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

时间:2021-08-26 09:05:13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

  1、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和各地区聚落在居民建筑、生活习俗、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能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教学重点上海龙凤1314 shlf举例说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4、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和各地区聚落在居民建筑、生活习俗、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

  教学方法及教具讲解法、多媒体演示,习题法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世界上主要语言的分布?

  2、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分布?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什么是聚落?聚落分为哪两种?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乡村一般规模怎么样?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分别从事什么生产活动?

  3、城市规模怎么样?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4、读图4.12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图。说出两种聚落在房屋、道路、商店、学校等方面存在那些差异?

  自主学习(二)

  1、影响聚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哪些地区聚落分布密集?哪些地区聚落分布稀疏?

  3、各地的聚落形态相同吗?有那些形态?

  自主学习(三)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聚落文化有什么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聚落的发展现状?

  3、怎样保护创痛聚落?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世界上的特色聚落有哪些?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

  2、哪些地区聚落分布稠密?分析其稠密的原因?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哪些地区聚落分布稀疏?分析其稀疏的原因?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聚落有哪些形态?分析原因?

  教师点拨: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三多”、“三少”。平原多,热带的平原少;降水适中、气候适宜的中纬度沿海多,恶劣的气候区少;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多,崎岖的高原山区少。

  合作探究二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看图说出西亚和东南亚的民居特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说一说西亚和东南亚民居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因纽特人住冰屋,试分析原因?

  教师点拨: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所以住冰屋;西亚炎热干燥、多风沙,所以其房子墙厚、窗小;东南亚高温多雨,所以住高脚屋;黄土高原冬冷夏热,黄土深厚且直立性强,所以住窑洞;内蒙古地区干燥少雨,草原广阔,所以住蒙古包。

  四、课堂检测

  1、聚落是人们的集中聚集地,分为_____和____聚落。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聚落的发展一般先有____聚落,后有_____聚落。

  3、一般聚落在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容易形成。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在_________活_____、______地区工农业比较_____,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_____、_____地区,则少有聚落。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在平原地区聚落呈_____状,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_____状。

上海龙凤1314 shlf  6、西亚的民居多墙厚、窗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东南亚的民居为高脚屋,这是因为:___________.

  7、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传统民居有:法国巴黎的______河沿岸,意大利的______,,我国山西省的____古城、云南省的____古村落、澳门____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课堂小结:小组长带领大家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1、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举例说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和各地区聚落在居民建筑、生活习俗、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

  3、能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的教学反思09-21

聚落教案示例10-10

初中地理《人类与海洋》教案11-29

《学习地理知识人类之家》地理教案05-11

聚落的形成教案03-03

初中地理聚落测试题及答案参考06-20

地理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优秀教案11-01

聚落教学反思09-21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