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9-20 15:53:2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 shlf《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本课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如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并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研磨反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节研磨课是在三(2)班进行的,这是一群聪明好学的孩子,上课非常认真,教学也顺利地完成。总的来说能很好地处理以下几方面:

  1、故事引入,目的明确。在本课的教学中以故事“曹冲称象”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直接又生动,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适合三年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过渡到新知学习,而且把重难点进行分解,由浅到深,难度一步步提高,一步步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而且具体,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新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总的来说本课基本能实现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1、学生对等量的认识不足。在教学中没引导学生观察天平的情况,因此学生是对等量的认识不充分。同时,因为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重量相等的物品进行代换,因此引导学生出现了误区:等量是指相同重量的物品。建议,在下次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观察天平、等式等理解等量。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深入,对等量代换的思路不明确。学生探究活动时间少,学生没进行深入的探究、交流,因此对等量代换的认识不足,思路不明确。

  3、要加强教师提问的准确性。

  【第二次研磨反思:】

  本次课在三(4)班进行研磨。在上一节课的教学的基础上对本课进行修改,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效果更好。主要对以下部分进行调整: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增加认识等量的环节。与上节课一样,在引入曹冲称象故事后,增加了认识天平及翘翘班的环节,通过天平或翘翘板是否平衡让学生理解什么才是等量。这位学生进行代换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探究、发现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预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及交流汇报,让学生探究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虽然较上一节课,本课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学效果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探究的欲望不强,参与率不高。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情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但是学生探究的欲望不强,积极性不高,只有少部分同学积极参与。因此,在下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提高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2、练习量不足,并缺乏层次性。由于在学生探究部分花了较多时间,导致前松后紧的教学情况,练习的时间不足。而且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不明显,大部分是物品间的代换,如果能适当增加等式、图形等代换那就更好。

  3、要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部分的题材是动物间的代换,如能增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题材那则更好。

  【第三次研磨反思:】

  经过前两次的研讨,再一次进行修改。本节课在前两次研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多交流,充分体会等量代换思想方法,同时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有层次、有梯度并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练习。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本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在前两次课教学的基础上,我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等量,能找出等量关系;认识代换中的中间量,会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中间量;会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我从学生熟知的故事《曹冲称象》中引入“等量代换”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有一个鲜明的探究主题和层次,寻求出等量代换问题的解决规律。教学全过程是以问题为核心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并把问题隐含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完成之中,激发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交流1个西瓜与多少个苹果的重量相等,在学生的探究、交流中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清晰、严谨、条理的数学思维,并在交流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整个教学过程又是在教师精心组织引导下,又呈现出教师在全过程中的组织引导作用,使人感到课堂师生间、生生间合作氛围较浓,自主作用发挥得当。

  4、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内在因素,设计层次性、梯度性的练习,发展学生从形象到抽象抽象的数学思维。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等量代换思想,在运用教材中,用“换”字入手,化解学生对等量代换的陌生感觉,同时又充满了趣味。其次,发挥了教材编排作用,不论是新课的引入还是巩固练习中的习题选择,我都注意发挥文本优势,既尊重教材,又灵活运用驾驭教材。按不同标准进行代换,先由量的代换,到物品价值的代换,再过渡到图形代换、物的代换。这个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充分突出了练习的层次性,也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进一步发展。

  5、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加强知识的实际运用。

  本单元的知识相对抽象,因此,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校开展的雏鹰争章活动,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等量代换知识进行解决,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也得到很好解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等量代换》教学反思范文10-06

课文《等量代换》教学反思范文10-05

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案范文06-12

小学数学《等量代换》优秀教案12-06

成功与失败的等量代换作文850字05-1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教案09-25

反思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反思10-04

等量关系教学设计02-09

《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函数问题》教学反思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