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反思-先探索五彩池的特点,再来探究五彩池的成因

时间:2021-09-26 19:20:4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 shlf教学反思-先探索五彩池的特点,再来探究五彩池的成因

“一课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先探索五彩池的特点,再来探究五彩池的成因

先探索五彩池的特点,再来探究五彩池的成因

三年组 熊莉红

《五彩池》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围绕“五彩池神奇的景象”具体描写了五彩池数量多、形状美、池水鲜艳多彩的景象,同时又揭示出池水鲜艳多彩的成因。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一、开头埋下伏笔,结尾揭示悬念。

上海龙凤1314 shlf“温故而知新”。开课的时候,我请学生回忆——

上海龙凤1314 shlf师:文中介绍了一个神仙住的地方叫什么名字?

生:齐声回答——瑶池

上海龙凤1314 shlf师:作者心驰神往,很想去这个地方看看。没有想到,今年暑假,作者真的见到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出示五彩池的PPT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呼,从他们的惊呼声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五彩池的认可,随之我提问——

上海龙凤1314 shlf师: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呢?

生1:好看。

生2:神奇。

生3:美丽。

……

学生们说了很多修饰五彩池的词语,我没有马上用认可其中任何一个同学的词语,而是告诉他们——

上海龙凤1314 shlf师:要想了解它,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

学生们一边为自己的答案没有老师认可感到失望,一边很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二、以“()的五彩池”这个问题统领全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在初读课文之后,我板书一个填空——()的五彩池。在课题的前面加上一个()。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生1:五颜六色的五彩池

生:玲珑多姿的五彩池

生3:景色奇异的五彩池

上海龙凤1314 shlf生4:色彩鲜艳的五彩池

……

上海龙凤1314 shlf此时,我并不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在课题的旁边留下了一个“?”。继续带领孩子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当课文学完第二自然之后,我指着“?”问学生:“此时,你认为这是什么样的五彩池?”孩子们激动地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回答——美丽的五彩池,奇形怪状的五彩池,好看的五彩池……

上海龙凤1314 shlf低年级的孩子他们还没有学会归纳的能力。我借助PPT,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的1、2两句话。请他们找出能够描写五彩池特点的词语来。孩子们慢慢地找到了“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和“无数”,我一边表扬孩子们会读书,一边请他们想一想,从这三个词语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聪明的孩子很快就体会到五彩池很多。随之,我指着板书——()的五彩池,请他们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生1:漫山遍野的五彩池

生2:大大小小的五彩池

生3:无数的五彩池

……

接着,我再次借助PPT,出示3、4两句话,请孩子们想一想,这两句话写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写了五彩池的颜色,有的说,写了五彩池的形状。我没有立刻给他们答案,而是请他们各自找到相关的词句来说服对方。最后,说“形状”的一方获胜。我表扬了他们会读书,会自己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说服对方。紧接着,我鼓励他们,你们看到这么多形状的五彩池,你又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五彩池呢?

生1:形状各异的五彩池

上海龙凤1314 shlf生2:奇特的五彩池

生3:神奇的五彩池

……

如此这般,学习完第三自然段后,我再一次提到上述的问题,孩子们依然是积极回答——神奇的五彩池,不可思议的五彩池……

学习完2、3两个自然段,我问同学们——

师:为什么作者的课题是“五彩池”,而不是“( )的五彩池”?

没有想到,很多同学都把小手举起来了,七嘴八舌地说:“因为太美丽,作者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有的同学说,有的`同学带着笑容应和,还有的同学竖起大拇指点赞。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追问:“作者还想去神仙住的瑶池吗?”“NO!”孩子们竟然和我玩起来英文。我请他们说说理由,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竟然一起齐诵——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山。

  二、让学生练说,训练表达。

文中第二小节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五彩池的玲珑多姿: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恰似盛开的莲花……我抓住这里的省略号和“恰似”这个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课堂上,当孩子们初步感受到五彩池的玲珑多姿后,我问道:“这句句子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省略了五彩池其它的形状。”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因势利导:“对呀,这个省略号告诉我们,五彩池还有许多的形状,那么,请你们想象一下,五彩池还可能有哪些形状呢?”然后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写这样一句话:五彩池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在这个练习的基础上,我又抓住“恰似”,让孩子们把“像”换成其他的比喻词,进行说话练习。

《五彩池》这一篇课文结构很清晰,我没有按照课本的顺序来进行教学活动,我指导学生学习了课文的2、3自然段,体会了五彩池的特点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山。从而引出了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最后,再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形成这样的五彩池的原因。

 

【教学反思-先探索五彩池的特点,再来探究五彩池的成因】相关文章:

《五彩池》教学反思08-27

《五彩池》教学反思01-01

五彩池的教学设计02-08

《五彩池》教学设计01-21

《五彩池》01-21

五彩池01-21

《五彩池》愉快教学设计01-21

地震成因的探究07-08

13  五彩池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