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3 07:50:09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 shlf【精选】实用的科学教案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实用的科学教案7篇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也围绕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提出了“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的发展目标。对于幼儿来讲,手的动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学习使用工具,如用勺和筷子吃饭、用笔写字等。筷子是我国主要的餐具,幼儿进入中班以后,将逐步从使用小勺用餐,过渡到使用筷子用餐,有部分幼儿也已经有了使用筷子用餐的生活经验。因此,选取了本教学活动,这节活动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真正与幼儿实际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而且教学内容也比较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有利于幼儿的接受和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产生及用途,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2、乐意使用筷子进行各种实践和游戏活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各种不同种类筷子及筷子由来的多媒体课件、有关筷子用途的多媒体图片、米饭等实物、字卡、筷子舞道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呀,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幼:想。

  师:好,那咱们一起来听听它是谁?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播放录音:嗨,小朋友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新朋友,不过你们需要猜一个谜语猜能知道我是谁。小朋友听好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姐妹两个一样长,厨房进出总成双。

  酸甜苦辣一起尝,只会吃菜,不喝汤。

  二、欣赏筷子的故事,了解筷子的历史。

  师:小朋友猜到是什么了吗?对,是筷子。其实,很久以前是没有筷子的,那筷子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

  慢慢地,聪明的人们用木头削成筷子,再后来,人们学会了用别的东西代替木头制作成筷子,像竹子、塑料等,所以才有了小朋友们现在看到的各式各样的筷子。

  三、观察实物,讲述特征。(播放录音请出筷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观察自己带来的筷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看看你带来的筷子和别人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你的筷子跟小朋友的筷子是用同样的材料做的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筷子发展到今天,不仅可以用木头做,还可以用竹子、塑料等材料做,而且上面的图案、花色也在不断丰富,变得越来越漂亮。

  2.欣赏各式各样的筷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播放各种筷子的多媒体图片,请幼儿欣赏,扩展知识面。如:古代皇帝用的玉筷、工艺品象牙筷、炸油条时用的长长的筷子、家庭套装筷等、一次性筷子等。

  四、尝试为筷子配对,知道筷子以“双”为单位。(播放录音,为筷子找朋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听音乐,尝试为筷子配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听,美妙的音乐开始了,帮你的筷子找到它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吧!

  每位小朋友手拿一根筷子,根据材质、花色一样的特点,找到另一根筷子,配对成功后跟随欢快的音乐跳“筷子舞”:随着腿部的屈伸,身体的扭动,用筷子敲打手、臂、肩、背、腰、腿等部位,边打边舞。

  2.探讨配对方法,学习筷子以“双”为单位

  师:让我们来找一找哪对好朋友最亲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让配对成功的幼儿简单讲述,自己是怎样帮助筷子找到好朋友的。

  小结:一般筷子都是两根两根一起用的,所以我们经常说“一双筷子”,每双筷子的材质、形状、颜色都一样,有的上面还有相同漂亮的图案。

  五、尝试用筷子夹取食物,探索不同的使用方法。(播放录音)

  1.幼儿尝试使用筷子,并体验使用筷子的乐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指导幼儿用筷子夹取食物品尝,自由探索使用筷子夹取食物的方法,如夹、挑、拨、搅等。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横着筷子挑面条,竖着筷子叉馒头,搅动筷子搅拌,搅鸡蛋、包水饺。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使用筷子的感受。

  2.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出示正确持筷示意图,为幼儿讲述使用方法:用右手持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游戏:喂食物

  ②结合刚才的活动,引导幼儿分析在使用筷子吃东西时,应当注意哪些礼仪常规。

  小结:不拿筷子敲打碗盘;不把筷子指向他人;不用筷子插东西吃;不随便挥舞筷子。

  六.了解筷子的一些特殊用途(播放ppt课件、录音)

  1、开展区域活动时图片,了解筷子的用途。

  2、了解筷子其他的特殊用途。

  七.跳筷子舞出活动室。(播放录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筷子朋友的本领可真大呀,刚刚有小朋友说到筷子可以用来跳筷子舞,那现在我们就去外面去跳筷子舞好不好?

  活动反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筷子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同时也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的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体验筷子给我们带来的娱乐功能,从而喜欢并正确使用这一工具。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4-5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他们一定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我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还使用游戏法、观察法让他们都有机会参与尝试。结果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彻底被激发了出来,都能积极主动的参入到游戏活动中来。通过课件FLASH了解了筷子的由来,在亲身实践中学会了筷子的使用方法,在多种游戏活动中体验到了筷子带来的娱乐功能,从而实现了本次活动的活动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有趣的筷子》这一活动让我对怎样上好科学课有了反复的思考和探索,我知道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组织教学中我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少数几位幼儿不太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去愿意是动手能力比较差,不会又不愿意使用筷子,虽然可以让幼儿很放得开的去放手做实验,但是在活动后很难让幼儿将思绪转过来回答我的问题,所以组织教学有待加强,在提高课堂的敏锐性和调控能力中还需进一步学习。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次活动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选择用火做为道具开展探究活动。对孩子而言,他们觉得火很神密,也很害怕,对我们老师而言,觉得用火很危险,所以大都不敢尝试。我想只要引导得当,做好安全防护,还是可以操作的;而番茄汁、柠檬水、醋、茶水、白开水是日常生活中幼儿最常见的食物,于是我就结合了用火做实验这一想法设计了这一活动,充分利用这些常见的食物与纸张发生奇妙的变化,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来自身边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使幼儿感受到身边随处可见的科学现象,让幼儿在使用各种食物制作神奇的信的活动中获得探究经验,提高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初步感知食物的成分与纸张之间的化学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习制作神奇的信,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

  3.喜欢动手操作,愿意用多种方式来探索、验证、展示交流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番茄、柠檬、醋。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柠檬水、醋、茶水、白开水、记号笔、蜡烛、记录表等;两次探索学具、猜测记录表、操作梳理图ppt、展示板三块。

  活动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神奇的信”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我们来看看是谁?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初步感知神奇的化学变化、学习实验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提出问题,引发猜想。

  师:猴王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咦,怎么看不出来?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信的内容?

  2.实验探究,发现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幼儿自由选择工具探索,发现神奇的化学变化。

  (2)幼儿观看展示板,交流探索时的发现,感受神奇的化学变化。

  3.示范操作,获得方法。

  教师边演示实验,边示范操作,引导幼儿掌握其方法。

  (三)寻找适合制作“神奇的信”的材料,进一步感知验证神奇的化学变化。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介绍材料,引发幼儿猜想、猜想结果汇总记录。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分解操作步骤图,自主学习操作方法。

  (1)要选择相对应的材料进行实验,并在记录表上做相应的记号。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用棉签在记录表上写上你想写的字或图案,轻轻地吹一吹。

  (3)放在架子上沿着你画的图案轮廓慢慢地来回移动烤一烤。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做完实验将适合做“神奇的信”的`黏在打“√”的展示板上,不适合的黏在打“×”的展示板上。

  3.提出操作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操作时,各玻璃杯里的棉签不可交叉使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在烤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4.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验证自己的猜想。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选择与记录表相对应的材料进行操作。

  5.集中交流,记录表分析、验证。

  师:你用什么材料实验?适合做神奇的信吗?为什么?

  (四)师幼分享交流,得出结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引导幼儿发现这几种材料的共同点。

  2.师幼分享交流“神奇的信”的原理:这些酸的水里都有一种成分,这些成分会使纸张发生奇妙的变化,抹过这些水的地方比没抹过的遇热以后更容易变黄。“神奇的信”就是用这种道理制作出来。

  (五)迁移经验,结束活动。

  1.美猴王揭开谜底,帮助孩子提升经验。

  2.除了酸性成分的食物适合做神奇的信,还有哪些食物也适合做呢?你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同去试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好吗?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辨别清水,知道清水的特征。

  2.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并记录下来。

  3.体验探索和成功的乐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四杯不同的水:清水、糖水、白醋、牛奶。

  2.贴有红、黄、蓝颜色标记的杯子。

  3.彩色橡皮泥、勺子若干。每组三个装有清水、糖水、白醋的透明杯子。

  4.红、黄、蓝记录单,哭脸、笑脸标记。

  活动过程:

  一、对比观察牛奶和清水

  1.请幼儿集体观察装有牛奶和清水的两个杯子,提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吗?

  幼儿表达。

  2.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评析:在清水杯中放彩色橡皮泥,引导幼儿对比观察,来发现牛奶和清水的区别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发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放入彩色橡皮泥在牛奶杯中,再次引导幼儿通过眼睛对比观察:把彩色橡皮泥放在杯中能看得见吗?把彩色橡皮泥放在清水中能看得见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评析:运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发现牛奶与清水的差别,从而让孩子了解清水的特征之一是无色透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辨别哪杯是清水

  1.师出示三杯装有清水、糖水、白醋的杯子,杯子上贴有红、黄、蓝标志。提问:“这三杯水看上去一样吗?”

  2.提出猜测要求

  师:这三杯水中只有一杯是没有放任何东西的清水,请小朋友猜猜是哪一杯,为什么?让幼儿看着标记回答。

  (评析:运用猜测活动,制造悬念激发幼儿的兴趣及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猜测能力,并能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3.提出记录要求,让幼儿记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你认为哪杯水是清水;请你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记录。把标记撕下来贴在和你认为是清水的杯子上标记颜色一样的记录单上。幼儿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如:你猜的哪杯是清水,并让幼儿把话说完整。

  (评析:用三种不同颜色的记录单可以让幼儿更方便正确对应自己要操作的材料,为幼儿的实验活动提供简单的记录方式,让小班幼儿更易操作。)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幼儿分组操作,验证猜想

  1.师:你们猜的到底对不对,我们要来验证一下。

  2.提出验证要求:每张桌子上分别放了和老师一样的三杯水,请按照你们的猜想到贴有相同标记的桌子上去闻一闻,看一看,尝一尝,看看你猜的答案对不对。

  3.幼儿操作。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提出记录结果的要求:猜对了就把笑脸标记贴在记录单上,没猜对就贴哭脸标记。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评析:师巡视,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实验的过程,及时发现他们使用的方法和所产生的问题,引导他们更好的完成实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根据记录单交流分享实验结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靠什么帮忙才找出清水的,请幼儿讲述。

  1.鼻子闻一闻,气味酸酸的,一定不是清水。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嘴巴尝一尝,甜甜的,不是清水是糖水。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没有味道的是清水。

  活动反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本次活动选材比较贴近孩子的生活,所选材料是孩子常见的材料。在引导幼儿辨别哪杯是清水时注意引导幼儿多种感官的参与,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等方式。幼儿通过自身的尝试从而获得了对水的认知:无味,无色,透明。这样的探索方式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乐于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善于发现,而且还能大胆地表述出自己的发现,体验了探索发现的乐趣。

  小百科: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导电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正负离子,导电性增强。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观察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会由头至尾地观察金鱼。

  3、懂得观赏金鱼,了解爱护和饲养金鱼的基本方法。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金鱼的愿望。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每组一个玻璃缸,鱼缸中至少有一条金鱼、鱼食若干、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幼儿观察金鱼,初步认识金鱼。提问:

  (1) 鱼缸里有什么?金鱼是什么样的?

  (2) 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小朋友怎样去看金鱼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提醒幼儿不用手触碰鱼缸中的金鱼。

  2、知道幼儿有序地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主要特征。提问:

上海龙凤1314 shlf  (1) 金鱼的头在哪里?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金鱼的所以身体上有什么?它身上一片一片的东西叫什么?

  (3) 金鱼身体后面是什么?它的尾巴像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观察到的金鱼的外形特征,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请幼儿给金鱼喂食,观察金鱼吃食,了解其甚或习性。提问:

上海龙凤1314 shlf  (1) 金鱼爱吃什么?它是怎么吃事物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金鱼喜欢住在哪里?它是怎样游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告诉又有而在喂金鱼吃事物的时候,必须注意每天不能给鲸鱼喂许多事物,否则,金鱼吃得太多,会撑死的。接着,让幼儿模仿金鱼嘴一张一合地吃东西以及在水中摆动尾巴游来游去的样子。

  4、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1) 让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的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一想,你还看见过什么样子的'金鱼?

上海龙凤1314 shlf  (2) 教师念儿歌《金鱼》,并带领幼儿看图念一念儿歌。

上海龙凤1314 shlf  5、欣赏歌曲《小金鱼》,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师里游来游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活动中,指导幼儿有序地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主要特征。有步骤的指导幼儿探索过程。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操作。

  活动反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班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班级的自然角里养了金鱼,幼儿已有了一些对金鱼的了解,但了解的较肤浅,不全面,较分散。活动中将采用比较丰富多样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内容。将根据幼儿自己的独特的认知特点,采用让幼儿看看、给金鱼喂食,观察金鱼吃食,模仿小金鱼在教师里游来游去等活动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袜子的特征和不同用途。

  2、初步形成“双”的概念。

  3、尝试按特征自己整理袜子,体验成功的愉悦。

  活动准备:

  神秘箱一个,多彩的袜子若干双。

  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感知袜子的特征和不同用途。

  活动过程的分析:

  一、感官感受,初步了解袜子的特征

  1、出示神秘箱,请幼儿摸摸里面有什么?

  2、教师打开箱子后,举起箱子把袜子抖下来,落在桌面上,让幼儿观察。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观察比较,进一步了解袜子的特点

  1、教师请幼儿找一找老师的另外一只袜子,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这只袜子是老师的。(让幼儿感知一双袜子要颜色一样、大小一样、花纹一样。)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教师小结:刚才找到颜色一样、大小一样、花纹一样的袜子,跟老师脚上的是一双,它们是好朋友,谁也不能离开谁。

  3、请幼儿摸一摸袜子,说说摸上去什么感觉,看上去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

  4、请幼儿说一说袜子有什么用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运用认知,整理操作游戏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老师家的袜子小铺要开张了,请小朋友帮老师家的袜子整理一下,一双一双地夹起来。

  2、交代操作要求。

  (1)衣架两头有两个夹子,请大家找出一双袜子夹在夹子的两端。

  (2)请个别幼儿操作。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请幼儿找一个空的位置帮忙整理袜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评价、小结。

  四、延伸活动:了解袜子的种类。

科学教案 篇6

  一、设计思想:

  一天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在轮胎里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冰,冰是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圆圆的洞,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七嘴八舌讨论的十分热烈。我抓住这个机会,通过让孩子亲手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冰变化的奥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感受亲手实验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摸摸,了解冰的特性。

  2、引导幼儿了解冰的形成及用途。

  3、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索精神,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收集冰雕的图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提前冻好的冰。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亲手操作,探索冰的特性

  1、每个组若干块冰,幼儿自由玩冰。

  2、看一看,想一想,冰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冰放在手里感觉怎么样?

  小结:冰放在手里硬硬的,凉凉的,有的冰是透明的,有的'冰是白色的,摸上去滑滑的。

  (二)通过实验,了解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1、每个小朋友手里拿一小块冰,使劲握住,观察有什么变化。

  “请小朋友看看你手上的冰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手上的水是哪里来得”?

  2、每个组放一盆热水,请小朋友摸一摸水是热的还是凉的?(热的)

  3、请幼儿把冰放进去,看看冰有什么变化?(慢慢变小了,没有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再摸摸盆里的水是热的还是凉的?冰到哪里去了?(冰融化成水了)

  小结:冰放在手里和热水里都会化成水。

  (三)通过观看图片和谈话了解冰的用途 。

  1、提问:冰有什么用途?你喜欢冰吗?请幼儿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上海龙凤1314 shlf  “冰能吃,放在可乐里凉凉的很好喝;发烧时能降温……”,“路面上结冰容易滑倒”。

  2、欣赏冰雕图片,感受艺术的魅力。

  (四)幼儿动手制作彩色的冰 。

  1、共同讨论制作彩色冰的制作方法。

  2、幼儿利用各种器皿、颜料制作彩色的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就做什么颜色的。

  活动延伸:把制作好的彩色水放到阳台上,第二天欣赏自己冻的彩色冰,感受实验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在奔跑、跳跃、游泳等方面的高超本领。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产生探究动物本领的兴趣,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关于动物本领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体育活动场景图1张,不干胶粘纸1张。

  3、《动物的超级本领》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自己观察挂图,说一说这些动物在干什么并自由模仿。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引导幼儿交流“动物运动之最”。

  鼓励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并互相讲一讲这些动物中谁最有耐力?谁跳得最高?谁是大力士?谁是最有名的“杂技演员”?

  3、玩游戏“动物本领大比拼”。

  (1)和幼儿一起商讨动物运动会的项目,并确定适合不同动物参加的运动项目。如:长跑、跳跃、游泳、举重、杂技等项目。

  (2)结合幼儿资源包中有关“动物的超级本领”的操作卡,引导幼儿按“比赛项目”对各种动物进行粘贴分类。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教师和幼儿一起交流,初步了解人们运动和动物运动的关系。

  (1)请幼儿想想说说,自己了解人类的哪些运动项目是从动物那儿学来的。

  (2)教师小结:人们从动物的运动中得到启发,创造了很多运动项目,如:游泳、拳击、赛跑、跳远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5、活动延伸。

上海龙凤1314 shlf  鼓励幼儿继续搜集有关动物本领方面的图片或图书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

  每个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小结,特别是在最后总结动物超级本领与人类的关系时,没能表达人类的本领还有很多,不仅是模仿学习,能举出实例会更好。虽然环节之间自然过渡,但是语言组织还是缺乏科学严谨性和逻辑性,需要多要斟酌。由于紧张,语速有些过快,操作环节,给幼儿留的时间有些短,没机会让幼儿进行充分讨论,我会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合理分配时间,争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经典]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经典)10-15

科学教案(精选)10-22

【经典】科学教案10-09

(经典)科学教案10-01

【精选】科学教案09-28

科学教案02-22

(精选)科学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