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枣核 教案

时间:2023-04-25 11:36:38 教案 我要投稿

枣核 教案

枣核教案 学生分析:执教的班级是初二(3)班的学生,班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也容易受外界影响。《枣核》这篇文章内容较浅显,作者抒发的情感,班级的学生读完课文后,基本上能够把握。因而,在江春玲老师的指导下,思量再三,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体会情感,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这一目标,对于学习程度不太好的学生而言,通过文中关键字词的把握与理解,也能够让他们学有所得。而对学习程度较高的同学,也不并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够掌握借物抒情这一写作方法,让他们通过换位思考,设置情境,深有感触地真正理解这一写作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中的一篇。本单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的爱国、思乡之情。而《枣核》这篇文章表现的则是海外华人的思乡情结。引导学生感受人物思乡恋土的情感,理解并掌握本文的写作方法,应是本堂课解决的重点。 教学方法:通过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到思乡的伤感、沧桑的氛围中。便于理解本文的主题。 教学目标: 1.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国、故土的强烈思念之情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以小见大) 教学重点:以枣核为载体,体现思乡情感 教学难点: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听一首诗,听后请同学们回答,这是谁写的什么诗?(余光中,<乡愁>)这首诗和我们即将学习的萧乾先生的课文《枣核》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枣核,看看它们究竟有什么相似之处?(板书:枣核  萧乾) 二.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吴晓东)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你读出了什么内容? 明确:访美前夜,昔日同窗托我带枣核给她,当她见到枣核后,向我诉说了她的思乡之苦。 海外华人对家乡的思念、依恋之情 对枣核的喜爱之情等等 三.研析课文: 1.你从哪里看出了海外华人对家乡的思念、依恋之情的? ①旧时同窗再三托付我带枣核。(再三什么意思:一而再,再而三,反复地)为什么要再三托付?怕我忘了带枣核这回事,可以看出同窗的什么心情?对枣核的重视。 ②到了美国,同窗殷切地问我有没有带枣核?(“殷切”什么意思?深厚而迫切。对枣核的期待之强烈) 小结:对同窗的托和问,作者很好奇,你们好奇吗?想知道答案吗?那么枣核在这里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  设置悬念(板书) ③当我拿出枣核,同窗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托:动作。用手掌承着东西。换成“放”,你觉得表达效果一样吗?托,郑重。放,有随意放置的意思。用“托”,可看出同窗对枣核的珍重,珍视。又用一个比喻句,写出了枣核在同窗的心中,价值远远超过了珍珠玛瑙。 小结:此时,作者解开疑惑了吗?没有。我们只读到这里的话,心中可能也百思不得其解吧。 现在,不但没有解开疑惑,心中的不解反而加深了,这样描写枣核,有什么作用呢?前面是设置悬念,这里是:加深悬念。(板书:加深悬念) ④近来,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现在,大家知道同窗为什么非要带枣核了吧?解开悬念。(板书:解开悬念) 现在请思考并讨论:同窗为什么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颗枣树呢? “老”,总是,经常。如,陈志栋的作业老不按时上交。 枣树应该很普遍,想了,就开车去看一看。总布胡同里那颗枣树对同窗来说,有什么意义? 明确: 1)可能记载着她快乐的童年生活:她在这颗枣树下,和小伙伴们唱过歌,跳过舞。玩过游戏等等。 2)是她美好少女时代生活的见证。她在这里,度过了她最美的青春年华,在枣树下,哭过,笑过。伤心过,开怀过等等。 3)是她在故乡美好生活的见证,这颗老枣树给了她太多的快乐和回忆。 当你有一天离开上海独自到了别的地方生活的时候,你会想上海的什么东西呢? 学生自由发言,更深地体会枣核对同窗的特殊意义。 2.布置后花园。有关后花园的描写。 ①回到家,劈头问我,花园有否有家乡的味道? ②心上总感觉缺点什么。思考: 明确:缺少的是身在异乡所领略不到的那种乡情,同学相聚的快乐,缺少的是在故土的亲切感,厚实感…… ③认为年纪越大,思乡越切。(切什么意思?急切,迫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 ④营造“北海”:小凉亭、红庙、白塔、睡莲、垂柳。“开车到几十公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抒发了对故土的热爱,思乡情感。 ⑤追忆当年北海泛舟时光 3.不管是后花园同窗精心布置的一切,还是她再三托付我带来的枣核,都寄托着同窗对故土、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文中,有没有直接表现这种情感的语句?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11节.全班齐读。强调“没有一个”和“我们”。读出情感。 这是由枣核而生发的议论,我们可称之为“议枣核”。深化主题。 四.小结: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讲完了。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为什么要以“枣核”命题呢? 1.既然是表现思乡之情的,那家乡里的一切都可以做题目啊。如小凉亭、红庙、白塔、睡莲、垂柳、厂甸、隆福寺等等,都可以啊。为什么单单用了枣核呢? 明确: ①从结构上看:它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②从内容上看:它是本文的情感载体 家乡的那棵枣树留给她太多太多的回忆,院里的那颗枣树对她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她童年、少女时代美好时光的见证。正如刚才大家所说的,当我们有一天离开上海的时候,我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回忆,有一个承载着我们情感的东西,看到它,就会想起上海的点点滴滴。 2.作者用小小的枣核来表现海外华人恋乡、思乡这一情感,在写作方法上叫“借物抒情”。小事件表现大主题,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能学着运用这一方法,为我们的作文增光添彩。 作业:拿出我们发下去的余光中的《乡愁》,看看两者主要有何异同点:(可留作业) 同:内容:主题相同。思乡。 方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主题: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枣核 异:《乡愁》用四个事物(意象)表现主题 《枣核》主要用一个事物表现主题。 板书:   1.要枣核 设置悬念 叙事线索   枣核 2.见枣核 加深悬念  恋乡     3.说枣核 解开悬念思乡     4.议枣核 深化主题  情感载体   借物抒情 教学反思: 一)  组内评价: 1. 由mp3播放余光中先生的表现思乡主题的经典诗歌《乡愁》导入课文的学习,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到思乡的伤感、沧桑的氛围中,便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 2. 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踊跃,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教师教态亲切自然。 3. 能够抓住本文的关键词句,品味情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 4. 不足之处,在课文的把握上,思路不太清晰。教学环节的两个重点的设置不合理,过渡衔接不顺畅,对同一问题前后表述不统一,误导了学生思维的方向。 二)  自我反思: 课堂提问与教师导向 对于本堂课,备课时,我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而且备得是详案。但上下来,自己也觉得存在着很多问题,我把它归结为三点: 首先,平时课堂训练问题要明确,起到路标作用。 课前,我让学生在课下做了充分地预习。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了一遍课文,提出了第一个思考题: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你读出了什么?于是便有学生站起来,把课文很详尽地复述了一遍,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只是想要他们简略地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可。这说明,学生在复述课文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取舍,只能抓到篮子里都是菜。如果在平时课堂训练中,我强调复述课文要注意的几个要素,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如果,我换成另一种提问方式,可能效果要好得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在这样的语言提示下,学生可能会意识到,这个答案是要自己概括的,而不是机械地复述课文。这就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导向。给了他们思维上的一个路标。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前后要一致,方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本课进行到最后的时候,要进行本文的总结了。我提了最后一个大的问题,本文有没有直接抒发这种思乡恋乡情感的句子?本来就样就足够了,指向也很明确,可是,当看到学生没有及时的反应,我又加了一句:在文中究竟有没有具体的表现?学生得到了我的暗示后,马上找到了文中的一句:年纪越大,思乡越切。但这不是我想的答案。我想让学生回答最后一节,议论部分。它是本文的灵魂,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还好,有同学最后救火,答出了我想要的答案,我也趁势进行了全文的总结。今后教学时应当引以为戒。 再次,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向很重要。原来我自己预设了一个教学过程,师傅江春玲说,如果把前后的顺序颠倒一下,会更好。我也确实这样做了。但在上课的时候,因为有学生先提到了后面的内容,我也就顺手推舟,把后面的内容提到了前面来上,这样一来,把本属于课文的高潮部分提前了。当时设置的问题是:同窗的经济条件在文中看来,非常地优越,想看枣树,随时可以开车去看,但她为什么偏偏老是想总布胡同里那颗枣树呢?这个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是个挑战,因为这句话,在文中并不起眼,很多学生并没有把它当作重点来预习。由于这个问题导向很明确,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沉浸到文本中去了。过了三、四分钟,便有学生开始举手回答,而且,回答得都很好,表达也很流畅。但再回到同窗后花院有关思乡部分的描写语句时,过渡时就不太顺畅了。而且,课堂上的高潮部分也被冲淡了。 以上仅是个人见解,还望同行给予指正。

上海龙凤1314 shlf【枣核 教案】相关文章:

《枣核》教案05-24

枣核教案(精选10篇)01-14

《枣核》的教案(通用11篇)01-06

核舟记教案04-02

《核舟记》教案01-15

核舟记教案04-28

《核舟记》教案(15篇)03-27

《核舟记》教案15篇03-1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8课《枣核》知识点12-19

摘枣的作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