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高中生物教案

时间:2021-03-14 11:18:10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 shlf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高中生物教案 篇1

  一、 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组织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具与教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章首,上面一图是雪山环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环境中,这杯水的温度是低还是高,哪么在这个环境中的边防士兵的体温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图是炼钢炉旁边的工人,这个环境温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炼钢炉旁边,这杯水的温度与放在雪山的那杯相比较那个高?炼钢炉旁边的工人的体温又是多少?为什么放在雪上和炼钢炉旁边的水的温度一高一低,然而在这两个环境中的人体温却一直是37℃左右?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人体内的环境——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结合问题,讲述新课: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展示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幅图中图1是什么细胞? 图2是什么细胞?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生共答】图1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当中。图2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当中,从水获取营养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

  【教师讲述】血浆大部分是水环境,也就是说血细胞也生活在水当中。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问】那我们知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环境中呢?

  【学生阅读】大家看课本P2相关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师讲述:曹雪芹曾经说过女人是水做的。从这则资料看来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体内含水量特别的多。因此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成为体液。

  【设问】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组成人体的细胞(如血细胞)外有没有液体呢?哪么细胞内呢?

  【师生共答】我们又根据体液分布的位置不同又把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教师提问】血液是不是体液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展示血液组成成分)

  【教师讲述】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我们称为血浆,简述细胞外液的概念。

  【设问】既然血液中有细胞,那么血液是不是体液?如果不是,那么血液中的什么成分是体液呢?什么成分是细胞外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讨论回答】血液不是体液,血细胞内的液体和血浆是体液,血浆是细胞外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强调】血浆存在于血细胞外,所以血浆是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就构成了血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设问】我们知道血细胞和血浆存在于血管内,哪么我们人体除了血细胞外还有很多其他细胞,哪么这些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展示课本P3 图1—1)

  【教师提问】请大家看一下红色的是什么?蓝色的呢?绿色的管这些又是什么管呢?这些管内是什么呢?在这些管外还有一些细胞,这些细胞由叫什么细胞呢?这些细胞之间有间隙吗?如果有,间隙中的液体叫什么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讲述】红色和蓝色管是血管,内有血液,其中红色的是动脉毛细血管,蓝色的是静脉毛细血管。绿色的管为毛细淋巴管,管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他们的直接生活环境。管外的细胞为组织细胞,在细胞于细胞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在这间隙中也充满着液体成为组织间隙液又称为组织液。组织液就构成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讲解,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是不是细胞外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讲述】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都是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与我们人体周围的这个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在体内,所以我们把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教师提问】大家考虑一下细胞外液和内环境是否相同?

  【师生共答】是相同的,都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教师提问】血浆中水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水又是怎样进入血浆?通过课本P3 图1—1简述三种细胞外液的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问】细胞外液的成分有那些呢?

  (展示P4资料分析 血浆的化学组成)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思考讨论】P4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

  【学生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总结】通过研究表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含较多蛋白质。细胞外液成分类似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设问】我们知道细胞外液是一种液体,在化学学习时,我们没接触到一种液体就要了解一种液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把这些统称液体的理化性质。哪么细胞外液都有哪些理化性质?

  【学生阅读】P5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师生共同总结】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微粒数越多,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是渗透压越大。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酸碱度: 人的PH为7.35~7.45。PH的稳定与酸碱对物质有关。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温度:人的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提问】我们在前面讲过了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细胞生活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来自于细胞外液,那么细胞外液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又是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

  (展示课本P5 思考与讨论)

  【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展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教师强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细胞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除都需要通过内环境,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综合知识,本节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着重要掌握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五.课堂作业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上海龙凤1314 shlf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内环境中不含 (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 血红蛋白 B 尿素

  C 葡萄糖 D 二氧化碳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血浆中的水来自 ( )

  A 组织液 B 血浆、消化道

上海龙凤1314 shlf  C 淋巴、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C.血浆 D.组织液

  5.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

  通过的磷脂分子层( )

上海龙凤1314 shlf  A.2层 B.3层

  C.4层 D.6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答案:C A D A D C

  六.板书设计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的生活环境

  一.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内环境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的主要成分)

  (1)水,占90%

  (2)气体,以氧气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各种无机离子,钠、氯、钾、碳酸根、磷酸根的量最多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质、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的废物,氨、尿酸、尿素等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溶液的渗透压:约770kPa

  (2)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五.布置作业:

  P6 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

  六.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较多,较抽象,较难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图片、多媒体动画。对每个知识点要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再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内环境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利用直观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图中的各种结构和成分,为学生更好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内在联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3.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要以课堂讨论解决知识问题、课后建构模型巩固知识的形式呈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高中生物教案 篇2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策略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本节教学建议用1课时。

  本节在教学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选择SARS病毒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病毒不是一个细胞,不具有细胞的结构,但它不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选择SARS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但不宜要求学生深入学习SARS病毒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电镜照片或模式图、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病毒的结构组成,并与细胞作简单比较。同时探讨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关于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已比较全面,分别是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不同生物体的不同生命活动等来论证这一观点的。下表反映了编者的意图。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于本资料中的一些事例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涉及的内容,因此,在分析本资料时,除按照教材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人类发育的起点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新生儿逐渐发育长大是由于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这几个层次,在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各个层次的名词解释,以利于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教师可以按下表的方式呈现这几个层次的递进关系。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层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在这些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这两个名词是学生陌生的,需要教师用具体的事例补充讲解。例如,在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就是一个种群,而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这两个概念不需要掌握,只需要学生能通过具体的事例理解就行。

  2.除种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几个层次都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接触过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分组回忆、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除教材列举的事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其他的事例。例如,与心肌细胞同层次的还有平滑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等;与心肌组织同层次的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用不同生物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关系,以便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

  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

  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

  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四)练习

  基础题

  1.(1)活细胞:A、D、G、I;

  (2)死细胞:B、E;

  (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群落层次。

  拓展题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高中生物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

  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

  【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用具:实验材料、显微镜、ppt幻灯片。

  课前准备:准备好实验的材料(选取多少种细胞?)。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使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集中细胞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第一课时的课后练习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回忆4种细胞的来源以及复习在初中阶段所了解的细胞的结构。

上海龙凤1314 shlf  简单复习一下显微镜的使用。用幻灯片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并以问题作为引导:你观察的是什么细胞;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并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尝试用简图来描述一下你观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比较)

  小结,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由于功能上的差异。

  课后联系第1、2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题:答案是B

  第二题:(1)上皮组织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皮下结缔组织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筛管细胞。(2)共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异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3)因为两者都有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思考讨论老师的问题,并作出回答交流。

  完成练习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第二课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课后练习

  科学前沿

  本章小结

  自我测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导学生比较上一节实验课所绘制的细胞图与大肠杆菌相片、模式图的差异。提出问题:两种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导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代表生物。(真核细胞如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以蓝藻作为例子介绍原核细胞的生活习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什么是蓝藻,身边熟悉的蓝藻有那些代表生物?(发菜、水华)水华对环境的影响和禁采发菜的环保意义。

  2. 形态:比较小,营养方式。细菌主要以寄生、腐生为主,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用幻灯片比较一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不同点。然后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突出细胞核与拟核物质组成的共同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问:被誉为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是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遗传理论、细胞学说)

  简单地解释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描述了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第二要点描述了细胞的生命活动;第三要点描述细胞的繁殖。(可以以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讲)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以讨论题引导学生阅读“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后练习3: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共性是细胞核的组成物质。

高中生物教案 篇4

  辅导教案

  基础链接温故知新

  一、生物体中的水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作为溶剂,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________。

  2.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叫________。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因________而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中都有水的生成,在有氧呼吸中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在光合作用中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

  二、水的生态效应

  1.水循环:主要路线是从地球表面通过________进入大气圈,同时又不断地从大气圈通过________回到地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酸雨: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________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酸性的产物,使雨水呈酸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受到如化肥等无机物的污染,使水生植物大量生长,造成水中生物死亡的现象。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8类:即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________、________(包括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击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

  一、1.载体

  2. 渗透 失水 电子传递 碳反应

  二、1.蒸发 降雨

  2.硫和氮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化学肥料 杀虫剂

  聚焦科技扫描知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是同步进行并且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对于我国等发展中国家,水利的开发利用又是必须的,水利工程的实质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工程给环境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水利工程会打破流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1.改善水库周边环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于调运大量的水,使的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增大,有利于植物的大量生长,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防止洪涝灾害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峡大坝的建成,有效地减轻长江洪水灾害对中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平原湖区生态与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洪灾给人们心理造成的威胁。大坝还拦截了大量的泥沙,降低了下游湖区淤积的速度,有利于湖区对洪水的调节和蓄水。

  3.改善大坝上游的航运条件

  水力发电站

  4.开发清洁能源——水电能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利用大坝水力发电,是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可减少燃煤、燃油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大型水利工程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消极或不利的影响。

  5.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生活环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单纯以水利工程建设为目的,会进一步增加水土流失的现象,如小湾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峡大坝建成后,该地区食物链结构破坏,例如中华鲟有到长江上游产卵繁殖的习性,大坝修建正好隔断了中华鲟溯河逆流的路途,使其繁殖和生存受到严重影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6.改变两岸土壤特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于生土浅表化,加之水库两岸的渗漏使地下水升高,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沼泽化,使植物不能更好地生存,在坡度较大地区还会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7.诱发地震

  地壳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而为地震创造了条件。

  8.水质的变化

  由于库区水流速度减慢,如果两岸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不经治理就直接排放,可能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

  二、水利工程要与生态保护工程同步进行

  1.河流湖泊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库区泥沙淤积,会影响库区及周围生物的生存。

  2.河流是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和物种库

  任何一条河流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交织在一起,共生共存,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水利工程是人类自身发展必需的,要科学地规划、设计和管理。

  纲举目张理清结构

  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实施,良好的经济条件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只有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深刻才能自觉遵守自然规律,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将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突破难点化解疑点

  1.为什么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探究发现: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靠修水库多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不均,主要依靠调水。但是我国水资源问题短缺,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调水水量有限,改变不了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紧缺的根本格局。而且缺水严重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的现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治理污水确实需要花很多的钱,而且还不能增加水量,但非做不可。节水,是个建设什么样社会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我发现

  2.大坝建成会导致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探究发现:(1)移民问题

  关系到人的生存权和居住权的调整,是当今世界性难题。

  (2)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

  从生态学角度讲,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导致上游泥沙淤积。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水体容易受到污染,蒸发量增加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特别是对某些鱼类洄游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建鱼梯、鱼道,二是进行人工繁殖。

  (5)地质灾害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崩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

  (6)溃坝。

  我的发现

高中生物教案 篇5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其他植物激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明确了植物体内并非只有生长素,还有其他种类的植物激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第二部分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节内容与前两节“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脉相承,通过对前两节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使学生形成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网络,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已经知道了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方式,理解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也明确了植物激素的概念,知道其他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种类。但是,学生对于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部位和生理作用等知识还知之甚少,对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清楚,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周至县盛产猕猴桃,很多学生对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应用膨大剂增产的事例也非常熟悉,但对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却一无所知。所以,这些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上海龙凤1314 shlf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从本地“猕猴桃之乡”的地域特点出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本节课的导入没有用课本中的问题探讨,而是用学生熟悉的猕猴桃增产使用的膨大剂(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膨大剂作为悬念,还能为后面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埋下伏笔。对于第一部分内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的教学,并不是直接给出教材上的现成结论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利用学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探究之后,再结合教材进行总结,让知识的获得成为探究的过程。第二部分内容“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培养学生联系的思维,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渗透STS教育的良好材料,能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所以,采用“提供资料、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的策略。讨论可以使学生始终积极的思考和交流,对植物激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深入理解,并学会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最后,将“膨大剂增产之谜”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结合生产实际,切身感受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利弊,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到实处。

  四、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说出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

  (2)举例说明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受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认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五、教学重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资料)20xx年6月1日,记者在被誉为“猕猴桃之乡”的周至县采访时看到,果农正在用勾兑好的膨大剂对猕猴桃的嫩果进行蘸泡(图),在周至县,超过90%的果农采用膨大剂增产,以保丰收。那么膨大剂到底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发挥增产作用的呢?

  生长素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受激素调节,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还有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那么膨大剂是不是一种激素?它的作

  用过程是不是激素调节?本节课的学习将为我们揭晓答案。

  【新课学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学生阅读导学案上的资料分析,完成相关问题。请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答案。资料分析

  提示:

  ①赤霉素突出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赤霉素还有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的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这是因为一个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能够促使全箱水果都迅速成熟。

  ③脱落酸能促进叶片等的衰老和脱落。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4页的图3—8,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之后,要求学生脱离课本,独立完成学案上的表格内容,最后,同桌互相检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然后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请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修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阅读教材54-55页,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特点,区别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对“膨大剂是不是植物激素”进行分析。

  2、讨论课本55页“资料分析——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请学生代表举例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和应用,并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提示:通过以上讨论,大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和应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人类应当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那么,我们应如何保证合理使用,避免危害的发生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回家后就大家熟悉的膨大剂展开研究性学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归纳总结】(见板书设计)

  【当堂检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上海龙凤1314 shlf  A.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花的脱落

  C.乙烯能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

  D.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

  2、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

  A.细胞分裂素B.乙烯生成物

  C.赤霉素类物质

  答案:1B2D八、作业布置

  1、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都有明显变化。在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生长素赤霉素乙烯D.生长素类似物

  细胞分裂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细胞伸长成熟衰老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其原因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也具有这样的作用,其主要合成部位是。

  (3)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主要作用是

高中生物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识别几种细胞器形态

  2、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3、说出细胞溶胶的功能。

  4、简述细胞器的协调配合。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器的形态,功能;细胞器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方法:讨论 探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三节 细胞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细胞质的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细胞溶胶 【创设情景】多媒体展示细胞结构示意图:

  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质中各结构之间的联系。

  【提问】什么叫细胞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资料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囊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总结】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各细胞器就是各个车间,具有一定的功能,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功能。

  【提问】在分析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必须先将各细胞器分离出来再加以分析,那么用什么方法分离各细胞器呢?

  【讲述】分离得到各种细胞器后,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各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线粒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联系线粒体的功能,猜猜心肌细胞与腹肌细胞相比,二者线粒体的数量上应该有没有区别?

  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比不飞翔鸟类的多,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炼的多,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长旺盛的细胞或生理功能活跃的细胞中线粒体居多,如肝细胞中多达20xx个,一般细胞中为几十个至几百个。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什么叫质体?叶绿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内质网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核糖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高尔基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液泡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中心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各细胞器之间的液体部分叫什么?

  【小结】我们来总结一下各细胞器的膜层数,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生思考、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细胞质是细胞膜包被的细胞内的大部分物质

  成分:有各种细胞器和透明、黏稠、流动着的液体组成.

  细胞器的成分:有膜包被,如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无膜包被,如中心体、核糖体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他们共同完成细胞的功能。

  差速离心法

  学生回答:

  分布:动植物细胞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形态:颗粒状或短杆状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构:双层膜:内膜折叠成嵴;基质,含有有氧呼吸的酶,和少量的DNA.

上海龙凤1314 shlf  功能: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95%能量)

上海龙凤1314 shlf  质体分为白色体和有色体。白色体是贮存脂质和淀粉的,存在于不见光的细胞中;有色体含有色素,最重要的是叶绿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形态分布:在很多植物细胞内,呈椭球形、球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结构:双层膜;基粒:由囊状结构堆叠而成;

  基质:少量的DNA

上海龙凤1314 shlf  功能:光合作用场所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共性:双膜、DNA、能量转换站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分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形态: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功能:蛋白质、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分布:附着在内质网上,游离在细胞质基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形态:椭球形粒状小体(无膜结构)

  组成:RNA和蛋白质

  功能: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分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形态:扁平囊状结构和小泡

  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发送站”

  分布:植物细胞

  形态:泡状结构;细胞液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有机酸和碱

  功能:调节细胞的内环境;液泡具有一定的浓度,可以是细胞保持膨胀状态

  形态: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构成,不具有膜。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分布:总是位于核附近的细胞质中。

  功能: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称为细胞溶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含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七、板书: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三节 细胞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分布 形态 结构 功能

  线粒体

  质体

  内质网和核糖体

  高尔基体

  液泡

  中心体

  细胞溶胶

  八、典型作业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连接各细胞器及其功能:

  线粒体 叶绿体

  功能

  分布

  叶绿素

  存在位置

  酶的位置

  相同点 双层膜,核酸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液 泡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核糖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细胞核 ①蛋白质的加工运输,脂质合成的场所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维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压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

  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⑦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⑧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器归类:

  归类条件 (成分) 相关的细胞器 归类条件(功能) 相关的细胞器

  双层膜结构的 能产生ATP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 与主动转运有关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与分泌蛋白有关的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上海龙凤1314 shlf  (概念关系图) (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情况)

高中生物教案 篇7

  第一章第1节人体的稳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能力方面: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新的一章内容学习,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

  (播放图片,学生观看)

  师:20xx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在哨位上站岗执勤。当日,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是零下三十五度。他的体温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20xx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他的体温是不是也达到了100摄氏度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不是,应该是37摄氏度左右。

  展示抗洪展示图片,抗洪抢险战士可能会面临高温,缺干净水的恶劣生活环境抗洪抢险战士生活环境中蚊虫多,细菌等微生物也多,战士们容易患病。。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这就涉及到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新课讲解]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问题探讨。

  课件展示草履虫和红细胞的图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生: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

上海龙凤1314 shlf  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第一个内容: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课件展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剧照。

  师: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是水做的,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成分。我们就把它称为体液。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浆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

  淋巴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人体内细胞数量很多,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总和大约占2/3,所以细胞内液多。那么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

  生:细胞外液

  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下面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内环境各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如何?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着重讲解几个概念。

  血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教师展示内环境的图片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血浆。

  2、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组织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

  4、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血浆和组织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和组织液。

  请同学们自习看书并回答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

  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图来显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叫学生上来画,教师批改、点评、补充)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视频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多放几遍,加深印象,让学生理解组织液、体液、血浆间的内在联系)

  想一想: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这三种体液中,O2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CO2的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

  提示:O2浓度由高到低: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上海龙凤1314 shlf  CO2浓度由高到低: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上海龙凤1314 shlf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细胞外液的成分。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资料。

  讨论: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

  课件展示: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饼图)

  教师总结:

  水:90%左右

  1、血浆的主要成分无机盐:1%左右

上海龙凤1314 shlf  蛋白质:7%——9%左右

  其它物质

  2.组织液、淋巴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师:在必修1中我们曾学过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来吸水或者失水;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渗透吸水会涨破,置于高浓度食盐水中渗透失水会皱缩,那么在细胞外液中细胞会出现这种情况吗?首先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哪些性质?

  提示: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2、什么叫溶液渗透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示: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什么决定?

  提示: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4、正常人血浆的PH是多少?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示:7.35—7.45

上海龙凤1314 shlf  5、人为什么能保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提示: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6、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

  提示:37℃左右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一个总结。

  (旁栏思考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师: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图片。

  请学生思考:氧气是如何进入细胞内的?食物中的葡萄糖又是如何进入细胞的?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排出细胞的?细胞中的尿素是如何排出的?

  分别点学生起来回答。

  教师点评并总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由此可见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以内环境为媒介。

  师: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课堂总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件展示:内环境的概念、组成、理化性质及物质交换。

  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本上试着画出本节的概念图。

  教学反思: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3)能力方面:

  a.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b.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上海龙凤1314 shlf  c.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教学难点

  稳态的调节机制。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一入学的时候进行了体检,体检什么?有没有验血?呈现血液检验化验单:a具体哪些指标查哪些项目?b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为什么?c化验单哪几种超出范围,对人体有什么不利影响?

  归纳总结答案,内环境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当内环境不稳定时,生命活动难以正常的进行,说明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展示:学生的“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同学根据调查结果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比较班级中同一年龄同一性别同学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家庭不同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有变化吗?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何?

  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简单说明了内环境中的pH值和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中。

  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

  教师强调:(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定范围内。一内环境稳态遭破坏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同学列举几个稳态失调的病例,说明症状和危害。在同学充分列举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度的补充和修正。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什么原因导致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那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简要介绍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并说明稳态概念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七篇】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七篇03-12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8篇05-01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7篇03-16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五篇03-15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4-23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5篇04-22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7篇03-11

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汇总七篇04-06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汇总六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