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4-04-10 18:34:54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和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等进一步认识小数的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认识小数数位顺序表、数位,理解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会比较大小。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能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自主学习,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并理解小数每个数位上的数的意义;会比较小数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一下学过的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顺序表

  二、首轮自学

  ①小数数位顺序表。

  回忆完数位顺序表,及计数单位顺序表之后结合我们现在学的小数,试想小数是不是也有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顺序表?如果有,又会是什么样的?生看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提示:你发现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与整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有什么不同?

上海龙凤1314 shlf  (比较整数部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中多了一个"分"字;小数部分数位是从"十分位"开始的,没有"个分位"。)

  ②表示的意义。

  百位和百分位上上的`数各表示的意义,我们刚才都理解了。那十位上的7、各位上的2和十分位上的3又各表示什么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分别表示7个十,2个一,3个0.1)

  三、交流研讨

  师:刚才我们说的100,70,2如果去掉前面的数字,就是百、十、个,这些又叫做什么?(计数单位)对,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那么是不是相应的小数部分也有类似地计数单位呢?(有)好,下面老师就对小数部分计数单位做一下简单介绍: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1也可以说是1/10;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01,也可以说是1/100;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001,也可以说是1/1000……以此类推。

  四、质疑答疑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介绍完计数单位,想一想172.31的数位上的数字各表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个百,7个十,2个一,3个0.1『或1/10』,1个0.01『或1/100』)

  专项训练: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指名三人上黑板分别写出这三个数的读法。

  总结小数读法法则。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师:看来同学们个个冰雪聪明,读几个数看大家会不会写出小数。

  五、综合训练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并比较大小。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出示数轴让学生观察。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你发现什么?(1-5的自然数,每格有10个小格,也就是平均分成10份。)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你能找到0.7的那个点的位置吗?1.8呢?(指名学生答)下面我们打开书65页把这四个数写在对应的点上。

  师:你能把这四个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吗?师指名,并让其说明想法。(越靠数轴的右端数就越大。)

  师生交流总结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在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以此类推。)

  练习

  "练一练"第四题。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学过的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

  3.认识乘号".",知道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或省略不写,知道省略乘号时的书写规则,知道因数是1时,1省略不写。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小组合作,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巩固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将数学与信息有机整合。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方法。

  教具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知识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字母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相当广泛,例如(演示多媒体课件)

  键盘上的字母路标刊号LX-100

  教师: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字母吗?(学生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不仅生活中我们要用到字母,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还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二、自主探索(闯三关游戏)

  第一关--勇闯岁数关:爸爸比小奇大28岁。

  学生用多媒体课件操作,(输入正确答案,按Enter键进入下一题。)

  教师:如果小奇b岁,用一个式子表示爸爸的岁数。

  学生:爸爸应该b+28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这样我们可以写许多,所以就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里的b可以表示为不同的数,如果小奇10岁,老师就是10+28=38岁。这里的b就等于10。不过前面的.1、2、3是确定的数,而b表示的是不确定的数。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二关--智闯速度关:速度、时间与路程。

  教师::如果用v表示汽车的速度,t表示行驶的时间,那行的路程就可以写成v×t。这个式子既表示汽车行驶的路程,同时也表示了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这里的v×t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为运算的结果。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书本此课内容。

  交流要点:乘号的省略

  数字前字母后

  1的省略

  用字母修改学过的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

  第三关--齐闯知识关:探究与巩固。

  判断:

  a×4可写成a4 …………()

  (a+b) ×7就是7(a+b) …………()

  8×2可写成82 …………()

  B+2可写成2b …………()

  1×m可写成1m …………()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3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在运用已有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师生谈话,由早餐谈起,引出磨面粉的问题。

  2.学生读题、观察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由早餐引出磨面粉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自主读书和交流信息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也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准备。

  师:同学们,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今天早晨吃的什么饭?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可能回答:面包、馒头、鸡蛋、煎饼……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面包、馒头等食物都是由什么做的吗?

  生:面粉。

  师:对,我们每天吃的馒头、面条等首先是农民伯伯种的小麦,然后还要经过工人叔叔把小麦磨成面粉,才能做出来。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面粉加工的问题,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4页。

  学生看书。

  师: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1:一台面粉机每小时可以磨面粉158千克。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二、自主学习

  1.根据“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多少千克?”的问题,师生列出158×24的乘法算式。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要求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

  2.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先了解哪些同学没有算对,再请学生说竖式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就竖式计算时两个部分积中“6”的书写位置进行讨论。

  给学生提供在已有知识的背景下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空间,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类推能力。用计算器进行检验,使学生及时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感或发现自主计算中的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了解哪些同学没有算对,是对学习稍差学生的关注,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是使全体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生2:一天有3班工人工作。

  生3:一天是24小时。

  生4:问题是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要求“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158×24=

  师:以前我们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158乘24是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你们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这道题的计算结果吗?试一试!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一下,看竖式算的对不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自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用竖式计算和计算器计算的结果不一样?

  如果有不一样的,不讲怎样算的,只分别说一下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大家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你们来说,我来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1:先写出158乘24的竖式。

  师:2乘4分别写在哪?

  生1:2写在5的下面,4写在8的下面。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教师完成板书:

  1 5 8

  × 2 4

  师:先算什么?

  生2:先用24个位的4去乘158每一位上的数。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好,继续说。

  学生说,教师板书:

  1 5 8

  × 2 4

  6 3 2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谁来说一说百位上这个“6”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3:4乘158百位上的1得4,再加上进位的2就是6。

  师:下面算什么?

  生4:接着用24十位上的2乘158每一位上的数。

  师:好!2乘8,二八十六,1怎么办?6应该写在哪儿?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5:向十位进1,6应该写在十位上。

  教师板书:

  1 5 8

  × 2 4

  6 3 2

  6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这个“6”要写在十位上?

  生6:23十位上的2表示2个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让同学讨论一下,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完整口述。

  在学生学会计算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计算方法,是对学生已有计算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十,2个十乘8得16个十,向百位进1后,还剩6个十,所以这个6要写在十位上。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继续说计算过程,教师完成板书:

  1 5 8

  × 2 4

  6 3 2

  3 1 6

  3 7 9 2

  如果有出现计算错误的同学,请他们说一说错在哪。

  师:结合我们刚才的计算,谁能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先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同桌讨论,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总结的方法?每人说一条。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1:用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齐。

  生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最后,教师完整口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三、拓展练习

  1.提出:这台面粉机一星期能磨面粉多少千克?的问题,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教师板书出有关算式。然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充分利用教材,设计拓展型计算练习。给学生提供尝试进行四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三位的空间。

  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师:刚才,我们计算出了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3792千克。如果要求这台面粉机一个星期能磨面粉多少千克?可以怎样计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可能有两种算法。学生说计算方法,教师列出有关算式。

  ●先求出每天磨面粉的千克数,再用每天磨面粉的千克数乘7。

  教师板书:

  158×24=3792

  3792×7=

  ●先算出一个星期有多少个小时,再用158乘求出的小时数。

  教师板书:

  24×7=148(小时)

  158×148=

  师:这两种方法都不错。但是,计算都比较难,一个是四位数乘一位数,一个是三位数乘三位数。怎么样?还能试着算一算吗?

  生:能。

  师:好,那就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有问题可以同桌商量,也可以问老师。

  学生算,可找两个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2.检查、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先了解有没有做错的,再让板演的同学说计算的过程。教师进行必要的提问。如:148的1乘158的8得8,这个“8”为什么写在百位上?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交流尝试计算的结果,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的检查,更是互相学习的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多种方式笔算练习内容,给学生练习笔算的机会,在交

  1 5 8

  × 1 4 8

  1 2 6 4

  6 3 2

  1 5 8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3 3 8 4

  师:谁和黑板上的算法和结果不一样?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果有错,说一说错在哪,如果没错,让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计算的过程。重点是三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

  学生说完后,教师提问。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这个“8”为什么写在百位上?

  学生可能回答:

  ●用148百位上的1乘8的积写在百位上。

  ●因为148百位上的1表示1个百,一个百乘8等于8个百。所以8要写在百位上。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对出现计算错的同学给予指导。

  师:有的同学计算出了错误,没有关系,像这样比较复杂的计算题,多练几次,就不会出错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题,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中表格中。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式,独立完成后,将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然后全班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读题,观察情境图,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再独立计算,然后交流。

  3.练一练第4题,先了解图中的信息,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上海龙凤1314 shlf  4.练一练第5题,先读图,了解两个人打字的时间和打字的速度等信息。再提出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流中提高计算的能力。

  考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的能力,并利用计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交流时,特别关注208×32计算的过程。

  答案:6642 10125 6656

  师:同学们,练一练第3题,观察图并读题,你了解到什么?

  生1:这个图书馆一天卖了17套《科学探索》丛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2:每套《科学探索》丛书106元。

  生3:求一天收入多少元钱?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根据以上信息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独立回答,然后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同学们,看第4题,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1:一箱饮料是24瓶。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2:一瓶饮料是355毫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读一读书上的问题,自己列式计算。

  答案:8520毫升。

  师:观察第5题的情境图,并读题,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两个人同时打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2:红红平均每1分钟打47个字。

  生3:张阿姨平均每1分钟打112个字。

  生4:她们9时开始打字,9时25分结束。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5:她们打字,用了25分钟。

  师:你能计算出“红红打了多少个字”吗?“张阿姨打了多少个字”吗?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课后练习

  1.教师谈话,提出:一台面粉机每小时能磨306千克面粉,这台面粉机148小时能磨多少千克面粉?的问题,鼓励学生先求出每星期的小时数,在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并计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练一练第2题。要求课下完成。

  通过问题情境的扩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进行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调动学生自主尝试的积极性。

  考查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磨面粉的问题,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还尝试了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你们知道吗?随着现代化技术不断的提高,如今有的一台面粉机一小时能磨面粉306千克。这样的面粉机一个星期,也就是148小时能磨多少面粉呢?课下请同学们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分别用竖式进行计算。看看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

  师:另外,请同学们完成练一练第2题。看谁能全部算对。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简便算法的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会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口算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计算器、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上海龙凤1314 shlf  40×72= 60×30= 30×23= 53×30= 2×70= 40×22=

上海龙凤1314 shlf  40×7= 40×70= 20×20= 40×90= 502×7= 8×50= 40×50=

  2.笔算

  4×27= 54×28= 708×6= 790×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重点追问对位和与0相乘的算法)

  3.(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题:一个旅游团有150人,中间安排自助餐。自助餐A每位18元,自助餐B每位20元。

  算一算:选择A、B两种自助餐各需要多少元钱?

  学生读题。

  问:说一说问题中的"各需要多少元钱"如何理解?

  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150×18= 150×20= )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课题补充;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想一想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指名板书。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笔算或口算的.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150×2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50×20 = 3000 方法:可以先进行估算,也可以直接进行口算。

  1 5 0

  × 2 0

  -----

  3 0 0 0

上海龙凤1314 shlf  2)150×18= 学生反馈时讨论: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写成下面形式?

  1 5 0 1 5 0

  × 1 8 × 1 8

  ------ ------

  小结: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口算。(重点巡视500×40一题,易错。)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先估计积是几位数有什么好处?

  (目的是避免计算时丢掉0)

  2."练一练"

  基础笔算练习:230×40 135×58 432×18

  217×23 360×25 140×50 (有难度)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重点巡视指导竖式对位。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第1、2、4题。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5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种类特征,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会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难点:

  区别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关键:

  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自制课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看大屏幕填空: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等于叫做直角。

  ()叫做锐角。

  ()叫做钝角。

  2、三角形有三个特点:有()边,()角,()顶点。依据这个特点指出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

  3、在三角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的角和边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三角形角和边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好不好?

  二、尝试探究、总结规律

  1、取出第一个信封里的三角形卡片,认真观察它们的角有什么特点,再分类摆放,并说说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独立尝试,看一看、比一比、分一分。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小组内交流分几类,依据什么。

  〈3〉、集中汇报,到前面视频展台演示分法,说明依据。此处注意点拨不同分法,激发学生探索求异,勇于创新的精神。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锐角三角形:三个锐角

  三角形按角分直角三角形:一个直角

上海龙凤1314 shlf  钝角三角形:一个钝角

  〈4〉、看课本体验成功感,小结填表格(计算机课件大屏幕出示)

  三角形

  2、再取出第二个信封里的三角形卡片,小组内动手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看一看各边有什么关系?再分类。

  小组派代表汇报(视频展台演示直尺量,细线比,对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三边都不等。

  〈2〉、两边相等,相机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及特点(课件演示)。再填空练习,进一步掌握(课件演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三边都相等,认识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小结填表格(计算机课件大屏幕演示)

  〈5〉、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看书自学,再到黑板上画高找底。

  三、再次尝试,巩固练习

  1、请用线连接正确答案(看大屏幕,自制课件)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吗?(自制课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拿出一个三角形卡片,分别从各个角的顶点向对边作高。

  4、哪种物体的面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哪种物体的面既是钝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上海龙凤1314 shlf  5、思考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图中分别有()个锐角三角形,()个钝角三角形,()个直角三角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全课总结,强化新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自主作业:(略)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能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会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能在已有知识背景下自主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教学难点:

  会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

  教具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米尺。

  教学过程:

  一、根据米尺写数。

  1.例题:(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出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写成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米?

  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例题:(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出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写成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米?

  全班讨论后,鼓励每名学生说出一个具体长度,如,9厘米用分数表示是9/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9米,25厘米是25/100米。也可以写成0.25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例题: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也就是1/1000米,可以写成0.001米。

  老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8毫米,45毫米,547毫米用分数各怎样表示?用小数各怎样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使用米尺,让学生在单位换算中感悟、理解分数小数的`互化特点,为学生能够熟练互化分数与小数打下基础。)

  二、看图写数。

上海龙凤1314 shlf  例题: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100份。

  1.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图,使学生了解两幅图分别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和100份,涂色部分各占1份并写出1/10和1/100两个分数。

  2.师生共同完成把1/10和1/100写成小数及读小数的过程。

  3.鼓励学生根据上图提出其他问题。如,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2份是2/100,写成小数是0.02,读作零点零二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将学生放在具体的图形中来认识分数并对其进行互化,并会读写,使学生更易记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议一议。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1份是1/1000。可以写成0.001;8份是8/1000,可以写成0.008;32份是32/1000,可以写成0.032。

  2.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分……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理解重点,明白互化的方法及道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练一练。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第一题,说清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重点了解学生测量的数据以及小数、分数写得是否正确。

  2.第二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3.第三、四题,都是分数和小数相互对应的练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对分数和小数的关系是否理解。

  4.第五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不但要关注学生涂色是否正确,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小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7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经历小组合作,综合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能对自己得到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合理的解释。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个苹果,把课本35页的信息写在小黑板上;每小组学生至少准备一台计算器。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创设情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谈话,由水果之王引出苹果。让学生估计一个苹果大约有多重?几个这样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说一说1千克苹果多少钱。

  教学环节

  二、解决问题

  1. 解决装箱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师谈话,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果园收入预算。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2)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全班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计算的结果。要给各组充分表达自己不同想法的机会,把各组的解题方法贴在黑板上。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2. 收入预算。

  (1)提出帮助张明强叔叔预算收入的要求。让学生了解有关信息,重点理解“每6千克大约要损耗1千克”是什么意思。

  (2)提出“小组合作,按批发、零售两种

  教学环节

  方式预算果园收入”的要求。

  (3)交流各组果园收入预算的方法和结果。

  3.讨论预算的结果

  教学环节

  教师提出:零售为什么收入多?零售收入多一些是否合理?的问题,鼓励学生做出解释。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活动延伸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总结本次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估计一个苹果有多重,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开始新课,既是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复习,又自然引出本节课的研究问题。

  设计意图

  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观察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和问题,为解决问题作准备。

  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获得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弄清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为解决问题作准备。

  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综合运用

  设计意图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共享合作学习的成果,获得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具体问题的

  设计意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讨论中,能对计算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使数学与生活更加密切地联系起来,把课堂引向生活,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思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同学们,有一种水果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你们知道是什么水果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回答出:苹果。

  教师拿出苹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看老师拿的这个苹果,根据你的经验估计一下,这个苹果大约有多重?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几个人估计,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自己拿的苹果有160多克。

  师:几个这样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呢?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6个这样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因为,1个苹果重160多克,6个苹果就重960多克,960多克可以说约重1千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谁知道1千克苹果多少钱?

  学生回答:

  教学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千克苹果1元5角。

  ●1千克苹果2元5角

  师:6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1千克苹果大约3元钱。一个果园的苹果能卖多少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帮果农张叔叔来做一个果园收入预算。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果园收入预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同学们,请打开课本35页,请看图并读一读文字,说一说你了解到了什么,张叔叔要我们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生1:张叔叔和阿姨准备摘苹果。

  生2:我了解到张叔叔的果园里有48棵苹果树,每棵树大约有720个苹果。

  生3:6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生4:每个纸箱能装15千克苹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下面,同学们小组合作,解决“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的问题”,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师:各组把你们小组的看法和计算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先算48棵树一共收多少个苹果,再算这些苹果有多少千克,最后算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算式是:

  教学预设

  720×48=34560(个)

  34560÷6=5760(千克)

  5760÷15=384(个)

  ●先算每个包装箱能装多少个苹果,再算这些苹果有多少千克,最后算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算式是:

上海龙凤1314 shlf  15×6=90(个)

  48×720=34560(个)

  34560÷90=384(个)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先算每个包装箱能装多少个苹果,再算每棵树上收的苹果需要多少个包装箱,最后算一共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算式是:

  15×6=90(个)

上海龙凤1314 shlf  720÷90=8(个)

上海龙凤1314 shlf  48×8=384(个)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先算每棵树上收多少千克苹果,再算每棵树上收的苹果需要多少个包装箱,最后算一共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算式是:

上海龙凤1314 shlf  720÷6=120(千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20÷15=8(个)

  48×8=384(个)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先算每棵树上收多少千克苹果,再算48棵树一共收多少千克苹果,最后算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算式是:

上海龙凤1314 shlf  720÷6=120(千克)

  120×48=5760(千克 )

  5760÷15=384(千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想到的几种方法,在黑板

  教学预设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展示出来。

  师: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帮助张叔叔解决了用多少个纸箱的问题。张叔叔特别高兴。他还特别想知道这些苹果能卖多少钱,我们帮叔叔做一下预算,好吗?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教材上的4条信息。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小黑板上是张叔叔提供的有关信息。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情况?

  生1:一棵树一年的管理费用需要22元。

  生2:买一个空纸箱要花3元钱。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3:批发一箱苹果卖30元。

  师:批发是什么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4:批发就是每次卖出的很多,比如一次卖很多箱。

  生5:零售每千克苹果卖3元。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知道括号中“每6千克大约损耗1千克”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如果说不清,教师给予解释:零售时,由于称的次数较多,每次多称一点。再有,由于存放时间较长,有的苹果可能烂掉。所以,刚收的苹果到零售完时,平均每6千克就要减少1千克。也就是现在的6千克只能收回5千克苹果的钱。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好!现在请小组同学合作,

  教学预设

  按批发、零售两种方式预算一下,张叔叔的果园收入有多少元。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哪个组愿意把你们做的预算给大家汇报一下?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有:

  ●批发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先算384箱苹果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再算48棵果树的管理费需要多少钱,然后算384个包装箱要花多少钱,最后算出今年苹果的收入,算式是:

  30×384=11520(元)

  22×48=1056(元)

上海龙凤1314 shlf  3×384=1152(元)

上海龙凤1314 shlf  11520-1056-1152=9312(元)

  ●零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先算这些苹果损耗多少千克,再算可以卖掉多少千克苹果,然后算这些苹果能卖多少钱,最后减去买纸箱和果树管理费用,得到苹果的收入。

  5760÷6=960(千克)

上海龙凤1314 shlf  5760-960=4800(千克)

  4800×3=14400(元)

  14400-1056-1152=12192(元)

  教师把学生的方案贴在黑板上。学生还可能出现其他预算方法,只要合理,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观察大家做出的果园预算结

  教学预设

  果。批发:9312元;零售:12192元。谁能解释一下:零售每6千克要损耗1千克,为什么收入多?零售收入多一些是否合理?

  学生可能会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零售虽然每6千克损耗1千克,但是零售的价钱贵。零售6千克收回5千克的钱是15元。而批发每千克2元,6千克才12元钱。

上海龙凤1314 shlf  ●零售多卖一些钱是合理的。因为存放时需要人管理,用冷藏室、用电等。

  师:今天咱们运用数学知识帮助张叔叔解决了难题,大家表现得很棒。今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很好地解决。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的过程。

  2.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3.感受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教师、学生每组准备一个带把、提手、盖的暖壶,一个无把的杯子,画笔和图版。

  教学方案: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生谈话,交流春节期间有趣的、和教学有关的事情。

  二、观察实物

  1.让学生看书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了解图中的所有信息。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启发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并想像四个小动物从不同方向回家分别会看到什么?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教师进行启发性引导。

  3.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提出“判断这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画实物

  1.教师谈话提出画图的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情境图摆好暖瓶和杯子。然后,让学生画出自己看到的暖壶和杯子。给学生一定的画图时间。

  2.展示、欣赏学生画的作品。先请一人展示,然后让同位置的人展示、评价。

  四、辨认图形

  1.教师谈话引出课本上画暖壶和杯子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中有谁。然后,提出大头蛙的问题,并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

  2.教师提出“如果从上面看,会看到什么形状?”的问题,让学生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让学生观察桌上的实物,验证自己的想像。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填空,再交流。

  3、练一练第3题。分组进行,鼓励每个学生说出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并试着画出这些图形。

  由学生春节期间感兴趣的事开始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观察、交流图中的情况,为下一步观察四个小动物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事物做准备。

  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想像看到哪些物体的过程。体会观察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为下一步辨认图形作准备。

  使学生学会有根据地判断四个小动物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图形,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位观察并画图展示两个实物组成的实物的过程,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在交流、展示学生作品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获得愉快的体验,了解学生观察实物的情况。

  在亲自画的基础上,进行看图辩认,并说明理由,考查学生能否把现实事物和图上事物联系起来,能否根据实物图判断不同角度的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利用现实资源让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亲自的观察验证自己的想像,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从实物到立体图形,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判断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上海龙凤1314 shlf  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判断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观察、交流到画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同学们,春节过的高兴吗?哪个同学愿意把春节期间有趣的、和数学有关的事情介绍给大家?

  找几个人发言,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

  师:今天,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先一起看一幅有趣的'图。打开课本第1页,观察上面的图,你看图上有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图上有4只小狗,它们的名字叫多多、毛毛、贝贝、哈利,它们正准备回家。

  ●有一座房子和一棵树。

  ●房子的正面有门、窗户、信箱。

  ●侧面的上面是一个圆形的窗户,房顶是尖的。

  ……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果有的情况学生没有说到,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并想像,四个小动物从不同方向回家分别会看到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毛毛看到的是房子的正面,有门、窗户、一个信箱,还能看到右边的树。

  ●贝贝从房子的右侧回家,会看到一棵树,树后面是房子的侧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哈利从房子的后面回家,会看到房子后面和树。树在哈利的左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多多从房子左边回家,会看到房子的侧面,树的上半部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只要意思对就可以。如果有的说不出,教师可进行引导。如:哈利看到树的哪边?多多能不能看到树,能看到树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图)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四幅图,判断一下,这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可能会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幅图是贝贝看到的,它从房子的右边回家,只能看到大树和房子的右面,大树挡在房子的前面。

  ●第二幅图是哈利看到的,因为它从房子的后面回家,看不到房子的大门,并且大树在它的左边。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三幅图是毛毛看到的,因为它从房子的正面回家,看到的是房子的正面和右边的树。

  ●第四幅图是多多看到的,因为它从房子的左侧回家,看到的是房子的左侧面和树的上半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了书上漂亮的图,现在我们来画一幅图。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组准备的暖壶和杯子,照老师这样摆好。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按照书上的情境图摆好暖瓶和杯子。学生可以在四个不同方向坐下。

  学生摆暖壶和杯子,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摆放得是否正确,指导学生坐好位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好!请每个同学画出你看到的暖壶和杯子。

  学生做画,教师巡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谁来让大家欣赏一下你的作品?

  学生交流展示时,关注其他同位置的同学画的图。如:

  师:和××坐的位置一样的同学,把你的作品也展示一下,看谁画的最好。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学生评价谁画的好。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书中的几个同伴也在和我们一起做画。打开课本第2页,看看图中都有谁?

  生:有丫丫、亮亮和红红。

  师:判断一下,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要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第一幅图是丫丫画的。因为她在桌子的左边,看不到杯子,只能看到暖壶和暖壶把手。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二幅图是亮亮画的。因为亮亮坐在桌子的前面,他看到暖壶的把手在左边,杯子在暖壶右边。

  ●第三幅图是红红画的。因为她坐在桌子的右边,所以她看到杯子在暖壶的前面。

  师:三幅图判断的很好,理由说的也很好。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从上面看,会看到什么形状?

  学生可能会说:

  ●两个圆形,一个大,一个小。

上海龙凤1314 shlf  ●会看到杯子的口和暖壶的盖,把手的上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暖壶从上面看是环形,还能看到杯子的上面,提手的上面。……

  教师不评价学生的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现在,请同学们亲自观察一下,各组桌上的暖壶和杯子,看一看从上面会看到什么形状,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再描述一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同学们请看练一练第1题,自己读一读题,然后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可能会说:

  ●第一幅图是从右面看到的。因为从右面看到的是长方体的一个侧面长方形,而长方形又挡住了圆柱体的下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二幅图是从左面看到的。因为从左面看到的是圆柱体的侧面,圆柱体正好在长方体的中间,所以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侧面长方形的两头。

  ●第三幅是从正面看到的,看到的是圆柱体的侧面和长方体的正面。

  ●第四幅图是从上面看到的,看到的是圆柱体的上面和长方体的上面。

  师:同学们请看第2题,自己独立判断,然后填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请同学们看第3题,观察桌子上的茶叶筒和杯子,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从前面和右面会看到什么图形,并试着画出这些图形。

  交流时,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画出所看到的图形。课上完不成,课下继续做。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可以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理解物体在中心点的哪个方位和偏角度。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多媒体课件、练习用的小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游戏:找找我在哪?

上海龙凤1314 shlf  游戏说明:在全班同学的座位上,编好行和列,根据老师指定同学的位置,说出他所在的行和列,快者获胜。

  师:请根据老师指的同学的位置,快速定位第几行和第几列。请根据老师报的行和列快速确定同学,并说出他的名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游戏的形式,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复习根据行、列两个条件确定位置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怎样才能快速地确定位置呢?如果只告诉你们行或者列,你能快速找到确定的位置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新知探究

  (一)情境创设

  一提到位置与方向,老师就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炮兵小王,小王在炮兵连里开炮技术算是的`一个,但就是判断不好目标的位置与方向。咱们一起到他那里看看好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就是小王演习的炮兵阵地。(出示地图)

  小王在哪呢?(出示大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再来找一找他的训练目标……(出示目标1)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让小王先开几炮咱们看看。(开炮4下不准)

  (画面出示)“哎……要是有人能帮帮我,告诉我目标的位置,我一定可以百发百中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看得出来,小王真的挺苦恼,那咱们同学愿意帮助他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那就请同学们来当小王的阵地观察员怎么样?

  (二)角度确定方向

  谁能告诉小王目标1的位置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说出在东面,在北面,或者在东和北中间等等。)

  你是根据什么说出目标1的位置的?(引导学生复习看地图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都是大炮的大概位置,像你们所说的方向开炮,能击中目标吗?

  军事上对目标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学们可要准确地向王叔叔汇报呀!

  在以前的学习中提示方向时我们经常会画一个方向轴。那你们觉得今天这个方向轴应该画在哪比较合适呢?

  也就是画在我们的大炮的位置上。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分辨它们的方向,可以标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条件够了吗?

  你认为我还要提供什么?

  (引导说出角度)

  用手臂做出东偏北方向,或北偏东方向,并说出偏多少度。(板书:方向)。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两种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强调起始角度不同,但所描述的方向都是一个方向.)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距离确定位置

  可以了吗?现在可以告诉小王了吗?开不开炮?

  A.开(打不准,或远或近)

  B.不开,那你还要告诉他什么?

  (引导说出距离)

  怎样确定目标1的距离呢?

  你从哪里发现了秘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观察1段表示300米,量出有这样的几段)(板书:距离)

  那么目标1到大炮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四)总结方法

  一切都OK了吧,现在我们把勘察的数据报告给小王。

  谁来报告?

上海龙凤1314 shlf  既然是在训练阵地,我们就要像部队军人一样,提出报告形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报告,目标1在大炮的北偏东40度方向,1200米处。)

  还可以怎么报告。(角度的另外一种)

  准备开炮,你们认为小王能打中吗?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这小王还真有两下子。当然这也和咱们同学报告的准确数据是分不开的。

  像这样,把一个位置可以很清楚的表述出来,需要提供哪些要素才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方向,距离,观测点)

  小结:我们具备了观测点,同时利用角度来表示它的方向,利用距离表示它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物体的位置很清楚的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

  还想不想再试试?(出示目标2、3、4)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先观察目标2。(有准确的角度和明确的距离)

  (说到角度时做偏离动作)

  向王叔叔汇报目标2的准确位置。

  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再观察目标3,缺距离。

  依照前面的报告形式,向王叔叔汇报目标3的位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然后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1题

  目标3在大炮的____偏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打目标3(课件演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最后观察目标4(缺角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次能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2题。

  目标4在大炮的____偏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正确答案是42度,教育学生量角度时要认真,不能单纯地依赖感觉。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打目标4(课件)

  汇报完成后,然后打目标4,(打不到位置,出示对话,“对不起,由于此炮的射程只有1400米,请考虑移炮到目标2。”)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该怎么走,谁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路线?

上海龙凤1314 shlf  现在大炮移到了目标2,请问我们现在开炮,可以吗?

  (学生提出质疑,重新勘测方向)

  得出结论:观测点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勘测数据。

  在小卷上完成第3题,测出目标4在目标2的方向。

  汇报,开炮。

  四、总结提高

  1、课件演示:空炮,提示:没有炮弹了,请去弹药库取炮弹。(出示有关弹药库位置的数据)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你们能告诉王叔叔去弹药库怎么走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我们不能这样总帮助王叔叔确定位置呀!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吗?

  谁能告诉他该怎么样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呢?

  3、再次强调先确定观测点,再根据角度确定方向,最后根据距离确定位置。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过程。

  2.了解分数可以表示具体的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平均分的数量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6个)算式是?(12÷2=6个)

  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4个)算式是?(12÷3=4个)

上海龙凤1314 shlf  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3个)算式是?(12÷4=3个)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由此可见"平均分"中各数量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总数÷份数=每份数)

  师: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4个)算式是?(8÷2=4个)

  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2个)算式是?(4÷2=2个)

  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1个)算式是?(2÷2=1个)

  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生思考……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半个!

  生:0.5个

  生:1/2个。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半个也好,0.5也好, 1/2个也好,都表示这个苹果的一半。前面几个苹果我们都能用算式把它算出来,那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是如何算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师板书:分数与除法)

  (二)新授

  一、平均分彩带

  师出示例题:

  (1)把一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米?

  师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结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介绍把一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2份用除法算式怎么表示?(1÷2),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总数÷分数=每份数)那么1÷2等于多少呢?( 1/2)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1/2米是什么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把1米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半米,因为一半我们可以用 1/2表示,所以1÷2=1/2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果把它平均分成3份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1÷3=1/3(米)

  二、平均装茶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出示例题,把2千克茶叶平均装在5个茶叶桶中,每个茶叶桶装多少千克?

  指名读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列式

  指名板演:

  2÷5=2/5(千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观察我们学过的分数和我们刚才写出的几个分数,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这几个分数带计量单位,是具体的量,以前学的分数不带单位,表示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为了和以前学的知识进行区分,做几个练习。

  师出示:

  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彩带的( ),每份是( )米?

  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彩带的( ),每份是( )米?

  把2千克茶叶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茶叶的( ),每份是( )千克?

  把2千克茶叶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茶叶的( ),每份是( )千克?

  把5千克茶叶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茶叶的( ),每份是( )千克?

  把5千克茶叶平均分成7份这样的2份占茶叶的( ),是( )千克?

  三、平均分月饼

  出示例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组讨论分的方法。

  交流结果,引导学生写出算式。

  四、归纳总结这几个算式。

  你发现这几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与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讨论交流,是总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被除数就是分数的分子,除数就是分数的分母。他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0)

  用字母表示是:a÷b=a/b(b≠0)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相关文章: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04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14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03-01

冀教版英语教案01-03

冀教版小学音乐教案11-14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12-30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11篇03-01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11篇)03-01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12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