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时间:2023-02-06 12:32:09 欧敏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 shlf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7篇)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

  地理是初一学生刚接触的新学科,在教学中是通过大量的幻灯图片,从学生接触到的地理知识或地理现象入手,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地理,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亲近地理,进而热爱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初步知道学习的方法,就是我这节课的主要目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本节课分三大模块来进行:

  一、“什么是地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我国东汉王允对天文、地理有深入的研究。在西方,地理的.意思是“大地的记述”。

  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播放我们居住的地球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对地理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印象。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的科学。它包括自然地理:如地貌、地质、天文、水文、气候、土壤等;人文地理:如人口、人种、宗教、城市、经济等合作探究:谈谈我们身边的地理

  二、“为什么要学地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解开地理之“谜”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运用图片展示学生熟悉的地理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地理问题?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中从吃穿住行等方面入手,展示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

  合作探究:我国南方、北方居民的主食有何不同?为什么?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主要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入手,重点列举了欧洲发达的国家“荷兰的风车”,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荷兰农牧业的影响。

  想一想:建设服装厂、乳品加工厂该如何选址?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展示大量的地理图片,从服饰、体育活动等入手观看不同地区的风俗活动。在授课时,我以“阿拉伯服饰”为重点,分析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对千姿百态的风土人情非常感兴趣,老师引导学生学好地理能更好的做到“入乡随俗”。

  三、“怎样学习地理”

  地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提出必要的学习要求:

  1、课前:准备好《地理课本》、《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

  2、课堂上: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会听,根据预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听讲,听重点、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会看,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途径,养成“一手书一手图”的习惯

  (3)会记:对重点知识做好标记,同时也要做好笔记。

  3、课下:及时复习所学知识,认真完成作业。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运用图像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3、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分析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高中阶段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的特征、运动变化规律的了解,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们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导入提问】什么是宇宙?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最早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开始,到“地心说”、“日心说”等学术说法的不断涌现,体现着人类对宇宙的不断探索和思考,18世纪天文学家开始引进了“星系”一词,之后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地完善。

  我们现在认为:“天地四方”──宇──无限空间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古往今来”──宙──无限时间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宇宙是包容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天体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

  1、天体及天体的类型(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最早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变换,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除了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天体外,宇宙中还有一些弥漫于星际空间的物质,如气体、尘埃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通过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天体的形状和特点,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转折提问:2013年6月21日,我国航天飞行员在“神舟十号”飞船上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太空课,同学们说“神舟十号”飞船是天体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概念辨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总结:天体的类型可以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前面我们看到的行星、恒星、星云等都是自然天体,自然天体中最基本的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上海龙凤1314 shlf  恒星和星云的比较表格:

  人造天体包括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但是需要区别:地球作为整体是一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者附属物就不能叫作天体。例如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天上的云、地上的'汽车等。

  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中的各种天体是否孤立存在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天体都在高速的运动着,邻近的天体彼此之间相互吸引,形成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科学家们称它们为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板书)

  (多媒体演示、讲解)地球和月球的质量比约是81:1,因此月球绕地球旋转,形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同理,质量较轻的地球带着其卫星,以及其他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恒星太阳旋转,构成太阳系。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000多亿颗。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万光年。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天文学家称他们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行系。它是目前人类所执导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老师的讲解,并看教材P3,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一下3个问题:

  1、宇宙中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2、天体系统的规模相差悬殊,按大小可以划分为几个级别?(划分为四个级别)

  3、请你设计框图,正确表示天体系统不同级别之间的关系。

  (板书)

  4、天体系统的级别中,包含地球的级别有哪些?

  答案: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同学们通过认识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以正确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太阳系的组成

  (展示教材P4图1、4太阳系模式图)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恒星太阳,周围由八颗大行星、众多小行星及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组成。其中八大行星,按照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巴基斯坦的基本地理特征,记住卡拉奇。

  2、知道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通过分析自然条件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材分析:

  巴基斯坦为新增加的选学内容,教材讲述的内容较少。主要是了解巴基斯坦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由于其内容许多在总论部分已经涉及到,为了避免重复,所以只是重点突出的设计了两个标题。

  “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概括了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宗教。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这一点对它的气候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宗教问题是南亚尤其是印巴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

  “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突出概括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印度河平原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该地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降水不足,所以其农业、城市、工业的发展,主要以印度河为中心进行。

  2、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法建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巴基斯坦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应使同学了解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宗教及风俗习惯等,可以布置学生查找一些有关的。资料,以事例说明印度与巴基斯坦在领土、宗教等问题上的争议,关注南亚与我国西南相邻国家局势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对于巴基斯坦自然条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该节体现得较充分,可以将该节作为一个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分析。

  【教学重点】

  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教学用具】

上海龙凤1314 shlf  巴基斯坦景观图片;巴基斯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河与印度河平原图;巴基斯坦铁路线、主要城市等分布图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学习了印度,这节课学习与印度关系非常密切的国家----巴基斯坦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第三节巴基斯坦

  (提问)谈谈你对印巴关系或巴基斯坦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展示巴基斯坦主要城市的景观图片)

  【板书设计】

  第三节巴基斯坦

上海龙凤1314 shlf  A.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

  1、地理位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悠久的历史

  3、民族与宗教

  B.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

  C.主要城市:

  首都---伊斯兰堡,最大城市、港口---卡拉奇

  D.探究活动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了解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环境意义;能在世界森林资源分布图上找出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

  教学重点:

  森林的环境作用,森林破坏情况及产生的严重生态问题。

  教学难点:

  森林的环境作用。

  教具:

  多媒体教学(漫画、图片、资料、实例)

  教学方法:

  运用电教手段,引入漫画、图片、资料、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知道,人体皮肤上附着很多毫毛、头发等,它们的排汗和保温作用对维持人体的水分和体温起重要作用。对于地球来讲,什么是她的“毛发”呢?那就是生长在地球表面上的森林。今天,我们就了解有关森林的知识。

  讲授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播放有关森林的纪录片,提问:森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一、森林的作用(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森林的经济效益(板书):由于学生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可直接通过提问。

  教师总结:森林除了刚才提到的经济作用,还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森林的环境效益(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多媒体显示一组森林作用的数据,以及森林对环境的作用,由学生填图。

  二、森林的分布:目前,世界森林面积为40亿公顷,覆盖率29.6%。

  显示多媒体动画示意图3(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提问:世界森林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学生回答:以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为主。

  教师提问: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回答: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温带地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森林资源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因此,我们又把森林资源称为“地球的毛发”,人们又是如何对待它的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森林的利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学生表演小品:由学生事先排练,角色有森林法官,被告:人类,原告:森林,森林动物,森林其他植物,地球气候,表现在当今森林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面积的森林被砍光,而植树更新的面积却很小,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50公顷的速度消失,热带雨林如果消失,不仅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将失去调节作用;许多野生动物丧失理想的栖息地,导致一些动物的灭绝。由于森林的破坏,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滥捕,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

  通过小品,使学生认识到:森林慷慨地向人类贡献着它的一切。但它却得不到人类应有的.保护和抚育。当前森林资源面临的严峻问题,以及森林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保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森林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开始注意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各国制定有关政策,鼓励人们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发展替代林和速生林,并用遥感技术监控森林火灾。

  那么,我们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如何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条思考题,多媒体播放思考题:

  某地有10000公顷森林,对这片森林有三种处理意见,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全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

  2.全部砍伐,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把此片森林划分为10片,每年砍伐1片,砍伐后随即补种树苗,使其十年成材。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小结: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无私地向人类奉献它的一切,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并且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地区的环境因此而恶化。为改变现状,应植树造林,绿化地球。人们在搞经济建设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环境保护,不要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严防弄虚作假,要讲求实际效果。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知识目标:

  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2、能力目标:

  学习搜集资料,制作地理演示文稿。根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分析一地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3、情感价值目标:

  培养尊重不同地区文化和传统的意识;通过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及物产。

  三、课前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位置交通、气候与农业、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向各组布置阅读教材图文,上网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的任务。

  3、教师对学生搜集资料、制作过程予以指导和帮助,并准备一些学生有可能忽略、不清或需强调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补充,或给学生以提醒。

  四、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位置交通组展示活动

  (1)演示文稿:图“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政区”,“马六甲海峡的航线”

  文字说明:位置:亚洲东南部,23?N—10?S,90?E—140?E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组成:两大部分——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世界交通的地位: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在投影屏幕前据图认识和寻找教材P28活动1中的有关内容;在屏幕前据图指出马六甲海峡连接的地区。

  (3)师问:“为什么有人说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这条航线对我国有没有重要意义?”

  生答:日本是个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我们在网上看到过,日本进口物资的一半,进口原油的80%以上均从该海峡输入,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经济命脉"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补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石油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进口量巨大,其中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占进口石油总量的70%以上,全部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另外,我国与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的其他贸易运输也要经马六甲海峡航线,因此,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畅通意义非常重大。

  2、气候与农业组展示活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演示文稿:图“曼谷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亚洲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东南亚居民喜食米饭”,“东南亚的梯田”,“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东南亚的橡胶种植园”,“东南亚的油棕种植园”,“东南亚的椰林”,“马尼拉蕉麻”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文字说明:东南亚地区处在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属于两种热带气候类型。曼谷——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5—10月是雨季,11—4月是旱季,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新加坡——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

  (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分析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区;对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天气过程进行描述;在屏幕前指认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3)据图介绍:大家吃过泰国米吗?很香!东南亚人民的主食和我国南方人一样,也是大米饭。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条件,还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这里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产地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导游:请大家参观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据查阅资料对图片进行讲解)。

  (5)师问:东南亚为什么以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答:教材有说明,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少,气候高温多雨,所以必然选择水稻作为粮食作物。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组展示活动

  演示文稿:图“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文字说明: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富水力,交通不便,下游河谷展宽,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是重要农业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组展示活动

  (1)演示文稿:图“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

  文字说明: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介绍:大家听说过“下南洋”吗?“南洋”就是指东南亚地区,“下南洋”指的是过去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人民到东南亚一带去谋生。现在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已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不但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遵守法律,和睦共处,为居住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与祖籍国交往密切,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推动居住国与我国的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演示文稿:图“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曼谷佛塔”,“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民俗风情:“沙爹、加厘饭、干加厘牛肉”,“水果天堂”。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介绍:东南亚发展旅游业有很大优势,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新马泰旅游是近些年来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现在请大家跟着导游一起观光(对图片及当地民俗风情的内容加以讲解)。

  师总结:各组的展示活动非常出色,体现了同学们的智慧和才能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祝贺大家的学习和展示活动取得成功。

  五、课后作业:

  随常练习第二节

  六、课后小结: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3、5N

  2、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11个国家)

  二、地形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平原少,火山多。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十字路口的位置:

  1、用图示的方式描述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介绍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四、物产和旅游资源:

  1、主要物产:橡胶、椰子、油棕、水稻、锡、石油等。

  2、物产的分布:P15活动。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旅游资源:介绍新、马、泰的旅游资源。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华人、华侨: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3、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上海龙凤1314 shlf  5、了解亚洲的人口与经济状况。

  情感,态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导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示: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别。)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上海龙凤1314 shlf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集中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引导: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引导:用以上分析做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展示非洲气候图

  提问:在图中,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上海龙凤1314 shlf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心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还有地势高低等

  总结本课要点。

  板书设计:

  第七章亚洲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气候

  一、亚洲气候类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分布最面积广泛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2、最典型的气候:季风性气候

  3、主要的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一)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季风气候显著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陆性气候分布广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二、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亚洲的分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六个分区。

  2、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数3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3、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6个):中国、印度、孟加拉、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4、亚洲的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在多数国家的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地区――东南亚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7

  【课标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随着社会的发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也给地理学科发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新课引入)在区域的研究中不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应用——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获取管理分析应用RSGPSGIS区域地理

  自然灾害防御检测国土开发规划

  【板书】

  二、遥感(RS)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概念: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⑴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⑵工作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4、特点(优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讲解)在区域地理研究中,遥感已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工作方法经常是从点、线实地观测入手,逐渐过渡到面上的分析研究。运用遥感技术,则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讲解)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应用范围: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解)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案例介绍:

上海龙凤1314 shlf  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上海龙凤1314 shlf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以上介绍的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地位。

上海龙凤1314 shlf  阅读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

  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例证。

  思考

  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点拨: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

  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引导学生对比欣赏这篇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

  教学重点: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教学难点:

  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独特的感悟

  一、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也深深打动了我,是啊,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今天我们接着上一节课《蝉》来学习另一篇《贝壳》,看看那小小的贝壳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思考,我们又能从中得到怎样的生命感悟呢?(打开书本)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走近作者

  1、请同学读作者介绍

  席慕蓉,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她把她内心的那个小小世界仔细雕琢,精心刻画,呈现给读者的就是精美的让人回味无穷的诗和散文了。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海边的一枚小小的贝壳就打动了她,让她写出了这一篇充盈着生命张力的散文《贝壳》,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生命的乐章吧。

  三、朗诵生命乐章

  师:分为两步,第一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提示;第二步,选两位同学来比赛朗读,其余同学当评委。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同学们感情充沛,朗诵充满了青春的朝气,评点也非常中肯,体现评委的客观公正水平高啊,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看能不能把《贝壳》这篇文章里对生命的赞颂读出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你觉得王老师哪里段落里对生命的感悟最深?我们从朗读中感知了生命,再从字里行间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吧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感悟生命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文章一开始是怎么赞美贝壳的?作者由此生发了哪些联想?(结合板书,注意引导,提示:在

  3、4自然段里)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过渡:作者由贝壳的生命联想到自己的生命之后,他要怎样来过好自己的生命呢?)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过渡:因为热爱生命,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因为热爱生命,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师:(借助板书,文章的感悟是从一枚小小的贝壳生发出来的,这种手法叫什么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托物言志(出示幻灯),不多说。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过渡:作者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她希望别人怎么看她呢?

  4、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固执:仔细、执着、一丝不苟做出的东西或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简单: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

上海龙凤1314 shlf  命做出一些精美的回馈。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达了作者执着而单纯的美的愿望和追求。

  小结文章:本文由一枚小小的贝壳引发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作者不只是积极面对生命好好活,更是表明作者自己要怎样好好活,就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那么,《蝉》和《贝壳》这两篇同围绕生命主题的文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出示表格) 相同点: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过渡:从蝉和贝壳这两个平凡的事物中,作者都能感悟生命的意义,你也来当当小作家,来抒写生命的真谛吧。

  生命就要像小草一样,即使卑微;也要坚韧不拔; 生命就要像火焰一样;即使熄灭,也要绽放光芒; 生命就要像白杨一样,即使普通,也要参天耸立

  五、抒写生命真谛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评价后过渡:通过席慕容《贝壳》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悟到席慕容希望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最精致最好的愿望。其实,生活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贝壳,我们能做想做好的事情,你的“贝壳”是什么?你怎样让你的“贝壳”更精致更美丽?

  六、扬起生命风帆

  学生答后作结:作者从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既然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我们要高扬起生命的风帆,把我们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或者在这个世界上时让别人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七、拓展阅读

  师:老师特别喜欢席慕容的这一首诗,一棵开花的树,推荐给大家

  2、课外阅读欣赏席慕蓉或小思的几篇诗文,写出读后感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第一课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图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图4:地球卫星照片

  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

上海龙凤1314 shlf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于是人们意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分得斗笠。

  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

  最著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而且在生活中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有 :

  ①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过来,总是先看见船桅杆,在看到船身;而目送远离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②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

  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

  2. 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优势、工业部门以及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然后教材选择了鲁尔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本节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具体化,并为学习下一节课(新工业区)打下基础。

  3. 教育功能: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 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这节课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是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学生易于掌握,学习起来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2. 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读图、比较和观察,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比较浓。

  3. 学生的学习障碍和难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学习了鲁尔区的兴衰的原因和如何进行综合整治,但在知识的迁移中可能出现回答要点不全面。

  设计思想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教育理念:利用教材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用“辽中南工业区”为案例对比分析中外传统工业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过布置课外探究作业:“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慢的原因分析”达到课标要求的最高层面。

  2.教学原则: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3.教学方法:注重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业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学习过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传统工业区衰弱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及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情预设]: 学生大部分能回答,但回答的问题不够全面。

  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导入新课。

  2.课件展示,请学生读“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世界工业的分布地区。

  3.学生读图回答

  (1)亚洲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欧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3)北美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哪一个国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西部、东亚的日本、中国、南亚的印度等地区。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 德国的鲁尔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

  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二、德国鲁尔区

  1.课件展示,指导学生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生形成心理地图。

  (2)说出鲁尔区有哪些工业部门,它们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3)这些工业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

  (4)这些工业在生产规模、资源消耗、运输量上有什么特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传统工业的主要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纺织工业等。

  传统工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师生探讨:

  (1)课件展示,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

  (2)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

  (4)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知识链接]: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西部,鲁尔河与莱茵河入口,面积4595平方千米,人口570万,工业产值曾占全国40%以上。钢产量占德国70%。

  4.学生读图、读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③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1)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情预设]:学生提取的信息还是不够全面,基本都能说出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但往往漏了便利交通或市场其中一因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5.板书: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运

  广阔的市场

  6、学生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

  (1)回答鲁尔区基础工业是什么?主导工业是什么?与这两大工业部门相关的工业是什么?这些工业都是重工业,说明鲁尔区的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2)教师讲解五大工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7.课件展示,读4、11图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图思考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链接]:

  1)、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 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上海龙凤1314 shlf  焦煤 4吨 2吨 0.75吨

  铁矿石 2吨 1.8吨 1.3吨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今天,由高新技术突破引发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在极大提升了全球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把不少传统产业推向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钢铁行业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全世界钢的生产能力为10亿吨,1999年钢产量约8亿吨,产能利用率仅8%。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的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上海龙凤1314 shlf  8.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上海龙凤1314 shlf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9. 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10.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三、联系实际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辽中南”老工业区,注意比较与鲁尔区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我国东北的一些老工业区从中应得到什么的'启发?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上海龙凤1314 shlf  3. 让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当“某东北老工业区的领导”,并做好记录,振兴东北,应采取哪些措施? 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设计意图]:用这个案例目的这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情预设]:学生讨论比较激烈,课堂气氛活跃,但从同学们回答及做的记录来看,对比两传统工业区的相似之处归纳较好;但对鲁尔区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鉴,文字归纳不够精确。也不够全面。

  四、板书设计

  1.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矿、铁矿、水源等资源

  便利交通运输条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广阔的市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衰落的共同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

  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经济的转移到新兴工业区

  新技术的冲击

  3.综合整治的措施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调整工业结构

  五、课后作业与探究活动

  1.出示材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产煤基地,作为能源大省,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山西省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2)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主要煤矿和铁矿分布示意图、南水北调路线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完下列要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什么?为解决山西省这一资源短缺问题,建设了什么工程?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区位优势还有哪些?

  (2)为了尽快使得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借鉴美国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你认为应当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3、问题(2)的提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

  (2)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3)加强道路网的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提高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教学反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在讲解工业区位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均以“案例”为中心。围绕案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辽中南工业区目前存在较大问题,让同学们去分析原因,借鉴相似类型的工业区整治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觉得学地理真的有用。适量、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效果良好。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能力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德育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绘制有关复合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经常收听天气预报,联系七年级所学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天气方面的要素有哪些呢?在众多的天气要素中,气温和降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气温分布以及因它而划分的温度带。

  (板书)第二节 气候

  (观看图片)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冬季不仅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同时也有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的南国景致。

  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讲授新课]

  (提问)那么在“我国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是否也可以分析出同样的结论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看《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3)

  (读图观察)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国冬季的《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怎样读懂这幅图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搞清图例和气温数值,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海南与黑龙江的漠河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

  ③秦岭-淮河一线一月平均气温大约多少度?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板书

  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气候》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本节课主要的思路:首先由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引入气候,再从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进入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国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与成因的分析,最后由气温与降水的综合特征总结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复杂多样;

  二、季风气候显著。

  三、多特殊天气;

  四、多旱涝灾害。

  教学反思: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读图,识图。善于对地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课堂效果看,我感觉导入顺畅自然,重点难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整节课结构紧密,知识传授严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与引导上做了适当的设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学习气氛好。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一些活动课题学生参与的不够充分,活动气氛需要加强.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的个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有些问题应该放手让学生研究,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读图、识图、分析与运用地图的能力及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能力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完成P3活动一1题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完成P3活动一2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上海龙凤1314 shlf  完成P3活动一3题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P4图7。3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A组:主要山脉及山峰(喜玛拉雅山及主峰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B组:主要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

  C组: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

  D组: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完成P5活动4、5题

  板书设计:

  第七章亚洲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上海龙凤1314 shlf  边界: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上海龙凤1314 shlf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了解地势的概念,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点。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掌握三级阶梯的界线。了解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掌握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通过对地势特征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3.通过对我国地势及地形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面貌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中国地形的兴趣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本节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为主。

  教具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中国地形图,中国阶梯状示意图的投影片,中国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为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就该学习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请问,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根据大家在世界地理学习中的经验,说说应该先学习哪个地理要素呢?(地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我国的地形情况。

  学习新教材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二章 中国的地形 [板书]

  第一节 地形概况 [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然后沿北纬32°纬线画一幅东西方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请一同学到前面在黑板上画一幅示意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 通过对地形剖面示意图的分析,说出我国地形高低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西部高,东部低,由西向东像阶梯似的一阶一阶地降低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板书]

  1.地势的`定义: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板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三级阶梯各自的海拔高度、主要地貌类型及阶梯间分界线的山脉名称。(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内)。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三级阶涕的概况 [板书]

  注:括号内为要填写的内容。

  [教师讲解] 我国大陆上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延伸就进人了海洋。这部分被称为大陆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较浅的蓝色表示大陆架。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大陆架的分布状况。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板书]

  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全部海底,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过渡] 前面我们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的总体趋势,下面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板书]

  [提问] 什么叫地形?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具体形态。根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大致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种类型。

  指导学生看“中国地形图”分析我国都有哪些地形类型?(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各种类型都有。)

  1.五种地形齐全 [板书]

  [分析示意图] 让学生看课本第12页“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说出哪种地形最多,哪种最少?(山地最多,丘陵最少。)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讲解]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大家再根据“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来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组成时,就可以看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2.山区面积广大 [板书]

  [小结] 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3.地形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

  [讨论]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归纳]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大的山区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和采矿业提供了条件。不利方面: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崎岖的山区又使交通不便。

  复习巩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的空白图上,填注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阶梯间分界的山脉。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思考] 根据我国地势的特点,说明我国哪些地区水能资源可能最为丰富,其原因是什么?

  教案说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地形概况一节主要从整体讲述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揭示我国地形分布的基本规律,在全章起着重要整体控制的作用。但是全节知识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本教案主要采用了指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具体的做法例举说明如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让学生画出地形剖面图的简化示意图。初看起来,让学生画地形剖面示意图好像过于简单,也不必要。但是真的让学生画时,他还必须花费一定的精力、认真思索才能完成。因为这里需要学生对原剖面图作一次仔细的分析,还要他考虑简化示意图的绘图的方法。通过这样一画,学生对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势分布特点认识更加深刻;同时还提高了他们抽象、概括图象知识的能力,进而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读图、填表。在学习我国三级阶梯具体特征时,教案中使用了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与“中国地形图”并填注表格的方法。这一方法除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作用外,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其一,将示意图与地图结合使用,既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知识,又拓宽和提高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其二,用表格概括、总结学生口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并提高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

  3. 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对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一类知识,学生已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接触过。所以通过讨论的方法,让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是可以获得完整的知识的。

  板书设计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地势的概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三级阶梯的概况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我国地势对降水、河流的影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五种地形齐全

  2.山区面积广大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4

  【重点】

  1.重要的地理位置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主要的矿产资源

  【难点】

  经济特点

  【教具】

  南非教学课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导入)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经济结构的单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近年来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所以我们一提到世界上贫困国家最多的大陆,同学们都会想到非洲,但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有一个非常特殊,它的经济在非洲大陆上是最好的,也是目前非洲大陆上唯一富裕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非。

  (讲授研讨新课)

  (课件展示)南非的地理位置

  (提问)

  1.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什么位置?该国的国名同它的位置有没有联系?

  2.该国面临哪些海洋?

  (简要总结)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三面临海,大西洋和印度洋

  (提问)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南非处于非洲的最南端,这种地理位置在航海上有何意义?尤其是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之前,南非扮演什么样的一个角色?

  2.为什么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仍然后大量的船只通过南非的南部海区?

  (引导学生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件展示)大西洋、印度洋间的重要通道

  (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好望角)

  (讲解)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前,南非的南部海区是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间的最近通道,经过好望角的航线是沟通东西方的要道,即使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因其巨大的通航能力,仍然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经过的船只多于10万吨级,西欧1/4的食品、美国1/5的食品均需靠经过此线而获得。同时大型和超大型油轮由于苏伊士运河的深度不足,仍需绕道好望角。这为南非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优越的条件。

  (课件展示)好望角

  (简要讲解)

  (课件展示)开普敦

  (提问)由于大量船只经过南非的好望角地区,在此需要进行补给和修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这里形成了南非最大的`港口,这个港口的名称?它位于南非的哪个方向?

  (引导学生读图)世界著名港口,位于南非西南端的开普敦?

  (承转)单是靠航海业不能使南非的经济全面发展,那么南非还具有哪些其他方面的优势呢?

  (课件展示)南非矿产在世界地位统计表

  (提问)

  1.南非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矿产都由哪些?

  2.储量居于世界首位的矿产是哪些?

  (讲解)南非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硅酸盐的储量均居世界首位,尤其是黄金占世界的39%,是名副其实的“黄金之国”。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问)南非如何发展自己的经济?

  (引导学生讨论)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总结)利用丰富矿产发展以矿业为主,制造业为辅的工业,成为世界重要的矿产出口国和先进的工矿业国。

  (课件展示)南非的矿产分布

  (引导学生读图)找出约翰内斯堡

  (讲解)南非最大的金矿开采和机械制造中心

上海龙凤1314 shlf  (承转)南非是非洲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该大陆最富裕的国家,被誉为“非洲之星”。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南非在国家上的声誉却很不好,那时我国与南非也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原因在与当时的南非推行种族主义政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抵制。

  (课件展示)南非人种统计图

  (提问)南非的主要人种有哪些?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解)南非的长期统治者是白种人,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是在南非人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斗争才被废除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件展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解)曼德拉的事迹

  (设问)我们能够从曼德拉从囚犯到总统的历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南非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南非最大港——开普敦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矿产丰富,经济发达

  (1)主要矿产

  (2)经济特征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了解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了解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了解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的关键。

  4.通过对水害成因及治理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5.通过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中“区际公平”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的源流概况”、“之利”、“之害”和“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

  应该指出的是,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根治”是在上一个标题的基础上,介绍的治理。从上图可以看出,“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

  重点和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中游含沙量特别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难点: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因;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凌汛的形成。

  教法建议

  本节的第一框题“中国第二长河”并没有太难的知识点,建议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即这部分知识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关于的“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头查找资料,然后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没有,中国将会怎样?”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关于的“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一起讨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认识到:治理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区际公平”的原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关于最后一个框题,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介绍水利枢纽时,尤其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的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6

  【教具】:

  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了解的基本情况。

  [板书]一、的基本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找出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在图上明确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板书]二、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将长江、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

  [板书]1、水量不大

  [提问]提起,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泥沙多)

  结合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书]2、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上海龙凤1314 shlf  [转折提问]: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泛滥时人民逃难的录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痛苦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加深对之害的理解,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

  [板书]4、易泛滥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7

  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长江的基本概况;会利用长江流域图找出长江的相关河流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上海龙凤1314 shlf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长江的基本概况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教学难点:

  长江的各河段特征

  四、教学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启发式教学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

  六、课 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歌词出自哪首歌吗?“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长江之歌》那它又为什么要赞美它呢?而我们经常听到的俗语也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中也提到长江,这又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

  [板书]长江

  一、长江的基本概况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解]根据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我们可以知道长江是一条外流河,请同学们看到书上95页的两副彩图和96页的长江流域图,找出长江的源头与注入海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1、源头,流向,注入海洋

  [板图]长江流域图(下面边讲解边版图)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解]长江发源于我国最大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随着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自西向东流,在上海崇明岛附近注入我国的东海。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上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位居世界第三!那么,请同学们看着96页的长江的流域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

  [板书]2、流经地(行政区、地形区)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解]从源头到入海口,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1个省级行政区,结合我们前面所学的中国地形图可以知道:长江还流经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流域的总面积高达18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在世界上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位居世界第三。它有如此广大的流域面积,主要归公于长江有众多的支流,那么,长江有哪些主要的支流呢?

  [板书]3、主要的支流、湖泊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解]从96页的长江流域图中可以看出,长江有众多的支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几条较重要的支流。从源头到入海口,长江干流北面的主要的支流有:在攀枝花处与长江交汇的雅砻江、流经了天府之国的岷江,在宜宾处与长江交汇、重庆市流入长江的嘉陵江、长的支流汉江在湖北武汉处汇入长江;长江干流南面的支流有:在重庆市涪凌地区汇入长江的乌江、沅江和湘江在先汇入洞庭湖后再汇入长江、赣江则是先流入鄱阳湖后再汇入长江。以,长江干流串联的两大淡水湖泊为:洞庭湖和鄱阳湖。

上海龙凤1314 shlf  [承转]这些就是长江的基本概况,我们学习黄河的时候把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三段进行分段学习,黄河的上中下游是山西的河口和河南的孟津,我们今天也将长江进行分段学习,那长江的上中下游在哪儿呢?

  [板书]二、长江的上中下游

  [讲解]长江的分段方法有两种:按河段名称和上中下游分。首先,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其主源是沱沱河,在与当曲交汇后到青海玉树一段称为通天河,从玉树到岷江与长江交汇的宜宾处称为金沙江,从宜宾以后才开始称长江,而宜宾到湖北的宜昌大部分河段位于四川盆地境内,所以习惯上把这一河段称为川江;在湖北的枝城到湖南的城陵矶一段由于河道弯曲,有‘九曲荆江’之称,在河水大量来临时易发洪涝灾害,又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称。外国最先到达长江的扬州苏州镇江,因此,在外国书籍上看到的长江就是以扬子江代称长江。而第二种分段法就是将长江分为上中下游,书上96页的长江流域图中明确的给出了长江的分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

  [板书]1、分界点 宜昌 湖口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解]从96页的长江流域图可以知道长江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那么长江各河段特征又是怎么样的呢?

  [板书]2、各河段特征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解]首先,我们看上游:长江从海拔六千多米的高度流入我国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宜昌,我们知道第三级阶梯的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所以长江上游的第一个特征是落差大;在长江的上游有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三江并流,这一段主要穿过了沟壑、峡谷众多的横断山区,所以长江上游的第二个特征是峡谷多;在雨季来临时,长江有来自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补给、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降水,而上游本身拥有落差大,峡谷多的优势,所以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丰富,由于地处我国西南,交通不便,因此还没有大量开发利用出来。但是,随着人们对经济欲望的不断追求,人们在长江的上游进行大量的滥砍滥伐,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得泥土在雨季时随着河水进入长江,使长江的含沙量在逐年递增。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上游: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

  [讲解]中游是湖北的宜昌到江西的湖口,我们从长江流域图中可以看出长江有四条大型的支流,两个较大的湖泊,实际上长江的支流和其他较小的湖泊主要集中在长江的中游,因长江中游的湖泊支流较多,我们在介绍长江按名称划分长江时讲到荆江,荆江就是位于长江的中游,荆江河段全长287千米,但是荆江河段的起始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是80千米左右,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荆江河段的弯曲程度的吧!在雨季来临时,上游大量河水的涌入,中游的流速由于落差小而缓慢,加上中游支流带来大量的河水,导致长江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所以,长江中游的特征是河曲多,支流多,湖泊多,还有水患灾害多。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板书]中游河曲多,支流多,湖泊多,水患灾害多。

  [讲解]下游是江西湖口到入海口,在长江中下游的近海区,海拔在50米以下,河水流速缓慢,而中上游带来大量的河水使下游的河道不断变宽,致使下游出现江阔水深的景观,但是中上游带来的泥沙随着流速的减缓逐渐在这里沉积下来造成泥沙淤积,最显著的代表就是上海的崇明岛!所以,下游的特征是江阔水深,泥沙淤积严重。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概况,包括源头,流向、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地形区,主要的支流、湖泊,还学习了长江的上中下游,包括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以及各河段特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布置作业]针对长江各河段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开发利用长江呢?请同学们下来预习,并绘制一幅长江流域图,并结合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归纳长江的水文特征。

  八、板书设计

  一、长江的基本概况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源头、流向、注入海洋

  2、流经地(行政区、地形区)

  3、主要的支流、湖泊

  二、长江的上中下游

  1、分界点 宜昌 湖口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各河段特征

  上:落差大,峡谷多,水能丰富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中:河曲多,湖泊多,支流多

  下:流速缓慢,江阔水深

【最新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地理教案12-15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9篇)09-09

2022最新开学第一课教案09-28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24篇)08-25

最新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22篇)09-19

最新开学第一课的教案(精选16篇)06-16

最新小学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7篇)02-06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教案最新09-19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模板(通用12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