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第八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25 04:14:4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第八册语文教案

24、麦 哨 设计者:杨建秀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读准“和、应”等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乡村孩子的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通过感悟和积累优美的词、句、段,培养学生语感。 4、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场景段。 教学重点:自主读文,读中感悟农家孩子的欢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难点:领悟运用作者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巧妙的布局构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农村生活的文章 2、出示课题《麦哨》,请生读,图片帮助理解“麦哨”(麦秆做成的哨子) 是农村特有的一种“乐器”。咱们走进《麦哨》这篇课文,感受农村生活的乐趣。 二、初读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2、检查生字: 湖畔  肚兜  麦穗儿  包裹  嚼嚼  直沁肺腑   撩起  和着 你呼我应 黑白相间 乐谱 似的 结出 剥开 麦秆 3、交流: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他们的快乐生活洒在乡村的哪些角落?(板书:湖畔、田野、土坡) 三、精读感悟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乡村孩子的快乐?边读边找,用“——” 划出,并在自己喜欢的词句旁边做上批注,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交流: 板块一: 出示句1:“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出示句2:“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指名学生读,静静地默读这几段,你发现了什么? A、指导读“呜卟,呜卟,呜……” B、(句式相同)一问一答:师生配合读 C、用词相似: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忽高忽低—此起彼落(指导朗读) D、男女生分读句1和句2 小结:一二自然段和七八自然段写法相似,一二段在文章的开头,七八段在文章的结尾,这样的写作方法称为(首尾呼应),仿佛让我们置身于麦哨所吹响的田园牧歌里。 板块二: 怎能少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的身影呢。瞧,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 生接读: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孩子们一边割草,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田野风光,不禁又拿起麦哨,吹奏起心中的赞美之歌,你听——生读 出示句3:呜卟,呜卟,呜…… 板块三: 那边的田野也是孩子们眼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出示句4:“前几天……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A、指名生读句子 B、读着读着,哪些色彩映入你的眼帘,请圈出来。红字“鹅黄嫩绿、浓阴、金黄、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 C、有了这些色彩的点缀,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E、这不仅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还是一首丰收的赞歌呢。 你从哪些地方看到了丰收的景象?用“﹋”划 F、指明仿说句子: (  )的( )谢了,结出了(  )的(  ); (  )的( )谢了,长出了(  )的(  ); (  )的( )谢了,结出了(  )的(  )。 师小结:像这样三个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板书:(排比)。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能使文章表达得更紧密,使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G、特别是这一望无际的麦田,(图示:麦穗图),你看到了什么? 风儿轻轻拂过,麦穗摇晃起身子,你仿佛看到或听到什么? H、出示句子指名读: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麦子的欢快吧!生齐读 师: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田野在作者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段的描写中,作者除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板书(比喻、拟人)交流句子,理解“擎” 看着眼前的美丽风光,孩子们忍不住又吹响了那动听、柔美的麦哨, 出示句3:“呜卟,呜卟,呜……”齐读 板块四:第五、六自然段 A、指名交流(第五段——把你体会到的快乐带入句子读) 在这样的草地上,孩子们翻跟头、竖蜻蜓,还做着哪些好玩的游戏呢…… 师:孩子们兴致勃勃、无忧无虑,因为草地……生接读“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听,围观的孩子正为他们伴奏呢,出示句3:“呜卟,呜卟,呜……” B、指名交流(第六段) 出示图片,认识“茅茅针”、“茅穗儿”、“茎”。师述: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茅穗儿还裹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生接读“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在这样悠闲的时刻,孩子们又吹起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表达内心的快乐。 出示齐读:呜卟,呜卟,呜…… 板块五: 伴着欢快的、柔美的麦哨声,湖边的青草土坡上到处留下了孩子们的足迹,留下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师: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生接读)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师: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生接读)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四、回归课题——麦哨 课文的题目是《麦哨》,这麦哨声还只藏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吗?它还藏在哪里?板书(湖畔、田野、土坡、童年的记忆里……)作者只要一听到麦哨声,就会想起那美丽的田野,那齐刷刷的麦芒,那甜滋滋的“茅茅针”,那快乐的伙伴和欢快的童年生活。所有的快乐记忆都伴着这柔美、快乐的麦哨声,传的很远,很远……让我们再一起来吹吹(“呜卟,呜卟,呜……”)。 五、佳句采蜜 摘录文中喜欢的句子 总结:麦哨是一曲优美的乡村音乐,是乡村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它带给孩子无限的快乐,无限的遐想,再读课题。     板书设计:  24、   麦 哨   首尾呼应 湖畔 欢快 田野 柔美     土坡    童年乐趣

上海龙凤1314 shlf【第八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浙江版第八册教案04-23

第八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训练点03-08

第八册全神贯注教案(精选5篇)12-01

苏教版第八册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08-25

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10-20

四年级第八册语文教学计划08-17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跳水》教学设计(精选10篇)09-19

音乐第八册教学计划06-19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通用7篇)01-06

语文的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