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时间:2024-05-20 13:55:12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1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发展学生观察和辨认不同材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

  教学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2、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有哪些?它是由什么东西做的?(板书学生说到的几种材料)

  这些能被我们做成物品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材料(板书:课题)

  2、出示单一材料做成的物品——尺子:认识吗?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板书:塑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出示几种材料做成的物品——眼镜:认识吗?它是由什材料东西做成的?还有吗?(板书:玻璃、铁)

  4、小结:看来物品可以有一种材料做成的,也可以有几种材料做成的?

  二、我们知道的材料

  1、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材料。(学生说教师板书、当学生说到物品而不是材料时教师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说说有这种材料做成的物品。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调查身边的材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我们身上的物品

  在我们身上就有很多物品,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我们不妨来调查一下。在调查前请大家先来看几点提示:你可以找现在身上穿的、佩戴的、身上携带的物品。同一物品名称不要重复。碰到不认识的材料可以用⑴、⑵、⑶……来做一下记号,讨论时尽量保持轻声。

  (1)活动开始

  (2)汇报交流(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板书学生说到的材料。

  师:你能具体指一下这个物品吗?

  师:大家对他们小组的调查还有什么看法吗?

  师:对于这些物品,谁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2、观察书包里的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我们调查身上的物品,又发现了几种材料,而且我还发现同学们找材料的这种情趣非常高,接下来我们就来观察一下书包里的物品,它们又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大家可以把调查记录在老师发给的表格中。

  (1)活动开始

  (2)汇报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大家对他们小组有什么不同意见吗?看来大家都能熟练的找出做成物品的材料,接下来我们在做个游戏。

  先听清楚我的要求:我在教室里指一件物品,看看你能否说出它是有什么、什么、什么材料做成的,准备好了吗?

  门、窗、椅子、灯……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小结

  通过刚才的调查,我们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这么都材料、物品可以有一种材料做的,也可以有几种材料做成的。

  1、各种材料的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些材料,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吗?比如说,我们穿的衣服为什么要用布来做,而不是用铁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几种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每小组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材料进行观察。小组代表领取材料。

  (1)活动开始

  (2)汇报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你们说的这些特点都是真的吗?我们将会在接下来的`科学课中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这些材料的特点,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研究能顺利的找到你们想要的答案。

  2、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练习

  1、观察并记录制作周围物品的材料,请在相应材料下打“√”。

上海龙凤1314 shlf  物品名称使用的材料:塑料纸布金属木材玻璃

  2、通过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身边使用最为广泛的三种材料。

  3、写出你知道的木材的特性:

  4、选择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我们身边的物品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

  A、、一种B、两种C、两种以上

  (2)我们吃饭用的碗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A、纸B、塑料C、金属

  D、木材E、玻璃F、、陶瓷

  作业安排

  1、课后将相应的科学活动手册填写完整;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不同材料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同使用价值,写一篇我们生活周围与材料有关的随想。

  自我问答

  问:在处理一些学生小组合作调查的环节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答:要大胆的放手,不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材料的时间和空间上有所局限。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科学课探究活动要有更新的认识,让学生参与活动、主动参与活动、自主参与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精神。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2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多层次的观察和提问,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蚯蚓、蚂蚁、蛇、青蛙、喜鹊、燕子、熊、猫等常见动物的卡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

  1、观察提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蚂蚁找朋友”是在巡访蚂蚁的基础上,更宏观的观察活动和有意识的提问。阅读这个小故事。

  小蚂蚁在找什么朋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找到的都是那些朋友?

  朋友们在干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组讨论,查找资料。把搜集到的资料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2、分类

  同学们大家真是太棒了,通过搜集资料与小组交流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动物们过冬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让我们打我们搜集到的.动物的过冬方式进行分类吧!

  动物的过冬方式可以分为几类?你们是怎样考虑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冬眠:熊、青蛙、蝙蝠、蛇……

  备粮:蚂蚁……

  南飞:大雁……

  换毛:猫、狐狸……

  3、游戏:卡片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每组两人,轮流抽取卡片,讲讲每张卡片上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看谁知道得最多。

  4、角色扮演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学生喜欢的活泼的方式,激发对已知事物的感受,展示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

  我们来排练一个小节目,扮演准备过冬的动物。

  看那一小组的表演最棒!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3

  第一单元

  1.1科学是……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上海龙凤1314 shlf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

  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

  2、生回答。(好!)

  (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

  (1) 学生活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

  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

  (学生讨论)

  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

  (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四)扩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准备。

  1. 2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会提问题。

  2.知识与技能:

上海龙凤1314 shlf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海龙凤1314 shlf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二.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自带各种玩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二)自主学习:

  1.讲科学家的故事:

  (1)同学们相互讲;

  (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

  (1)学生比较并记录;

  (2)学生相互交流;

  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分组研究;

  (3)汇报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得出结论。科学就是这样的。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也能做科学家。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看P6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

  (1)学生观察研究;

  (2)师生讲座后得出:

  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5.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附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做一位小科学家

上海龙凤1314 shlf  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 2.2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

  (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重点。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室外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注)放手让自己去寻找,不要有引导,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周围的世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二、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有生命的物体了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小组讨论,交流。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会拓印树皮的图案;画出树叶的形状。

  3、能搜集一些实物的标本。教学重点: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描述树。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树皮的拓印、几张大树的照片。

  2、学生准备:白纸若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师:“大家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观察的那棵树是什么样的?”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师:“请你用动作告诉别人你看到的树的树冠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学生进行交流。

  2、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师:“你看到的树的树皮是什么样的?”(生说师板书:粗细干…)“你能拓下来给大家看一看吗?”

  3、学生到教室外拓印树皮。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导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师:“除了拓树皮,还有其他描述大树的方法吗?”

  (2)画画树叶的形状。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展示从树上掉下来的果实。师小结:用图画、拓印做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师:“我们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学生到校园里寻找这课树。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课后研究。试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图片:红糖在水中慢慢溶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

  2、引出小苏打并简单介绍。

  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盐、小苏打。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如果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

  活动一:设计对比实验

  1、教师提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实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引入对比实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

  (1)对比实验应该设置哪些实验条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怎样取同样多的水?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食盐和小苏打每次放多少?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明确实验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

  (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4)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6、出示实验记录单。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出示实验材料。

  2、出示实验提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明确分工,相互合作。

  (2)轻轻搅拌,不要溢水。

  (3)没有溶解,不算一份。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设计对比实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有效。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学生后续规范地进行对比实验打好基础。

  三、拓展

  1、拓展资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也有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课后实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厨房中有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等。

  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如果想在家里做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堂的实验延伸,课后寻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继续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通过食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来,明白这个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学生通过使用过滤装置来达到分离沙子和盐水的目标。通过进行蒸发操作来达到分离食盐和水的目的,最终达到分离食盐和沙子的目的。

  科学态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通过观察溶解前的食盐和析出后的食盐的特点来多角度的认识物体,从而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通过分离食盐和沙子来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对于一些混合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离,从而避免丢弃和浪费。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习单。小组准备:1份食盐、1份清洗干净的.细沙、1份食盐与沙混合物、1根玻璃棒、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一个过滤杯、一个烧杯。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任务,揭示课题(预设3-5分钟)

  1.学生观看视频,你有办法帮助叔叔们把食盐和沙子分离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揭示课题,混合与分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引导探索,科学实验(预设25-30分钟)

上海龙凤1314 shlf  1.ppt出示图片,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生:把他们按颜色一粒一粒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上台分离并让大家一起判断可行性。

  生:把他们按颗粒大小分,筛网筛一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上台分离并让大家一起判断可行性。

  生:把他们放在水中。

  学生上台把食盐和沙子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他们溶解在水中

  师:那怎样把沙子从盐水中取出来呢?

  展示过滤装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那怎样把食盐水中的水除去呢?

  展示蒸发装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任务一:分离盐水和沙子

  a.展示过滤装置

  b.ppt出示溶解、过滤流程

  c.学生领取材料做溶解和过滤实验。

  d.交流汇报。

  师:在这个过程中,水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溶解。(板书:溶解、贴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纱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把沙子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那就是过滤(板书:过滤、贴)

  3、任务二:分离食盐和水

  a.认识蒸发装置。

  b.学生微视频学习蒸发操作。

上海龙凤1314 shlf  c.Ppt展示流程图。

  d.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戴上护目镜可以防止在蒸发过程中食盐水飞溅入眼睛

  ②千万不要用手去碰蒸发皿,整理过程中手拿三脚架,防止烫伤

上海龙凤1314 shlf  e.学生,实验,交流汇报

  师:水到哪里去了

  生:蒸发了(板书:蒸发、贴)

  三、积极思考,研讨发现(预设5分钟)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我们是怎样帮助叔叔们将沙子和食盐分离的?(ppt)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先用水把食盐溶解,再用过滤把盐水和沙子分开,再进行蒸发将盐和水分开。

  四、课后拓展,知识延伸

  师:木屑、铁屑、和食盐混合了可以怎么分离?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加热过程的变化。

  难点: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计时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课件出示图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

  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20分钟)

  (一)预测活动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

  (预设:①说: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②用画图的形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材料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2.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

  3.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4.结合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补充介绍。)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实验安全提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屏幕出示电子计时器或分组提供计时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

  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2.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上海龙凤1314 shlf  正常压强下是100℃。(同时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演示实验: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

  小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板书设计】

  2.水沸腾了

  水中:气泡产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水加热水面:气泡破裂

  水面上:热气产生

  水沸腾:100℃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大大增加。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8

  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三、回忆中的大树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上海龙凤1314 shlf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上海龙凤1314 shlf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9

  【教学目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1. 使学生知道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自己平时所经历的科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归纳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重点是使学生知道科学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的。

  2.推理归纳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是难点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按课文要求准备。

  2. 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让学生懂得要进入科学领域必须从自己开始。

  2.让学生对自己的外表、特征有所了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记录数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插图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图片与插图相结合;口头与教材相结合。

  2.通过演示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上海龙凤1314 shlf  简单易做的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问题,不解释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参考实验:挂物体吸盘、空气占据空间。

  4.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关于电视提问题,可安排小组讨论。

  注意:让学生提问题,首先让学生有问题,其次能够提出问题,要给出时间、机会。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问题的训练。

  二、体验活动

  1.提现成问题“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2.让学生自己填写“我认为”。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两人一组体验,交换角色体验。

  4.填写观察到的现象。

  5.填写我的解释。

上海龙凤1314 shlf  6.交流我的'解释。

  三、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科学上要解释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课题。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科学这一门学科将会学得更好,同学们一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性。

  注意:重点是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认识到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小组准备:相同质量的食盐4份、四杯水(三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玻璃棒1根、秒表1只、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材料准备:食盐1份,一杯水]

  1.出示食盐和水。

  提问:把食盐放入水中会如何?(预设:食盐会溶解在水里。)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这些食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大约需要多少时间?(预设:5分钟、6分钟、10分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谁有办法使食盐更快的溶解?(预设:用热的水、用玻璃棒搅拌)

  2.揭示课题:加快溶解(板书)

  二、探索:加快溶解(预设30分钟)

  活动一:如何进行实验。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用热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活动二: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一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1.提问:要研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需要哪些材料?(预设:食盐、烧杯、冷水、热水)

  2.出示实验记录表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5.介绍实验要求以及学生活动手册的填写方法。

  (1.小组合作;2.分步进行;3.及时记录。)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上海龙凤1314 shlf  活动三: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玻璃棒1根、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1.提问:要研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又需要哪些材料?(预设:食盐、烧杯、水、玻璃棒、秒表)

  2.出示实验记录表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组织学生结合上一个实验,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6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反馈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提问: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里,还可以怎样做?

  四、拓展:请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加快溶解的方法。(预设2分钟)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2.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不止两个,你们还想做实验研究其它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吗?

  【板书设计】

  6.加快溶解

  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加快溶解的方法:用热水

  搅拌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11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会进行假设和猜想;学会正确使用量筒;会用量筒对水及其它液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使用测量工具观察比感官更准确、更有效。

  3、通过测量,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习惯

  【教学重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目测更准确。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每组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块抹布。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首先出示三杯水(杯子相同,水位不同),然后让学生观察回答哪杯水多?哪杯水少?教师板书:哪杯水多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教师提问:哪杯水多?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3、学生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教师引导:除了水位高还有别的条件吗?学生会说杯子相同,总结出杯子相同的情况下,水位高的水就多。(教师板书: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

  5、再出示三杯水(水位相同,杯子粗细不同)让学生观察,哪杯水多?并说出根据什么判断的,学生总结出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板书: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细)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教师引导:每个组的桌子上都有三杯水,杯子不同,水位也不同,让学生再来猜一猜哪杯水多?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猜测。

  3、教师引导: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答案?原因出在哪?学生会总结出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板书:杯子不同水位不同)哪种猜想正确呢?能不能想个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经过认真地讨论分析后会设计出多种方案。如:用相同的杯子量;分别倒入一个大杯子画刻度;称重量;同样的杯子比杯数;用注射器抽;打孔比谁先流完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测量的方法。(板书:测量)

  6、教师给大家准备好了各种仪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进行实验验证。

  7、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如:倒水时不要洒了、选择适当的材料、合理分工,不要把水弄混了等。

  8、在学生弄清了实验注意的问题后,各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实验结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各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实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教师引导:有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知道水的多少呢?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量筒(板书:量筒)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认识量筒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分组观察量筒,认识量筒的构造,比如:单位、最大量程、每一小格所代表的量。(板书:毫升ml)课件展示倒上水的量筒什么样。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播放微视频“量筒的'使用”使学生学会使用量筒。先让学生说量筒该怎么用,然后微视频展示量筒的用法。 5、使用量筒测量,发现存在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步:每组测量一杯老师提前测量好了的40ML的水,强调注意事项第二步:汇报结果。有的小组测的比较准确,有的小组测的结果差别行大。第三步:找出失败原因,巩固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教师引导:因为有了第一次测量的经验,所以让学生先估计一下桌上杯子里的水有多少,并把估计的数字填在实验报告上,再用量筒进行测量。学生测量出3号杯70毫升、2号杯60毫升,1号杯65毫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介绍量杯。刚才我们用量筒准确地测量出每杯水的体积是多少,实际上在实验室里还有许多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这叫量杯。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认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测量液体的工具。那么,除了这些实验室里用的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学生会说家里的水表、针管、奶瓶、杯子、药瓶),为什么要有刻度?(知道用了多少水,打多少药,喝了多少奶等)

  3、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量杯。大家知道的真不少。既然测量液体的体积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这么广泛,大家想不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测量工具?(学生说想),请同学们课后研究研究,自己也做一个,可以用它来测一测自己买的饮料够不够数?自己喝的一杯水到底有多少?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方案:每组大、中、小,粗细不同的塑料瓶各1个,水量分别为13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量筒1个,杯子1个,铅笔、彩笔、橡皮各一个,测量记录单1张。教师用:量筒图,测量总记录表,三个大小、粗细不同的塑料瓶,里面装有色水分别为13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六、自我检测

  1、要准确地测量水的多少,就要用到。它是测量的工具,一般用作单位,用表示。用它测量时视线要和相平。

  2、下面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2)一瓶矿泉水大约有50毫升。

  (3)使用仪器测量比感官更准确。

上海龙凤1314 shlf  (4)量杯也是测量液体的工具。

  3、生活调查:下列饮料一瓶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可乐、酸奶、葡萄酒、啤酒、杏仁露、矿泉水、橙汁。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七、板书设计

  哪杯水多杯子相同,水位不同水位相同,杯子粗细不同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测量量筒ml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12

  纺织材料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购买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纺织布料,放大镜、镊子、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学生带来的纺织布料情况。

  (二)自主学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认识纤维。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出示几种纤维。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纤维做成的。根据加工的方法,纤维一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又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2.学生认识布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1)4人小组全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按照P53上图的方法(棉布、丝绸、羊毛、合成纤维)分类。如果认为还有其他的类别,也可以列出。

  (2)分组研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小组汇报。

  (4)同学分的对不对呢?

  3.教师讲解一些辨认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讲解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布料。棉、麻是植物纤维,燃烧时易燃,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灰烬。丝、毛燃烧时有烧头发的气味,燃烧后灰烬很少。合成纤维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2)注意安全。取得布料一定要小,不能太大。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生分组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小组汇报辨认情况。你们是怎样做实验的,你还发现了些什么现象?它们都是些什么材料做成的?

  (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6)通过衣服上的标签来辨别布料的成份。

  4.指导学生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

  (1)让学生通过用眼看、手摸、观察纤维的光泽、粗细、长短和弯曲情况,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可以从柔软必、透气性、牢固性、吸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去研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从以上几点判断布料的优劣。

上海龙凤1314 shlf  5.研究布是怎样织成的。

  (1)利用放大镜等工具,通过拆布料的方法,研究一下布是怎样织成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汇报演示:布是怎样织成的。

  (三)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一些纺织材料的发展史。

  植物的叶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流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上海龙凤1314 shlf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学习重点】

  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学习难点】

  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学习准备】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学习流程】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流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流程吗?

  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流程。

  蚯蚓的邻居

  教学要点:

  观察土壤里的动物,设计不同土壤对生物生长影响的探究性实验。

  教学目标:

  1、认识土壤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的影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引导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3、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漏斗、肥沃的土壤、台灯,干湿不同的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和蚯蚓、蚕豆等。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课时观察土壤里的动物

  一、引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已经参观了蚯蚓的家园,蚯蚓还有许多邻居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吧

  二、观察土壤里的动物。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探究试验。

  取一些肥沃的土壤,放入漏斗中,在漏斗上面约20厘米处用灯光照射。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你们发现了什么?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汇报交流。

  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小动物,它们都是蚯蚓的邻居。那么,现在我们该把这些小动物怎么办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讨论。

  我们应该把它们送回原来的地方。

  第二课时探究土壤对动物、植物的影响

  一、探究土壤对动物、植物的影响。

  在前边几节课的研究中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蚯蚓的知识。那么,你认为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猜测。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呢?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我们的实验方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设计试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动手实验。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不愧为小小科学家。你们认为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会有什么影响?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设计实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怎样设计实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讨论。

  师:这个实验实在是太好了,可是我们用这40分钟时间是不能看到实验结果的。这就需要同学们具有科学家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课下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你们能像科学家那样做研究吗?

  ……

  师:不要忘了做记录哦!

  二、调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最宝贵的资源,如果土壤都被迫害了,我们会怎么样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可是我们的有些行为已经破坏了土壤,人类有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

  课下的时候请各位同学向身边的人进行调查或进行查资料,了解人类破坏土壤的行为以及危害,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1小包食盐,一小包小苏打,一小包碱,装有水的烧杯1个,玻璃棒1根]

  1.出示食盐,提问:把它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预设:消失了,不见了,溶解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老师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提问:除了食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中?(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预设:白糖,味精,红糖等。)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小苏打和碱,并出示小苏打和碱。(板书:小苏打,碱。)

上海龙凤1314 shlf  5.提问:如果我在这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一直加一直加,食盐能够不断溶解吗?那小苏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吗?(学生进行猜测。)

上海龙凤1314 shlf  6.提问:那么,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一样吗?(学生猜测。)

  7.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板书)

  二、探索: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实验时可以采用书本上的先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然后平分成8份;也可以采用平勺定量法,即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食盐或小苏打,用尺子刮去多余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提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如果这节课我们就用食盐和小苏打来研究这个问题,怎么研究?(预设:学生提出进行实验设想。)

  2.根据学生意见,适时出示小组讨论的提示:要知道同样多的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我们打算怎么做?我们还应注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实验方法和注意点,教师巡视。)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全班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教师选择关键词进行板书。(预设:水量一样多;食盐和小苏打每次加入的量要相同,并且要等前面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板书:水量统一,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上海龙凤1314 shlf  4.阅读科学书13和14页,思考并交流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水为什么要一样多?怎样加入食盐?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第三份?什么时候停止加食盐和小苏打?怎样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完全溶解了?

  5.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并演示。(采用平勺定量法时要演示如何获取2克一份的食盐——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盐,用尺子刮去多余的盐,搅拌的操作规范——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到烧杯的底和壁,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食盐、第三份食盐,要将食盐溶解的份数及时记录下来,如何判断食盐是否完全溶解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6.出示活动手册第3页,指导学生实验要求及记录:先完成食盐的溶解实验,再完成小苏打的溶解实验,并根据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情况,进行记录。当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完全溶解的时候,在表格中打一个,在实验结束时,通过统计的数量,来表示食盐或小苏打溶解的.份数。

  7.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量。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巡视的注意点:(1)是否按照流程进行实验;(2)小组内是否人人参与;(3)是否对实验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

上海龙凤1314 shlf  8.学生完成实验后整理器材,汇总全班的数据到黑板上或者课件上。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5分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材料准备:数据汇总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实验数据汇总表,进行交流: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引导学生从黑板上的数据得出“大多数小组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和小苏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我们的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

  2.组织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这样加,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想法。达成共识:这样一份一份地加入,能够清楚地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能够溶解的份数。)

  四、拓展:其他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预设5分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材料准备: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

  1.教师出示白糖、味精、红糖,提问:如果想知道这几种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怎样研究?(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回家后同学们可以利用今天课堂上的实验方法,探究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板书设计】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碱……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自备一些玩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检查学生带来的玩具。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玩具?

  2.学生研究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1)教师说说研究的要求。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合在一起,研究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人小组共同研究,将研究的结果记在P85的表格中。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教室里的物品以及你平时见过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可以下位到教室里的各个角落去研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小组汇报。

  钢铁、不锈钢、塑料、木块、布、玻璃、纸……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指导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些材料分类,分类的标准学生自定。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课后作业。

  课后研究家里的物品都是些什么东西做成的?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15

  科学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四、饲养蜗牛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蜗牛(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xx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02-10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4-01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15篇02-10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15篇)02-10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05-08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精选16篇)01-06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精选9篇)10-03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5篇)04-01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