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读《愚公移山》有感

时间:2023-11-16 10:08:5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集合)读《愚公移山》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愚公移山》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集合)读《愚公移山》有感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1

  我读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后,愚公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催我奋进。我也深深地懂得了,只要有恒心,勇敢坚持下去,没有什么事情是不会成功的。

  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都快九十岁了,面对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居住。由于大山挡住了他家的通道,出门都要绕道而行,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就把家人人召集在一起商量:“这两座大山,堵住了我们的路。我打算和你们一起,用尽全力挖平这两座山,那样我们以后出门就方便多了!你们说这样可好?”愚公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愚公就带领子孙,算上他自己,能够挑担的共有三人,一起敲碎石头,挖出土块,用畚箕和箩筐装土石,挑运到渤海之滨倒掉。黄河边上,也住着一个老汉,这个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听说这件事后,讥笑愚公的不明智,试图阻止他,说道:“你可真是老糊涂了!凭你这风烛残年的`力气,连这两座山的毫毛也动不了,更何况是搬运泥土和石块呢!”愚公听后,长叹道:“你也太顽固不化了,以至不通情理,连寡妇和儿童都不如。虽然我终究会死,但我还有儿子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再生他的儿子,儿子又会有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那座山并不增高,为什么不能将它搬平呢?”智叟听后哑口无言。天帝被愚公的真诚和意志感动,命令山神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的。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2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今天,我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个人叫愚公,因为门前有两座大门阻碍出入,就立志要把这两座山铲平。于是家人、邻居都来相助。他们终日劈山运土,往返于渤海和太行之间,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讥笑愚公很“愚蠢”。愚公就对智叟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会增加,何苦而不平?”他们每天都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动了上帝,所以上帝就派夸、蛾氏二神去帮他们把山背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勿畏难”,人类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相信愚公这种精神不光是感动了上帝,一定还能够感动许多许多人。愚公的这种精神能把山移走,我想,只要有这种精神,我们也一定可以办很多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时,我们不能像智叟那样去嘲笑愚公。我们要看愚公的“勿畏难”的精神,并学习这种精神。

  相信这个故事一定还有着很多道理要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吧!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3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今日我读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

  故事讲的是,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家门前有太行山和王屋山两座大山,大家出门要绕很远的'路。愚公就提议全家人一齐将这两座大山移走。另一位叫智叟的老人,嘲笑他们根本搬不走山。愚公仍然坚持说:“我有儿子、孙子,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怎样会搬不走呢?”愚公精神感动了玉帝,他命令天神把这两座山搬走了,愚公一家再也不用为进进出出发愁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有恒心、坚持,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4

  在我读过的书里,我最喜欢的`书是《愚公移山》这本书。

  这本书里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从前,有一个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口有两座大山,出门绕道很不方便。于是,他决定和家人尽全力铲除大山,凿开一条道路,大家纷纷赞成。河边有一个老人叫智叟。他讥讽愚公,说:“你即使用尽毕生也不可能移走!”可是,愚公说:“我死了之后还有儿子,儿子生孙,孙又生子,肯定能移走!”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让大力神移走了那两座山。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愚公是一个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人。他不管困难有多么大都没有放弃过。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使那两座山被大力神移走了。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一件近期发生的事:最近老师让我们折十个五角星,并把它们贴在一张画好的底板上做夜空中的小星星。我按照老师说的去折去剪,终于剪出来了,可是五个角又不相等。我又做了一个,角是相等了,又太大了,我想:这么难, 还是算了吧,可我后来又想还是做好吧!最终,由于我坚持不懈,所以把十个五角星全做好了!

  今后,我要多多学习愚公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5

  这次期末考试我的发挥一般,成绩还在呈下滑趋势,于是我痛定思痛,决定多看一些书,正好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给了我享受,里面有一篇文章令我感触颇深,那就是——《愚公移山》。

  愚公心无杂念,决心以自己的艰苦劳动改变现状,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精诚所至,精石为开,终于“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往朔东,一往朔南,使得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这正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的.体现。

  魏征是唐朝的宰相,曾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200多次,弥天下之大勇冒犯龙颜,系万民生死于腰上面,李世民也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不但不追究他还重用他,这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昌盛。他也是一个有着“愚公精神”的人。

  回想自己,学习上遇到一个稍微难一点儿的问题,就放弃了,去玩别的了,而生活上怕苦怕累,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那一类人,所以我会失败,这已是在所难免的了。如果愚公 、魏征怕费劲,图省事,安于现状,那么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就会使子孙遭受“出入之迂也”之苦,贞观之治也不会出现。

  由此,我认识到我们要从现在起,培养“愚公精神”,把它发扬光大,不能怕吃苦怕劳累,不能只安于现状,不敢冒失败的危险去尝试,相反,我们还要逆流而上,为建设新中国做出贡献。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6

  《愚公移山》记叙了愚公家门前的两座大山让交通受阻,他想要移走大山,愚公和家人们的坚持与不惧困难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命夸娥氏二子将山移走的故事。

  能看得出,愚公是一位坚定替子孙后代邻居们着想,有远大志向的一位老者。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愚公的打算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从现实可行性的角度来看,移山力量的渺小,工具的简陋,人数少,山也会因为地质上的变化而增高等方面,想移动两座大山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从这方面看,愚公确实是愚蠢的,智叟是明智的。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从对待困难的精神上看,从对事物认识的角度来看,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而智叟的眼光只局限在一人一世一生。愚公确是在智力上更胜智叟一筹。这则寓言用了这种反衬的手法,更加突出强调了智叟不智,愚公不愚的特点,并对世俗的看法加以讽刺。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告诉了我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同学们早已非常熟悉了,这次学习的是《列子》的古文原版,通过朗读和背诵,同学们增强了对古文的'语感,了解了更具体的细节,体会到言简意赅的古文之美。尤其是二位主要人物愚公和智叟的思想对比分析,让同学们对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懂得了新时代的愚公精神非常值得肯定、它会教我们更快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课后的三百字小感悟,让我看到了同学们的思辨精神闪现出的火花。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7

上海龙凤1314 shlf  虽然愚公那种精神十分可贵,为了子孙后代方便外出,竟想到了移山。

  可是愚公他想过没有,他如果真的把两座大山移走了,山上的`飞鸟、野兽到哪儿安身呢?愚公这样做,那简直是自私自利,他自己一家需要方便出行,可是动物们也需要一个家呀!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还有,愚公对他的邻居说:“我自己有儿子,儿子再有儿子,儿子的儿子再生儿子,子孙后代一代一代地去挖,总有一天能把山挖掉。”愚公这么说,他也不想想,他的子孙后代全都挖山去了,那山未挖完,恐怕他的子子孙孙都已经饿死了,再说了,他儿子孙子恐怕没他那么傻,说不定,等他一死,就不挖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而且呢,既然外出不便,那他为何不搬家呢,他家的人那么多,山都可以去挖,那么,搬个家,恐怕没有挖山累吧!

  许多事情,不要要按照老方法进行,只要我们动动脑筋,我们便可以省下许多时间、精力。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8

上海龙凤1314 shlf  去年冬天,我们济源市评选出了14位愚公家乡好少年。今天,我们再次观看了他们的光荣事迹,心灵深处又一次被深深的触动了。他们一个个都十分令我敬佩,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在妈妈的.帮助下努力走出了无声世界的大姐姐,范紫琳。

  范紫琳姐姐在出生几个月时,就被医生确诊为先天性耳聋。听不见声音,就意味着她有可能再也无法开口说话了。她的妈妈先是陷入了悲伤,而后又振作了起来,四处给紫琳求医问药,还在家里教紫琳说话。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说起来简单,可要让一个聋儿学会说话又谈何容易。妈妈让小紫琳摸着她的喉咙练,捏着她的喉咙练,甚至让紫琳用筷子挑着舌头练。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妈妈这一教,就是五年多。紫琳常常是累得泪流满面伴着剧烈的咳嗽,可她却一直都这么执着地练了下去,不怕苦,不怕累。妈妈却是在背地里不知心疼得哭了多少次。

上海龙凤1314 shlf  现在,紫琳姐姐已经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走出了无声世界。她正向我们走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我们只是看到了他在学习上的优秀,却殊不知她这一路走来,又经历了太多太多。她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我们:命运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而只要努力,你一定能书写新的命运篇章。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9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这是一曲多么给人动力和活力的“愚公移山”啊!一唱起这首歌,就让我想起《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这个故事中的两座山不是给人们带来利益,而是带来困难的山。

  我国古时候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家。他家南面有一座太行山和一座王屋山,这两座山挡住了出路。愚公一家人下定决心要搬走这两座大山。说干就干,就连邻居家的妇女小孩都来帮忙。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儿对愚公讥讽的说:“唉!你这个人真是太愚蠢了!这两座山这样高,就凭你们父子数人怎么能挖掉?简直是白费力气!”愚公答道:“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这两座山虽然很高,但他们不会再增高了,我们挖一点就少一点,每天不停的挖下去,又怎么会挖不完呢?”愚公及其子孙毫不动摇,继续挖山不停。愚公移山的事感动了天帝,他派来两位神仙下凡,把那两座山背走了。

  愚公移山的事迹为什么能感动上苍呢?我觉得原因有三个:一则是他真正的认识到了困难并想出了办法来战胜困难和挫折。不像智叟一样事不关己,所以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去参加搬太行山和王屋山的事情。二则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最大的困难就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克服自己,那么还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呢?三是愚公及其家人有一定要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决心,而把这两座大山搬走是他们的目标,他们一直在朝这个目标去发展,去实现,去创造。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相信只要人们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就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的,即使有些困难是现在克服不了的,但只要坚持,它总有一天会向你低头的。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10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讲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却不知什么是愚公移山,直到初中才在语文课上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记得小时候我会很不理解愚公的做法,还不时与老师争辩,非常坚定的认为愚公的做法是错误的,是愚蠢的,我甚至我想到他为什么不搬到山前去住呢?

  当我上完《愚公移山》时,我有着深切的体会,我以前常常有着种思想,认为我只要学一点,就能考出好的`成绩,然而事情却不是我所预料的,考试完了,成绩却是出奇的差,这使我想到了《愚公移山》。

上海龙凤1314 shlf  愚公一心想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变现状,去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精诚所致,最终“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使得“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由此看来,我深深的感受到愚公拥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

上海龙凤1314 shlf  如果愚公怕麻烦,想省事,安于现状的话,完全可以搬到山前去住,就不必被当代人称作“愚公”了。但是如果没有人去将这两座山搬走,子子孙孙将会受“出入之迂回也”之苦。所以愚公带着家中的男子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去搬山,当智叟问到愚公怎么可能搬得完时,愚公回答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我才体会到智叟不智,愚公不愚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相比之下,我的失败就是因为想着不费力就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就跟故事中的智叟一样,而我现在就要学习愚公搬山一样,去挑战“太行王屋”两座“大山”。

上海龙凤1314 shlf  看来“愚公精神”并没有过时,恰恰相反,它还能教会我们学习的方法。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11

  很小就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但真正接触这篇寓意深刻的古文却是几年后的今天.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讲了一个叫愚公的人,想把门前的两座给乡亲们带来麻烦的山移走,遭到了智叟的反对,但是经过了他的努力,感动了上帝,派山神帮助寓公把这两座挡路的山移走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乍一看,愚公确实很愚,而且还愚得不可理喻:以自己的残念,去挖“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不说,还要累及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但是,只要我们深深理解就不难发现,愚公的“愚”实际上包含着一般人稀缺但又非常需要的两种精神:一是敢想,二是敢做.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说他敢想,是因为愚公已是“年且九十”,这个年龄,该是清享晚年的时候,可愚公却因“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竟有了与家人“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雄心壮志.这种想法,让人震撼,这可是“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啊!这可是在没有科学技术的古代,这可是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哪!即使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有谁敢有这惊天地、泣鬼神的想法呢?无怪乎他的妻子会提出疑问,智叟会出来阻止他这“不合实际”的想法.想到这里,我除了震惊,还有疑惑:是什么原因让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身上充满了力量呢,让他能够立此决心呢?是因为不甘屈服于恶劣的环境,不甘心屈服于命运?还是为了子孙后代造福,让子孙们免“出入之迂”?抑或是他早已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也许都有.

上海龙凤1314 shlf  愚公没有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不光敢想,更敢做.移山计划一经形成,他马上“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办事之果断,行动之迅速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虽然“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但他却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敢想敢做的人终会创造奇迹,最终,“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的愿望实现了,我在心里不禁为他喝彩.

  古往今来,类似愚公的事还有很多.诺贝尔,他为了研制炸药炸死了他的兄弟和父亲,居里夫人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在疲惫的状态下进行试验,被镭射夺去了生命……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爱迪生、莱特兄弟等.这些人都有愚公一样的精神.

  就当今社会来说,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曾遇到过很多困难,金融大风波、非典、汶川大地震,还有周围国家对我国领土虎视眈眈……如果这些困难不一一克服,祖国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我们的学习中,也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以愚公精神来对付这一群群“拦路虎”,最后到达的便是成功;反之,如果我们踌躇不前,在困难面前低头,面对一个个龇牙咧嘴的“拦路虎”望而生畏,那么我们将会一事无成.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12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我是听着长大的。这则千古流传的寓言,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可能因为太小,当时读的时候并没有体会到此间蕴含的生理。今天又翻开看它,才真正的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和勇气。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位北山的愚公当时已年近九十,门前的两座大山阻挡了他们的道路,无论进出都要绕路行走。愚公决定尽力挖平这这两座大山,于是他带领子孙们凿石头、挖泥土,宜山的工程开始了。有人说愚公太傻,凭他们几个人的力气,想移这两座大山?“不光有我们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儿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子孙孙都没有穷尽的。可大山却不会增高加大。不愁挖不平 。”读到这儿,我知道了,山,非一日能移,非一人能移。只有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有成功的机会。

  动物界的.蚂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只蚂蚁找到了食物,随后就会有一大群蚂蚁把食物拖回洞中,一起分享。倘若大家不团结起来,只顾自己,终将“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无收获。

  当今社会正是需要这种团结精神,当前汶川地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地震发生没多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纷纷伸出援手,祝灾区人民摆脱困境。这一举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不屈的精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团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想,《愚公移山》不仅赞扬了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人们,只要团结一致,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13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今天,我读了神话故事中的《愚公移山》。这个故事里说,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口的两座大山使人们进进出出非常不方便。所以愚公召集大家一起来搬山。而另一位老人叫智叟,他认为愚公是异想天开。愚公是这样对他说的:“你的名字叫智叟,可我觉得你还不如小孩聪明。我虽然快死了,但我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一直传下去,无穷无尽。山上的石头却是搬走一点就少一点,再也不会长出一粒泥,一块石头的'。我们这样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为什么搬不走呢?”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听了,在也无话可说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还知道了坚持就是胜利: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我还懂得了骄傲的人就会被谦虚的人打败。所以,不能骄傲。

  我记得上二年级的时候,考试一直考良,被爸爸、妈妈、老师批评,自从看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从中受到了深深的启发,从此我不懂就问,做错的题目,就请教同学和老师直到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为止。接下来,另我不敢相信的是,三年级期中考试我尽然考到优的好成绩,这次,不光老师表扬了我,连爸爸、妈妈也表扬了我。

  我要感谢《愚公移山》这篇故事。

  读《愚公移山》有感 篇14

  今日我读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他的精神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古时候有个愚公一家人住在北山,门前有两座大山,他每次出门的时侯,必须绕过这两座大山,都要花好长时间。

  这样的日过了很多年,愚公想,如果在这样下去,子子孙孙都要受到大山的阻挡,于是他决定把这两座山搬走,每一天他都带全家老小来搬山,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大帝派两个大力神把这两座山搬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必须能实现自我的愿望。我想起以前背三字经的'经过,其实我努力去背了,可总是背后忘前,心里想,”这么难,不背了“结果到此刻我还不能完全把它背下来,今日我读了愚公这个故事,以后我应当像愚公那样坚持不懈,加倍努力去学习。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对我今后的学习,道路上的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帮忙,只要坚持愚公精神我们的道路会越走越宽的。

【读《愚公移山》有感】相关文章:

读《愚公移山》有感11-08

读《愚公移山》有感03-26

读《愚公移山》有感01-08

读愚公移山有感06-26

读《愚公移山》有感15篇02-11

读愚公移山有感15篇04-14

读《愚公移山》有感(15篇)04-04

读《愚公移山》有感(精选15篇)04-20

读《愚公移山》有感(通用15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