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shlf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

时间:2024-04-27 16:57:45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

上海龙凤1314 shlf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林和小林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 篇1

  这段时间,我看了《大林和小林》这本书,感触颇深。《大林和小林》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双胞胎。大林好吃懒做,变成了一个寄生虫,最后饿死在金子堆里。小林勇敢正直,成长为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个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耻和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同时写了劳动人民为了追求光明而顽强不屈的斗争。虽然这是一个写在解放前的童话,但是现在的孩子读来,却一点都不感到有距离,书中的各种人物,大林、小林、鳄鱼小姐、狐狸平平、绅士狗皮皮,蔷薇公主、四四格等形象呼之欲出,让你爱,让你恨,让你哭,让你笑,也让你紧张,让你感动。这是一本值得每个孩子放进书架的书。

  《大林和小林》这本书讲的是大林和小林两兄弟出去打工挣钱。不料第一天就被怪物追着,要吃他们。兄弟俩分开两路跑,才摆脱了怪物,可是兄弟两个却分离了,于是就有了两段不同的生活经历。

  先讲小林吧,小林过得很贫穷,但他努力工作,终于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大林呢,他和狡猾的狐狸在一起,想出一个诡计,成为大富翁的儿子,天天好吃懒做,最后为了钱财,留在富翁岛上活活饿死了!

  唉,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世界有很多像大林这样贪图金钱的人,他们为了金钱可以放弃一切,永远不能满足。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欲望,但我们不能让欲望没有限制地增长。生活中,我的欲望也不少,比如,我想买很多很多好吃的零食,想买很多很多好看的故事书。我没有想过贫困地区的小孩子,和他们相比,我的生活优越多了,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金钱不是万能的。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取丰富的回报,并不是任何问题金钱都能解决。拥有了金钱,并不等于拥有了生命、健康和幸福,因为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正如《幸福是什么》中所说的:“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我们也不能依靠其他事物来获取满足,让我们勤奋学习,用自己的实力来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吧!

  这本书是作家张天翼发表于1932年的长篇童话。秉承了作者描绘“真的世界”、刻画“真的人”、讲“真的道理”的儿童文学创作观,作品以一对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为线索展开故事,通过兄弟俩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将上下两层社会的生活和两个阶级的矛盾斗争联系在一起,传达了以儿童的`兴趣和理解力为基础的社会批判内容。

  作品结构宏大、社会生活面广阔,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本质面貌,《大林和小林》典型地反映着张天翼20世纪30年代童话的基本风格,新奇的想象、极度的夸张、漫画化的讽刺喜剧手法、荒诞不经的情节、层出不穷的闹剧场面以及滑稽、幽默、儿童化的语言,令作品具备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 篇2

上海龙凤1314 shlf  好书就像一盏明灯,会照亮你生活中的道路。每当我想起《大林和小林》这个故事,就会感慨万千,有一种莫名的喜欢,便会忍不住再次翻阅。

  《大林和小林》是张天翼爷爷写的一本童话书,它讲述了老农和妻子生了两个儿子,便是大林和小林。但不幸的是,孩子们尚未成年,父母便离世了。身无分文的兄弟俩便出去寻找生活的出路。由于半路遭遇猛兽的袭击,使得兄弟俩逃往了不同的方向,从此便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哥哥大林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富翁巴哈的`儿子,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使得他渐渐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最后饿死在一座只有金银财宝的空岛上;而弟弟小林虽然一开始遭受坏人的折磨,过着艰苦辛酸的日子,但他勇敢正直,不屈不挠,靠自己的智慧挣脱了坏人的魔爪,成为一名火车司机,靠自己的双手过上了平凡而真实的生活。

  相同的起点却过出了不同的人生,故事里面我更倾向于小林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他乐观向上,敢作敢为,善良执着,在人生的最低谷也不向困难妥协,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吃饭,过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自己:平时在家,有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帮我料理了一切,不用自己按时按点洗衣做饭。但是,妈妈经常告诉我,现在不需要我做并不代表我可以什么都不用学,什么都不用会,我已经是一名小学高年级学生了,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小男子汉了,当这个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完全可以承担起一些事情了。在长辈们的耳濡目染中,我也学会了好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果不其然,有一次爷爷奶奶临时回了趟老家,放学到家只有我和弟弟。我心里思忖着不能什么事情都要等爸爸妈妈回来再做。我按照平时所学的烧饭步骤,先把米洗干净,倒入电饭锅,再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插上电源,等着香喷喷的米饭出锅了。为了不让弟弟挨饿,在煮饭期间,我还做了个炒鸡蛋:先把鸡蛋打在碗里,然后加入一点点盐,再用筷子不停地搅打,直到蛋黄和蛋清完全融合在一起。这时点燃了煤气,往锅里倒了一点点油,等到锅里的油开始冒泡的时候我就把打好的鸡蛋倒入锅中,不停地用锅铲搅拌。不一会儿,一盘黄灿灿的炒鸡蛋做好了。虽然只有一个菜,但是我和弟弟吃得特别香,等爸爸妈妈下班到家的时候,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妈妈感动地说:“我们的大宝长大了,不但可以照顾自己,还能替爸爸妈妈分忧,照顾好弟弟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了,妈妈真为你感到高兴。”那一刻,我的内心别提有多开心了。

  无论是《大林和小林》这个童话故事,还是自己的真实生活,都教会了我们要独立自强。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自立和坚强,学会做生活的主人!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 篇3

上海龙凤1314 shlf  假期里,我读了好多本有趣的书,比如《成语故事》、《雪人》、《树叶草》、《笑猫日记》、《大个老鼠小个子猫》、《小猪唏哩呼噜》等等。其中,我最喜欢《大林和小林》这本书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这本书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大林,另一个叫小林,是一对双胞胎。故事讲的是大林和小林长大了,他们决定出门赚钱,因为他们家里很穷。出门前,大林和小林把一小袋米背在背上,又拿上一个麻布袋子,把自己的破衣裳、饭碗,都装到了袋子里,然后出了门。

  后来,小林遇到了中麦爸爸,中麦爸爸教小林开火车,好学的小林一会就学会了。但是大林是一个很懒的人,一直很想成为一个大富翁,因为这样就不用干活了。后来,大林真的遇到了一个大富翁,他的名字叫叭哈先生,叭哈先生看了看大林说:“你想当大富翁吗?”大林说:“那还用说!”“那太好啦!对了,你愿意当我儿子吗?”叭哈先生说。“好哇!”大林开心地说,“那么我可以当大富翁吗?”“当然了!”叭哈先生快活极了。后来,大林的任何事情都是让别人完成的。

  好吃懒做的大林和勤劳勇敢的小林,你喜欢谁?我们要向小林一样勤劳,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做的家务事。还要多看一些有意思的书,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小脑袋。像大林这样的人总有一天是要被社会淘汰的!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 篇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这本《大林和小林》。我看了这本书,真的非常有趣。当然,妈妈还给我卖了许多别的书,比如《昆虫记》《西游记》《宝葫芦的秘密》等等。我最喜欢的还是《大林和小林》了。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本《大林和小林》吧。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兄弟。十年后,老农人和他的妻子逝去了。他们在临死前对大林、小林说:“你们出门去做工吧,家里什么也没有。出门在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大林和小林只好收拾他们自己的.物品,带了一些食物就出门了。路上,一只大怪物要吃掉大林和小林,他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分开跑了,带着的麻袋也掉了。怪物只好走了。

  他们在分开之后过着不同的生活。大林来到了叭哈先生的家,叭哈一直想要一个儿子,既然大林来了,就让他做自己的儿子吧!叭哈特别有钱,所以大林过着富有的生活,他甚至把自己的弟弟小林给忘了;小林被一个名叫四四格的人抓去做工。可是四四格太坏了,竟然把自己不喜欢的人给变成鸡蛋!最后小林救出了变成鸡蛋的乔乔,他们齐心协力把四四格打死了,过起了流浪的生活。

  在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深深地懂得了这个道理,虽然小林处境贫困,但是,只要挥洒劳动的汗水,生活总会变得富有起来的!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 篇4

  在童年记忆里,有着深刻印象的本土童话人物,是一对有着悬殊命运的双胞胎兄弟。

上海龙凤1314 shlf  在我女儿两岁的时候,我靠着二十多年的记忆,给女儿讲了这个奇异的故事,受到她极大的欢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女儿要求我一讲再讲。可是,二十多年的记忆毕竟有些模糊了,在我讲的故事里,多少添加了一些内容,这样,在重复讲第三次的时候,两岁的女儿竟然丝毫不留情面地给我指出了与前两次的偏差,差点让我下不来台。这个奇妙的故事就是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的叫绝之处,是天才作家充分发挥了高超的想象力和思维的逻辑错位关系。还记得长袜子皮皮的全名吗?长袜子皮皮共有26个字,已经够长的了。可是,《大林和小林》里的一位亲王,呵呵,就因为他是国王的弟弟,竟然起了一个长达60个字的名字,而且名字里还包含了一个故事。亲王的全名是这样的: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后来国王老了就叫三个儿子到外面去冒险后来三个王子都冒过了险回来了后来国王快活极了后来这故事就完了亲王

  大林和小林是双胞胎兄弟,10岁的时候,父母双亡,他们成了孤儿。在他们流浪的路上遇见了一个怪物,兄弟俩在逃亡的途中失散,小林被怪物捉去,迫使他给一个名叫四四格的人当童工,四四格鼻孔太大,所以说话有回声。四四格是这样说话的:“要是我的`胡子不天天剃,天天剃,恐怕要比全世界还要长哩,长哩。”

上海龙凤1314 shlf  可恶的四四格还把小孩子变成鸡蛋吃掉,小林和小伙伴们不堪四四格的虐待,奋起反抗,用铁球砸死了四四格,可是,随后又长出来了一个第二四四格。小林只好再次逃亡。

上海龙凤1314 shlf  小林的哥哥大林,却是另外一番命运。大林逃亡中遇上了狐狸包包,包包为了巴结头号大富翁叭哈先生,劝说大林去做叭哈的儿子。结果大林成了大富翁家里的唧唧少爷。唧唧少爷有200个听差,吃饭、穿衣、上学读书都有听差们代劳,变成了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无是处的小怪物……

上海龙凤1314 shlf  《大林和小林》是一出充满了童趣色彩的喜剧。对童话人物的设计,作家充分体现了儿童化的是非观,即对劳动人民的正义一方是用灵肉正常的普通人来塑造的;而对剥削阶级的邪恶一方则极尽丑化、夸张之能事,整篇故事情节充满了童心童趣的色彩,令人忍俊不禁。

  ??张天翼(1906-1985),当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元定,号一之,另有笔名张无诤、铁池翰等。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当过家庭教师、职员和编辑等。他的小说以讽刺与幽默见长。儿童文学作品有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等。他的作品寓教育于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述之中,人物刻画细腻,想象丰富,生动有趣,循循善诱,深受小读者的喜爱。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 篇5

  这段时间,我看了《大林和小林》这本书,感触颇深。

  《大林和小林》这本书讲的是大林和小林两兄弟出去打工挣钱。不料第一天就被怪物追着,要吃他们。兄弟俩分开两路跑,才摆脱了怪物,可是兄弟两个却分离了,于是就有了两段不同的生活经历。

上海龙凤1314 shlf  先讲小林吧,小林过得很贫穷,但他努力工作,终于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大林呢,他和狡猾的狐狸在一起,想出一个诡计,成为大富翁的儿子,天天好吃懒做,最后为了钱财,留在富翁岛上活活饿死了!唉,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世界有很多像大林这样贪图金钱的人,他们为了金钱可以放弃一切,永远不能满足。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欲望,但我们不能让欲望没有限制地增长。生活中,我的欲望也不少,比如,我想买很多很多好吃的零食,想买很多很多好看的故事书。我没有想过贫困地区的小孩子,和他们相比,我的生活优越多了,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

上海龙凤1314 shlf  金钱不是万能的。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取丰富的回报,并不是任何问题金钱都能解决。拥有了金钱,并不等于拥有了生命、健康和幸福,因为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上海龙凤1314 shlf  正如《幸福是什么》中所说的:“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我们也不能依靠其他事物来获取满足,让我们勤奋学习,用自己的`实力来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吧!

  我最近读了由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写的《大林和小林》一书。

上海龙凤1314 shlf  书里主要写了从前有一家贫困的夫妻生了一对双胞胎,有一天他们的父母病死了,成了孤儿的两兄弟只好外出谋生。弟弟小林被狗绅士“捡”到,卖给了四格格,从此过上了艰苦的生活。哥哥被“天使”送给了富翁叭哈当了儿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故事就此展开......

  认真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不一定要成为富翁才算获得幸福,如果一个人不经过劳动就会像大林一样成为一个废物,最终大林活活饿死在富翁岛;而善于帮助别人、富有同情心的小林被关起来时,由于大家的反对,从而被放了。我们要向小林学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好好学习创造美好未来我读完《大林和小林》这本书后,我会惊叹一声,啊!小林逃过这种种灾难,坚持到现在,真是非常勇敢。

  “大林啊,大林,你为什么这么贪财呢,最后落到这种地步。”我不禁叹息道,“哎。”

  里面叭哈和四四格都是是用铁球把一些不好好做事的人变成鸡蛋,而乔乔就是其中之一。大林是因为他要跟蔷薇公主到水晶城堡里结婚,因为没人给他们开火车,怪物把他们推进了无比深的大海。大林被海水冲到了一个岛上,问蚂蚁要了吃的,蚂蚁跟他说有个富翁岛,那边有很多珠宝,大林听的想去一下富翁岛,可到了那,有好多珠宝,但大林扑在珠宝上,饿死了。

上海龙凤1314 shlf  所以我要向小林学习,面对困难时,勇敢去面对。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相关文章:

大林和小林作文(精选16篇)12-19

《大林和小林》读书笔记(精选25篇)01-06

《大林和小林》读书笔记(精选27篇)12-06

《大林和小林》读书笔记(通用20篇)01-06

《大林和小林》的读后感02-23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03-22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04-24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09-19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12-26