单调,为什么呢?这些是由音色决定的,而音色又与频率等有关。

  1、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1)振幅

上海龙凤1314 shlf  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①最大距离。振幅的②两倍表示的是振动的物体运动范围的大小。

  (2)全振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振子以相同的速度相继通过同一位置所经历的过程称为③全振动,这一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振动过程,振动质点在这一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等于④4倍的振幅。

  (3)周期和频率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⑤全振动的时间,叫作振动的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⑥全振动的次数叫作振动的频率。在国际单位制中,周期的单位是⑦秒,频率的单位是⑧赫兹。用T表示周期,用f表示频率,则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是⑨f=。

  (4)相位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不同的⑩相位来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个时刻所处的 不同状态。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根据数学知识,xOy坐标系中正弦函数图象的表达式为 y=Asin(ωx+φ)。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简谐运动中的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表达式为 x=Asin(ωt +φ),其中 A代表简谐运动的振幅, ω叫作简谐运动的“圆频率”, ωt+φ代表相位。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弹簧振子的运动范围与振幅是什么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解答:弹簧振子的运动范围是振幅的两倍。

  2、周期与频率是简谐运动特有的概念吗?

  解答:不是。描述任何周期性过程,都可以用这两个概念。

  3、如果两个振动存在相位差,它们振动步调是否相同?

  解答:不同。

  主题1:振幅

  问题:(1)同一面鼓,用较大的力敲鼓面和用较小的力敲鼓面,鼓面的振动有什么不同?听上去感觉有什么不同?

  (2)根据(1)中问题思考振幅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解答:(1)用较大的力敲,鼓面的振动幅度较大,听上去声音大;反之,用较小的力敲,鼓面的振动幅度较小,听上去声音小。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振幅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的大小对应着物体振动的强弱。

上海龙凤1314 shlf  知识链接:简谐运动的振幅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和能量,它不同于简谐运动的位移。

  主题2:全振动、周期和频率

上海龙凤1314 shlf  问题:(1)观察课本“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示意图,振子从P0开始向左运动,怎样才算完成了全振动?列出振子依次通过图中所标的点。

  (2)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周期和频率与计时起点(或位移起点)有关吗?频率越大,物体振动越快还是越慢?振子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多少?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完成课本“做一做”,猜想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可能由哪些因素决定?假如我们能看清楚振子的整个运动过程,那么从什么位置开始计时才能更准确地测量振动的周期?为什么?

  解答:(1)振子从P0出发后依次通过O、M'、O、P0、M、P0的过程,就是全振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周期和频率与计时起点(或位移起点)无关;频率越大,周期越小,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振子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4倍的振幅,而在一个周期内的位移是零。

  (3)影响弹簧振子周期的因素可能有振子的质量、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从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能更准确地测量振动周期,因为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这样计时的误差最小。

  知识链接:完成全振动,振动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回到原值(包括大小和方向),振动物体的路程是振幅的4倍。

  主题3: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问题:阅读课本有关“简谐运动的表达式”的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一个物体运动时其相位变化多少就意味着完成了全振动?

  (2)若采用国际单位,简谐运动中的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表达式x=Asin(ωt+φ)中ωt+φ的单位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甲和乙两个简谐运动的频率相同,相位差为 ,这意味着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解答:(1)相位每增加2π就意味着完成了全振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ωt+φ的单位是弧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甲和乙两个简谐运动的相位差为 ,意味着乙(甲)总是比甲(乙)滞后个周期或次全振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知识链接:频率相同的两个简谐运动,相位差为0称为“同相”,振动步调相同;相位差为π称为“反相”,振动步调相反。

  1、(考查对全振动的理解)如图所示,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在B、C间做简谐运动,则(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从B→O→C为全振动

  B、从O→B→O→C为全振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C、从C→O→B→O→C为全振动

  D、从D→C→O→B→O为全振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解析】选项A对应过程的路程为2倍的振幅,选项B对应过程的路程为3倍的振幅,选项C对应过程的路程为4倍的振幅,选项D对应过程的路程大于3倍的振幅,又小于4倍的振幅,因此选项A、B、D均错误,选项C正确。

  【答案】C

  【点评】要理解全振动的概念,只有振动物体的位移与速度第同时恢复到原值,才是完成全振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考查简谐运动的`振幅和周期)周期为T=2 s的简谐运动,在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60 cm,则在此时间内振子经过平衡位置的次数和振子的振幅分别为( )。

  A、15次,2 cm B、30次,1 cm

上海龙凤1314 shlf  C、15次,1 cm D、60次,2 cm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解析】振子完成全振动经过轨迹上每个位置两次(除最大位移处外),而每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为4个振幅。

  【答案】B

上海龙凤1314 shlf  【点评】一个周期经过平衡位置两次,路程是振幅的4倍。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图示为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振动周期是8 s

上海龙凤1314 shlf  B、振幅是4 cm

  C、4 s末质点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零

上海龙凤1314 shlf  D、10 s末质点的加速度为正,速度为零

  【解析】由振动图象可得,质点的振动周期为8 s,A对;振幅为2 cm,B错;4 s末质点经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速度为负向最大,加速度为零,C对;10 s末质点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零,D错。

  【答案】AC

  【点评】由振动图象可以直接读出周期与振幅,可以判断各个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

  4、(考查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两个简谐运动分别为x1=4asin(4πbt+π)和x2=2asin(4πbt+π),求它们的振幅之比、各自的频率,以及它们的相位差。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解析】根据x=Asin(ωt+φ)得:A1=4a,A2=2a,故振幅之比 = =2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ω=4πb及ω=2πf得:二者的频率都为f=2b

  它们的相位差:(4πbt+π)—(4πbt+π)=π,两物体的振动情况始终反相。

  【答案】2∶1 2b 2b π

  【点评】要能根据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得出振幅、频率、相位。

上海龙凤1314 shlf  拓展一: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某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x=10sin 5πt cm,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物体的振幅为多少?

  (2)物体振动的频率为多少?

  (3)在时间t=0、1 s时,物体的位移是多少?

  (4)画出该物体简谐运动的图象。

  【分析】简谐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式就是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将它与教材上的简谐运动表达式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相应的物理量。

  【解析】简谐运动的表达式x=Asin(ωt+φ),比较题中所给表达式x=10sin 5πt cm可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振幅A=10 cm。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物体振动的频率f= = Hz=2、5 Hz。

  (3)t=0、1 s时位移x=10sin(5π×0、1) cm=10 cm。

  (4)该物体简谐运动的周期T==0、4 s,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1)10 cm (2)2、5 Hz (3)10 cm (4)如图所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点拨】在解答简谐运动表达式的题目时要注意和标准表达式进行比较,知道A、ω、φ各物理量所代表的意义,还要能和振动图象结合起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拓展二:简谐振动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甲

  2、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从O点开始计时,振子第到达M点用了0、3 s的时间,又经过0、2 s第二次通过M点,则振子第三次通过M点还要经过的时间可能是(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 s B、 s C、1、4 s D、1、6 s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分析】题目中只说从O点开始计时,并没说明从O点向哪个方向运动,它可能直接向M点运动,也可能向远离M点的方向运动,所以本题可能的选项有两个。

  乙

  【解析】如图乙所示,根据题意可知振子的运动有两种可能性,设t1=0、3 s,t2=0、2 s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种可能性:=t1+=(0、3+ ) s=0、4 s,即T=1、6 s

  所以振子第三次通过M点还要经过的时间t3=+2t1=(0、8+2×0、3) s=1、4 s

  第二种可能性:t1—+=,即T= s

  所以振子第三次通过M点还要经过的时间t3=t1+(t1—)=(2×0、3— ) s= s。

  【答案】AC

  【点拨】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和周期性。明确振子往复通过同一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或相反;往复通过同一段距离或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段距离时所用时间相等。另外要注意,因为振子振动的周期性和对称性会造成问题的多解,所以求解时别漏掉了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

高二物理教案7

  一、教材分析

  磁场的概念比较抽象,应对几种常见的磁场使学生加以了解认识,学好本节内容对后面的磁场力的分析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知道什么叫磁感线。

  2.知道几种常见的磁场(条形、蹄形,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及磁感线分布的情况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4.知道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5.理解匀强磁场的概念,明确两种情形的匀强磁场

上海龙凤1314 shlf  6.理解磁通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学生动手(运用安培定则)、类比的方法加深对本节基础知识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的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及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正确理解磁通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四、学情分析

  磁场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此难以理解,但前面已经学习过了电场,可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五、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讲授法

  六、课前准备:

  演示磁感线用的磁铁及铁屑,演示用幻灯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要点: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启发学生思考]电场可以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磁场可以用什么来描述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答]磁场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 引入新课

  (老师)类比电场线可以很好地描述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样,也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1.磁感线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磁感线的定义

  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这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2)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铁外部的磁感线是从北极出来,回到磁铁的南极,内部是从南极到北极.

  B、每条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任意两条磁感线不相交。

  C、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上海龙凤1314 shlf  D、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演示】用铁屑模拟磁感线的形状,加深对磁感线的认识。同时与电场线加以类比。

上海龙凤1314 shlf  【注意】①磁场中并没有磁感线客观存在,而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想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区别电场线和磁感线的不同之处:电场线是不闭合的,而磁感线则是闭合曲线。

  2.几种常见的磁场

  【演示】

  ①用铁屑模拟磁感线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明确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通电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以及地磁场(简化为一个大的条形磁铁)各自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磁感线的走向及疏密分布)。

  ②用投影片逐一展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通电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以及地磁场(简化为一个大的条形磁铁)。

  (1)条形、蹄形磁铁,同名、异名磁极的磁场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2)电流的磁场与安培定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得出

  a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一些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都在跟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b直线电流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环形电流的磁场

  a环形电流磁场的磁感线:是一些围绕环形导线的闭合曲线,在环形导线的中心轴线上,磁感线和环形导线的平面垂直。

  [教师引导学生得]

上海龙凤1314 shlf  b环形电流的方向跟中心轴线上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定: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和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线上磁感线的方向.

  ③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a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磁感线:和条形磁铁外部的磁感线相似,一端相当于南极,一端相当于北极;内部的磁感线和螺线管的轴线平行,方向由南极指向北极,并和外部的磁感线连接,形成一些环绕电流的闭合曲线(图5)

上海龙凤1314 shlf  b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它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也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四指所指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的北极(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电流磁场(和天然磁铁相比)的特点:磁场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磁场的极性可以由电流方向变换;磁场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

  【说明】由于后面的安培力、洛伦兹力、电磁感应与磁感应强度密切相关,几种常见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内容,不掌握好,对后面的学习有很大影响。

  3.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1)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对分子电流,结合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知识及安培定则,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这句话;并应强调这两个磁极跟分子电流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以便使他们了解磁极为什么不能以单独的N极或S极存在的道理。

  (2)安培假说能够解释的一些问题

  可以用回形针、酒精灯、条形磁铁、充磁机做好磁化和退磁的演示实验,加深学生的印象。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比如磁卡不能与磁铁放在一起等等。

  【说明】假说,是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实践证实的命题。在物理定律和理论的建立过程中,假说,常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在一定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安培分子电流的假说就是在奥斯特的实验的启发下,经过思维发展而产生出来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磁现象的电本质:磁铁和电流的磁场本质上都是运动电荷产生的.

  4.匀强磁场

  (1)匀强磁场:如果磁场的某一区域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这个区域的磁场叫匀强磁场。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一些间隔相同的平行直线。

  (2)两种情形的匀强磁场:即距离很近的两个异名磁极之间除边缘部分以外的磁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平行线圈(亥姆霍兹线圈)通电时,其中间区域的磁场P87图3.3-7,图3.3-8。

  5.磁通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定义: 磁感应强度B与线圈面积S的乘积,叫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是重要的基本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表达式:=BS

  【注意】①对于磁通量的计算要注意条件,即B是匀强磁场或可视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S是线圈面积在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②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可举特例说明。

  (3)单位:韦伯,简称韦,符号Wb 1Wb = 1Tm2

  (4)磁感应强度的另一种定义(磁通密度):即B =/S

  上式表示磁感应强度等于穿过单位面积的磁通量,并且用Wb/m2做单位(磁感应强度的另一种单位)。所以:1T = 1 Wb/m2 = 1N/Am

  (三)小结:对本节各知识点做简要的小结。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如图所示,放在通电螺线管内部中间处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试判定电源的正负极.

  解析:小磁针N极的指向即为该处的磁场方向,所以在螺线管内部磁感线方向由ab,根据安培定则可判定电流由c端流出,由d端流入,故c端为电源的正极,d端为负极.

  注意:不要错误地认为螺线管b端吸引小磁针的N极,从而判定b端相当于条形磁铁的南极,关键是要分清螺线管内、外部磁感线的分布.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如图所示,当线圈中通以电流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读者.学生确定电流方向.

  答案: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五)发导学案、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磁感线:人为画出,可形象描述磁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几种常见的磁场:安培定则:让右手弯曲的四指与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轴线上磁感线的方向。

  匀强磁场:磁场中各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其磁感线是一些间隔均匀的平行直线。

上海龙凤1314 shlf  磁通量:B与S的乘积,单位是韦伯,也叫磁通密度。

  十、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与本章第一节内容联系较大可先复习第一节知识后进入新课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加入对应习题。注重演示如演示磁感线用的磁铁及铁屑,演示用幻灯片等使学生具有形象感。

高二物理教案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知道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通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认识理想化是研究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认识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实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大气中冷暖气流上下急剧翻滚,相互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瞬间发生大规模的放电,就产生了雷电)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究并做出解答的。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解几种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电荷守恒定律

  (二)新课教学

  复习初中知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根据初中自然的学习,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请举例说明。

  生:用摩擦的方法。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

上海龙凤1314 shlf  演示实验1:先用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摩擦过的物体性质有了变化,带电了或者说带了电荷。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带电越多,吸引力就越大,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此时物体带了电。而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写下了“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琩的壳吸引轻小物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后来人们认识到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所带的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电荷:

上海龙凤1314 shlf  1①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②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2

  3、电荷量:C

  “做一做”验电器与静电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为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和多少,从18世纪起,人们经常使用一种叫验电器的简单装置:玻璃瓶内有两片金属箔,用金属丝挂在一条导体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过瓶塞从瓶口伸出(图甲)。如果把金属箔换成指针,并用金属做外壳,这样的验电器又叫静电计(图乙)

  问: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特别是离核较远的电子受到的束缚较小。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问: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没有,摩擦起电是带电粒子(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师:很多物质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是否还存在其它的使物体起电的方式?在学习新的起电方式之前,我们先来学习金属导体模型。

  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动画演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自由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

  带正电的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

  2、感应起电

  【演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

  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帖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本图1.1-1).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

  示A,B都带上了电荷.提出静电感应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2)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3)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如上面的这个演示实验中,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演示】

  ②如果先把C移走,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

  ③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金属箔仍张开,表明A和B仍带有电荷;

  ④如果再让A和B接触,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实验现象:金属箔就会闭合,表明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上海龙凤1314 shlf  问:感应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没有。感应起电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得出电荷守恒定律.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师: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四、元电荷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迄今为止,科学家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与它相同,但符号相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19C注意:迄今为止,发现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三)小结

高二物理教案9

  ⑴课题:高二物理:第一章静电场

  ⑵授课教师:黎亭

  ⑶课时:2小时

  ⑷学生现状分析:现物理水平为60分左右,属于中下水平。补课安排:复习讲解高二知识,抓基础知识为切入点,后继强化。

  (5)教学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高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与第二节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本节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给学生渗透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电荷守恒定律对学生而言不难接受,在此从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做本质上分析,使学生体会对物理螺旋式学习的过程。本节关键是做好实验,从微观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了使物体带电的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便水到渠成,进一步巩固高中的守恒思想。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习惯。通过阅读材料,展示物理学发展中充满睿智和灵气的科学思维,弘扬前辈物理学家探寻真理的坚强意志和科学精神。

  【教学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使用幻灯片时充分利用它的高效同时,尽量保留黑板的.功能始终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使实验简化,给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善于从简单中捕捉精彩瞬间,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体验科学(阅读材料)。

  练习题设计力求有针对性、导向性、层次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上海龙凤1314 shlf  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三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及带电本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上海龙凤1314 shlf  知道什么是元电荷、比荷、电荷量、静电感应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物理学螺旋式递进的学习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科学家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渗透─—课后阅读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上海龙凤1314 shlf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物理学另一个丰富多彩,更有趣的殿堂,电和磁的世界。高中的电学知识大致可分为电场的电路,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

  【板书】一、电荷(复习初中知识)

  1.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摩擦起电──学生自学P2后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电荷守恒定律做铺垫。

  演示摩擦起电,用验电器检验是否带电,让学生分析使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过渡到接触起电。

  接触起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仔细观察从靠近到接触过程中还有哪些现象?──靠近未接触时箔片张开张开意味着箔片带电?看来还有其他方式使物体带电?其带电本质是什么?──设置悬念。

  自学P3第二段后,回答自由电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各自的运动特点。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再演示,靠近(不接触)后再远离,箔片又闭合,即不带电,有没有办法远离后箔片仍带电?

  提供器材,鼓励学生到时讲台演示。得出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通过对三种起电方式本质的分析,让学生思考满足共同的规律是什么?得出电荷守恒定律。

  学生自学教材,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电荷量、元电荷、比荷的概念。

  【板书】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板书】

  三、几个基本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库仑符号:C。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C。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

上海龙凤1314 shlf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课堂训练:见附件

高二物理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探究学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曲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3、曲线运动的条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运动。(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__运动。4、曲线运动的性质:

  (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_______(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运动,一定具有_________。

  【课堂实录】

  【引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

  再看两个演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

  第二,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

  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论: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

  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新课讲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

  引出下一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看图片:撑开带有水滴的雨伞绕柄旋转。

  问题:水滴沿什么方向飞出?学生思考

  结论:雨滴沿飞出时在那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如果球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点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点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这种近似越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见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结论: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实验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论: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放一条形

  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论:小球讲做加速直线运动或者减速直线运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实验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一侧放一条形磁铁,小球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论:小球将改变轨迹而做曲线运动。

  总结论:曲线运动的条件是,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四、曲线运动的性质

  问题: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引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速度是(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也就具有,因此曲线运动是。结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课堂训练】

  例题1、已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的方向及受恒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图中可能正确的运动

  例题2、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F1和F2的作用,有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力的方向不变,但F1突然增大到F1+F,则此质点以后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例题3、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做曲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只受一个恒力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自M到N的过程速度大小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做图分析:

  【课堂小结】

  1.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速度的有可能变化,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2.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所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也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板书设计】

  第一节抛体运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曲线运动

  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3、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4、曲线运动的性质

  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始终在变化,因此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训练答案】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1、B例2、匀变速曲线运动例3、自M到N速度变大(因为速度与力的夹角为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