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

时间:2023-04-25 19:06:0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 罗山二中 许成群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巩固理解氧气的制法、性质及用途。 ②复习巩固学生对空气成分、空气污染及防治、验证空气成分实验的有关知识. ③复习巩固并强化化合及分解反应、纯净物及混合物、催化剂等基本概念. ④培养学生的是学习探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杜朗口教学的“三三六”模式,采用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堂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确定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将知识分解成学习任务交给学习小组去完成,通过达标反馈来查漏补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合作,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自主完成任务,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难点:依据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解决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开放性试题。 三、教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应不讲或少讲,本节课教师的角色是组织、策划、导引、点评、拓展和提升。 四、学法 陈旧的学习方式是教师讲学生记,新课改要求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去说、去做、去表演。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五、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将精心准备的六个小组的学习任务抄写在黑板上,并精心准备用于课堂反馈的试卷或小纸条。 六、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师:请同学们来猜一条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生:空气 师:本节课我们共同来进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复习。现在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小组交流讨论本章复习目标,然后请同学们分别展示你所总结出的本章复习目标 师根据课标及学生的展示在黑板上写下如下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本章知识,梳理本章知识,并形成本章知识的系统结构。 2、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3、氧气的性质、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探究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5、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6、对本章基本概念通过对比和分析,区分分解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混合物及纯净物的组成 师:根据大家讨论出的目标,结合中考方向,下面各组同学相互讨论,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小组:完成本章知识树的填写。(教师将本章知识归纳成知识树以填空的形式发给每生一份,要求第一小组的学生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完成本章知识树的填写)。 第二小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如下图所示:用该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中看到____________同时水进入 瓶中, 约占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步骤是先用夹子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里的物质,将燃烧匙伸入广口瓶中,塞上塞子.燃烧完毕后打开夹子.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含量不是21℅.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三:探究氧气的性质,讨论后完成下表 (1)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的现象 选择:石蜡、碳、镁、磷、硫、铁、铝、填入相应的现象, 物质 现象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大量白烟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上述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分析上述反应方程式有哪些共同点,就每一个共同点再写出一个方程式   小组四:探究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试题展示在黑板上) 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小组五:科学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试题展示在黑板上) 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A B  C D  E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⑴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 装置,收集氧气最好用 装置。 ⑵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  装置。 ⑶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  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 装置。 小组六:空气污染及防治 2008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标识如右图) (1)北京奥运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与“绿色奥运”理念无关的是: 。(填序号) ①招募志愿者为奥运会提供服务;②在奥运场地使用新型清洁燃料汽车;③奥运工程建设中,应用太阳能、地热等能源。 (2)“祥云”火炬的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其化学方程式为  。 (3)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_____和_________。 反馈 1、展示时及时反馈,每一小组在展示时,其它学生可就展示的情况随时补充,随时发问,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展示课结束后,为检测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复习掌握情况,首先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相互检测,检测的方式有口头提问,相互出题。然后教师以试卷的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检测。个别学生采用小纸条的形式随时检测。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堂堂清”,“时时清”。 教育的目的: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08-26

我们周围的环境主题作文10-04

我们与周围环境作文12-06

我们身边的空气作文08-05

我们周围的环境作文(精选85篇)04-08

我们周围的环境作文(优秀6篇)12-12

我们周围的环境作文(通用20篇)12-10

《空气的力量》的教案03-06

大班美术房子的周围教案02-07

我的房子周围大班美术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