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教案

时间:2023-02-11 16:06:52 教案 我要投稿

《论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能力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能够比较通顺流畅的翻译古文句子。

  情感目标: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教学重点、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落实句子翻译。

  教法学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讲读法、朗诵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课前准备:

  1、熟读背诵课文

  2、落实课前基础字词。

  教学设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注意重点词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温故而知新(9)学而不思则罔(10)思而不学则殆(11)是知也(12)见贤思齐(13)弘毅(14)后凋(15)其恕乎(16)诲女知之乎(17)是知也(18)学而时习之(19)温故知新(20)任重道远(21)死而后已(22)见贤思齐(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重点句:

  各句均要掌握。

  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1、2、3、4、5章

  关于思想品德修养:1、4、5、6、7、8、9、10章

  关于孔子思想体系核心:“仁”的概念:8、10章

  前九章的形式都可以说是格言的体系,而第10章的形式为对话,其核心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以用来作为格言。

  (一)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背诵、翻译、默写全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指导学生领会文章中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几则名言。领会关于人生的几则名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指导学生领会关于语段中的文言虚词。

  (二)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指导学生能够背诵、翻译、默写全文。

  (2)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3)掌握语段再出现的一些参与的古今含义。

  (三)教学难点:

  (1)掌握“而”“之”两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2)领略每一则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预习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本周练习中的相关基础练习。

  课时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本课时重点:指导学生领会前五则)

  导入:(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介绍孔子的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其父叔梁纥,其母颜征在是叔梁纥的第三个夫人。孔子幼年丧父,其母被迫离家。少年孔子是在贫困的家境中度过的。但由于他的勤奋好学,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编订整理了我国古代第一部的诗歌总集《诗经》,重要的文献《尚书》,并把鲁国史官记录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论语》则是记录他与及再传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有许多的话今天仍然有广泛的影响。所以宋代的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得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做为中国思想的正统,从此,儒家思想整整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山东的曲阜的孔府是我过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二)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2、请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分析课文:(串讲时加点词语尤其要作为重点。)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译文: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也有讲个人修养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点评:本则论语第一句讲述了学习的方法,也讲述了学习的态度。第二句则讲述了学须有友,朋友间虚心互相学习的态度。第三句重点阐明了做人的修养。)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二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有竭尽全力吗?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表现吗?老师较我的东西没有去复习吗?”

  (点评:本则论语主要讲的是个人修养的问题)

  第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点评:本则论语讲的是一种学习的方法:知新应该指的是新的体会,也就是加深了认识,另外也指领悟到新的内容。)

  第四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点评: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第五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上海龙凤1314 shlf  5、译文: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孔子说:“看见贤人便想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要检查自己。

上海龙凤1314 shlf  (点评:本则论语主要是讲述一种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第六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点评:这则论语主要讲述的学习上要有虚心好学的态度。就内容上与第五则相似,学习别人的优点,以别人的缺点作为请教。)这里可以穿插孔子虚心好学的几个小故事。(向师襄子学习弹琴。《文王操》,向郯子、老聃礼与文化知识。)

  第七则: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7、曾子说:“读书的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大度,意志刚强坚韧,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当作自己的责任,负担不也是很沉重的吗?死了以后才停止,路程不也是遥远的吗?”

  (点评: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孔子曾经专门向他传授孝道,他据此整理了《孝经》,成为儒家“七经”之一。后世尊其为宗圣,本段主要是讲述读书人的责任的问题)

  第八则: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上海龙凤1314 shlf  8、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天气,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落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点评:本段中岁寒的松柏比喻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节操的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九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9、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点评:本段主要是讲述做人的道理)

  (三)全班齐读课文,当场背诵。

  (四)讲评配套练习及配套古文语段。

《论语》教案2

  课 题:

  《古之学者为己》

  教学目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和境界,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

  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教 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导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开创了平民教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教师。他以极大的爱心、非凡的智慧和对人性的精微体察创立了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与师道理想。和孔子一样,孟子的一生也在为“道”而游走、讲学,以他的方式丰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观念。他们的教育目标是共同的,那就是培养真正的君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板书课题:学问之道——古之学者为己

  二、初读感知

  1、识记:为( )己 假( )馆 雏( )百钧( )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初步感知:朗读课文,明确古之学者求学的目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读析、讨论、质疑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4)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上海龙凤1314 shlf  (6)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7)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上海龙凤1314 shlf  (8)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9)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10)叩:叩问、询问。

上海龙凤1314 shlf  (11)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上海龙凤1314 shlf  (12)竭:穷尽、尽力追究。

  (13)居:坐。

上海龙凤1314 shlf  (14)愚:受人愚弄

  (15)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16)贼:害。

  (17)绞:说话尖刻。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3)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5)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6)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8)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练习巩固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掌握文中重点的字词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翻译第九段文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积累与应用

  1、名句诵读: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④、当仁,不让于师

  六、教后感悟

《论语》教案3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了解孔子及《论语》等有关的语文知识。

  2、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得独到的感受。

  3、掌握“说”“知”“诲”“女”“为”“罔”“殆”“敏”等实词的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5、背诵课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重点、难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教学过程: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论语>八则》。

  (一)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还特别强调“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他还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要有个限度。他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但客观上还是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开创的私人学堂,弟子达三千人。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经验。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学习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其中除《乐经》失传外,其他“五经”一直流传到现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从汉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论语》简介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除第六则外,都属于这种体式。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这种体式的写法很灵活:有时写出提问者的原话,有时只写某人问什么(例如“子贡问曰”);有时写出对话的环境或背景,有时不写。课文中的第六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语中。

  (三)字词讲解:

  1、成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2、文言虚词

  而:顺接连词

  a、温故而知新b、敏而好学c、学而时习之d、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折连词

  a、人不知而不愠b、学而不厌c、思而不学则殆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实词

  (1)古代的单音节词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只要加一个字就行,如:

  (学、复、实)习朋(友)(喜)悦(快)乐思(考)

  学(习)(聪)敏敏(捷)(教)诲厌(倦)

  (疲)倦(选)择知(道)(爱)好

  (2)同一个意思而古今所用的字不相同。如:

  人不知(了解)愠(怨恨)君子(正直的人,有修养的人)

  故(旧的,从前的)善(好)何(什么)

  (3)通假字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说”通“悦”(愉快)“女”通“汝”(你)“识”通“志”(记住)

上海龙凤1314 shlf  “知”通“智”(智慧)

  (4)名言警句:

  a、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b、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用于学习方法)

  c、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用于思想修养)

  (四)内容讲解

  课文选自《论语》。《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课文所选8则,是孔子及弟子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一些看法。在一、三、五、六、七、八则中还讲到思想品德修养的问题。

  下面具体分析八则语录的意思。

  第一则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还讲到个人修养的.问题,表现了孔子对于学习实践、学习需结友、学习与自我修养密不可分的深刻见解。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释为“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

  第二则主要讲学习方法,既阐述了新旧知识衔接迁移的观点,又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一般都认为“温故”和“知新”是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样的一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第三则讲学习态度问题,当然也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谦虚、诚恳、老实。切不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允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才能收到效果。

上海龙凤1314 shlf  “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孔子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是“借鉴”的意思。

  第六则也是讲学习态度。这里孔子借回答子贡的问题,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敏好学,勇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表现了孔子对机敏努力、勤学好问风范的推崇。

  第七则是孔子的自述。“默而识之”讲的是学习方法,“识”,记住,强调要把学过的知识牢记在心里,不断积累。“学而不厌”讲的是学习态度,“厌”,同“餍”,满足的意思,提倡的是“学无止境”的境界。“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育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却说“哪一样我能做到呢?”显然,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

  第八则也是讲的学习态度。孔子提倡,学习别人时要有所选择,不但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能剔除别人的短处,强调了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对下列特殊句式或固定短语的理解,同学们应注意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简析:“不亦……乎”是文言文中一种表反问的习惯句式。语气委婉,实际上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是“不是……吗”,“岂不是……吗”。其中“亦”字的含义较虚,一般不必译出。

  (2)可以为师矣。

  简析:这里的“可以”是两个词,“可”和“以”。可,可以,助动词;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做,当。全句直译就是“可以让这种人做老师了”。

  (3)何有于我哉。

  简析:这是个特殊语序的句子。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有”的宾语,前置。“何有”即“有何”。“于”,介词,对于。“于我”这个介宾短语应是动词“有”的状语,因为宾语“何”提到动词谓语“有”前,所以“于我”“置于”“有”之后作补语。“何有于我哉”,即“于我有何哉”。直译是“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呢”。“哪一样我能有呢”是意译。意译语气委婉些,能表达出孔子的身份。

  (六)译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再按时去复习它,不是愉快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或者启发,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

  (3)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去动脑筋去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感到精神疲惫而无所收获。”

  (5)孔子说:“我见到好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好的人我就在内心中检查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6)子贡(向孔子)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答道:“他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感到耻辱。所以他的谥号称为‘文’。”

  (7)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学生要热情,这些哪一样我能有呢?”

  (8)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于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应该注意改正。”

  (七)特色赏析

  《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八则基本体现了《论语》的艺术风格:言简而意深,循循善诱而富有哲理。虽然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两语,但是,由于语言凝练,思想深刻,目前,已有一些语句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如“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另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的过程中又被简化、紧缩,形成了成语、典故,如“温故知新”“择善而从”。字里行间,使人感受到孔子平易谦和、循循善诱、为人师表的长者之风和他能谦和平易、循循善诱、充满睿智的学者形象。

上海龙凤1314 shlf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罔()殆()

  而内自省()也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

  2、解释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见贤思齐焉,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诲女知之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上海龙凤1314 shlf  E、思而不学则殆。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

  5、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课内阅读·整体感悟]

  6、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课外阅读·拓展提高]

上海龙凤1314 shlf  7、翻译下列句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上海龙凤1314 shl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龙凤1314 shlf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上海龙凤1314 shl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略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略(参见课文注释)

上海龙凤1314 shlf  3、 E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识“之”,代词,代学过的知识。谓“之”,代词,他,指孔文子。从“之”,音节助词,无实义。知“之”,代词,代所教给的知识或是道理。可以,以,让。何以,凭。是以,因此。

上海龙凤1314 shlf  5、(1)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古义,好的地方。今义,善良的人。

  (3)古义,可以让。今义,可能,能够。

  (4)古义,满足。今义,讨厌,厌烦。

  6、(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略(参见课文注释)

《论语》教案4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 )语 不亦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 )吾身

上海龙凤1314 shlf  传( )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诲女( )知之乎 不知为( )不知 是知( )也 弘( )毅

  松柏之后凋( )也 其恕( )乎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上海龙凤1314 shlf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积累通假字:

  (1)不亦说(yuè)乎(“说”同“悦”,愉快。)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是知(zhì)也。(“知”通“智”,聪明。)

  4.解释加点词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不信 传不习 温故 学而不思则罔

  殆 诲女 是知 弘毅

  后凋 其恕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5.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品及孔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6.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结合注释试着翻译。思考本文内容

  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也一

  并写在下面。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导入(由预习.导学导入 ),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学生答,师做适当补充)。

  简介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范读、自读、领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

  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词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

  ⑵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⑶读后讨论:

  ★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3.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后,你对这篇文言文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共7页,当前第1页1234567

  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生提问或师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其主动探究的习惯,

  生答或师点拨,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

  示例:⑴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⑵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⑶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⑷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⑸从《论语十则》中,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则,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结:《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

  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

  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

  己的情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回读课文,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则读一读,要求读准语气、节奏。

《论语》教案5

  一、教学要点

  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二、课前预习内容

  ㈠文言基础知识

  A.语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盍(hé) 诲(huì) 裘(qíu) 敝(bì) 肱(gōng) 少(shào)者怀之

上海龙凤1314 shlf  智者乐(yaò)山 ,仁者乐(yaò)水 知者乐(lè),仁者寿。

  B.通假字

  ①可谓好学而已(已:通“矣”)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

  C.重点字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就有道而正焉(正:使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修正,使动用法)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安逸;使……信任自己,使……得到关怀和爱护)

  ③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勤快) 回虽不敏(敏:聪敏、聪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秉赋、人生的责任与义务等多层含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⑤是智也(是:代词,这)

  ⑥盍各言其志(盍:何不)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⑦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炫耀;施:表白)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⑧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⑨小人长戚戚(长:总是,常常;戚戚:忧愁,哀伤)

  ⑩一日克己复礼(一日:一旦,表示假设关系)

  D.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

  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⑥克己复礼

  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E.重点虚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主要是“于”、“而”、“之”、“且”,请学生针对原文,选择例句自己归纳其用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㈡学生根据注释,依此翻译节选各则,并思考每一则所反映的儒家的思想是什么,体会孔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检查学生预习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孔子、《论语》简介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四)文本内容讲析;

  1.“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读解】: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要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嫁?)美女(帅哥?)买房买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但这并不是说孔夫子古板、落后,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

  2.“为政”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原文:“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读解】: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3.“公冶长”篇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夸大自己的功劳(施:表白)。”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安、信、怀:都作使动词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归依)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解读: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4.“雍也”篇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之为乐。”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读解】: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 后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

  5.“述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读解】: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6.“颜渊”篇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孔子说:“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仁。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读解】:这一则,孔子论述“仁”,强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调了个人的修身。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所学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应该说,讲究自我表现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7.“季氏”篇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读解】: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壮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应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的规范。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此环节教学预设说明:翻译可以交给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然后对于各则语录所反映的思想,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也参与到其中,形成师生探讨互动的课堂气氛!)

  (五)学习《论语》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宣扬国学,宣扬儒家文化,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几则你最喜爱的论语。

  2.抄写熟记词语并翻译全文。

  3.预习《老子五章》。

《论语》教案6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研读前五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

  1、孔子及《论语》资料

  强调识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理解重点词语:

  ⑴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⑵自主、合作、探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掌握下列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见贤思齐焉。

上海龙凤1314 shlf  士不可以不弘毅。

上海龙凤1314 shlf  死而后已。

上海龙凤1314 shlf  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理解课文:

  教师导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

  ⑶传不习乎?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三、概括思想

上海龙凤1314 shlf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习态度。

  3、思想修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学习体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抄写、识记字词。

上海龙凤1314 shlf  3、预习剩余部分。

  4、完成“研讨与练习”。

《论语》教案7

  一、背景资料,明确学习重点

  (屏幕显示)

  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屏幕显示)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屏幕显示学生批注“语录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首创语录体的写法,语言精警生动,充满智慧,格言警句,美不胜收。

  (屏幕显示)

  《论语》,名句的集锦、格言的荟萃、成语的宝库。许多成语,如尽善尽美、三思而行、舍己为人、学而不厌、循循善诱、举一反三、温故知新、言传身教、不耻下问、见义勇为、当仁不让、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等,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

  师: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分为略读和细读两个步骤。略读,了解一下;细读,深入地品析。

  二、略读文本

  (屏幕显示)略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学习本课可以有四种收获,请做笔记。

  (屏幕显示)激励志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屏幕显示)陶冶情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屏幕显示)启迪智慧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屏幕显示)积累语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师逐一讲解每一句的意思。学生不齐读,不齐背,各自开始读背起来。)

  三、细读文本

  (屏幕显示)细读

  (屏幕显示)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

上海龙凤1314 shlf  贤:有道德的,有才能的,高尚的。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堪:能忍受。

  忧:忧愁,这里指“我看而忧愁”。

上海龙凤1314 shlf  (老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朗读。)

  (屏幕显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只有)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穷巷陋室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困,颜回却依然快乐。真是贤德啊,颜回!”

  (屏幕显示)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章是这样充满情感地赞美颜回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思考,做旁批提问评点)

  (屏幕显示)

上海龙凤1314 shlf  倒装、感叹、反复、描述、对比

  (屏幕显示)极美的结构深挚的情感

  师:如此短小的篇章,如此精妙的手法和深挚的感情,因此,这一章有着极美的结构,深挚的情感。同学们如果要用这一章来训练自己的阅读分析能力,在分析结构上、在分析用词造句上都是可以反复进行的。

  (屏幕显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

  曲肱而枕之:弯着胳膊当枕头。

  (屏幕显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那不合道义而得来的富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上海龙凤1314 shlf  (老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大声读)

  (屏幕显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章是这样生动地表达孔子的`志趣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屏幕显示)描述抒情

  议论抒情

  (学生做笔记)

  (屏幕显示)对比赏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话题:这两章都.......

上海龙凤1314 shlf  师:这两章都写了什么,都有什么,你尽情地去对比、提炼、发现吧。开始思考,做旁批,待会儿我们再来交流。我观察你们的笔,要动起来。

  (学生静思默想、做旁批、同桌之间交流、提问评点)

  (屏幕显示)

  这两章都写了贫困。颜回极贫,处之泰然,孔子困窘,自尊自爱。

  这两章都写了志趣。颜回贫贱,不改求学的乐趣;孔子不得温饱,却安贫乐道。这两章都写了心境。颜回贫困,心境恬淡,孔子清贫,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这两章都写了追求。前者是孔子的深情赞叹,后者是孔子的自述心志。

  这两章都描写生动,情趣盎然,表现了高尚的节操,高洁的品性。

  这两章都写了“乐”。坦然的心境,表现了开阔的心胸,表现了内心的强大。

  四、结课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大声读背中下课。

《论语》教案8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论语十则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

  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加点的词这样读的理由。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上海龙凤1314 shlf  c.质疑交流:就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上海龙凤1314 shlf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三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分别说明理由。

上海龙凤1314 shlf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论语十则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教案 ) 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上海龙凤1314 shlf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上海龙凤1314 shlf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上海龙凤1314 shlf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xx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积累、拓展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论语十则教案课后反思: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我们所效法。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的课堂实践活动。读懂——能见“言”而知“意”;读熟背诵——熟悉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形成语感;积累词句——特别是古今不同的词语和句式。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论语》教案9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评点《论语》十则内容,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

  关于《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学习过程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列字音、并记住它们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论语(lún)②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③诲女(rǔ)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④是知(zhì)也:通“智”,聪明。⑤愠(yùn):生气,发怒。⑥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⑦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⑧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⑨殆(dài):有害。⑩弘(hóng)毅:强毅。

  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读熟课文。

  二、理解探究

  1.试着翻译课文。

  2.从《<论语>十则》中我们应该学到些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合作释疑:

  1.用文中的话回答对待“贤”与“不贤”我们应该怎样做?

  2.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3.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己所欲”时就要“施于人”吗?

  四、课内精读

  先背诵课文,然后完成下列练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不亦乐乎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思而不学则殆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

  3.根据“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归类。

  (1)敏而好学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

  (5)学而不思则罔

  表顺接的有:

上海龙凤1314 shlf  表转接的有:

  4.用现代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何有于我哉

  5.简答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怎样?

  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节选自《论语十则》)

  (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节选自《墨子公输》)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上海龙凤1314 shlf  注:兼爱:即兼相爱。也就是爱他人,博爱。非攻,是不发动战争。

  参考答案

  二、理解探究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试着翻译课文。

  第一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第二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三则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则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害。”

  第五则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第六则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第七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第八则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以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九则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第十则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从《<论语>十则》中我们应该学到些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一方面,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则;第二方面,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则;第三方面,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包括8、10两则。当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做人就得不断学习,学习和做人两方面不可能截然分开。

  3.请找出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合作释疑: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提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一词在《论语》中的“出镜”率最高,约一百多次。孔子认为君子除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与人和睦相处的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他应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喻于义”。

  4.略

  四、课内精读

  1.略

  2.敏(资质),聪慧灵敏;厌,满足;诲,教诲,教导;习,实习;愠,怨恨,恼恨。

  3.(1)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2)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3)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4)哪一样我能有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孔子认为,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这样的人却不必是十全十美的人。他的优点,吸取过来;他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克服。实际上,在孔子看来,任何有可取之处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自己都应当向他们学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拓展延伸

  1.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忠”与“信”是老师谆谆教诲、反复传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经常对照它来做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简答:既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关爱他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水准,消除对立,和睦相处,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论语》教案10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的解释。

  2.学习在翻译文言句子时适当补充的方法。

  3.通过学习语录,学习一些学习方法和为人的道理。

  学法指导:上海龙凤1314 shlf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内容简介

  《论语》是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和编纂,尤其侧重于以“言”来体现思想,按内容分为20篇,每篇含有数则(章),每篇和每则的内容相对独立。

  课文所选八则,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则侧重于“为学”,后四则侧重于“修身”,两者又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

  自主学习

  1.《论语》是记录( )的书,共( )篇,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 》、《 》合称“四书”。

  2.孔子,名( ),字( )。( )国陬邑人,( )末期( )家、( )家。

  3.注音 说 愠 罔 殆 诲 知 好 省

  内容点拨

  (1)有学者认为,孔子虽被尊为教育家,但他最初聚集众人于门下并不是为了教书,而是为了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看起来是三件独立的事,孔子却将其相提并论,依次谈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3)“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从这连续三个反问中想象,孔子讲这番话时的神态如何?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有的解释为“知道,懂”,有的解释为“智慧”,你更倾向于哪种理解?结合语境说明理由。

上海龙凤1314 shlf  (5)课文中含有的孔子的为学思想有哪些?对你而言,最有现实意义的是什么?结合相关的学习经历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上海龙凤1314 shlf  (6)曾子选择了“为人谋”“与朋友交”“传”三方面作为每日多次自省的内容,对你而言,其中哪一方面是尤为重要的?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上海龙凤1314 shlf  (7)曾子不善言辞,但终有所成,著有《大学》,后人认为他是孔子思想的正统传承者。从他“一日三省”的做法中,你悟出的成才之道是什么?

  (8)见到不贤之人和不贤之举,我们通常会产生惊愕、厌恶和愤怒之感,而孔子认为此时应该如何去做?

上海龙凤1314 shlf  (9)律己修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即使遇到不知己者、不贤者和不善者也要不担忧、内自省和自改之。你能这样做吗?如果能,做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果不能,困难是什么?

  拓展延伸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了解出自《论语》中的其他成语,并积累掌握,学会运用。

上海龙凤1314 shlf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

  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

  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八佾》)

  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

  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

  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上海龙凤1314 shlf  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颜渊》)

  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宪问》)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上海龙凤1314 shlf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上海龙凤1314 shlf  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上海龙凤1314 shlf  *杀鸡焉用宰牛刀:“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阳货》)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道听途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阳货》)

  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阳货》)

  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

  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论语〉八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按照课上摸索的解读方式,在课后独立完成对《〈论语〉八则》的解读,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题目自拟。

《论语》教案11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3、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设计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1、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板书课题。

  2、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二、诵读感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上海龙凤1314 shlf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3、感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

  (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前五则。

  2、齐读。

  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

上海龙凤1314 shlf  (提示: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小组合作解决语句并翻译。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上海龙凤1314 shlf  5、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上强调独立思考和复习。

  学生再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四、拓展体验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上海龙凤1314 shlf  五、课外延伸

  1、(必做题)从问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选做题)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3、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学习后五则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3、交流: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⑵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⑶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⑷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合作探究: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讨论交流: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上海龙凤1314 shlf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⑴ 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⑵ 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⑶ 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上海龙凤1314 shlf  5、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体验反思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上海龙凤1314 shlf  4、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教师小结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积累拓展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完成研讨与练习。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3、背诵课文。

《论语》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三)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有关做人道德修养的格言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二)根据事前的充分准备,介绍孔子的相关知识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3.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朗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1.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2n)不习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终身行(xíng)之不 成人之恶(è)

上海龙凤1314 shlf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wù) 浴乎沂(yí)

  风乎舞雩(yú) 喟(kuì)然 从吾所好(h4o)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学生齐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论语》十则主要讲的什么道理。(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

上海龙凤1314 shlf  明确:《论语》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试背全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完成文后“思考与练习”题。

《论语》教案13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子]先生,指孔子。[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习,温习、复习、实习。[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亦]也。[自]从。[(不)知](不)了解。[愠(yùn)]生气,发怒。[君子]指高尚的人。[吾]我。[日]每天。[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为(wèi)]替,给。[谋]谋划,指办事。[忠]尽心竭力。[交]结交,交往。[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故]指学过的知识。[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殆(dài)]有害。[诲(huì)]教,教导。[知(之)]知道(它)。[是]此,这。[贤]贤人,有才德的人。[齐]看齐,一齐。[内]指内心。[善者]指长处。善,好。[从]跟从,这里指学习。[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弘(hóng)毅]刚强,勇毅。[任]负担,担子。引申为责任、职责。[重]重大。[已]停止。[岁寒]寒冷的冬天。岁,指时间。[凋(diāo)]凋谢。[行]奉行。[其]大概。[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

  1.通假字:[女]同“汝”,你。[(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

  [不亦乐乎]愿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shlf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上海龙凤1314 shlf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

  二、文学常识

  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三、阅读探究

  1.第一则:

  (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①学习方法:学后要时常复习。②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③为人态度: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上海龙凤1314 shlf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2.第二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3.第三则:

  (1)“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作者强调了什么?为什么?

  不是。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所以,关键是要“知新”,这就要独立思考。

  (2)“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4.第四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

  5.第六则:

  (!)孔子教育仲由(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用现代汉语概括孔子的观点。

  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2)为什么说谦虚是一种智慧?

上海龙凤1314 shlf  首先,谦虚是一种美德。其次,只有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求知和交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6.第六则、第七则:

  (1)这两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上海龙凤1314 shlf  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从而反省自己。

  (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

  取长补短。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第八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孔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鼓励门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2)曾子为什么要强调“弘毅”?

  “弘毅”是刚强、勇毅的意思,只有刚强、勇毅才能接受重任并为之奋斗。

  8.第九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以“松柏”比喻君子。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

  9.第十则: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诠释。

  (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也可谈其消极成分,略。)

  四、总结迁移

  1.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①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论语》中含有大量的成语,请再从《论语》中挑选出几个本文外的成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又要重新布置班级了,请在本文中选择几条格言,书写成条幅,挂在班级墙壁上。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论语》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②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②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shlf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 :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②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学内容: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上海龙凤1314 shlf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二、认定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三、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上海龙凤1314 shlf  注意以下词语:不亦说乎 不愠 三省吾身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诲汝 是知也 弘毅 死而后已 后凋

上海龙凤1314 shlf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五、重点探究:

  1.教师导学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 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 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2.自主、合作、探究

  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教师提出要求: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需重点讲解的句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吾日三省吾身 c.传不习乎?

上海龙凤1314 shlf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诲女知之乎!

  六、课堂训练:

  1.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2.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3.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上海龙凤1314 shlf  4.学生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5.学生跟着录音轻读,尝试背诵。

  七、课堂总结: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八、布置作业

  ① 背诵课文。②抄写、识记字词。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注音、释义: 说 信 愠 三省

  2、翻译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课文探究:

  理解后五段内容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需重点讲解的:

  ①见贤思齐焉。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类每则内容大意。

上海龙凤1314 shlf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__________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1)成语类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怎样看待“所不欲,勿施于人”?

  2.从“我的学习方法”或“我从《论语》学到很多”两个题目中任选取一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能引用论语或格言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字数300字左右。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布置作业:

  完成写作练习

  板书设计:

  《论语》十则

  学习方法:1、3、4、

上海龙凤1314 shlf  学习态度:5、6、7、

上海龙凤1314 shlf  修身做人:2、8、9、10、

《论语》教案15

  一、活动目的

  以《论语》为代表的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学习贵在持之以恒,需要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领全体师生去诵读、去欣赏、去感悟,积极主动地从中吸取丰富的养料,提高我们的学识修养,改进我们的思想道德,为继承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三育并举,全面育人”办学思想,结合学校“诵经典”系列读活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一代的民族认同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总目标:“与圣贤为友,砥砺品学;与经典同行,奠基人生”。

上海龙凤1314 shlf  通过诵读《论语》等国学经典内容和赏析活动,对学生进行文学、思想的积累和熏陶。所谓积累,即积累丰厚文化底蕴,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所谓熏陶,即陶冶思想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学会做人,为终身发展奠基。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阶段目标:

  在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开展与生活实际联系和理解,进行感悟、辩论。

  具体目标: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学低段:识论语,明礼仪。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学中段:读论语,长智慧。

  小学高段:品论语,学做人。

  四、活动要求

  1、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加强《论语》教学的针对性和规范性,把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结合起来,编写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真正使国学的精髓融入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使学生既吸纳鲜活的时代精神,又传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2、采用指导阅读,听读、跟读、共读、背诵、表演、比赛等多种形式,以生活化、活动化、故事化、体验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使《论语》诵读逐步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3、扎实开展《论语》经典诵读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汲取精神营养,既学文化,又学做人,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上海龙凤1314 shlf  4、整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国学经典”学科渗透;挖掘生活中的《论语》教育因素,与实践活动、传统节日、班团队活动结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和资源,使课堂教学和课外诵读相结合,从而切实有效提高《论语》教与学的质量。

  五、组织领导

  成立国学经典(《论语》)诵读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安排、组织与指导。

  组 长:韩xx

  副组长:刘 x

上海龙凤1314 shlf  成 员:高x 周xx

  六、活动安排

  (一)课时设置及师资配备

上海龙凤1314 shlf  1、将一节地方课设置成论语教学课,每周1课时。

  2、利用午自习的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硬笔书法,书写《论语内容内容。每周书写两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3、每周一、三、五的早读进行10分钟的论语诵读。

上海龙凤1314 shlf  4、语文教师为《论语》课教师.

  (二)教学内容;

上海龙凤1314 shlf  一至三年级学习校本课程《走进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四至六年级学习校本课程《感悟论语》

  (三)学习方式:

  1、集中诵读 :分全文诵读、选读、精读(讲读)和背诵。

  2、课堂讲解与诵读指导。

上海龙凤1314 shlf  3、学生自学

  (1)、鼓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经典的朗读和背诵。

上海龙凤1314 shlf  (2)、鼓励学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游览三孔等的名胜古迹,增广见闻,陶冶情操。

上海龙凤1314 shlf  (3)、指导学生利用网络阅读传统文化相关资料,了解孔子及《论语》。

上海龙凤1314 shlf  (4)、鼓励学生选学自己感兴趣的琴棋书画等文化载体和艺术技能,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四)比赛展评

  1、举办全校性的国学经典(《论语》)诵读比赛。

  时间:每学期一次。

  形式:诵读比赛、情境剧表演、诗歌吟唱、讲文化名人故事、国学知识竞答等。

  2、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国学经典(《论语》)学习成果展评。

  展评形式包括书法比赛(含硬笔和毛笔)、读后感、手抄报、专题板报等。

  3、每学年举办一次“《论语》进课堂教学听评课”。

  (五)检测评价

  教务处对论语内容的背诵默写进行定期的检查评分。

  (六)编研校本教材

  组织全体语文教师,编写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走进论语》和《感悟论语》。

  xx年12月

上海龙凤1314 shlf【《论语》教案】相关文章:

电子教案《论语》选读12-16

《论语》教案15篇02-18

论语十则教案12-08

论语八则教案(精选10篇)06-16

《论语十则》教案二12-17

《〈论语〉十则》复习教案12-16

教案10、论语十则01-02

《论语十二章》教案02-22

论语十二章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