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人教板生物八年级下教案

时间:2021-12-16 12:14:5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 shlf人教板生物八年级下教案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学习产生的过程,学会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性别遗传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性别遗传的特点。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分别调查一个小组、一个班、一个年级、全校的男女学生数。   教学器材:代表精子、卵细胞的卡片,信封,记录表。   教学设计图示: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与意图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性染色体的概念 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学生讨论热烈,做出推测。 观察比较得出: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第23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差别较大。 练习写出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讨论男性的精子有几种情况,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完成模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全班交流,进行统计,得出实验数据,算出男女比例,是1:1。 学生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很荒谬,不可行。 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编一个老太太要去泰山为儿媳妇烧香拴一个孙子来的故事。要学生分析烧香拜佛是否能决定未出生的孩子的性别,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其实性别也是一种性状,它是可以遗传。从而引出课题。(板书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哪些异同,23对染色体中只有1对男女有别,所以这一对染色体应该与性别有关,把它称为性染色体。(板书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性染色体的概念) 介绍科学家对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研究。 引导学生写出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板书 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那人产生的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怎样的呢?(板书 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呢?是由妈妈一个人决定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介绍模拟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完成模拟实验并对错误的实验方法进行纠正。 带领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受精卵的种类及比例;说明生男生女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明确人的性别决定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瞬间。 请学生展示课前的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特征:调查人数越多,范围越大,男女比例越接近1:1。(板书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由历届人口普查数据证明在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 这样你是否能判断了前面的老奶奶为了得到孙子而烧香拜佛可行吗?况且生男生女都一样,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启发学生分析我国男性略多于女性的社会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图片上显示,张奶奶对李奶奶说:听说你要抱孙子了?李奶奶说:是啊,可还不知道是孙子还是孙女呢。张奶奶说:想要孙子吗?那还不容易,到泰山上的庙里烧一柱高香就能拴住一个孙子。李奶奶:是吗?那太好了,我明天就去!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张奶奶说的办法可行吗?   学生:讨论,作出推测和判断。   教师:同学们知道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其实性别就是一种性状,它也是可以遗传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别遗传。(板书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教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书上第37页的人的染色体排序图,仔细地找找男女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   学生:男性的第1号与女性的第1号差不多,其他的也是,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但没标号的那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差别很大。   教师:是的,人共有23对染色体,在这23对染色体中,只有1对男女有别,你猜这对染色体跟什么有关? 介绍科学家对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研究。   学生:应该和性别有关吧?   教师:是的,科学家把这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板书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性染色体的概念)   教师:1902年美国的细胞学家麦克郎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其他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都差不多,而这一对染色体差别很大,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1905年,美国的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把这对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的两个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教师:你能写出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吗?性染色体之外的都叫常染色体。   学生:练习写染色体,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   教师:(板书 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教师:那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怎样的呢?(板书 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学生:练习写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教师:教师巡视检查,有错的进行纠正。   学生:讨论男性的精子有几种情况,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教师:研究性别时只考虑性染色体就行了,所以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构成可以简化为用X、Y来表示。男性可以产生哪几种精子?   学生:两种,含有X的和含有Y的。   教师:那卵细胞呢?   学生:只有含X的一种。   教师:那人的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呢?是由妈妈一个人决定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每两个同学一组,一组的同学有两个信封,其中一个里面装着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另一个信封中装着分别含有X 和Y的两种精子,它们的数量一样多。请同学们模拟随机受精过程,一个同学从装有精子的信封里随机拿出一个精子,另一个同学从装有卵细胞的信封里随机拿出一个卵细胞,放在一起代表受精卵内含有性染色体的种类,并依此判断出男女,同时把结果记录在表中。   学生:完成模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统计每个小组组合成的男女人数,再让学生算出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并计算出男女的比例。   学生:接近1:1。   教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画出遗传图解,说明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性别比例接近1:1。(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师:人的性别是什么时候决定的?   学生:决定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瞬间。   教师:说得很好,前面提到的那个烧香的老奶奶能改变胎儿的性别吗?   学生:肯定不能。    教师:生男生女是妈妈决定的吗?   学生:不是,它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教师:刚才同学们做实验和从理论上分析都得出男女的比例接近1:1了,那现实生活中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课前的调查。   学生:学生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教师:大家会发现,一个小组里男女的比例可能不是1:1,但一个班、一个年级、全校的同学中男生女生的比例就越来越接近1:1了,调查人数越多,范围越大,男女比例就越接近1:1。   教师:历届人口普查数据证明在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但我们国家现在男性略多于女性,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这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分析讨论交流,畅所欲言。   教师:在一些人的观念里确实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而导致性别的比例发生偏差。这还需要我们加强宣传,男女平等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存在性别歧视,以保证我们的社会能良性发展。   教学点评:   该教学案例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活动得出结论,教学效果良好。

上海龙凤1314 shlf【人教板生物八年级下教案】相关文章:

十三活板(八年级下苏教版教案)01-21

人教二下数学第八单元教案03-14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07-30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优质范本08-31

人教《识字8》教案08-10

人教四英下学期计划01-12

人教四下语文教学反思01-10

人教四下数学教学计划12-10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教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