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30 10:16:20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5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9页的第7~1.1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0—13题

  教学目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千米、吨

  1.第做109页的第7题。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吨

  是多少千克?

  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吨=1000千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做第109页的第8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 以4千米=4000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 )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1.做第109页的第9题。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 的区别和联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 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

  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

  教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

  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让学生准备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 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102页—109页

  二、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巧妙的进行估算

  教具准备:微机。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看书自学,同桌讨论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笔算加法 笔算减法笔算加减混合 估算

  2、教师: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练习:算出下面每组数的和与差。

  42、3654、29

  4、教师:笔算加减混合运算需要注意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练习:计算。

  29+35+9 61-30+15

上海龙凤1314 shlf  75-46+31 53-9-37

  5、教师:估算两位数加减法有什么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练习:一本80页的书,小明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看了27页,他大约看了()页,大约还剩()页没有看。

  二、综合练习。

  1、计算比赛:105页第1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先估算,再笔算:105页第4题。

  第二课时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教学内容: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形成“米”和“厘米”的观念 ,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能估计和测量长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判断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教学重点:建立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难点:正确的画直角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具准备:微机、三角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具: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点:

  1、学生看书自学,同桌讨论米和厘米、角和直角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米和厘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米厘米1米=100厘米线段

  角和直角

  角直角画角和直角

  2、教师:1米等于多少厘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练习:填出合适的单位。

  教学楼高12( ) 橡皮长2( )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明身高1( ) 课桌宽60( )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教师:什么是线段?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

  练习:完成103页第5题。

  5、教师:什么叫角?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一个直角。

  二、综合练习。

  1、(1)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哪几个是直角?

  (2)在图形里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2、完成106页第7题。

  3、画直角:完成106页第8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

  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1.出示图片:主题图

  2.教师谈话

  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大哥哥、大姐姐们要为小数浇水,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中了6棵树,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工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教学“8+?”

  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

  (二)比较

  1.计算对比

  9 + 6 = 15

上海龙凤1314 shlf  8 + 6 = 14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

  2.口算

  9+9 = 9+8 = 9+7 = 9+6 =

上海龙凤1314 shlf  9+5 = 9+4 = 9+3 = 9+2 =

  8+9 = 8+8 = 8+7 = 8+6 =

  8+5 = 8+4 = 8+3 =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小组交流心得.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全班交流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8+8 7+8 8+4

  5+8 8+6 8+3

上海龙凤1314 shlf  8+5 2+8 4+8

  8+7 9+8 8+9

  3+8 6+8 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蝴蝶

  (三)出示图片:蜻蜓

  (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四、课外研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7+( ) 6+( )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⑴使同学认识圆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的面积的方法。

  ⑵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同学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和交流能力。

  ⑶通过学习,提高同学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从数学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流程:

  一、说圆环。

  ⑴剪圆环活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出示一个同心圆环;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让同学用一张白纸剪出同样的一个圆环。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⑵说剪圆环的过程。

  让同学介绍剪出圆环的过程,体验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的过程,感受圆环的大小就是大圆面积减小圆面积。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算圆环。

  1、教学例10

  出示例10和图。

  师问:从题中你获得哪些信息?要计算它的面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

  同学汇报和交流方法。

  同学自主尝试练习。

  交流解答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交流(同学作品放在视频投影仪上向全班介绍):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圆面积-小圆面积;圆环面积的计算步骤,可先算大圆面积,再算小圆面积,最后用减法算圆环面积;全班介绍,教师板书解答的全过程。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和图形,理解题意。

  同学独立计算。

  交流解题方法,注意提醒同学半圆的面积必需把整圆的面积除以2。

  3、教学“练一练”

  考虑: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求涂色局部的面积,需要计算哪些基本图形的面积?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第一个图形,两个基本图形有什么练习?第二个图形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同学独立完成,并全班交流。 反馈时,注意加法求组合图形面积和减法求组合图形的不同。

  三、巩固练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先说说每个组合需要丈量途中哪些线段的长度?再让同学独立完成。

  完成后展示同学作业 ,并交流方法。

  2、完成练习十九第7题。

  同学根据图形作出直观的`判断,并说说直观判断的方法。

  师追问:你是怎样想到的?

  同学通过计算检验所作出的判读。

  3、完成练习十九第8题。

  (1)观察图,理解题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指导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完成练习十九第9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问:你能估计出每种花卉分别所占图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吗?指导用画出辅导线的方法,来估计每种花卉所占圆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同学独立计算每种花卉的种植面积。

  完成后交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阅读“你知道吗?,并算一算。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课堂总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缓刑的面积可以怎样求?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需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练习十九第6题、第8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2、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师:同学们笑一笑,唉,我怎么发现有的同学有几个牙没有了?哪儿去了?

  生:我换牙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你也换牙了吗?换了几颗?噢,原来大家都换牙了,那么关于换牙这件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谁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

  师:有这么多情况,大家能记住每个同学换几颗牙吗?(不能)

  2、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换牙的情况,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老师很清楚地知道你们中有多少人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呢

  二、调查整理,体验过程。

  1、畅谈想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1:可以请每个同学说一说。

  生2:可以请他们分别举手表示。

  生3:可以请换1颗牙的同学站一排,请换2颗牙的同学站一排,再请换3颗牙的同学站一排

  2、引出课题:像同学们所说的`数一数,并且把换牙的人数记下来,这个记下来的过程就是统计。(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

  3、小组合作,尝试统计

  组内分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调查自己组的换牙情况。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交流统计结果和记录方法

  如学生想不出,可由老师来介绍一种方法。

  5、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的记录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6、整理各组数据,把全班情况统计在黑板上。

上海龙凤1314 shlf  7、分析数据,提出问题

  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图、表反映的数据,充分发表见解。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小组活动,统计自家人口。

  (1)下面我们用先记录再整理的方法来统计一下自己家有几口人。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组中每个人家有几口人记录下来,再把每家人口的数量整理在表格中。

  (2)交流记录方法和统计结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说说从统计结果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10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9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